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地、建筑和城市的融合

2022-05-30冯幸宜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卡洛阅读

摘 要:德·卡洛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是作为在特定背景下运作的力量的一种表达。以德·卡洛为讨论对象,从研究他的成长背景和职业生涯以及最主要的作品着手,探讨他设计的主要思想、形成原因及发展脉络。德·卡洛认为对基地的阅读是项目的首要步骤,同时要创造性地转译基地中的历史含义。探讨德·卡洛对基地的阅读方式,融合建筑和城市的努力以及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参与,表达对基地的尊重,并且使用现代化的方式使阅读得来的内容转译成设计的语言进行建筑设计,结合现代的材料与设计手法进行创造,通过一些代表作品的分析,说明他的阅读与转译的巧妙之处。

关键词:德·卡洛;基地历史;建成环境;阅读;转译

一、德·卡洛和ILAUD

贾恩卡洛·德·卡洛(Giancarlo De Carlo,1919—2005年),是欧洲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被称作意大利理性建筑的旗手,同时也是规划师、作家和教育家,是知识精英的缩影(图1)。作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建筑师,是那个年代最具批判性的建筑师之一。他是参与式建筑的先锋建筑师,一生致力于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他是十次小组(Team X)的创始成员之一,这个组织的成员是一群挑战 CIAM(国际现代建筑会议)提出的现代主义学说的建筑师。德·卡洛反对国际主义风格建筑,注重现代建筑和区域文脉的和谐关系,并且是参与式建筑发展的关键人物。

德·卡洛在1919年出生于热那亚,并且在童年时就被送往非洲和祖父母一起生活,在此接触到了反法西斯的意大利团体,因此奠定了他坚定的信念:建筑能改变世界。由于在这期间受到意大利抵抗组织的影响,他对建筑规划、社会信念等方面,产生了自己哲学理论上的理解。德·卡洛原本的专业方向是结构工程技术,后来选择投入建筑行业。在参与工程技术的学习后,他很快发现当时帕加诺(Giuseppe Pagano)和佩尔西科(Edoardo Persico)领导的建筑文化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同时,由于反法西斯的经历,他渴望能将他的创造力、反抗精神、社会责任感,通过建筑的方式融入社会的转化当中。德·卡洛的设计从未将建筑与政治分开,他积极参与意大利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以及战后的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运动,批评建筑实践和学术界关注形式和光鲜图像,但缺乏对社会、生活经验及人的归属感的考量。

在二战后,他与意大利部分知识分子联合组建了MSA(一个专门讨论新建筑的建筑学习团体),全面深刻地学习建筑学,细心研读柯布西耶的作品并发表了评论柯布西耶著作的文献。对于在20世纪50年代盛行的国际主义风格建筑,德·卡洛对其设计理念进行毫无保留的批判,他提出要直面基地的历史,同时他也是二战后第一位提出此概念的建筑师。他认为要通过阅读、理解设计场地的历史,再对其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才能使基地的历史得以保存,并且以新的方式存留。

德·卡洛直面基地的理論产生,首先是由于其参与二战获得的潜藏的社会责任心,希望通过建筑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次则是在盛行国际主义风格时期,对基地历史的忽略,使得新建筑、历史建筑失去其价值,德·卡洛并不认同这种建筑设计理论。因此,德·卡洛希望发掘一种不同的建筑方法,通过理解、参与和再利用基地进行设计。他的思想形成,得益于当时特有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研究当时的意大利历史、社会背景文化,都能明显看出其思想的来源与发展。

20世纪70 年代中期,德·卡洛创立了两个新的建筑话语平台,即双语期刊 Spazio e Società(1978—2000)和国际建筑与城市设计实验室(ILAUD,1976—2004)。ILAUD 处理的问题也是他在十次小组中阐述的问题,特别是阅读背景、历史和领土以及社会问题,例如历史遗址和建筑的参与和再利用。

二、对基地历史的阅读

德·卡洛对基地的阅读不仅仅只是对基地的表层内容进行简单的了解,他认为每个地区都存在的特定的文化和历史,都在通过建筑、城市、风俗等不同形式表现,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形式去反映生活对于气候、地理等自然特点的回应,通过不同的材料和营造的方式,反映出来当地的独特文化气质。场地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地区的不同形式最能反映当地人生活的现实情况。这种形式反映场地、场地决定形式的相互关系,在德·卡洛的实践中占据关键地位。德·卡洛在对基地进行阅读时,是在认真探究地域文化对于建筑塑造的逻辑,用相同的逻辑,结合新的时代的材料与技术,在已建成的环境中进行建筑设计。

在国际主义风格盛行并席卷欧洲时,德·卡洛不能接受就此切断基地的历史文脉,将教条化的理论应用在建筑上。他认为了解基地是需要真正地了解基地的历史背景,忽视了历史相当于失去了建筑的意义,历史是建筑的一部分,建筑也是历史中的一部分。建筑带有历史的印记,其历史延续性都是通过它的风格表现的。

德·卡洛对基地的阅读便是深层地挖掘基地的不同历史状况。正如在乌尔比诺螺旋跑马道的项目中(图2),由于经历了时代的改造与城市规划更新,螺旋马道便在城市中消失了。德·卡洛在接受了这个项目之后,遵循原本的规划原则,仔细研究了项目与城市规划、历史文化中表现出来的历史和潜在文化的联系,才发现项目的前身是15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弗朗西斯科·迪·乔治·马蒂尼(Francesco Di Giorgio Martini)设计的螺旋马道和吉内利的新古典剧院,只是城市中已经没有人记得,就似乎从来没有人知道有它们存在过一样。德·卡洛则通过市政档案馆中保留的前人设计手稿和方案资料,研究发现其中被遗忘的历史,和这个项目在历史中的意义。德·卡洛不仅发现了乌尔比诺这个地方的美丽,而且还发现了在他半个千年之前工作的“同事”——弗朗西斯科·迪·乔治·马蒂尼。德·卡洛立即深陷其中:他研究了弗朗西斯科的解决方案、对城市的干预,并经常在他建造和修复的楼梯和坡道上提到它。他甚至将弗朗西斯科定义为他的“兄弟”。他受到弗朗西斯科的启发,并将自己的作品发展为文艺复兴大师作品的延续。因此,在这个项目中他决定基于弗朗西斯科的设计及历史场景的考究,保留跑马道和剧院,通过调整结构处理建筑,修复建筑并使建筑得以再利用(图3)。

德·卡洛的基地阅读,更多的是发掘基地中潜藏的历史烙印,以及基地和地区之间不同文化的相互关系,保留基地中的历史印记,关注建筑、城市和景观,洞察历史的改变。德·卡洛说:“如果一个人能够阐明已经被尘封的事件的意义,那么对社会的转化就可以留下一个无误的和特定的标志。这是可能的。如果你可以破译他们,就可以重建人们变迁兴衰的实质。社会的转化会留下特定的标志,建筑师通过对这些标记研讨,探究其留下的时间,因为何种原因被留下,又是怎么样互相联系起来,在长时间编制形成历史。口头留下的都具有主观的意识,但留在空间中的标志,是来自过去,经过记录将会继续存在。”这或许就是德·卡洛坚持阅读基地的原因。

三、对基地历史的转译

在阅读的同时也在进行设计,在设计时也不断阅读,阅读与设计二者相辅相成。德·卡洛在对基地进行阅读的同时,也在对基地的性质进行设计转化,认真确定场地的需要,探究建筑本身应该变成什么样。德·卡洛在许多项目中,都是一边阅读周边已经建成的环境一边实验,并且不断重新进行阅读,在交互中促使项目完成,也就是说德·卡洛的设计并非在线性的发展规划上完成的,而是持续地思考并且通过验证使设计得以完成。

德·卡洛有许多项目都是旧城改造与重建,在对这些原本存在的自然、周边建筑、历史等的解读后,他要求设计的新的建筑也是蕴含意义的,是能融入周边环境中的。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城市进行阅读,同时也需要通过实验性的设计,从而帮助解决现实的问题。在对基地历史进行转译时,德·卡洛提出的是实验性的设计,针对基地中提出的解决方式,用实验性的方法,为求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使设计能在原先的基础上更加优化。

对基地的阅读要和设计方法联系,揭示历史,也要遇见未来。在对乌尔比诺大学教育学院进行第一次总体规划的时候,德·卡洛就提出要保留现存的城市结构,预料到了未来的城市发展冲突,同时也意识到单纯的保守措施并不能将历史建筑的含义发扬,反而更加危险,因此他选择研究当代的材料、建筑方式和设计方法对历史建筑进行干预。

乌尔比诺大学教育学院项目中(图4),德·卡洛了解到项目的旧址前身是修道院,在20世纪60年代被乌尔比诺大学收购改造为教育学院。经过考古发现教育学院曾是古罗马时期的剧场位置,德·卡洛在对教育学院的内部改造中,大胆采用强烈的几何形元素嵌入,分别在南侧设置了圆形中庭、北侧做了半圆设计,并使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两个圆形空间。另外,在建筑顶层使用连续的混凝土强调水平性,并且延伸到半圆顶部的玻璃圆锥,这些新材料、新设计手法的使用都能让参观者联想到古罗马时期剧场的神圣。这便是德·卡洛对于基地历史的解读和转译,使建筑的介入能促进基地存在的历史得以延续,而不是直接地模仿和折中。

四、结语

德·卡洛被认为是意大利最伟大的建筑师,他的职业生涯都是在对基地进行阅读和转译中进行的,他在实践中发现传统和现代性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使二者得以统一。他结合城市规划和个体建筑之间的关系,阅读建成环境,并在其中运用新的建筑手段和美学文化上的创造,转译场地中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在阅读和转译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建筑设计,表达严谨的重要性、文化参与的重要性。德·卡洛认为,脱离了建筑所伫立的整个舞台,就无从谈论建筑的价值,反过来,没有活力和感染力的基地——缺乏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亮点的区域——也没有意义可言。

在对现代主义教条失望的时候,德·卡洛没有回到过去,而是始终保持着对文脉的敏感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他“对现代建筑理论根本地修正,这样的修正等于同时更正和改变的现代主义的传统”。建筑往往带有深刻的历史烙印,代表历史的发展进程,通过风格表现当地的风俗、人文。德·卡洛尊重历史和场地的文化脉络,也不排斥新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文脉的保护不局限于形式,更多是在保护空间的体验,根植于场地的地域性从而再创造建筑,将自己的设计与历史和传统相结合,从而延续场所的精神。解读和转译是德·卡洛重建场地和建筑之间关系的重要方法,两者之间是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当前我们也正面對着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矛盾,因此德·卡洛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势必能给建筑方法提供更多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容芳.贾恩卡洛·德·卡洛的设计理念及作品分析[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2]徐好好.着陆的ILAUD[J].建筑师,2011(4):50-55.

[3]登赫费尔,里塞拉达.审视十次小组:一面当代建筑的镜子[J].朱亦民,译.建筑师,2011(4):22-24.

[4]徐好好.建筑在建成环境之中:德卡洛和乌尔比诺大学教育学院的实践[J].新建筑,2013(5):40-45.

作者简介:

冯幸宜,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猜你喜欢

卡洛阅读
隐匿于黑白线条中的现实寓意
卡洛庄园里的故事(1) 花仙子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