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领导干部提高斗争艺术的策略方法

2022-05-30马元海

客联 2022年7期
关键词:主要矛盾

马元海

摘 要:领导干部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通过抓主要矛盾和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合理选择斗争方式;坚持有理有利有节;采取灵活机动的斗争策略;正确处理斗争与团结关系等方法,提高斗争艺术,注重斗争效果。

关键词:斗争艺术;主要矛盾;斗争策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容易的,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它要靠我们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的斗争策略。我们党很早就提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我们一定要讲究工作方法”。

党中央要求“领导干部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要讲求斗争方法,针对不同的问题研究与之相应的斗争策略。“讲求斗争艺术,注重策略方法”。斗争策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斗争的整个发展过程,乃至斗争的最终成败。连识字不多的铁人王进喜都知道,“光有一股子干劲,猛打猛冲是不行的”,还必须把握斗争原则,及时调整斗争策略和方式方法,提高斗争艺术。领导干部在开展斗争的实践中,应当重视斗争所取得的效果,不能出现过程轰轰烈烈,而效果平平淡淡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增强斗争的实效性,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方针策略,具体而言,有如下几方面:

一、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斗争的重要方法。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那么在诸多矛盾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在主要矛盾中要善于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在斗争中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抓重点,又要兼顾全面。只有分清主次、轻重、缓急,抓住影响全局、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进行突破,才能有效推动斗争结果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主要矛盾和问题解决了,其他矛盾和问题自然可以顺势而克,这就是斗争的艺术。

我们党历来重视抓主要矛盾,并善于“将解决主要矛盾的任务转化为党的中心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紧紧抓住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抓住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紧紧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进行斗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是要尽最大努力来解决这个矛盾,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根据形势需要调整斗争策略

党中央要求在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把斗争过程和斗争结果建立在良性可控的范围之内,根据实践结果的反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确保斗争过程在正确高效的轨道上运行。

(一)合理选择斗争方式

斗争千变万化,不可能千篇一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的性质不同,就要采取不同斗争策略。这就需要我们实事求是把握矛盾的性质,与时偕行地看待矛盾的发展,因时因势地调整斗争策略。对于人与自然的矛盾的解决,对于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党内矛盾、自我矛盾要用不同的原则、方式来解决。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斗争过程的研究和考察,特别是要弄清斗争的性质、斗争的覆盖面、斗争持续时间的长短、斗争的难易程度及斗争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只有对斗争的基本情况了然于胸,才能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动权和领导权。

在斗争中,要正确区分是敌我矛盾还是内部矛盾?是对抗性矛盾还是非对抗性矛盾?对不同的问题及同一问题的不同发展阶段,要进行具体的历史分析并采取不同的斗争方式。当我国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必须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当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经济制裁,要采取反制裁的经济斗争方式;面对党内政治腐败、党内政治生态恶化问题,必须采取党内斗争的形式;面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思想文化滲透,要采取意识形态斗争的方式。

但是在具体的解决过程中,同一矛盾的解决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处理敌我矛盾,有时要针锋相对,有时要迂回曲折,有时还要做出必要的战略退却,就像列宁签订《布列斯特条约》那样。对于一些特殊的敌我矛盾,我们还要采取特殊的斗争方式。比如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国民党战犯, 我们就采取了专政和教育改造相结合的策略,结果成功实现了矛盾的转化, 把人民的敌人改造成了人民中的一员。

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斗争领域特别广。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斗争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还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二是斗争表现形式特别复杂。既有军事斗争、也有没有硝烟的战争;既有看得见的公开斗争,也有无形的隐蔽战场的斗争。三是斗争对象复杂多样。我们要同危害党的领导,危害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危害国家核心利益、重大原则,危害人民根本利益等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四是我们要进行的斗争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如反腐败斗争、反分裂斗争、反霸权主义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与破坏法治的行为进行的斗争、与自然灾害进行的斗争以及军事斗争等等。每一领域的斗争都有其特殊性,所以我们要注意区分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采取不同的应对办法,这关系到我们在每个领域的斗争能否取得胜利,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推进。

(二)坚持有理有利有节

事物的发展具有过程性,化解矛盾、处理问题同样需要一个过程,斗争必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

有理是指斗争的正当原则:要准确把握新时代进行斗争的必要性、正当性、迫切性。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中国共产党人讲的斗争,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引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统一。

有利是指斗争的条件原则:不搞无把握的斗争,不斗则已,斗则必胜。强调斗争要善于抓住有利的时机,把握斗争最佳时机,抢占斗争先机,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例如,长征途中,毛泽东在大多数干部战士认识到“左”倾错误的情况下以团结多数的斗争艺术促成了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王明、博古“左”倾错误路线的领导。

有节是指斗争的节制原则:斗争不可以无限制地使用,也不能无止境地斗下去,要有节制。斗争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不要指望斗争能够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要盲目出击。确保斗争力度,也要掌握好斗争火候,不能出现斗争过火和盲目扩大的现象,避免造成被动不利、主动转被动的局面。把握斗争的力度分寸,既不盲目扩大斗争的范围、规模、程度,也不因问题微小而降低斗争的力度。在很多问题上可以红脸但不要翻脸,可以示强但不要逞强,可以示弱但不要软弱,学会斗而不破,在斗争中争取主动,赢得胜利。

(三)采取灵活机动的斗争策略

领导干部要准确掌握不同斗争阶段中矛盾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善于引导斗争局势朝着有利方面发展,及时转化、巩固、运用斗争的阶段性成果,要适时调整斗争策略,不能一个调子唱到底。

面对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变局,开展斗争要做到全面斗争与重点斗争相结合、长期斗争与短期斗争相结合、整体斗争与局部斗争相结合、原则性斗争与策略性斗争相结合。在原则问题上坚决不能有任何的妥协退让,而在策略问题上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在涉及否定党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等大是大非的问题上, 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要旗帜鲜明地与之进行坚决斗争,绝不拿原则作交易。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

但在这一进程中,也要注重策略的灵活性,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斗争策略,将斗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比如在革命战争时期,“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神来之笔,“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等,都是毛泽东同志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高超军事指挥艺术的典型案例,是根据敌我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而进行斗争策略调整的成功范例,彰显了毛主席高超的斗争艺术。皖南事变之后,他很快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正是在这些正确策略方针指导下,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壮大,最大限度地团结了爱国、进步、民主的社会力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且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时代,不管形势如何波谲云诡,我们要始终坚持不变的立场,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斗争策略。既要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来招应招的“硬功夫”,又要有四两拨千斤,借力发力、借势谋势的“软办法”。只要能够正确判断形势、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采取以我为主、灵活多样的斗争政策和策略,就能最终赢得各项事业的不断胜利。

三、正确处理斗争与团结关系

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从而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就提出:“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斗争和团结相当于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没有斗争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团结,只讲团结不讲斗争,一味妥协退让,对方得寸进尺,最后激化矛盾,反而适得其反;一味斗争不讲团结,最终只能导致鱼死网破或者同归于尽。

斗争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凝聚力量。广大领导干部应该在斗争中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在斗争中实现团结、合作。共产党人的斗争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的“独立战”,而是代表人民意志、捍卫人民利益、团结人民共同参与的“总体战”。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既要善于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进行斗争,不断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又要善于在斗争中教育、提高群众,启發他们的觉悟,使他们在斗争中明辨是非、明确方向,听党话、跟党走。

通过斗争的方式,双方可以寻求到更多有利于团结的共同点和更深的认识。然而,在新时代开展斗争,不仅要在斗争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更要在斗争中贯彻以团结促合作、以合作谋共赢的策略。例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斗争。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力量对比决定了我们必须“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方面准备”。新时代党的斗争观是斗争与和谐的辩证统一。在与西方国家打交道时,我们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和出路。当然,该合作时也要合作。在有些领域的斗争不可调和,在原则问题上必须寸土不让,但可以做到“斗而不破”;但在经济、科技、贸易等领域的斗争则可以做到“斗中有合”。最终达到“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面对不期而遇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有机统一,讲方法、讲策略、求实效,对内要有力有利有效,对外有理有利有节,保持战略定力,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特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斗争形式愈发严峻,斗争任务愈发艰巨,因而愈发需要领导干部讲求斗争策略和艺术。只有学会斗争的方式方法,掌握斗争的技巧本领,广大领导干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前沉着冷静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

2.《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猜你喜欢

主要矛盾
理解主要矛盾 读懂美好生活
正确把握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化
关于新时代党的领导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一个“新”字贯始终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及措施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重点定量确定方法
推进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巧抓主要矛盾,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原则
用“矛盾”的思维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