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心里是怎么想的?
2022-05-30王德侠
王德侠
阿Q这个人物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甚至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常常会用“阿Q”或“阿Q精神”指代某人或某人的想法,而被指代的人通常也会心照不宣。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当一个社会的很多人对同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产生共同的认知的时候,那么这个人物形象显然也就具有了经典的一面。在日常的运用过程中,阿Q精神及其意义的解释权,其实在于作品本身,又或者在于运用这一人物形象去描述他人的人。客观上,这也是人物形象的意义所在。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在诸多作品中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很多人物形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或者说其善于从人物的心理角度去构思出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人物形象。就《阿Q正传》(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中的阿Q来说,阿Q形象所代表的,就是一类人或者所有人身上可能存在的一类心理特点。今天解读阿Q,很重要的一个视角,就是从人物心理的角度,去认识阿Q这样的一个形象。当然,也应当站在作者鲁迅的角度,知晓鲁迅先生是如何通过高超的写作手法去塑造经典的人物形象的。尤其是其对环境精当的描绘,对人物对话的精彩描写,对人物心理的逼真表现,以及鲁迅先生身上固有的冷峻、锋利、讽刺、精练,尤其含蓄的语言运用——匕首投枪的意义所在——匕首投枪其实并不只是批判,还是建构。阿Q本身就是批判与建构的产物,而这个人物形象也几乎成为了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学习与借鉴意义。
在这里,还应当切换一个角度去认识阿Q。在课文解读的过程中,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对于被描述者来说,又或者对于阿Q本人来说,当他人指称阿Q的时候,阿Q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一、阿Q是正常人吗
提出上面这个问题,其实暗指一个几乎是公认的事实,即阿Q不是一个正常的人。这个意思当然也可以阐述为:正常人不会像阿Q这样!事实也确实如此,无论是在鲁迅先生的身边,又或者在历史当中,又或者在当下,真正像阿Q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那么,不存在是否真的意味着阿Q的不正常呢?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既容易回答又不容易回答的!说其容易回答,是因为没有谁认为自己会是阿Q,那么这个人自然是不正常的;但是如果每一个社会个体反思自己,又确实会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着阿Q的影子,这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这又如何理解呢?
回答这个问题,当然需要将审视的目光投向自己,投向自己的内在心理。这种投射,对于作者来说就是心理描写,所谓心理描写就是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内心活动的描写,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达主题的艺术手段。但是站在作者的角度,尤其是站在作者观察世界、审视人生的角度,这又不完全是一种艺术表达手段,而是作者审视人生而构建人物形象的经验之结果。换句话说,这不是作者刻意构建出来的人物形象,而是作者在理解人生之后在大脑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一个人物形象。
既然是审视人生的产物,那阿Q人物形象身上必然就具有普通人身上的特质。由于鲁迅先生是带着批判的视角建构人物形象的,因此阿Q身上实际上更多地存在着人的性格的共同的缺陷,所反映出来的就是人们批判的“劣根性”。由于每个人身上都有这种劣根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阿Q是不正常的,但阿Q又是部分正常的。当每个人都看到自己身上的阿Q影子的时候,其就自然具有正常的一面。
二、阿Q心里怎么想的
讨论阿Q正不正常,实际上就是讨论阿Q的心理正不正常。从外在表现的角度来看,就可以从“阿Q心里怎么想的”这个角度去解析。有研究者认为,阿Q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我防护意识,这其实上是非常有道理的。当一个人追求内心和谐的时候,当一个人遇到矛盾而寻求内心平衡的时候,往往就需要这种内心的自我防护。这在客观上确实是解决个体内心冲突的一种心理策略,这一策略的运用,可以使其周旋于个体心理范畴的本我和超我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异常的,但让当事人的内心达到了平衡,因此自然就会获得精神上的胜利——这被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描述为“精神胜利法”。尽管这常常被解读为自我防护意识的一种极端的体现,但其发生经历了认同、幻想、拒绝、置换等心理活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排遣和疏导内心压力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讲,阿Q正是凭着这种心理机制而活下来的。
比如说在文中有这样的几段经典语言:“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你还不配”“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阿Q的语言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自我安慰”。在无法抵抗外力的情况下,通过在内心或语言上贬低他人或虚构一个超越别人的自己,来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感。这里不妨来进一步猜度阿Q心里怎么想的?其实所谓的猜度,很大程度上也是让作为解读者的自己站在阿Q的角度去思考——
如果别人跟自己发生口角时,阿Q到底会怎么想?要知道,阿Q是一个姓名籍贯、先前“行状”都比较渺茫的人,这种人往往比较缺失自我的,其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才有可能产生应激反应,这种反应往往来自于内心最执着的一种心理,这种心理恰恰是阿Q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唯一的心理,即上面提到的自我防护意识。从这个角度来看,遇到类似刺激的时候,阿Q实际上并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其就是一種直觉性的反应。
对于外人来说,这种直觉性反应是可悲的,因为阿Q身上唯一的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缺乏了应有的尊严支撑。
三、每个人都可能是阿Q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尤其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来看,由于普通人身上有着尊严感、耻辱感,所以在面对阿Q这样的人的时候——准确地讲,是在面对阿Q这种心理或者所谓的“精神胜利法”来说,会感觉缺乏尊严,会感觉耻辱,会感觉不能接受。但是,普通人又何尝不会体现出这种心理呢?又或者进一步讲,普通人又何尝不需要这种心理呢?既然是自我保护机制,那就是人的本性。既然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那每个人都可能是阿Q!
这样的一个判断,自然不是为了夺人眼球,只是想强调当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着阿Q精神的时候,才是承认人性的时候。认同自己身上有阿Q精神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为自己获得一个心理保护机制的时候。
站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看阿Q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看《阿Q正传》中鲁迅先生塑造的这样一个被批判的典型,可以发现“阿Q精神”其实存在着两面性,如果说“阿Q精神”即“精神胜利法”代表着不敢直面困难进而去解决困难,而只能在自己的内心构建一个臆想世界来维持心理的平衡,是一种应当被批判的对象的话,那么认同自己身上存在被批判的元素,也是一种自我的认同与接受。实际上,有人经过对比,发现在鲁迅先生的人生历程中,其实也是带有阿Q影子的。面对这样的一个事实,再来思考“阿Q心里怎么想的”这样的问题,其价值就在于不纯粹地站在批判者的角度来认识这样的一个经典形象,这可以让普通读者在面对阿Q的时候,不只是有批判的心理,同时也有一定的理解与接受心理,就一个人的心态而言,需要这种宽广取向,从而不至于过于偏激。这一点,可能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