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国有企业业财融合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5-30马阿里
马阿里
【摘 要】我国市场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形势下,企业也在谋求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传统财务管理体系已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也意识到推进业财融合对于企业发展的必要性。业财融合作为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深刻影响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发展的趋势,帮助企业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市场。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应当积极改革推动财务转型,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与保值增值。论文以业财融合的内涵及大数据背景下的有利条件为切入点,分析现阶段国有企业业财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旨在助力国有企业探索提高业财融合程度的有效路径,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F2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2)07-0169-03
1 引言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制度的产物,对稳定国家经济形式、贯彻地方发展战略、提高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视,大力推动国有企业跟随时代发展步伐进行的改革。业财融合作为财务管理模式发展的趋势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之一,能够将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有效联动起来,通过信息化技术与手段集成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有效支持企业的经济活动与经营决策。大部分国有企业已充分认识到业财融合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展开业财融合的布局,但是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
2 大数据与业财融合概述
2.1 业财融合的内涵
业财融合是将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管理有机融合,使财务、业务信息对称,为企业管理层决策及战略发展及时准确地提供数据支撑,要求业务、财务人员在意识形态、职能定位、专业技能上重新定位,将视角与触角延伸到业务前端,将业务信息转变为财务信息,并反哺业务部门,为其业务开展提供依据,依托信息化技术促进部门沟通和数据共享,形成业务、财务的高效互动集成化管理,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与经营效益,改变了传统财务管理中业务、财务职责分割、壁垒明显的粗放式管理方式,是新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的重要方向。
2.2 大数据背景下业财融合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当前的时代特征之一,在企业管理方面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是业财融合发展的信息传递载体,为业财融合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进着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依托信息化技术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且将各个工作系统集成,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了业务与财务的沟通成本,解决了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突出的弊端,使财务能更及时、准确把握、反映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同时对企业与市場的发展做出预测,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实现业务、财务的高度融合。
业财融合通过集成企业的各项资源,建立集中统一的业务流程和标准,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源的及时共享,基于同一价值目标共同进行规划、决策和控制等。业财融合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业财融合的实施能够整合企业的业务财务数据,提高管理用财务指标的输出效率与准确性,通过对业务财务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控制,助力企业尽快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二是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质上就是价值管理,业财融合通过对业务各环节的价值分析,如实反映生产要素、经营情况、市场变化等信息,促使企业高效配置与运用资源,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力与经济效益。三是有利于风险的防范化解,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多种多样的风险,业财融合通过流程设置优化与信息化手段对各项业务环节严格,极大地降低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内控风险,同时业务与财务的联动能够及时发现风险点,有利于制定行之有效的风控应对措施,改进管理薄弱的环节,提高企业防范、应对风险的能力。
3 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众多国有企业在国资委的引导下已经树立起了业财融合的意识与理念,但是就业务与财务的融合程度来说,国有企业步调不一,部分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程度已经成为行业标杆,而部分国有企业仍迟迟未有行动。现针对大部分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业财融合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简要分析。
3.1 信息系统建设有待加强
部分国有企业未建立业财数据库,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分离,导致业务数据转化为财务数据需要人工收集、整理、传递,数据传递效率低,未能将信息化系统的效能全面发挥出来,财务部门取数仍需手工操作,缺乏便捷高效,导致企业管理层需要的信息无法及时准确的收集到,无法满足管理层对于现时经营数据的取用及分析,不能有效推进业财融合,而且存在部分指标数据财务口径与业务口径不一,容易出现由于人工失误造成数据的失真,数据的准确性有待提升。其次部分企业不重视信息系统的更新与改进,信息系统与管理需求不匹配,不仅不能满足正常的管理需求,还造成了管理负担。
3.2 业财融合实施环境有待改善
首先,部分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实施环境有待改善,制度体系不能及时地更新完善,由于制度的滞后造成业财融合推进受阻;其次,企业职工对业财融合理念认识不足,业财融合学习、推进氛围不够浓烈;再次,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目标缺乏协调性,部分企业业务部门的目标重视短期结果而忽视了潜在的财务风险因素,而传统财务很多浮于数据表面谈分析,实则不懂数据背后的业务实质,忽略了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二者目标与角度的不一致提高了业财融合推进的难度;最后,业财融合的工作流程有待梳理与改进,业务节点中各岗位的权责有待明确,部分工作流程中存在内控风险。
3.3 团队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在经济形势飞速发展、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亟待快速转变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来实现自身持久稳定发展,业财融合的推进势在必行,需要专业的业财融合团队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企业业财融合进行布局与建设。部分国有企业的业财融合团队缺乏专业性人才,缺乏综合实力,对业财融合的认识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通过可落地的方案快速推进业财融合,无法满足企业对于业财融合团队的需求,面临着业务模式的更新需求与员工能力不匹配的矛盾,团队整体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4 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发展对策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可从以下3方面进行改进,通过建立大数据业财库、优化业财融合实施环境、培养高水平的业财融合团队来全力推进业财融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与实力。
4.1 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业财库,全面升级信息系统
企业推进业财融合需要强大的数据支持。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数据庞杂分散、体量巨大、口径不一,数据的质量与有效性有待提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收集整理数据沟通成本高,在各项数据中挖掘决策有用的信息较为滞后,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的财务管理,准确迅速传递数据,企业需结合企业经营及管理需求建立业财数据库,这是业财融合的基础与载体。第一,统一数据口径与标准,发挥数据整合优势,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来源与类型多样,更新传递高效,国有企业根据经营分析需要、上级单位考核需要、市场对标需要等方面综合考量各项数据的口径与标准,在相关业务发生时,数据库自动进行收集、整合、清理,并将其放至同一接口的数据库供业务、财务部门取用,全面共享数据、模型与应用,通过数据的关联整合与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为企业价值创造空间。第二,在信息系统中设定需求模块,业务、财务人员应积极参与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优化,围绕业财融合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剖析企业现状特点、组织结构、产业分布、管理痛点、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的优化方案,与信息化建设人员充分沟通,建立或升级管理用信息系统,在信息系统中设置相应的资源模块,加强信息交互,最大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对称,满足多维度展开经营分析的需求,提升业财融合的有效性,同时及时吸收引入新上线的功能、分析工具,确保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能够完全契合业财融合的发展脚步。第三,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为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的背后也存在着安全隐患,避免数据泄露、数据损坏是国有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国有企业应积极树立信息安全的理念,规范使用及存储数据,同时积极提升网络技术人员的水平,积极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弥补现存的技术缺陷与漏洞,严防企业核心业务、财务信息泄露,避免对企业与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保证业财融合的安全运行。
4.2 创造业财融合实施环境,重点优化顶层布局
企业应积极创造良好的业财融合实施环境,为业财融合的推进打好坚实的基础。第一,国有企业尤其是企业领导层需要梳理业财融合的发展意识,组织企业职工积极学习、借鉴业财融合相关的先进管理理念与经验,提高对业财融合的理解与重视程度,在相关部门加以宣传、引导,力求转变职工传统思维方式,肯定业财融合的价值,重塑员工的财务管理理念与方式,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业财融合氛围,贯彻业财融合的思想,加强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协作。第二,完善内控体系,建立健全业务、财务制度,依托制度建设降低业务、财务目标脱节的可能性。业财融合是循序稳步推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关制度建设要紧跟业财融合的步伐积极进行完善与调整,国有企业应以组织变革驱动管理创新,梳理业财融合的流程、理清各部门职责定位,根据现阶段管理目标不断优化管理制度,通过制度体系建设来为业财融合保驾护航。第三,实现财务目标与业务目标的一致性,业务、财务部门的职责定位不同其对应的目标必然具有差异性,这个差异客观存在无法避免,差异过大或者互相违背必然会阻碍着业财融合,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协调双方目标,在设定业务、财务目标的时候考虑双方的配合程度,设定协调性强的工作目标,指导业务、财务双方合作,带动业务、财务融合,使双方都能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提升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第四,优化业财融合的运作流程,全面深入了解单位的业务动态,梳理协调业务、财务的工作流程,明确业务与财务部门在工作流中承担的任务与扮演的角色,在确保沟通机制有效的基础上研究业财融合的流程路径,最大程度上消除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让业务控制、财务控制都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4.3 培养专业的业财融合团队,大力支撑业财融合
国有企业应在业财融合大目标的指导下积极进行组织人事的调整与调动,提高业财融合团队的专业性,为业财融合方案的制定与落地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国有企业应提高业财融合建设团队的人才引入标准,采取多种措施广泛吸收各专业领域的人才。首先,应有专业的财务人才,对于会计准则有专业的认知,能充分了解财务对于业务数据的需求,帮助企业建立业财工作流程中的财务指标体系;其次,应有专业的业务人才,对于行业内部与市场有敏锐的眼光与准确的见解,对于企业的业务发展现状具有全方位的认识与把握,熟知企业在业务管理中的难点与痛点,能够从业务角度为业财融合的推进进言献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团队一道优化业务流程;最后,应有专业的信息化建设人才,信息化系统是业财融合的载体,业财融合需要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来达到,因此信息化人才应具备较强的系统建设与优化的能力与经验,能积极接收来自业务端与财务端的系统建设要求并探索方案落地的途径,保证信息化系统能够满足于业财融合的需求。第一,跳出组织框架限制在企业内部选拔人才,在全企业范围内选拔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经营丰富的员工,企业内部人才在本企业内部深耕多年,对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及业财融合推进诉求有着充分的认识,将企业内部人才聚集起来能够帮助业财融合团队在企业实际发展的基础上转变管理模型。第二,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业财融合实施背景的高端人才,有业财融合实施经验的人才对于业财融合落地方案与途径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快速调整企业组织架构、制定流程体系,有力地加快业财融合的进程。第三,提高企业内部员工参与业财融合的积极性,制定适应企业发展、员工发展的培训机制与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应在业财融合目标的指导下制定多种形式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业财融合理论水平、信息化素养及跨部门沟通协作的能力,注重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及归属感;通过激励机制的设置激励全员积极参与业财融合,深入参与业财融合基础上成本管控与利润提升的环节中,统筹企业价值链管理,使业财融合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5 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有利条件积极对标先进企业的业财融合建设经验,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与业务需求推进业财融合,提高企业的业财融合发展水平。国有企业将业财融合作为经营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给予业财融合充分的支持,为业财融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采用科学的方法寻找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现存的问题,在实践中总结吸收业财融合的经验,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风险因素,实现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财务、业务高效融合,促进业财融合有秩序地进行,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及效率,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占据一席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大数据背景下的国有企业业财融合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希望本文的简要分析能为该课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光华,沈弋,邓德强.环境嬗变下的管理会计变革与创新——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2015学术年会暨首届中国管理会计高层论坛综述[J].会计研究,2015(12):87-89.
【2】肖博雯,张昌文,刘怡婷.“大数据”背景下的业财融合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20(10):40-41.
【3】朱丽华.大数据时代下的集团企业业财融合研究[J].财会学習,2020(09):67-68.
【4】金陶岚.探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深化业财融合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20(10):109-110.
【5】王清刚,曾怡,吴丹丹.财会服务与监督职能的前置——基于HBDL公司业财一体化的经验[J].会计之友,2016(13):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