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辞 行

2022-05-30熊家禾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少小离家幸运儿乡音

熊家禾

故乡邈已夐,山川修且广。

——谢朓《京路夜发》

被疫情堵在家中的夏夜,读着老师的故事,思绪中自然地浮现了一条沿着重庆的山溪、通进高楼林立的首都的小径。而游子行囊中存放的,是挥之不去的乡音、与日俱增的学识,还有可以抵挡风雨的梦。

我们都称呼刘老师为“婧姐”,因为在我们眼中,她像极了一个“学姐”,常常能给予我们一种同辈般的错觉。而如今,我竟有幸成为她学生时代过往的“读者”,这本身就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当初婧姐的那篇《听听那声音》递到我们手中时,大家都被惊艳到了。雖然文章的署名是“文刀”,可大家都能猜出来这是婧姐的作品。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不用远离故土,是“只有家乡,没有故乡”的“幸运儿”,或许对于文章中那种“异乡人”对故乡的复杂感情,只能窥见朦胧的冰山一角。震撼之余,还不忘望向自己好似沉默的回忆,试图从中挖掘出一星半点的声响。而如今,我知道了“分离”的苦楚对于中学时代的少女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再读到她是如何在此等煎熬中破涕为笑,说是敬佩,倒有些干瘪而真诚不足了。

过去我一直觉得成长似乎带有一种矛盾的性质——我们做别的事,大都是为了获得或接近什么。唯有成长,好像是为了分别,只能留给美好的过去一团黑乎乎的背影,自己则走向一片炫目的未知——头也不回。但介于我人生中的大别离或许还要等些时候,我只能在这种抽象的思维中彳亍。可我读了婧姐的故事,看到“离家是为了归家”,心中顿时有所触动。我们都是在寻找灵魂的“乡”,前进的同时,时不时回眸故乡,望向迷人的过往,且回头不是转身,我们的脚步并不需因此放缓,反而会因为“游子”身份的确定而使脚步变得坚定铿锵。同时留意路上的风景,为的是再次推开家门时,经充实丰盈的自己能有两三则有趣的见闻同家人分享。

所以我想,就算是“幸运儿”的心中也是有可以称之为“乡情”的波动的,我们所眷恋的或也不过少了一个能在地图上找到的坐标,但同样是某块时空所承载的美好——某条小河,某缕花香,某片萤火。所以人生皆如逆旅,不大可能有例外。

我们的精神早已远离了曾经的时空,当下的种种也大可不必尽如人意,我们以学子的身份学习,却在以游子的身份成长,那么也就理应有身为游子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先命运一步,让精神迈出逐渐隐没在历史中的舒适区,把每一次“离别”都看作是“出发”,亦不必担忧美好回忆的褪色,因为我们这么久以来,早就带上了“乡音”。

当时读完婧姐那篇《听听那声音》,我在摘抄本上写下:

“旧音伴客故园邈,知是他乡是此乡?”

而现在读完《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我又在当初的字迹下续上:

“溪上忆中栀子气,余香随意到安冈。”

猜你喜欢

少小离家幸运儿乡音
公司是自贸区的“幸运儿”美安康斯榕
回乡偶书(其一)
乡音永久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乡音如歌
“幸运儿”也难逃青瓦台魔咒?李明博身陷多事之秋
一个股灾“幸运儿”的生存之道
康达新材:最后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