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义务教育阶段汉字教学的定位和走向
2022-05-30黄甜甜
黄甜甜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汉字教学,课程改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总结了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经验,适应了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要。对标近年来国家在语言文字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对照当前高中阶段语文教育改革方向,同时结合汉字学近些年的研究动态,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深入地把握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汉字教学的定位和走向。
一、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汉字教学的定位
1. 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性质定位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应用,增强民族认同感,塑造文化自信,是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使命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新课标则进一步将其定性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以“推广普及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重点”,要“牢固确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1]新课标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强调完全契合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精神。同时,新课标也指明,语文课程在促进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价值,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和培育时代新人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汉字在记录汉语的同时,必然负载着中华历史文化。[2]新课标在汉字教学方面的新提法当属对汉字文化属性和文化育人功能的强调。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件,为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确定了方向。汉字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教育部于2014 年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各学段教学重点。例如,小学高年级要让学生“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还提出要在修订后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中进一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于2021 年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小学低、中、高年级汉字教学的重点进一步作了清晰描述。这些文件共同说明,新时代汉字教学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汉字的能力,其文化育人功能也必须得到凸显。
2. 立足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的课程理念
与2017 年颁布的高中语文课标相似,新课标也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聚焦到“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具体表述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综合性的关键能力,实践活动是个人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一体性行为。因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必须有很强的实践性取向,课程必然也要有很强的实践性。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将“识字与写字”作为一种语文实践活动,使之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并列,意在强化汉字学习的实践性。
综合性也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重要特点。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强调,“要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新课标着力强调,汉字的核心属性是记录和使用的功能,要注重汉字与生活的关联,“根据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需要,从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汉字固然有形、音、义三要素,但汉字在记录汉语时会出现对字义的引申、汉字的本用和借用,甚至一字表多词(包括多音字)、一词用多字等复杂的使用情形。[3]新课标强调在具体的语言实例中掌握汉字的记录和使用功能,正是对传统的以汉字形、音、义为主要内容的汉字教学理念的突破,也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理念下汉字教学的实践性。
二、旨在落实核心素养的汉字教学目标及内容
在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新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目标整体凝聚在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具体表现在对各学段的要求上,相应的课程内容又落实到不同层面的学习任务群上。下面围绕新课标对“识字与写字”“梳理与探究”实践活动在各学段的要求,对汉字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作具体阐释。
在“语言运用”方面,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形成正确且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具备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沟通的能力;进而能够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厚植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感情。具体到第一学段(1~2 年级),“识字与写字”板块强调要“引导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在基础性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课程内容中进一步明确了学习内容为“认识生活中的常用字,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
汉字学界的研究表明,汉字教学在达到一定的识字量积累之后,想要提升识字写字能力,须要依靠汉字构形系统的引导作用,利用字与字的各种关系来提升学生推理性识字的技能水平,以减轻纯粹枯燥式孤立识字造成的负担。[4]鉴于此,新课标在汉字教学目标的设置上,第二学段(3~4 年级)比第一学段更进一步,在“识字与写字”板块中要求学生“能感知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第三学段(5~6 年级)在“识字与写字”板块中则要求学生“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能“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发展自己独立识字和写字的能力。这两个学段的要求是在引导学生认识象形、指示、會意和形声等类型汉字特点的基础上,掌握据形符和声符初步推理汉字音和义的能力。
在“思维能力”方面,新课标对汉字教学少有明确的表述,但汉字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隐形价值不难被揭示出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已经涵盖各种结构类型的汉字,其中象形、会意、指示等结构类型的汉字表意属性最为明显,形声字的形旁也有表意功能,学习这几类汉字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相比2011 年版课标,新课标要求在第二学段之后引导学生对汉字音、形、义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第三学段要求“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这些新提法不仅是在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和规律,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认知性技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例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收录的“啊”“吧”“唱”“吃”“喘”“叮”“哈”“哄”“呵”“喝”“叫”“骂”和“嚷”等字的部首都是“口”,字义都和嘴巴存在关联,引导学生理解汉字字义和形体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归纳性思维。[5]同时,“口”部这些字从字义上还可以进一步分类,“吃”和“喝”属于食用类的动作,“叫”“骂”“哄”“嚷”“叮”“唱”属于交流和表达性质的动作,“啊”“吧”“哈”属于情绪性的动作或语气词,“喘”则主要是生理性行为。引导学生对同一部首的字作进一步的分类,在对比和分类中厘清异同,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系统思维,也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
在“审美创造”方面,新课标也要求通过语文学习,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初步具备感受、发现和运用语言文字去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体到汉字教学上,汉字具有音、形、义三要素,鲁迅曾提出过汉字“三美观”的说法,认为“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6]汉字“三美观”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7]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在第一学段“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第二学段“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第三学段“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的特点”,逐步使学生领略汉字在形体、结构、字音、词义等方面的特点及其蕴含的美感。
在“文化自信”方面,新课标强调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汉字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积淀与发展、塑造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实践活动中,要求通过汉字学习使得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第三学段强调“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的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
三、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汉字教学方式的改进方向
1. 基于生活经验的学习情境的创设
素养是复杂、高级、综合化的能力,其形成与发展只能在真实的情境之中。[8]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上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从过去主要从学科逻辑出发,转变为既考虑学科逻辑,又考虑生活逻辑与学习逻辑”[9]。新课标背景下的汉字教学须充分考虑汉字复杂的使用属性,联系各种汉字使用的场景,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汉字、掌握汉字的用法。例如,围绕衣食住行,创设具体情境,在实现集中识字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与生活相关常用字的实际用法。
2. 多种识字方法的综合运用
除了基于生活经验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新课标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学习提示”中提出,要“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汉字是形、音、义、用多维的结合体,多种识字方法结合才能实现对汉字多维属性的教学。例如,在小学低年段,“集中识字”是一种常用的识字教学方式,但“集中识字”和“字理识字”的结合则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王宁教授指出,在汉字的初学阶段,可以多选择有明确字理的字来让学生学习,将部件的讲解与字理概念的渗透结合起来,以便使学生了解汉字的表意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列举了“穴”“穿”“窗”等字:“穿”字上部为“穴”,下部为“牙”,指用牙啃噬出孔洞;“窗”上部为“穴”,是在墙上开出窟窿。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穴”及以“穴”为部首的一些字与“窟窿”“孔”相关。[10]
3. 信息化手段的辅助
信息化能力是21 世纪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强调,义务阶段语文课程要“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课程实施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当今时代的信息化汉字教学资源已经非常多元且丰富,以各种APP为代表的汉字教学资源在讲解汉字字源、呈现汉字演变过程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在分类集中识字和字理识字方面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强的辅助作用。同时,此类资源也存在“忽视构形理据而强行说解”等问题。[11]倘若语文教师能够辩证看待此類资源的优缺点,有效地加以运用,势必会提升汉字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四、新时代教师汉字学素养的构成和提升路径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中专列“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一章,对教学研究、教师的自我成长和教师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教师须要统整自主学习、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三种专业支援方式,使之形成合力”[12]。无论是自主学习、教研活动还是教师培训,语文教师汉字学素养的提升须侧重两个方面:增强对汉字多重属性的认识和提高科学的汉字分析能力。
1. 对使用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全面认识
新课标再次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具体到汉字教学,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汉字的使用属性。除了日常生活中汉字的使用,新课标还强调课程内容要“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而最为典型的时代性汉字使用现象便是网络新创用字。例如,偏旁拆解式的“月半”、方言型新创词“灰常”、汉字拟音类的“酱紫”等。[13]这些用字新颖有趣,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汉字表意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在日常生活中传播速度快,中高学段的学生乐于接受并且使用这些字。教师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如这类用字只能出现在特定的使用场景,不能泛化使用。
汉字的文化属性是其人文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在形体、结构、字音和字义等多个维度都具有文化承载的功能。形体方面,如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不只具备书体意义的美学价值,还承载了汉字书法文化。结构方面,许多汉字的构形具备文化信息的传载功能,如象形的“册”字显露出中国早期的书籍形态,“删”字以“册”“刀”会意,反映出早期书册制度下如何删改的历史文化信息。字音方面,汉语具有语音美感,声、韵和调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情感取向。例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凄凄惨惨戚戚”正是利用舌齿两声交加重叠来表达凄苦。字义方面,不少汉字的字义蕴涵了一定的文化意义,如“祥”“福”等字反映的是上古的祭祀文化和祈福心理。此外,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在使用状态下可能表达超出语言对应符号的信息,即“汉字的超语符功能”。例如,日常交通中可见的“丁字桥”“之字路”“金字塔”等,都是借用汉字的形体描摹事物的形貌,但并不使用汉字的字义。[14]新课标视域下,汉字文化功能的教学被提到重要位置,对汉字所承载和蕴涵的文化的学习与掌握自然成了新时代教师汉字学素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培养科学的汉字分析能力
近年,有学者对北方某省多地市多名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一些语文教师分析汉字结构的能力、利用汉字学知识进行汉字教学的能力十分不理想。[15]这些问题绝对不是只存在于某一地区的特殊问题,而是当前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师汉字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语文教师误讲汉字的主要原因是孤立地看待汉字的构件,随意发挥想象去讲解构件和整字的含义。究其原因,最初作为视觉图像的汉字,其字形存在多义性。例如,在汉字构形系统中,一个方框可以被视作一座城邑,也可被理解为一块田地,前者以“邑”字为代表,后者以“囿”字为代表。[16]字形的多义性容易造成阐释者对同一字形完全不同的理解,对汉字构形系统认识较浅的阐释者也容易将甲字误识为字形相似的乙字。例如,某教师将“会”字上部构件“亼”解释为开会场所的大屋顶,这是把“会”字的构件“亼”与表示屋顶的构件“宀”相混导致的误说。阐释者要想做到科学地分析汉字构形,“必须以构件在构字过程中的实际功能为依据”[17],甚至要从日常经验、古代民俗等生活和文化背景中寻求汉字构形的合理性解释。[18]可见,科学的汉字分析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尽可能系统化地学习汉字学,还需要较强的古代文化知识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