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2022-05-30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7期
就小學教材而言:锻炼健康的体格,陶冶良好的品性,培植生活的知能,训练劳动的身手,养成科学的态度,增进艺术的兴趣等等条件,都是最低限度的目标了。各科教材,在本质上应该是文学的、艺术的,因为文艺是诉诸于人类的感情,而各种本能的发展,正建筑于感情之上。设无感情,或者说没有兴趣,那么一切的游戏、模仿、好奇、求知等本能,无一可得快乐的结果。如果编著小学教材的,能够把题材艺术地处理,发见文学与科学的关系点,善为利用,那么,加上艺术的写作技巧,就成为文学化、艺术化的教材了。科学是知识的、硬性的;文学是印象的、软性的。如果小学教材文学化艺术化了,用印象来传达知识,用软性来中和硬性,这么一来,教材自然易于消化,如果再应用良好的教学方法,作为介绍,真是相得益彰,教育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儿童读物在性质上是辅助的、补充的、课外的、自由的读物;小学教材则是在教室内教学用的材料,所以后者比前者有着更多的条件——1.配合教学时间;2.适应一般程度;3.引起普遍兴味;4.符合多数需要;5.满足全班愿望;6.画一考查标准。简单说来:小学教材是“精读的教材”,儿童读物是“略读的教材”,这是它们两个不同的分野。
——陈伯吹《小学教材与儿童读物的检讨》(原载《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 卷第8 期,后收入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