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2022-05-30杨泰康
杨泰康
摘 要:“双减”政策是以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同时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
关键词:“双减”政策;有效教学;以人为本;综合素质
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和正式落地,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把中小学生从繁重的校内校外学业压力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接触自然、感受艺术、放飞自我,进行更为全面健康的教育发展;“双减”政策的稳步推进,离不开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所以,在美术学科中有效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美术教学提高效率,还需要美术老师在基础教育的领域里,提升并改进自身的美术教学,做到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创设有效的学习过程,通过和谐的方式和行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
一、有效导入、有效方法、有效作业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中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要尽量避免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学情,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授课。
如在教人美版七年级《手绘线条——会说话的图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自信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中,顺利完成了学习内容,解决了重、难点。一开始,我利用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以帮忙为由,让他们体验了手绘线条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增强了作画的自信心,并自然转入本课内容的学习。在举例讲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时,我特意把关键词设置成红色,引起学生注意,在随后的填空环节,学生就能很快回答出来。接下来,在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以竞赛的方式进行“你画我猜”的游戏,强调了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应抓住物像基本特征。正在大多数学生还想继续绘画游戏时,推出基于学情的有效作业练习,学生很快便投入到创作中。在展示环节,我先选了一位同学的作业,让他上台讲解展示,并对其想法和创意进行了肯定,于是激发起更多学生的展示欲,达到了有效的评价效果。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布置符合学情的有效作业,才能有效的实现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
二、有效讲授、积极回应并引导学生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引起学生的足够兴趣和回应,让学生想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同时教师的有效提问还要体现在倾听学生发言和等待他们思考上。教师的提问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被问而产生自问,从而转向主动学习。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就应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把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
如在教人美版七年级《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我采用的是创设情景和提问式的教学方法,本节课上得非常轻松、自在,学生们始终都是在一个向往和憧憬的氛围中来感受“中国的龙文化”。学生在我的一个个提问下做出回应,“通过‘龙文化的学习,那么多的‘龙形象使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我们是‘龙的传人就有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让学生轻松自在的完成了小组作业,整个课堂活泼自由,有效的教学激发了他们表现形象的灵感,培养了学生对美术课的情感。
三、有效评价、教师及时鼓励
在学生的成长发展阶段,周围的人对他们的评价是其形成自我评价的标准之一。所以教师的评价,激励也一定要有效。我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喜欢当堂面批和课下批阅相结合,对于美术作业速度快的学生我在课堂上就进行口头表扬,一方面可以让他们继续努力,另一方面又能刺激那些缓慢的学生加紧速度。首先,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如构图大小合适,色彩搭配和谐或者涂色均匀等;其次,在小组作业时,我也积极融入各个小组活动中,认真聆听并发现学生的优秀之处,让每个受到表扬的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于他们的作品是发自真心的赞美,有事实有根据,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激励学生,保持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美术课是学生在学习之余,情感在其作品中得到宣泄和升华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在一定的条件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在有效的教学中完成学习任务。作为教师,应当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理解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学生是极富有幻想力的,作为老师,就要尽量地去了解学生们的需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效引导学生去认识客观事物、去感受自然、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同时,教师还应教育和培养学生如何面对困难、怎样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四、结语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家长和老师的普遍共識,让学生健康地按照发展规律成长,不用迫使让学生在“填鸭式”的教育中成长,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美术不仅是技能,而且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手段。当然,这种把艺术与其他学科融合学习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不同学科的应用中。比如,一些数学题是用几何画面的形式出现的;一些语文题,是要求用绘画的形式完成的;还有生物或者地理学科的题目是以地形图和植物图片形式出现的。所以,有效的学习美术不仅能促进各个学科间的互相交融,也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联想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让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的目的。所以提升美术学科的有效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能够感受美术学科的多元化力量以及其学科魅力,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让“双减”政策真正回归教育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刘洋之龙.谈中学美术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有效利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08):151.
[2]杨智鑫.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学园,2020,13(36):35-36.
[3]许联轻.初中美术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J].第二课堂(D),2020(12):44-45.
[4]张朝.浅析如何优化初中美术的课堂教学[J].中国新通信,2020,22(24):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