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背景下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进“三教”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22-05-30区倩如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改革

【摘要】本文分析目前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进“三教”改革存在的问题,阐明“三教”改革的内涵,阐述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进“三教”改革的实践,为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交流、技术创新和转化创造、“工匠”精神传承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高”计划 技能大师工作室 “三教”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1-0088-04

我国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落实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把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列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工程之一。2019年开始实施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明确提出,支持技能大师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2019年3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的目标是“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大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希望“双高计划”能够创出中国特色,以适应我国企业转型升级和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培育技术技能人才是落实国家技术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重要途径,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高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国家政策。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新型学徒制或者现代学徒制的高级形式,是导师制在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创新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教师、教材和教法的改革问题(简称“三教”改革),必然要与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相辅相成。由此可见,围绕深入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这一重大课题,技能大师工作室要在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发挥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的双重功能,并为高职院校师资培养、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改革积累经验。

一、目前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进“三教”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师带徒”的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师资改革成效不明显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落实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施者,高职院校教师首先自身要技能过硬才能承担起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多数侧重在企业技能大师带学生这种“师带徒”模式,针对企业大师带本校教师的“师带徒”模式做得不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有不少技能大师因其职业特点无法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要想引进企业的“能工巧匠”非常困难。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大力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但是在目前情况下仍然无法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普通高等院校、师范院校毕业生,他们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来到高职院校工作,缺少企业工作经验。有的高职院校虽然也从企业引进了少数有比较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但其中不少人学历层次偏低,理论基础薄弱且缺少教学经验。因此,总体上看,这些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普遍偏低,无法有效实施“师带徒”的教师成长模式。一些“双高”院校虽然采用“机制+项目”方式以带动教师发展,但由于师资短缺和生源扩大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教师不得不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没有办法顾及学校制定的这些政策。从目前的广西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来看,很多学校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仍不达标,更多的是从外面招聘兼职教师以补充教师队伍的不足。高职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培养师资的机制上还需要大胆创新,尽最大的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一个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师队伍。

(二)技能大师工作室定位不够准确,与课程教材建设结合不紧密

教材作为讲授内容的“纲”,学生学习的“谱”,一直是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很多高职院校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定位很模糊,往往在申报阶段非常积极,但在运行过程中重视不够,而更多以企业参与为主。学校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定位、思政建设、产教融合深度以及成果培育等缺乏系统的调研,整体规划不够完备。工作室对复合性能力培养和技术技能的提升缺乏科学的行动规划,存在随意性、碎片化植入式施教的现象。技能大师的技艺经验传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过程不相一致,缺少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教材。另外,由于没有建立健全且长期有效的高职院校与企业有效沟通的体制机制,企业很难真正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来,学校也很难及时将企业在装备制造、施工工艺等方面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导入专业教学内容中,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依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學校需要从行业和本校实际出发,对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整体性规划,并制定规范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材建设,开发更符合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学需要的各类教材。

(三)技能大师工作室重“建”不重“管”,教法改革力度不大

教法改革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2019年以来,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高职院校争创“双高”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很多技能大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这些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主要是依靠技能大师的称号和名气。很多高校花大力气将本专业领域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引进来、建起来,但建好后,这些工作室却很难取得预期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大师会做不会教,专业老师会教不会做”的现象依然存在。很多技能大师不一定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他们大多是从传统的师徒传承中学到技艺,而传统的“传、帮、带”教学方法又不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从而无法在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上发挥作用。就目前来说,由于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太重视创新思维训练,导致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因此,推进教法改革应该是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三教”改革的内涵

(一)“三教”改革是落实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的教育,它不是本科教育的“缩减版”,要时时跟进本行业发展需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这些技术的更新必须结合到课堂教学和育人全过程中,即“三教”改革必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因此,“三教”改革是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最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要与“三教”改革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是“三教”改革中的关键,是教材和教法改革的落实者;教材是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是“三教”改革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和教法改革的具体成果;教法是实施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提质的手段,是实施教师和教材改革的路径,这三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二)“三教”改革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三教”改革早期研究中,时常将“三教”改革问题落在某一个点上,导致三者分离而不融合。对标新时代教育改革要求,“三教”改革与落实“双高计划”要和人才培养改革措施结合起来。在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时,要充分发挥“三教”改革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将其贯穿于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哪个院校的“三教”改革综合规划得好,使“三教”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并把“三教”改革思想落实到具体课程体系建设上的,哪个学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成效就会更显著。因此,进一步深化“三教”改革已成为“双高”院校和“双高”专业群提升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进“三教”改革的实践

(一)加快“本校化”专兼职技能大师的培养

高职院校要实施“本校化”专兼职教师培育工程,努力培养一批“能教课、有技能、能带徒、出成果”的“四型”技能大师。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于2019年成立了以南宁供电局广西工匠李炎、何位经命名的“李炎技能大师工作室”“何位经技能大师工作室”,并组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学团队,制订专兼职结合的专业团队师资建设计划。这两个团队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培育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培养方法的优秀团队。他们主动开展调研工作,深入分析电力企业人才成长规律,重构真实工作环境情境,逐步探索出了具有电力行业发展规律的现代学徒制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电力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团队建设主要思路是:一是结合高水平专业团队师资建设计划的推进,制订“本校化”技能大师培养计划。学院有计划地遴选本专业有发展潜力、技能基础扎实、肯潜心钻研技术的骨干教师加入技能大师工作室“师带徒”培养名单,量身制订个性化的大师培养计划。二是学校和企业给予更多经费,并制定培养周期与政策,以保障培养计划得到有效实施。量化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技能训练、技能比赛等考核指标,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和提高技能。三是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将其参与技能大师工作室相关工作成效作为职称评聘的条件之一。

(二)将教材建设计划纳入技能大师工作室整体规划中

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整体规划中将开发工作室专用教材作为重要研究成果列入重要项目建设清单。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技能大师工作室将企业职工培训基地、职业技能竞赛专业化基地纳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符合工业现场标准的实训场所,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为培育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新的平台。基地建设软硬件同步推进,重点落实职工培训、技能竞赛专用教材建设计划。这个计划已经取得很好成效,工作室主编的《电力系统分析技术及应用》等两本教材获得2021年教育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具体做法是:一是分层次开发教材。分师资培养和学生技能培养两个层面开发不同层次的教材,将技能大师工作室承担的培养内容与整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机结合。二是创新教材的样式,开发多种形态教材。包括纸质的普通教材,数字化、仿真化、交互式等新形态的一体化电子教材,活页教材等。电子教材中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践操作演示,编者运用视频、动画、课件等数字技术手段展示真实的工程案例,并设计不同的岗位,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和同伴分工协作,使学习深入浅出。活页式教材能及时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具有其他类型教材没有的优势。三是校企优势互补,合编共享教材。学校和企业共享丰富的教材资源,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与学校和专业特点相结合,合力编写符合现代学徒制要求的校本教材。四是体现思政教育理念。将职业精神、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课程建设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五是建设学习资源库。提供可自主学习、反复练习的题库,将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标准相契合,结合“1+X”证书政策、产业学院建设规划等建设教学资源库,让教材实用、灵活、有趣,适合线上线下授课需要。

(三)对标教法改革研究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方法多元化发展是教法改革的趋势。对标教法改革,进一步深化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组建教学团队、重构真实工作环境情境来重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探索出适应行业发展规律的现代学徒制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双高”校建设、“双高”专业群建设增添活力。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李炎技能大师工作室”“何位经技能大师工作室”围绕当前电力行业发展实际,根据师徒制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组织学习理论设计教学环节,着力培养能思考、能创新、能实干的学生,不断提升电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实现高水平电力专业建设目标。一是采取校内课堂和企业课堂相结合方式,利用好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虚拟课堂等多样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二是做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采取启发式、研讨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重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三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仿真教学场所,采取“岗课证赛”融合、混合式教学形式,创新学生评价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四是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及时评估教法成效,使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达到“教、学、做”合一,“岗课证赛”融合的目的。

紧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双高计划”建设目标,“双高”院校瞄准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高地,高水平专业集群建设提出了打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渠道的遠景规划。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会对建设高水平技能大师工作室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以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培养一批企业技能大师。高职院校要想培育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就要不断推进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三教”改革,促进技能大师工作室补短板、促长项,不断发挥优势,构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泓达,赵梅芳.“三教”改革实施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

[2]张先庚,张文,邓小利,任振薿,付能荣,孟保华.我国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现状及趋势探析[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2(1).

[3]钟小立,李芳.高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与发展的探索[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1).

[4]任智姣.大数据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1).

[5]赵先锐,刘桂香,张强勇.高校技能大师工作室“3+3”专家系统的构建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23).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高建设背景下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创新型电力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20B10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区倩如(1978— ),广东广州人,硕士,现就职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职教育。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改革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改革之路
暑假计划
改革备忘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