APP下载

“为理解而教”:让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2022-05-30蒋敏张月明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蒋敏 张月明

摘要:数学理解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应以解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将学科知识与学科素养相融合,通过搭建支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探究、体验来整合旧知,形成新知,帮助学生在探究交流活动中主动生成数学素养。文章分析了“为理解而教”的含义,并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为理解而教”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为理解而教  深度学习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整合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即实现有效的学习迁移,以解决生活中的實际问题。所以说,学习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数学问题模型化,理解问题的本质,再回归到实际生活,解决一系列的生活问题。

当下,教师要想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数学教学活动不能仅停留在知识表层,对学生的要求也不能局限于记忆性理解和解释性理解。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逐渐增加探究性教学,以解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真正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为理解而教”的要义解析

“为理解而教”中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理解学生,第二层含义是学生的数学理解,即以实现学生的数学理解组织探究活动。

(一)理解学生

课堂活动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是指导学生学习、促进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活动。从角色上来说,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活动主体还是学生,所以课堂活动的出发点是学生,而不是以教学内容为起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同时,教师要明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此外,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是什么,这是学生活动的导向。

(二)数学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理解”定义为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数学理解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将新信息、新情境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同时,数学理解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根据具体的情景,以数学材料为媒介,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形成抽象的数学表征,再对其进行整合、修正,以全面、正确地认识数学知识。

二、对深度学习的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关于深度学习项目的研究指出,深度学习的目标指向深度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对于深度学习,教师要关注探究、理解、思维、关联、迁移、运用、问题解决等核心概念。

深度学习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即了解知识结构的纵向联系,知道知识是如何“生长”出来的,向什么方向“延伸”。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同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数学核心问题,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围绕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活动,在具体形象与抽象思维之间构建联系,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基于理解、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为理解而教”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原则与准备,“深度学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目标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顺应知识的生长脉络和原有的知识结构主动学习,即教师以一个问题、一项学习活动、一个任务(群)或一个单元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围绕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并以活动为链,构建支架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聚焦核心素养,形成“基于学生—服务学习—为了发展”层层推进的学习过程。但是,在这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一)课堂教学过程程序化

案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课堂。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两种口算方法“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和先加几十,再加几”。

教学情景:教师出示题目:“45加23怎么计算?”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口算,几乎都是回答“40加20,5加3”的算法。为了引出不同的算法,教师追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一个学生回答:“5加3,40加20。”只是将“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的算法换了一个顺序。

教学反思:为什么学生只想到一种口算方法?笔者通过反思例题“45加23”,发现其实并不需要进位加,各个数位对应相加就能得到答案了。尽管教师的意图是为了引出“先加几十,再加几”的方法,但学生并非必须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师何不顺应学生的想法,顺势而为,肯定学生“45加23”这样的算法,再提出“45加28”这道题目,如果学生继续使用“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的算法,会发现十位不能直接加上十位写6了,因为个位加个位等于13。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45加28”与“45加23”两道题目之间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现在个位加个位有了进位,从而体会到“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具有局限性。这时,教师提出“先加几十,再加几”的算法,能突破学生固有思维的限制,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更“舒服”地学习。

(二)课堂探究行为表层化

案例2:“角的度量”课堂。

教学内容: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产生,以及如何量角。

教学情景: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角∠1、∠2,求∠1比∠2大多少?然后,教师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展开活动,自然引入测量工具。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工具角(10°角)量角。学生通过合作测量,能得出结论:∠1比∠2大一个工具角。此时,教师再出示∠3、∠4,让学生测量,学生能直观感受到一个一个的工具角拼拼摆摆太麻烦,于是教师可以引出问题“如何优化、整合工具角”,让学生将若干个工具角整合成一个量角工具。学生通过合作测量,能得出结论“∠3比∠4大一个工具角还多一些”。教师从“多一些”的这个结论,让学生明白优化量角工具的方法——每一大格再等分,从而理解了量角器的产生。

教学反思: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量角器,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不会使用量角器,不理解它的使用原理。教师围绕“∠1比∠2大多少”这个问题展开教学,引入工具角,这个引入自然吗?为什么需要工具角?学生不会产生新的疑惑吗?由于“大多少”涉及计量单位,为了便于计量,所以需要借助工具角。课堂探究是为了推动教学的进程,更是为了推动知识的生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合作等,最终指向的是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惑点。因此,有关测量的教学,教师首先要明确需要统一的度量单位,然后借助直尺测量线段长度的经验,打通工具之间的共性,引导学生摸索出度量工具之间的异同点和构造缘由,如其相同点是有刻度线、刻度,都是由若干个计量单位的累加形成测量工具。课堂探究不能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而是要真正解决学生的困惑,让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三、“为理解而教”的意义与价值

(一)“为理解而教”是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

为理解而教,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随学而导,顺应学生发展需求展开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围绕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水平开展教学活动,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想,将学科知识与学科素养相融合,帮助学生在探究交流活动中提高数学素养,这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

(二)“为理解而教”是新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客观需要

深度学习是一个“以一总多”“以多观一”的过程,也是核心素养培育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一般而言,学习初始阶段是探寻思维的“兴趣点”或问题的“关键点”,教师可由此出发,发挥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一、集、钻、剖、韧”精神,实现由“点”的深入到“面”的拓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从点到线再到面最后到立体的建构过程,完成丰富性的、生长性的学习活动。

四、“为理解而教”的实践

(一)在探究活动中搭建认知支架,抽象数量关系

深度思考是从深度提问开始的,如讲授“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由于学生第一次认识乘法,能否理解乘法的意义,对學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很重要。“几个几”既是一个数量关系,又是一个数学模型。那么,如何从具象情境图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呢?如何在探究过程中理解数量关系呢?笔者认为,教师要通过研究教材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反思教学设计,以学生理解为导向,构建学习活动。

(二)在知识迁移中建构数学理解,理解数学运算

如讲授“分数乘分数”一课时,教师可从一条线段入手,讲解“1/2”的概念,然后出示一个1×1的正方形,让学生谈一谈对算式“1×1”的理解。学生经过思考,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图形面积,此时,教师可以再引出“1/2×1/2”的概念,用图形面积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

算法是抽象概括的,算理是形象具体的,那么教师要如何通过数学实验过程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素养呢?笔者认为,算理的理解是根基,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算理的发现过程,强调“全员、全面、全程”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的过程中深度思考。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说出“1/2×1/2表示边长1/2的正方形面积”之后,可以询问学生“1/4中的4怎么来的?1怎么来的”等问题,通过不断地追问,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运算。

(三)在解决问题中掌握学习方法,发展数学素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他认为各种学科的教学其实都一样,都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但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某一个知识,而是通过探究知识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

如讲授“商不变规律”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猴子分桃”的故事,提出“三次分桃,看起来分的桃子越来越多,但为什么平均每天吃的桃子数量是一样的”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才能使商不变呢”,然后让学生以一个算式为基准,观察并分析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发现它们的变化特点,形成猜想,逐渐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学生经历了规律探究的“观察—分析—猜想—验证”过程后,能了解并掌握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查德·拉特利夫,帕姆·莫兰,伊拉·索科尔.终身学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

[2]华应龙,贲友林,张齐华,等.深度学习的模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

[3]邵宇.数学理解的评估与教学改进策略——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与应用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2020(Z2).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振华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