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遗存背景下戚墅堰段运河两岸空间环境提升设计研究

2022-05-30韩瑞刘苏文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空间环境大运河

韩瑞 刘苏文

摘 要:大运河是中华儿女珍视的文化遗产。近年来,大运河沿线文化建设和系列遗存保护工作成果显著。大运河常州段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为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了诸多贡献。通过对常州运河沿线的工业遗存进行调研,提出改善戚墅堰段运河两岸空间环境的策略,从空间形态、创新资源、生态循环等方面更好地保护工业遗存资源,通过打造常州特色品牌来展示江南运河文化。

关键词:工业遗存;戚墅堰;大运河;空间环境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工业遗存背景下戚墅堰段运河两岸空间环境提升设计研究”(SJCX21_1162)阶段性成果。

一、江苏段运河工业遗存景观

江苏是大运河的起源地,被大运河滋养的时间很久。大运河江苏段全长约690公里,占整体河流长度的一半以上,在江苏省有八座城市坐落于运河沿线,从北至南依次是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运河流淌路径的不同,使得每座城市的历史、地域风貌都有所差异,有以淮扬文化为代表的淮安、扬州,有以楚汉文化为代表的徐州、宿迁,也有以江南文化为代表的无锡、常州、镇江。不同的运河沿线城市孕育出迥异的民俗风情、文化信仰,直接影响着每座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方向与规划,也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江苏运河廊道多姿亮丽的风景线。

二、延续工业遗存景观的目的和意义

大运河见证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工业遗产的发展历程。其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是连接南北经济文化的纽带;另一方面,是大运河沿线城市工业化道路的推进者,体现着中国先进的工业文明。

保护运河环境与延续工业遗存是留住城市记忆的有效途径。工业遗存是见证了历史变迁的宝贵的物质财富。城市工业遗存和运河两岸空间环境相互依存。通过工业遗存,人们可以了解当下城市及其工业的发展方向,感受不同工业文明时代下的生活气息与风俗人情。

在过去,那些有热血、自强不息的先辈用汗水铸造了工业时代的辉煌,如今虽然这些工业机器、大型机械设施已停止运转,但其所承载的生生不息、昂扬奋进的精神,仍需要世代中华儿女不断传承下去。将活态的运河之美与静止的工业遗存景观相融合,是新时代下保护运河文化遗产的有效措施之一。例如,可进行运河两岸空间环境的提升设计,将一些知名且有鲜明区域特征的工业设施或建筑物作为地标景观呈现在大众面前。运河的文脉与工业遗存元素能够增强人们的认同感,承载着城市记忆。

三、戚墅堰段运河两岸发展现状

(一)工业基地现状

京杭大运河由西向东流淌,途径常州的篦箕巷,东至东坡公园。本文选取常州市天宁区(延陵东路和青阳路高架交叉处)戚墅堰段运河两岸空间环境作为研究对象。运河两岸拥有能够供人观赏运河风貌的廊道,神气怡人,且有着运河景观和深厚的工业文明基础。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潮流的袭来,工业仓库、机械加工厂房和码头制造基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而生。而在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产业链结构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在此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出现破裂,很多工厂面临着被拆迁、倒闭的境地,包括附近的办公区、住宅区以及娱乐场所等也从辉煌走向衰败,从而使运河两岸留下了大量工业遗存。

(二)存在问题及空间特色

笔者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主要从水系道路、沿岸景观、空间活动、小品设施四个方面对戚墅堰段运河两岸景观进行场地分析,找到其存在的不足及相应特色。

戚墅堰段运河目前水系通畅,水面有零碎的漂浮着的污染物,水质浑浊;河岸两旁缺少栏杆防护措施,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河道污水排放系统有待完善;整体沿岸的绿化效果较差,观赏性不足,缺少艺术美感,景观形态单一,没有层次感;运河岸边内河墙壁砖砌损坏破旧,有失美观,且没有利用运河码头实现与周边空间的互动。

原有的工业制造园及办公楼都随之搬迁,留下了大面积的废弃空地。并且,大部分的公共空间没有因地制宜进行改造,荒草和废弃材料在空地随意堆积,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面貌。因此如何合理规划废弃空地、增强城市活力、提升空间使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常州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典型的江南城市,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优化运河两岸的空间环境:一是要利用运河两岸的优势建设绿色廊道,打造滨水活力城市,呼吁人们与水相伴,与水共生;二是将废弃场地进行合理规划,打造能够展现工业遗产风貌,聚集商业优势,传承历史文明,生态环境优美的集娱乐、商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开放空间;三是在景观小品及基础建设方面仍需改进不足,如垃圾分类站点较少、运河沿岸漫步道上休闲座椅较少且损坏严重、公共厕所位置设计不合理、夜间照明系统不完善、道路导视牌与文化标语数量较少且形象体系与整体空间风格不协调等。

戚墅堰段运河两岸有着丰富的工业文化,需进一步完善运河工业文化遗产景观,结合当地特色提取元素,优化空间环境。结合戚墅堰段运河岸边休闲空间改造提升的实例,探索在工业遗存背景下进行运河两岸区域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四、戚墅堰段运河两岸空间环境提升的措施

(一)空间更新策略

1.保留工业场景

戚墅堰段运河两岸文化底蕴厚重,是常州远古文化遗址所在地,这段运河也是常州百年工业历史的见证者,运河周边的自然元素、传统文化以及工业文明是整个空间的亮点,废弃的工业园、机械場地、零件厂房在时间的流逝下散发着沧桑的气息,这些百年老建筑沿地势串成工业廊道,成为常州独特的文化印记、个性化的文旅名片,也展现了产业技术的蜕变。不同时代下的技术理论与实践产物均可为后辈了解戚墅堰段运河提供支持,同时厂房、设备和水塔等也是真实的工业景观,作为戚墅堰段运河工业文化遗产的标志物被保留了下来。

2.局部空间改造

一条河、一条街、一些景均为戚墅堰段运河两岸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保留此区域的运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复杂性,彰显其当今的多元文化特色,可先从运河两岸着手,进行局部空间改造。第一,扩大人们与运河的亲近范围,增设跑步道、自行车道,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与运河零距离接触体验,可设置无障碍通行设施,替换以往规整的石阶,亲水台阶和斜坡要充分照顾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增强空间的开放性与体验性。第二,将运河两岸通过架桥相接,在布置场地时采用新颖的空间设计主题,将枯燥乏味的工业史料通过艺术创造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展现,使游憩者可以自由选择畅游路线,即不同的工业体验空间要有相对应的游览通道,亲疏有秩且复杂的道路网络会给运河空间的效果提升带来更多惊喜。另外,要设计多条疏散通道,以保障游憩者的人身安全。第三,增设船舶游览项目,倡导“运河与人和谐共存”的理念,通过岸边、岸上多层衍生范围来打造能体现出“共生-共享”理念的滨水景观。通过空间环境的改变促使人们对工业文化价值产生思考与认同,同时,体验者在这里能够感受到这个空间是带有戚墅堰段运河工业文明印记的,这更能唤起体验者对空间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功能更新策略

第一,千年遗运寻常游。要想让一条河、一条街道、一处空间突破自我局限走进人心,首先便需要做到包容与开放,实现街道与街道、区与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双向联动,打造旅游明星城市,保留工业遗存文明之韵。其次要聚焦城乡结合,发展文旅资源,使体验者能够通过廊架及开放共享空间等获得更多的参与感,通过观赏不同景观或展馆感受不同时期的工业文明,包括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陈列馆等,从而使游客领略中国常州戚墅堰的特色工业风采。

第二,绘集琳琅来常学。除平时的旅游参观活动之外,可开展一系列创意设计活动,如戚墅堰工业遗产地的场地改造规划设计大赛;可组织中小学生来戚墅堰街道采风办画展,高年级教师与学生可充分结合戚墅堰特色工业文明對自己感兴趣的研学课题进行探究;围绕街区改造、运河文化综合开发和戚墅堰工业遗存修缮保护等项目,根据空间分布和区域特点来建设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将红色教育、运河文化、工业精神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举办健康乐跑打卡等面向多年龄层群众的活动,以此加强常州戚墅堰区域的文化建设,也使常州文化深入当地每一个人的心中。

第三,佳肴烹饪来常品。结合当下文旅发展趋势,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在一些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当地居民及游客开展品食活动,形成“美食体验+运河文化”的环境氛围,利用当地食材展现美食味道,结合运河文化、工业精神进行创意讨论,举办美食品尝大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戚墅堰区域的风土人情,开阔人们的视野,使其品味到戚墅堰本土佳肴,尽享文旅大餐,从而带动新兴经济业态的发展,形成新型商业模式,借此树立“千年运河,美味戚墅堰”的招牌。

第四,巧织塑纤赏常艺。挖掘戚墅堰区民间的传统工艺、传统风俗等资源以及展现独特的沿运廊道的景致,展示戚墅堰街道古朴的特质,刻画工匠精神,彰显运河风貌。开展花灯会、墨缘石篆等多种互动文艺活动,鼓励大众积极参与。设计具有戚墅堰区域特色的手作,使用工业遗产文化元素制作出造型独特的工艺品,吸引游客购买。打造网红体验店,弘扬民族文化,以此将运河文化与工业遗产衍生的系列产业进行联动,使每一件手作、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戚墅堰区的工业文明,以运河所赋予的鲜活生命力,吸引人们感受当地的工业文化,记住戚墅堰这座运河城市。

第五,多元智慧驻常行。在保留原工业文化遗产地的旧建筑、老设备的基础上,考虑建立各类工业园、产业园、创业园等自身产业优势清晰的主题空间来优化场地环境,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汇聚人才,引进更多高智慧人才,使他们进入工业博览馆、机械制造加工厂及片区产业园,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壮大服务队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当地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保证其生机与活力。

(三)记忆修复继承

历史文脉的延续和文化传承是城市改造和文化复兴的理想之路。戚墅堰工业遗产作为常州工业遗产的代表之一,自然承载着人们诸多的情感。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居民有关城市过去的记忆都已渐渐模糊,如何恰当地改造和建设城市,实现运河两岸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城市记忆的延续是相关人员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打造戚墅堰品牌的过程中,首先要保留具有戚墅堰特色的元素,包括自然或人工再造的装饰单体。在时间的洗涤下,铁锈与红砖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可将原有的工业建筑、废弃零件、带有斑驳痕迹的材料以及火车头作为区域标志性景观,这既是对工业遗存的再利用,又是对老工业城市精神的延续。大多数居民会很难想象到过去这些机械运作时壮观的场面,难以联想到过去的工作场景,而通过工业碎片的整合,将这些失去了原有功能不再运作的机械设备,通过艺术加工变成一种工业景观,转化为工业遗存空间,就能真实地还原过去的工业场景,使其永久地扎根在这片土壤中。

工业遗存能够带给人们精神力量。在空间环境还原过去的工业场景,展示工业文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及璀璨成就,能够使人们见证工业遗产所具有的重要的综合价值。利用当前流行的社交平台等向外界展现积淀深厚的运河文化以及工业遗存的发展前景,能够彰显戚墅堰区的魅力。

五、结语

如何在环境提升过程中赋予工业遗产新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使其转化为一种与城市空间融合的文旅项目,彰显时代样貌,成为重要问题。相关人员应根据自身对工业遗存独特的理解与诠释,打造属于这座城市独特的名片,以戚墅堰特色元素展现其时代价值,避免出现追求片面效益与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生态破坏与商业开发过度的情况,并以景观设计的方式及开放共享的理念,建立起滨江城市空间环境优化与土地开发建设之间的联系,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培育市民对城市工业遗存的社会认同与文化自信,展现城市的工业文化底蕴与开放包容的胸怀,并以此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促使工业遗存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朱怡晨,李振宇.布景·在场·共享:滨水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景观的演进[J].中国园林,2021(8):86-91.

[2]钟毅.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对公共空间日常生活的影响:以上海杨浦滨江与徐汇滨江为例[J].现代园艺,2022(1):136-139.

[3]张树辉.基于运河活态保护的工业景观遗产再利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5):7-9,37.

[4]蹇宇珊.基于遗产廊道构建的无锡古运河滨水区域优化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21.

[5]王伟嘉,朱振通,周洲,等.新韵水岸,活力运河:杭州京杭运河东岸景观带总体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20(增刊2):111-114.

[6]陈颖.文化价值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苏州高新区枫桥段沿岸景观设计[D].苏州:苏州大学,2020.

作者简介:

韩瑞,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刘苏文,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空间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空间环境大运河
壮乡有条大运河
让法治之光闪耀在大运河畔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新型农村社区公共设施的设计与思考
历史事件纪念馆特质空间环境塑造与情感表达研究
医院空间环境导视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放歌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