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儿童文学为载体推进广西幼儿园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22-05-30叶璐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幼儿教育

【摘要】本文分析以儿童文学为载体推进广西幼儿园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分别从幼儿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在校培养两个层面探讨推进的有效方法:在幼儿园教育中,可通过阅读符合儿童认知水平与语言习惯的民间文学和民间故事图画书,丰富阅读活动形式,深化幼儿对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准教师”,在其在校学习期间要强调以儿童文学课程为载体,从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其壮民族文化素养。

【关键词】儿童文学 壮族文化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1-0031-05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党中央贯彻落实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一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意见》中还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特别指出要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这为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铺平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多元文化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融汇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壮族传统文化亦隐藏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广西是最大的壮族集聚区,在广西各地幼儿园推进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路径,具有重大意义。

在这个文化多元的世界里,幼儿能够接触到各类文化,在丰富社会认知的同时,却也消解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产生了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自信心的魂。在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在广西各地幼儿园推进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能为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未来广西经济文化的发展积蓄力量。

一、当前广西各地幼儿园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未形成常态化教育

随着国家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愈加重视,广西各地幼儿园纷纷开展壮文化传承活动。但大多数幼儿园只是在个别壮族传统节日中开展壮文化教育活动,并未实现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常态化。比如,很多幼儿园仅在农历“三月三”组织开展壮族“三月三”歌圩节活动,而且反映壮族稻作文化的“牛魂节”、体现壮族体育精神的“陀螺节”等节日几乎不涉及;同时,承载壮文化的壮族特色文学作品、绘画及手工作品、民间游戏等也未纳入常规教育当中。仅有少数幼儿园经常性设计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并将之写入本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当中。

(二)形式与内容开发缺乏深度

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大多数幼儿园在进行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仅关注文化最终的呈现方式,而往往忽视了对其缘由的探究。比如,幼兒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壮族特色民间手工制作,活动中仅关注制作的技巧,却忽视对特色工艺品背后文化的介绍;有些仅介绍某一特色文化中最凸显的形式,却忽视相关形式的融会贯通,如幼儿教师教幼儿唱山歌,却未讲述与山歌有关的壮族民间故事。另外,大多数幼儿园习惯从单一角度对某一特色文化进行活动设计,而忽视了文化的多角度渗透,如幼儿教师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向幼儿介绍壮族服饰,却忽视了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单一性,不利于幼儿对壮族文化的理解。

(三)幼儿教师壮民族文化素养不高

笔者对广西地区多所幼儿园的幼儿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很多教师缺少对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认知。比如,教师只知壮族的山歌文化,却不知壮族的稻作文化;对壮族节庆文化的理解仅限于“三月三”歌节、五色糯米饭、抛绣球等内容;对壮族民间文艺的了解仅限于舞蹈、工艺品,而对壮族民间文学作品的知识积累非常少。目前,大多数幼儿教师对地方民俗文化认知不深,缺乏开发、利用壮民族文化资源的能力。

二、儿童文学推进幼儿园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一)儿童文学与民族传统文化间具有亲缘性

儿童文学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儿童文学中的童谣、民间童话、神话和传说都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孕育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无论是童谣、民间故事,抑或是神话和传说,都记录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幼儿在阅读优秀壮族民间文学绘本时,可以从中了解民族精神、民族风尚与民族习俗。同时,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优秀的壮族民间故事被挖掘出来,并被改编和绘制成适宜幼儿阅读的绘本。这些都说明儿童文学与壮族传统文化具有亲缘性,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是幼儿感知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渠道。

(二)儿童文学具备的叙事性特征与幼儿心智特征相吻合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在《童话的魅力》一书中指出,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意义,而文学作品即是最适合的信息承载媒介。较之于一般文学,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符合幼儿思维特征和审美取向的文学,能被幼儿所理解与接受。这是由儿童文学具有的叙事性特征所决定的。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了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两种思维模式。例证性思维又叫作命题思维,是哲学、逻辑学、数学和物理学等科学的思维方式;叙事性思维就是讲故事,是关于人类条件、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是依赖于情境的经验。幼儿的心智具有叙事性思维的特征,需要依赖具体的情境才能对事物有所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幼儿期主要是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泛灵论的特点。综合以上两种学说,说明幼儿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必须要借助具体化的过程来完成。而儿童文学作品中就利用幻想、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得抽象的民族精神能够为幼儿所理解。如此,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幼儿所内化,帮助幼儿寻找到人生的意义,起到塑造人格的作用。这是儿童文学被称为“人之初文学”所必须承担的文化传承重任,也是儿童文学相较于其他方式更适合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

(三)儿童文学有助于幼儿对民族身份产生认同感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认为,人自我身份的构建可依靠话语的表征功能实现。表征具有描述功能,这一功能是指表征“通过描绘、描述或想象在头脑中唤起某物;在我们头脑和感官中搜寻与事物对应的相似性”。儿童文学作品通过语言符号在人的头脑中建立起画面,具备话语的表征功能,能够帮助幼儿实现自我身份的构建。霍尔认为,民族文化通过生产能够识别的“民族”的意义来构建身份,这些意义包含在被讲述的故事当中,包含在连接过去和现在的记忆当中,也包含在被构建的形象当中。儿童文学作品中有着与壮族有关的童谣、童话、神话、传说和绘本,通过这些作品输出壮族文化,幼儿能够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中了解民族文化,对民族身份产生认同感,从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所以,儿童文学能够成为一种传递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三、以儿童文学为载体推进广西各地幼儿园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以儿童文学为载体推动广西各地幼儿园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应只从如何使用儿童文学作品的角度进行思考,还应考虑幼儿教师的能力匹配度。因此,笔者将从如何指导幼儿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以及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壮民族文化素养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指导幼儿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深化幼儿对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儿童文学的叙事性特征与幼儿具有的叙事性思维特征相契合,所以要充分利用蕴含着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儿童文学作品,深化幼儿对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1.阅读符合儿童认知水平与语言习惯的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通过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进行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民间文学能体现某一民族的生活图景,蕴含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情感。引导幼儿阅读与壮族有关的民间文学作品,是了解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儿童文学中与壮族有关的童谣、神话、传说、童话都是幼儿了解壮文化的有效途径。如《壮族经典民间故事(壮汉双语)》《壮族经典儿歌童谣》都是供幼儿阅读的优秀读物,这些选文贴近生活,既有传承性的讲述,又有现代作家的再创作,在文学中融入了节令民俗、民间艺术等文化背景知识,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与语言习惯,对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民间文学作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选材的多样性,即故事的主题、故事的类型要多种多样;二是注意讲述、表达的方式,可对其中不太容易为幼儿所理解的部分进行改编,直至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语言习惯;三是注意选材,童谣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神话、传说和童话则要根据主题、情节、人物关系的复杂性,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阅读能力进行匹配,因材施教;四是在阅读引导过程中要注意突显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2.阅读民间故事图画书

近年,由壮族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图画书越来越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民间故事图画书在文字叙述中体现了壮族的智慧、情感和文化,在图画的呈现上传递出壮族独有的文化印記和历史元素。如《可以唱的民族绘本·壮族铜鼓》讲述了关于壮族铜鼓的传说,通过图画呈现了壮族的生活环境、服装特色、民族舞蹈和民族乐器铜鼓,赞美了壮族人民的团结有爱和勤劳勇敢。这类图书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使抽象的民族文化具象化,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图画书时,不单要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民族习俗,还应与幼儿多互动,让幼儿体会故事背后蕴含着的民族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比如,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丰富故事中的人物个性,添加有趣的台词、动作,甚至改编情节和曲调,把故事排演成儿童戏剧,再为幼儿搭配合适的道具服装,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壮族文化的熏陶。

3.丰富阅读活动形式

幼儿教师可利用集体教学、区域活动、家园合作、亲子共读、环境创设等多种教育形式,延伸幼儿对作品文字内容和作品图画内容(图画书)的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多元的教育价值,如童谣既有语言教育价值,也有音乐教育价值,还有游戏玩乐的价值。儿童文学作品的这一特征,决定了以儿童文学文本为基点进行主题活动设计的可取性。学者万海鹏在知识建构研究中提出连接式知识建构的理念,认为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知识会从知识内容本身、知识与知识之间关联、知识与学习资源之间关联、知识与学习者之间关联四个方向实现动态进化。他主张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所建构的学习资源、知识、学习者之间的连接关系。据此,幼儿教师可以文本阅读为基础,整合幼儿园所有的活动类型,融合多个领域的教学活动,设计丰富、科学、具体和操作性强的主题活动,同时也要预留生成活动的空间。主题活动的形成,使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让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再是孤立的活动;而预留生成活动空间则让动态进化中的学习者有了更多的主动性,突出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如“多民族对比”“古今对比”“主题同类对比”“版本流变对比”等方式,帮助幼儿发现壮族文化的独特性,了解壮族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以此培养幼儿的思辨能力,提高幼儿对文化价值的判断力,在对壮族文化认同的同时,继承和发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可将壮族故事图画书《一幅壮锦》和苗族故事图画书《百鸟羽衣》进行对比阅读。通过两个不同民族、同类主题的故事阅读,让幼儿了解两个民族在生活居住地、民族技艺方面的区别,然后将苗族的“鸟图腾崇拜”和壮族的“青蛙图腾崇拜”进行对比,引导幼儿探讨两个民族图腾崇拜不一致的原因。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前文探讨了儿童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亲缘性问题,以儿童文学为载体,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是一条可行的路径。这一路径的实施主要是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从广西地区幼儿园目前的师资来源来看,大多数教师为本土高校培养的人才,所以下文主要探讨广西地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关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高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将“提高壮族文化素养”这一上层素质目标贯彻到每一次课的素质目标设定当中。对此,可设计“三对接”教学目标:一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需体现“提高壮族文化素养”这一培养目标;二是儿童文学课程标准中需同时将“提高壮族文化素养”这一目标列入课程标准,并拆解到每一个“项目”或“模块”的目标当中;三是将“提高壮族文化素养”这一目标细化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当中。尤其是“提高壮族文化素养”这一素质目标的实现必须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相呼应,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中自然而然提高素质。

目前开展儿童文学教学,主要是按文体进行分模块授课,所以授课教师要着力挖掘每一种文体中所蕴含着的壮族文化。在确保学生掌握文体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融合岗位需求,帮助学生建立儿童文学、壮族文化、岗位能力三者之间的通道。以“民间故事”教学为例,在对应的“幼儿故事”这一模块中,可以“熟悉壮族民间故事,理解故事中所体现的壮民族文化思维”为知识目标,以“能够以幼儿为对象,搜集整理主题积极的壮族民间故事并对其进行改编”为技能目标,以“提高搜集整理壮族民间故事的兴趣,提升壮族文学鉴赏素养”为素质目标,三维目标互相呼应,给予课堂教学明确的设计方向。在笔者构建的“高职儿童文学课程融合式教学”模式中,将“幼儿故事”这一模块分为“幼儿故事基础知识”(2课时)与“幼儿故事在幼儿园的应用”(4课时)两部分进行教学。在模块教学目标的设立下,教师会非常明确地将“熟悉壮族民间故事,理解故事中所体现的壮民族文化思维”这一知识目标,放入“幼儿故事的基础知识”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中;而将“能够以幼儿为对象,搜集整理主题积极的壮族民间故事”放入“幼儿故事在幼儿园的应用”的第一个2课时教学设计中;将“能够以幼儿为对象,改编壮族民间故事”放入“幼儿故事在幼儿园的应用”的第二个2课时教学设计中。如此,人才培养目标、儿童文学课程标准、儿童文学课堂教学设计三者目标之间一一对应,很好地达成了“提高壮族文化素养”这一上层素质目标,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有与之对应的教学内容作为支撑。要提高学生的壮文化素养,教师可对壮族文学作品本身以及与之配套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以此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要主动搜集儿童文学作品,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和加工。目前市面上与壮族有关的文学作品很多,但并未按照年龄段进行划分,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幼儿能够接受和理解的主题,并对故事进行适当改编,才能将之用于教学中;很多有价值的壮族文学作品散轶在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中,或流传于民间,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对此类作品进行搜集和整理。

教师丰富教学内容不应仅停留在对文学作品本身的搜集和整理上,还应多关注与之配套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壮族文化。如壮族民间故事《一幅壮锦》,既有现成的儿童故事文本,也有据此创作出版的绘本,还有与之相关的动画短片,甚至有据此创作的现代舞剧。教师可以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展现在不同的模块中,也可以集中在一起进行主题式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渗透,使学生对壮族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作欲望。

(2)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紧密对接“互联网+”下的各种新媒介,整合碎片化的信息资源,协同多层信息群体智慧,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以达到知识的内化。教师可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辅助学生建立壮族文学作品资源库,要求学生总结各类壮族文学作品的特点,提取符合儿童文学特点的创编要素。例如,在课前布置儿童故事改编任务,让学生根据儿童故事的特点思考创编的方向。课中,组织学生展示创编的壮族民间故事。教师针对小组创编的作品,通过知识点聚类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进行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收集学习资源并进行自我反思,逐步构建起个人知识网络,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再次对创编的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壮族民间故事进行完善。课后,教师可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补充课后学习材料,如给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拓宽学生视野,让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在对比中有更大的探索空间;教师还可分级布置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水平选择完成不同难度等级的作业,如设置升级任务一为“根据创编的故事,创编配套童谣”;设置升级任务二为“创编同系列故事三个”。同时,教师要丰富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富有壮族特色的活动中切身感受壮族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壮族文化的理解。例如,给学生布置调查任务,让學生实地探寻家乡的壮族文化,包括民间故事搜集、故事内容真实性考究、家乡壮族文化变迁等主题的调查;还可以组织研学活动,教师精心策划壮族文化寻根探变之路,与学生一同体验、研讨,让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得到传承与发扬。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从幼儿抓起,从小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增强其文化自信。本文论述了以儿童文学为载体推进广西地区幼儿园传承和发展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分别从幼儿园教育、师范生在校培养两个层面探讨推进的方式,以期能为推动广西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研究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杨宁.叙事性思维和儿童道德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李卉.谈民间文学教学和民族文化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5(36).

[3]陈良.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路径:以广西边境地区崇左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5).

[4]杜传坤.儿童文学的化育: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21(9).

[5]彭茜.论幼儿的文化认同及促进策略[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8(1).

[6]洪妍,张东亮.高职儿童文学课程思政的实施与探究:以“儿童故事”章节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

[7]叶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与《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融合式教学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儿童文学》课程‘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GXGZJG2020B039)、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壮族民间故事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2021KY125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叶璐(1989— ),广西柳州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语言文学研究。

(责编 蒋海兰)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幼儿教育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