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融合和课程综合
2022-05-30
许平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新课标作为国家制定、颁布的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性、纲领性文件,不仅强调了新时期、新形势下艺术教育目标与要求的更新、知识与能力的更新,更强调了学习情境与应用场景的更新;强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迁移与创新应用的体验方式、适应过程与综合养成效果,这些都是为下一步艺术教育形式与内容的改革提出的新课题。比如艺术新课标提出“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的设想,就是一项立意深刻、影响深远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作为课程改革,它首先要将各艺术学科的特点、形式、要求、目的理解透彻,掌握不同学科的艺术教学课程所希望达到、能够达到的能力目的和培养要求,然后进行“打散重构”,重新融成现在以音乐和美术为主线的、有结构的、有内涵的、有层次的、有效果的综合艺术活动课,这是非常需要开拓勇气和实验精神的教学改革,这个过程非常重要,非如此,只是为“打散”而打散、为“拼合”而拼合,打破界限的美术课就会退为“大杂烩”,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将形存而实亡。若要避免这样的改革效果,就要另辟蹊径,可以寻找一些更具整合性和实验性的课程主题和结构内容。以某小学的一堂“面具”美术教学活动课为例。课程将一门原来只是手绘人像图形的美术技法课,重新组织成由“面孔”“表情”“身份”“面具”“戏装”和校园剧“傩戏”舞台表演等十多个教学环节组成的艺术活动课,不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家庭”“社会”“角色”“纸艺”“塑形”“面具”“化妆”“傩戏”“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而且组成以最后的“傩戏校园剧”为活动目标的总体向心趋势,改变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结构与推进节奏,真正把美术、戏剧、音乐、舞蹈
甚至数字媒体应用等科目内容按照一个全新的方向组成整体。通过相应的校园课堂拓展阅读,不但可以将相关的人类学、民族学、民艺史、戏剧史、舞蹈史等稍高年级课程的知识生动、直观、浅显地组织进教学,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迁移。
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不同时期分门别类的各种专门艺术,本来就是从早期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礼祀表演发展起来的。至今仍然能在世界多地看到丛林民族、土著民族的歌舞表演,演员们头戴巨型禽鸟羽毛、脸部涂满浓重油彩、全身绘有色彩强烈的纹饰、手执各种造型奇特的弓弩枪棒,表演队列踏着沉重有力的威慑性舞步,喉部不断发出低沉凶狠的嘶吼……这些夸张的形式明显保持着多种原始祭祀仪仗的表演特征,包含着众多现代造型、音乐、戏剧、服饰、化妆艺术可以吸收的形式因素与审美活力。我国丰富的传统艺术长河中也处处可见这些古老的祭祀艺术痕迹。专门研究我国汉代墓室装饰艺术的张从军先生,在他的《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一书中曾提到,多室墓葬时期,歌舞娱乐依然是墓室画像的重要主题。随着画面的扩大,歌舞的场面也越来越大,内容和形式也都比石椁艺术丰富多彩,其性质和组合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纯粹的歌舞杂技之外,画像中还有一种属于辟邪内容的方相舞,也就是假面舞,其形式和鱼龙曼延一样,也是化装表演。不过,这种化装多模仿凶恶的野兽或鬼怪,其目的不是娱乐,而是驱邪祛鬼。方相在文献记载中的基本形象是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黑裳,执戈扬盾。方相舞在汉代是一种辟邪活动。画像所见方相形象是遍体毛羽、虎頭巨口,手执一把斧头,做出四面砍劈的样子。鄂州石椁画像中还有一手挥斧、一手执椎的形象;沂南汉墓后室最后端左右两个裸体毛羽的神怪,一个执斧、一个持椎,做奋力劈击的样子,应该是《周礼》所说的在墓室殴击魅魉的方相。另外,在杂技表演行列里也有一个被称为“豹戏”的神怪,该神怪也是裸体毛羽、方面巨口,一手执便面,一手扶杖,这也可能是一位方相,其手里摇着便面,犹如后来手持蒲扇的鬼无常,其手杖则可能是打鬼的武器。济宁城南张汉墓中有好几幅有关方相的图像,其共同特征是虎头方面、身躯高大、手舞足蹈。其中一个正在表演的虎头怪身边,还有一个人执戈欲刺,其脚下躺倒的人物则似乎是扮演的鬼怪,已经被方相捉住。同墓另一个虎头怪手中握着一把斧头,身边是熊和虎以及童子,则清楚地证明了这里的虎头形象,正是方相。其载歌载舞的样子,就是方相舞。由此可以看到,汉代的歌舞,除了取悦神明和自我娱乐外,还有一种辟邪逐疫的方相舞蹈。此外,类似的汉画像石例子还有很多。在全国各地散见的年节民俗活动中,类似于“五猖兵马”之类儿童游戏中也可见“方相”舞蹈的影子。以上举例表明,我国传统艺术生活中保存了很多综合性祭祀舞蹈的因素,它们往往是美术、戏剧、化妆、面具、舞蹈艺术的远古“种子”。当现代艺术把这些形式的艺术活动独立成科、分类发展时,虽然丰富和强化了各种艺术活动的专业特征、形式内涵,但也疏远了艺术长河源远流长的源头,疏远了曾经创造它们、滋养它们的生活大地,疏远了在生活中才能直接感受到的、让人真正心灵震撼的、那些不可名状的、综合性的艺术感动。
笔者曾经在前往苏北老家的田野采风中,有幸体验到一次非艺术专业的、给心灵带来极大震撼的“劳动艺术”表现方式,令我终生难忘。这个地方是一个叫“李家庄”的木匠村。村庄不大,当时也就三五十户人家三四百人口,村里所有人家都姓李,全部都干木匠活,所以当地人称“木匠村”。而且在木匠活中只干一件事——家家户户只钉船。小院里、葫芦藤架下,两张长条凳一架,船身板一搁,就可以钉起船来。钉船就是手工造船。当地钉船户的神奇之处是:一不要样船,二不要专家,三不要图纸,只要给个尺码——从船头到船尾的船身总长度,几个木匠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就能将客户要的船做出来。这个村庄小到池塘里捞鱼摸虾的小划子,大到出海张网的大船都能造,所以这个深藏在号称“千岛之湖”水网深处的苏北兴化“造船之乡”李家庄,在当年的民间钉船业中名声远扬。每天都有慕名而来、进村订船的客户,没有合作社也没有加工厂,没有协议也没有合同,更不需要图纸,订船的业务全由小院的主人直接谈,因为所有钉船的尺寸、工艺都只装在钉船匠的脑子里。自从宋代在这里定点设水关以来,村里的木匠世世代代都是以这样的方式造船和交船,各种数据自然烂熟于心,而且只能口口相传。订船的主家和钉船户只需谈好尺寸、定好船型,一起到村东头的木材市场选好龙骨材料,剩下的就只有一件事,便是按规定的日期进村验船收货。
钉船一旦开工就是很快的事,如果是在小划子和小舢板之间的小型船,或运沙船、平头船之类的中型船,在院子里就可完成,一星期到几星期内就可以交活;如果是飘洋过海的海溜子船、大帆船,可能就要数月、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钉大船,院子里摆不下,就要支在大河滩上铺活,河滩连着深水河道,钉好的船可以直接从这里扬帆出港,通向大海。
在大河滩上给大船合龙、定型、钉船身,是件很看技术也很光彩的事,现场尤为壮观。笔者曾经数次在采风过程中亲临现场,感受造大船的宏伟气氛。蓝天如画,船身如山,个体的船工在巍峨的船身下显得非常渺小,但有一个时刻,船工会显得非常伟大,就是船身定好龙骨、确定好船身骨架之后的“钉船板”工序。钉船板就是将开好的、细长条的上好船板一条条往船身龙骨上钉。这时候要把船板用五寸长的铁钉钉在拱形的船身龙骨上,如果将船板钉裂了,那对海船下海就是灭顶之灾;如果钉虚了,就是船板没牢牢地吃在船体上,一旦船板和龙骨脱离,其后果同样也是不可想象。为了把成排的船板牢牢地用铁钉钉好,船工会在船板钉钉处预打一个洞,这样在用锤子钉钉时,可以先虚虚地轻敲几下,先将铁钉的一半长度“送”进洞里,然后再使实锤狠狠地砸几下,就能妥妥地将钉子固定在应钉的位置上。这样的技巧,船工称为“哄钉入木”。在哄钉入木的过程中,要用到两种精彩的技巧,其中一种叫打排斧。一根细而长的船板要在船体上钉牢,需钉进十几颗长长的铁钉,而且为了使船板同时受力均匀地固定在船骨上,需要十几个船工站成一排,同时用铁斧砸钉,这就是打排斧。十几位经验老到的船工,在一位船工老大的斧声指挥下,统一节奏、统一力度地挥臂运斧,是极见功力的。试想,湛蓝的天空下,阳光灼烈、沙滩如雪,淡银色的船体旁,十几个青铜雕塑般黝黑皮肤的船工站成一排,按照一个统一的号令,挥汗如雨地舞起铁斧、砸向钉子,那是何等壮观的画面。打排斧还有一项绝活,叫作“使响锤”。简单地说,就是打排斧哄钉入木时,共有两种打排斧的节奏:一种是“哄”的时候只需要轻打,也就是虚打,发出的声音是“砰、砰、砰”的脆声;另一种是钉子哄进木后,需要实锤砸牢时的实打,发出的锤声是“啪、啪、啪”的爆响。到实际打斧时,有经验的船工就会根据哄钉入木的需要,灵活地选择虚打或实打,手下的船体就会敲打出虚实变化、轻快有致的节奏,越是有经验的船工,手下的节奏越是变化有致、轻快合一。笔者曾经得到过一次特殊的“贵宾”礼遇:现场负责的船工老大,钉板钉得兴起时,干脆约上十几条船的上百位船工兄弟站成连排,在他的统一号令之下表演“百锤打排斧”。只听见一声悠长雄壮的号子响起,一时间,一直向远方展延的河滩上,人影攒动、人声鼎沸,上百把铁斧发出排山倒海般的“砰、啪、砰、啪、砰啪砰啪砰砰啪”的排斧声,而且百把排斧砸出的节奏居然轻重如一、丝毫不乱。船工们兴起,一口气连砸四十多分钟才心有不甘地收手,但那排山倒海般骤然而起的排斧声却久久地回响在耳边。在他们手下,沉重枯燥的劳动节奏瞬间变成气势如虹的天上神曲,那种融合视觉、听觉、律动和心灵震撼的综合感受,是一辈子都难以忘却的。
时光飞逝,转眼过去四十年,山河巨变,那“李家庄”是否还在?手工造船是否还在延续?“打响锤”的欢乐节奏是否还会从老船工手指间弹出的响动中轻快地流出?“哄钉入木”和“打排斧”的故事是否还会被经常讲起?变化是必然的,记忆却需要永恒。尤其是关于生活、关于艺术的记忆与感动,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主动地、不懈地去追逐、丰富,才能更多地激发承载这些信息的方式。我想,这次艺术新课标改革的发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從新的角度思考和践行教育变革的机会,值得珍惜。
钱初熹
艺术新课标中的美术课程内容突破二维课程(事实/技能)模式的局限,采用三维课程(事实/技能、概念、概念性理解)模式,利用事实性的知识和技能来支持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迁移的大观念和观念性理解。经历跨学科美术课程学习的学生能够利用美术的事实性知识和技能来支持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迁移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艺术精神、健全人格、生态意识等观念性理解,将来就能善于应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环境等各方面的挑战,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个人成长的同时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做出贡献。
尹少淳
由于艺术新课标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标准,因此,它的颁发引发了大家对课程综合和跨学科融合的关注。在综合这个谱系中,有两个概念与之相关。
一是科际整合。一般指多个学科的学者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研究,试图在各自从事或擅长的学科框架内对问题进行理解,并不强调和追求各学科间的合作或是发展出共同的框架概念。其目的是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并非试图拓展和形成新的学科视野。比如,从地理、生物、化学、美术、音乐等多种学科出发,研究环境问题。科际整合在研究环节中,通常需要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共同协作、调适各自的研究途径,以更加准确地切入问题。
二是跨学科研究。其显著的特点是通过打破学科传统界限以获得更有启发性的成果。因为它有意识地打破了特定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手段,追求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比如,同样是针对环境问题,跨学科研究就需要打破地理、生物、化学、美术、音乐的界限,寻求新的视野和解决问题的角度。
从人类的学术或学科发展史来看,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综合。当然可能是原始的综合。早期人类在举行巫术或宗教仪式时,往往需要用到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刻、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些学科名称在当时可能并不存在)。第二阶段是学科。学科内部通过分化与综合,日趋精进和发展,形成越来越多的学科分类。第三个阶段仍然是综合。但这是一种现代意义的综合,过细的学科分类出现了一些弊端。首先,增加学习难度,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繁重的负担。其次,把完整的现实图景“撕扯”得支离破碎,不符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真实状况,因为现代问题的复杂性、规模、涉及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为了处理人类今天所面对的问题,必须提高对科际整合的重视程度。这也引起了国际教育界对综合或者跨学科课程的重视。经合组织在《教育2030学习指南》中谈及“2030的知识”时,专门涉及了“跨学科知识”。其中对跨学科知识的认识是其对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越来越重要。“教育2030:未来的教育和技能项目”还专门设计了学习跨不同学科迁移的关键概念或“大概念”、学习识别跨学科的各种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主题学习将不同学科联系起来、通过合并相关学科或创建新学科来组织和促进以及基于项目式学习为促进跨学科研究创造空间5种方法帮助学生获得跨学科知识。
在国际教育大的发展趋势下,一些国家的艺术课程标准也增强了综合色彩,如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2014年版)》也突出了综合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1994年版舞蹈、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的基础上,扩展了艺术的门类,媒体艺术就是其中一项。其二,建立了不同艺术门类教学活动的共通项——联系过程、创造过程、表现过程、反应过程。只是这几个过程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有特殊的表现而已。其中的联系过程要素是综合。其三,呈现和表述的方式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既保证了标准的可行性,又体现了对综合的追求。
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并非毫无章法的临时起意,而是一种长远的规划和设计。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就做了整体而长远的规划。纲要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普通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目前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依据的正是这个纲要。2022年,艺术新课标中第二大项课程理念中第三条提出“突出课程综合”,其中指出:“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注重藝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艺术新课标对课程综合非常重视,以至于将“突出课程综合”设定为“课程理念”下的三大要点之一。在整个课程标准中,课程综合虽然需要在整个学段中一以贯之,但最重要的还是通过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对综合加以体现和实施。
第一学段(1~2年级)“造型·美术”主要综合影视及其他学科,综合的比例略高。第二、第三学段(3~7年级)“美术”依然综合影视及其他学科。第四学段(8~9年级)虽然仍旧需要综合,但比例不做硬性要求。
至于如何综合和跨学科,经合组织提出的5种方法值得借鉴和运用,在其基础上,笔者归纳为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学习跨不同学科迁移的关键概念或“大概念”。根据大概念或者大观念进行整合和迁移。例如,“生命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就是一个“观念”,而其中的“生命”“细胞”则是概念,概念在中文中表现为一个词或者词组。如果一个概念或观念比较高位,具有包容性,就可以从一个学科向另外一个学科迁移。这样就完成了综合和跨学科。再比如“整体”,无论是自然行为还是社会组织都具有“整体”的属性,在共同属性的基础上,就可以形成综合和跨学科。因为美术、音乐、家庭、学校、单位,甚至人类,都可以在“整体”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设计、实施综合和跨学科课程。
第二,通过主题学习,将不同学科联系起来。这个主题既可以是文艺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也可以是文艺创作的主要题材,还可以是谈话的题目,如生命、力量、忠诚、和平、战争这一类主题就可以把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地理、历史、哲学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
第三,基于项目式学习为促进跨学科研究创造空间。笔者曾在福建晋江实验小学听了一个项目式学习课程,题目是“设计一款战疫小游戏进行艺术疗愈”,这是由三节课构成的一个单元课程,分别由语文老师、美术老师和信息技术老师共同完成。在这个项目中,语文老师解决文本阅读和给游戏取名的问题,美术老师解决的是给游戏设计和描绘动漫形象(医生和病毒)的问题,信息技术老师解决的是运用编程软件完成游戏的问题。项目式学习本身就是跨学科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增强各学科间的有机联系、增强课程的丰富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为跨学科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郭德岺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艺术新课标在4个学习领域(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中,每个学段均提出5项学习任务,美术教学围绕4类艺术实践活动,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有机整合学习内容和资源,开展主题单元式美术教学,构建一体化的内容结构体系。
如何落实艺术核心素养?美术教学活动既要落实在美术本体上,还要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切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课程体系。“主题”便是美术本体与社会、自然和个人联系的通道,因而也是美术教育价值实现的通道。因此“主题”是美术活动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知识、技能、材料、形式、风格均是其载体和从属,它们都为主题的理解和表达服务。在主题引领下开展的单元教学是将同一主题下有关联的教学内容形成序列组合,由若干课时组合形成单元课程。
单元课程的开展以“问题及学习任务”为引领,进而打开并延续美术教育教学的通道。问题的来源可以是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可以是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中的问题,也可以是生活中引发的问题,还可以是跨学科活动中的问题。核心素养本位美术教学强调解决问题,问题就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对象,是活动的核心和起点。由问题的驱动形成学习任务。基于这样的思考,主题单元的设计,可以将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中“美术”部分关于各学段“学习任务”的描述作为选题依据,同时融入“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欣赏感知、体验探究、融合理解、创意实践的过程。在日常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经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以下“主题”教学经验。
1.薪火相传:挖掘民间美术资源
艺术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美术学习任务“学做传统工艺品”中提出:“在欣赏民间工艺品时,了解其特定的制作方法,体会工艺师敬业、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剪、刻、折、叠、卷曲、捏塑、插接等方法,制作剪纸、编织、刺绣、印染、陶艺、风筝、民间玩具等。”结合课标指向和教材内容设计“儿童布艺染色”主题单元,设置问题任务:染布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有怎样的传承价值?它又该怎样融入现代生活?引领学生审视当代生活,感受文化回归,在单元学习中引导学生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色,掌握扎染和蜡染的工艺特点和染制方法,并以“儿童布艺染色——装点生活”为任务驱动,运用现代审美取向制作染布工艺品来装饰点缀生活,在传承基础上创新表现方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主题单元式学习活动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引领,将传统艺术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美术表现与设计应用相关联,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美术素养。年画、风筝、泥人、砖刻、剪纸等,有着极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将杨柳青年画开发为课程资源,吸收杨柳青年画艺术特征,运用多种表现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挖掘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文化素养。成立了剪纸区本课程研发小组,探索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剪纸教学思路和策略。把砖雕资源引进美术课堂,带领学生走进老城博物馆、拜访砖雕收藏家,进行校外实践,使民间文化通过砖雕课程,在手、眼、脑的协作中薪火相传。
2.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发掘地方自然资源
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有美术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农村地区教师利用当地易得的农作物,如秸秆、植物叶子及根茎、果壳等,通过巧妙构思,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教师利用普通玉米根,因势象形,经过简单的修剪、切削、组合,制作出一件件或夸张、或写意的传神作品。美术教师发动学生向家长或有编织技艺的人学习芦苇的编织技术,带领学生到周围的苇板厂参观。课堂上,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到了平凡之美。
3.场馆淘宝:建筑与博物馆资源的主题
有些学校距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比较近,有些学校坐落在多种风格的中式、西式建筑群中,其建筑样式、装饰柱头等成为学生学习欣赏实地考察的资源。通过分析、欣赏、感受“馆建”文化的造型美、材料美、色彩美,感受、理解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学校美术老师非常注重开发博物馆教育资源,并将之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该校老师到博物馆做志愿者,通过对馆藏珍品的深入研究,为学生开设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國传统文人画专题鉴赏”主题课程,还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
4.点石成金:对废弃物品、材料的开发利用
以艺术的眼光,对废弃物品、材料的开发利用,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成果丰富多彩:有利用废弃的瓶罐进行装饰的工艺饰品、利用干草花叶进行造型的装饰画、利用地毯厂的下脚料开发的地毯线头粘贴,还有利用卵石进行构思的卵石画、利用蔬果进行拼摆的蔬菜造型、利用泥土的陶泥工艺、利用包装盒的船模系列,也有利用废旧绒线制作的壁挂毯、利用废光盘设计的“立交桥”……
5.爱我校园:利用校内资源进行教学设计
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直接便利的资源。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方面。美术教学中的透视、写生等教学,直接利用校园中的现成资源,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受到美的熏陶。另外,师生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资源都是美术课程资源利用的重要因素。
美术教育教学是一个“香远益清”的过程。主题教学与问题任务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与思维,使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还能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创新实践能力以及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意识与情怀。希望我们的美术课堂像一杯茶,无声地散发出缕缕清香与迷人的优雅!
温文汇
艺术新课标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要求。如何实现跨学科融合和课程综合,获得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已成为美术教育教学需要研究、实践的重要内容。与哪些学科融合、怎么融合,除思考外,还需进一步付诸更多实践来检验。
艺术课程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是最容易实现的方面,因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一致,融合点容易找到,例如艺术作品赏析,就可以把相同、相近内容的美术作品、音乐作品、舞蹈作品、戏剧作品一起进行赏析,并且通过媒体艺术形式来呈现和记录,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方法和独特魅力。
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关键是找到关联点。一是相同文化的融合,如在语文学科中有关于传统节日的学习内容,历史学科中也有,美术学科就可以结合语文、历史中所学的内容来创意表现;二是相同知识技能的融合,如比例、透视、图案、设计就可以和数学、物理相融合,这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建立严谨的设计态度,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物理问题的理解;三是相同目标的融合,如科学、生物学科中都有对动物、植物认识的学习,美术学科也有表现动物、植物的内容,就可以结合起来开展学习活动。
丁悦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艺术新课标中突出课程综合,强调跨学科学习,明确美术学科的4类艺术实践中包括“综合·探索”,其中包含美术内部综合、美术与姊妹艺术、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4项学习内容,均体现此次艺术新课标修订所倡导的跨学科学习理念。
跨学科学习是真正实现育人目标,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连接的必要方式。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跨学科呢?我认为,跨学科不是简单的多学科并置,而是要通过创设一些必须要跨学科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明确任务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形成素养。例如:为学校设计、制作一个交通路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美术学科中关于标识设计的知识与技能,还要考虑材料的耐受度、制作方式、安装形式以及使用的安全系数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有跨越学科的学习,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真正实现了跨学科的深度融合。
但在这里还要特别提醒的是谨防教学过程中的虚化学科和去学科的现象产生。新课程,是从学科知识逻辑转向学生发展逻辑,不是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而是不唯知识与技能,对知识技能走向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从单学科转向跨学科综合,不是虚化学科,而是基于学科的主动跨越,是一种补弊和拓展。在我们现行的教学中,由于美术学科长期的边缘化及师资不足等问题的存在,教学中往往还存在学科理解不到位,甚至缺乏学科特点的现象。在新的课程理念中,我们如何找准学科站位,处理好这些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黄宏武
近年来“跨学科学习”是转变学习方式的热点,深圳教科院对“跨学科学习”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跨学科学习”打破学科之间的知识壁垒,触发学科间知识链条的连接,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过程,最终达成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紧密关联的一个整体,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艺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突出课程融合”的新理念,深圳市美术团队以“四维范式”来落实新课程理念。“跨学科学习”首先从课程设计出发,以美术学科为主体融合其他学科,形成“美术+人文”“美术+生活”“美术+创客”“美术+活动”的跨学科学习课程。如深圳市坪山区实验学校的“客家人”系列课程从优秀的传统文化入手,以“美术+历史+自然”的学科融合的方式去推进课程实施,把陶艺课程与自然景观、客家文物古迹、客家文化历史变迁、客家民俗风情等资源融为一体,通过对人文与自然的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客家文化,形成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用陶艺去塑造客家文化、自然风景,既达成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又加深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让濒临消失的乡土文化得到活化与传承。
“跨学科学习”为探索新时代学校美育发展提供新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加有深度、有价值的美术学习历程。
冷莹
自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性的价值不断被强调与凸显,此艺术新课标中更是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以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
“课程综合”的内在理念是立足学生,重视知识的内在关联,加强学科间以及学科内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对零散、分割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机的综合,这是从过去重视“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的转变,是一种课程观的深刻转变。如何在美术学科中实现课程更加综合的改革目标,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让美术学科的教学更加贴近大自然。自然本身并不存在分科,复杂、多元的大自然可以给美术学科教学提供取之不尽的养分,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打破人为的束缚,不只是局限在所谓的学科框架下。二是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人对事物的探究一定是多方面的,满怀好奇的儿童尤其如此。所以当面对研究对象时,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学生的问题往往会冲破任何题材和学科的界限,进入一个更加综合、有挑战的领域,这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好时机,也是拓宽老师认知边界的契机。三是在教学中要主动设计具有综合性的学习任务。以有趣的任务、主题或项目为驱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并且激励学生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以实现问题的解决或者思维的深入,相信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必然得到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好的教育方式往往都带有以上特性,比如近百年前的陶行知就曾经用“小先生制”的任务驱动式教育,鼓励学生“即知即传人”,小先生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传递到社会,既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又加强知识的内化,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谓一举多得。
张淞强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信息技术如何与美术教学相融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目标决定形式”的角度来看,普通高中阶段美术课程是通过“以美育人”来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融合是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而服务的。
艺术新课标理念下的“學会美术”和“学会用美术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思维方式的培养,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同理,教师“会使用信息技术”和“会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学生“会用计算机”和“会用计算机解决美术学习中的问题”,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两种不同的能力,是由“工具操作”层面到“思维建构”层面的提升。
信息技术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现在关键是如何应用它实现我们在教学中的预期目标。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内容下,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方式是不同的。因此,为了使信息技术在美术学科教学中高效地发挥作用,应先对所处教学环境的不同特点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教师要分析学科的内容分类及其特点、最佳的学习方式、最佳的评价方式以及最佳的信息技术支撑方式,这样才能精准地提高信息技术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能。
美术属于人文领域,它追求的是生动性和丰富性,注重感受和体验。人文教育是学生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美术学科本体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学中非常适合应用信息技术。美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后,美术学科可以优化美术作品的展示方式、丰富美术的欣赏资源等;作为课程,美术学科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教学形式和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减少学生无效学习的时间,可以将更多时间用来进行深入探究、实时反馈、及时完善、促进互动,利于整合资源、积累教学成果,实现教学相长。
此外,还要注意不同信息化环境的特点。目前主流的信息化环境主要有多媒体环境、电子交互环境、计算机教室环境、智慧教室环境和泛在学习环境。只有明白了这些环境的特点,才能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目前我省学校基本都能达到多媒体环境、电子交互环境、计算机教室环境的覆盖,部分地区能达到智慧教室的条件,而能达到“泛在”学习环境的很少。多媒体环境比较适合讲授式教学,电子交互环境比较适合讲授、交互互动、教师探究,计算机教室环境比较适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专题学习。教师应根据环境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技术永远是手段,它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因此要想使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高效地发挥作用,必须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根据美术学科的不同课题、不同类别来构建不同的应用模式。
王贺
艺术新课标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学科主题”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从提出五育并举到现在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转变,意味着学校教育所培养的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今是一个数字化媒体时代,给新一轮的跨学科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多途径。如2022年4月河南卫视“2022清明奇妙游”中,舞蹈《陇上踏歌行》就是一种综合艺术表现,它融合了舞蹈、音乐、美术、诗词以及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节日和自然节气,舞蹈的结尾揭示此创作灵感源自南宋画家马远的《踏歌图》。让艺术与生活相结合,让艺术始终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耳濡目染,让学生由此提高自身素质,这才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何墨荣
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对教育提出新的挑战。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3月30日)指出,“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例,火炬台灵动飘逸的造型不仅是一个美学上的艺术品,更是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整个装置充分体现艺术、设计、美学与机械结构的交叉融合。开幕式地面大屏实时捕捉演员的行进轨迹,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视觉形象,烘托出雪花主题;人工智能、AR、裸眼3D等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等,呈现出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展现出如此唯美而浪漫的意境。正如《教育2030学习指南》(2019年10月经合组织)中指出的,“识别复杂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需要跨学科思考或连接点”,“在项目学习课程中创造空间可以促进跨学科研究,因为学生需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处理复杂的课题”。
艺术新课标将“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探索和学习迁移的能力”作为课程的重要目标。在“综合·探索”系列实践中,学生将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与自然、社会、科技、人文相结合,进行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提升核心素养。美术课程引导学生从用画笔或计算机设计制作舞蹈、戏剧、动画等形式进行展演到探究身边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绘制民俗文化图谱或视觉笔记,创作画册、摄影集、动画或微电影,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与方案,策划传播方案,再到结合校园现实生活创编校园微电影,探究各种问题,最后综合运用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创作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图画书、视觉笔记、立体模型、动画、微电影,从中认识美术的贡献。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或班级开展的美术与姊妹艺术及其他学科相结合的造型游戏活动,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将会逐步形成。
林影萍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艺术新课标呈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所有学科均强调跨学科、融合和课程综合,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一的某个学科独立学习。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提及艺术新课标相关信息时明确说:艺术新课标将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占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弱化课堂边际,打破单科教学模式,进行教育综合化,是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向。
美无处不在,美术似乎天生具有“跨学科”特质。在文科课程中,文学作品蕴含文字之美和韵律之美;在数、理、化、生等理科课程中,数学模型的建模、物理现象的记录、化学反应的过程、生物演化的规律……处处展现宏观或者微观的美。美很多时候甚至成为检验结果的手段之一,比如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的观念正是他们对美的穷追深思,他们发现乐器只有符合数的规律,奏出的曲调才是美的,绘画和建筑符合数的比例才是美的,连黄金分割都精确地遵守几何定律。那么,对音乐、戏剧、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相关领域的学科来说,包括音乐乐器的生产、舞台布景的搭建、影视表演服装和道具的制作、书画同源的体现等,美术更是“跨”得当仁不让。
与之前比较边缘的劳动、心理、体育等学科一样,美术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劳动要创造美、展现美,心理要展现阳光向上,体育要展现力量之美……一切都离不开美。
综上所述,美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但我们要如何实现美术教学的“跨与融”,如何界定美术与其他文化学习“跨”的边界、“融”的深度呢?这是我们美术教师在艺术新课标实施中如何更好实施教学策略的瓶颈。
在艺术新课标的“联系/融合”(综合·探索)课程中,强调学生将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与自然、社会、科技、人文相结合,进行综合探索和学习迁移,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美术的跨学科融合其实在很多学习中都有涉猎,我们一直以来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实现过美术与学科的融合,比如诗画研究,是文学与绘画的融合,对青花瓷鉴赏要了解其历史文化,也要习得青花色彩的魅力。但艺术新课标提出的融合跨学科,绝不仅仅是配插图就是美术的融合,更多的要重视知识的迁移,通过融合解决问题,拓展知识的厚度,激发学生深度思考,这才是所有学科融合之路的意义所在。
以深圳市福田区福民小学项目式学习“关于纸的故事”为例,学生先体验纸的制作过程,再来实践通过美术为纸华丽变身,学生们脑洞大开,用纸做扇子、画脸谱、做宫灯……主题是纸的那些事儿,但培养的却是孩子们的综合能力,目标直指素养提升。又比如福田区的品牌美术特色“软陶”课程,利用软陶材质与脸谱制作、服装设计进行结合;“纸艺”课程中利用纸材与青花、茶文化相结合……这些都是技术与文化的整合,美术跨学科其实早就在我们的实践探索中播下了种子,收获颇丰。
因此,美术的综合实践学习,既要体现出美术学科特点,也要挖掘美术与其他文化、其他学科融合的路径,这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思想上要改变、行为上要更新、合作上要求实,更重要的是教师之间要打破学科壁垒,积极合作,才能让跨学科学习真实发生。
沈兰
从学科属性上来说,美术是一门极具人文特征和综合特征的学科。对美术的学习在本质上就不是一种单纯的美术技能技法的学习,而是一种涉及文化、历史、图像、人文情感的综合学习。在基础教育中的美术,其属性和教育价值也同样不是为了未来成为艺术家而教育,那么我们就必须跳出美术原本的学科范畴,重新思考其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跨学科、融合、课程综合,用简单的“1+1”或者“1+多”的途径是无法真正实现的。寻找学科之间属性的联系或者是思维的联系、启发就成为学科之间融合、综合的“别针”,即前提条件。在这里,历史、语文、地理、政治、自然科学等学科和美术的关联与融合具有天然的重叠,那么数学、物理、化学呢?这里或许就需要寻找思想或哲学的共性以便达成融合与综合的目的。然而,跨学科、融合和课程综合的教育价值不仅是这种字面意义上的综合,因为以这种层面来对跨学科、融合和课程综合来加以理解依然是不够的。
这里,我们无法深入去阐述课程综合的途径与方略,但我们必须明白的是,跨学科、融合和课程综合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课程更好地领会、理解美术的价值所在,是为了以艺术思维的途径去洞察其他学科奇异的内涵与外延,是能够促使我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信息、问题时,以“艺术”的思维去解决,是在这样的课程学习中不断地使我们的思维能够完善而综合地运用,使我们找到更多发散思维的契机。
李雪梅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艺术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谈到“突出课程综合”,即“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注重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课程总目标”中更加明确指出通過艺术学科的学习引导学生“感知、发现、体验和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我们回想一下,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就强调要将“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以及培养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教育”润物无声地渗透到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之中,真正贯彻“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在以美术为主体的前提下,跨越学科间的壁垒去进行融合式的学习,去感受艺术姊妹学科以及各个学科中所蕴含的美的元素?
其实,我们想一想:美是什么?美是无声的,它像风,轻轻去唤醒灵魂;像雨,去滋润万物;像空气,你几乎难以觉察却又不能离开,它无处不在。大多数时候,美是润物无声的,但有时,美在需要的时候,又可以吹响前进的号角。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学科知识,更应该是涵养这些知识的蕴含美的人文宝库、精神宝库。
近几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究,比如市级课题“美育视角下跨领域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推出的美育与学科融合的系列课程,从语文与美育、数学与美育、科学与美育以及美术课中深层的美育层层展开探索。随着语文老师娓娓道来的优美语言,学生可以去感受人民英雄纪念碑所蕴含的建筑之雄美、雕塑之精美、文辞之壮美,更能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与《少年中国说》的呼应诵读中感受历史的呼唤与家国情怀的碰撞;透过数学的视角,学生可以去探索数列中所蕴含的奇妙的艺术组合之美;从科学角度感受中国特有的艺术与科技之美;从美术不同学习领域中去深深地体会想象力、创新力如何在数千年中推动着科技的发展、艺术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这些新鲜又富有生命力的学科融合式课堂教学,基于学生的生活与认知,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实际,在融合性的学习与探索中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提升人格修养,体现了美育的育人功能,在润物无声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课程融合是非常富有魅力、富有营养的学习方式,我们的学生需要的是更加高站位的教育引领,是更加开放的教育情怀与教学理念引导下的综合性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汤妙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学士小学
在全面倡导核心素养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也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学校以及教师采取更加综合的教育模式,即融合教育。艺术新课标在学习任务中指出,要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将美术与自然、社会及科技相融合,提高学生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笔者所在的宁波市鄞州区学士小学,“办一所看得见未来的学校”是其办学理念。基于我校的经验我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融场域,扩展美育的物化空间
美术是一门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运用美、创造美的学科。学生将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与自然、社会、科技等相结合,进行探索迁移,提升核心素养。学校应充分发挥地理优势,为美育教学创设开放的、真实的学习场域。
2.融师资,共助美育的质量保障
教师是美育实施的主力军。作为落实学校美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对美育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推进学校美育的着力点,影响美育实施的最终走向。当下的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融合的研究者、开发者。此外,应充分调动、统筹有美育专长的家长资源,让家长成为美育课程的开发者、参与者,成为学校的第二教师。社区人才是落实美育的增长点,应充分挖掘六大社区中的美育教师资源,如宁波博物馆中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南部商务区设计公司中的高端人才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共建设等多种方式,使其成为提升学校美育质量的助推器。
3.融课程,探索多元的教学方式
“奇妙的昆虫”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浙江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的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特点,体会其美感,并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索的精神。笔者结合艺术新课标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小虫虫大世界”的美育融合教学课程。
(1)与自然相融合。教育只有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场景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实际中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求真、求实、求美的实践品格和创新素养。于是,教师将课堂转移到了离学校百米内的院士公园,让学生在大自然轻松、真实的场景中进行学习,体验课堂带来的独特感受。课前,教师经过实地考察,组织家长进行场地布置以及工具准备。课堂上,教师通过三个环节落实教学目标。环节一: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听春天的声音……教师提问:“你喜欢什么昆虫?它长什么样子?昆虫的家可能会在哪里?”环节二:分小组寻找奇妙的昆虫。环节三:教师问学生找到昆虫的办法是什么,并让学生将昆虫带回家,观察2~3天,并用图画日记的方式记录其变化。
(2)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将“小虫虫大世界”的主题内涵延伸到各学科中,如在科学课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昆虫的结构特点和生长变化以及探索昆虫是如何伪装自己的。阅读与昆虫有关的绘本,分享和昆虫有关的趣事,学习与昆虫有关的成语和典故,离不开语文学科的支持。还可以组织学生在音乐课上学唱《虫儿飞》等有关昆虫的歌曲,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昆虫的认知。一个关于小昆虫的学习,通过多门学科的联动与融合,将知识综合起来,让学生全面了解、感受昆虫的形态美、成长美、典故美以及歌曲的韵律美,提高学生学习迁移的能力。
(3)与美术学科内部融合。将美术学科“欣赏·评述”“造型·表现”“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在主题活动中相融。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昆虫进行自主探索,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感受昆虫的造型美、色彩美、纹样美,并通过剪、贴、画等方式进行美术创作,最后将作品的创意及活动感受进行交流评述。
(4)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相融合。主题活动的成果发布以“虫虫假面舞会”的方式综合呈现。舞会前期,以班级为单位,用美术作业布置会场,并分工合作完成设计舞会海报、制作邀请卡、设计舞美等环节。活动还以家庭为单位制作了虫虫造型的小点心。舞会进行时,每位学生戴上自己設计制作的昆虫面具进行展演,节目内容紧扣昆虫主题进行创作表演,有戏剧、舞蹈、朗诵、走秀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多场域、跨学科融合的美育课堂,让学生明白知识不仅在书本上、课堂里,也能在校外;一节课的时间不止40分钟,可能是一周、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共同学习的伙伴不只是同桌、同组、同班,还可能是跨班,甚至是跨年级;一堂课中不只是单科知识,也会有多学科的融合学习。综上所述,通过多元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在新课标要求下的學习能力与创造能力。
邓娜 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学
我们都知道要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是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仅仅运用某个学科的单一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很好地去解决问题的。简单地说,现实生活并不是按学科分类来划分的,只有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生存、生活和创造。我想这也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重视跨学科、融合、课程综合的学习,是最大限度提升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方法。通过寻找、发现艺术课程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主题、能力等方面的深度关系,建构跨学科学习立体化网络,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跨学科学习不仅是新时代艺术课程内容的必然选择,也是各学科的必然选择。新课标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并且在课程理念中提出要突出课程综合。
真正的跨学科一定是与学科本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对学科知识的应用。不能因为跨学科就忘了学科本身的任务。跨学科要坚持学科立场,只有学好学科知识,才能够跨学科地解决问题,或者是在学科内可以很好地借助其他学科的工具来解决问题。所以对教学来说,一个教师的学科素养越强,它对学科的转化或翻译能力也就会相应地增强。只有学科素养增强,才能有效翻译转化成与其他学科相通的内容。
例如,选择以革命文化为主题拍摄定格动画,首先我们就要选择故事编写脚本,这就需要运用到语文学科的知识,而师生共同绘画剪贴创作的人物、背景,这需要用到美术学科知识,再到拍摄时就需要运用影视课程的知识,这就是需要多学科的知识融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例如,一堂简单的布艺手工课“设计坐垫”。首先要明确坐垫的需求,然后完成坐垫的设计稿,最后根据其功能选择适合的布料。这一过程就需要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清楚布料透气性、布料防水性,哪种布料更适合满足坐垫的功能需求。裁剪布料需要运用到测量、数据的计算等数学知识。最后坐垫送给谁,表达怎么样的情感,则是上升到情感价值观层面。你看,简单的一个小手工其实也蕴含着多学科的育人知识。
课程综合意味着美术老师的角色需要向综合型、合作型、创新型教师转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也需要提升,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