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 提升阅读素养

2022-05-30颜瑾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学阅读素养深度学习

颜瑾

[摘 要]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完成对语言知识等表层意义的构建,还要基于语言去挖掘知识背后的文化意义、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教师要精选课外阅读内容,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要充分发挥故事功能,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要设计多层次问题,引发深度思考,从而深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英语;深度学习;阅读素养;课外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1-0068-03

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不同年级的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方法不尽相同。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更关注学生主动发现的过程,旨在引导学生从表层信息的获取走向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对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的一个新探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既是用英语“做事情”的语言实践活动过程,也是语言、思维、文化、情感、审美等不断融合、相互作用的过程,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真实自然地习得语言。

一、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教学目标制订得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学目标的定位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将教学目标设定得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进行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前备课时,制订教学目标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教师只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对单词句型的记忆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停留在识记、再认、再现的思维表层,无法上升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层面。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阅读题材的阅读方法,合理制订课外阅读目标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外阅读,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对文本价值的理解不透彻

发掘文本价值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对文本的主题情境及行文框架的解读存在偏差,过多地强调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词句段落的认识与表达,过度注重训练速读、跳读等技巧,使学生忙于操练语言、复述故事、总结升华故事意义,学生还没真正读懂文本就被要求表演,导致阅读课变为话剧表演课,使课外阅读教学失去整体性、深刻性、趣味性和儿童性。优秀教师余文森说过:“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表面的结论或说明的表述上,而要深入进去,挖掘和解释这些表面结论和说明产生与形成的思维过程,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这充分说明深度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宏观、整体地把握文本,立足图与文,活用文本,读透文本。

3.教学设计思路不清晰

如何设计教学才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呢?很多时候,学生只是配合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阅读主动性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基本保障。教师应充分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会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什么样的思维,注意教学策略的选择,避免教学过程中提出无序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是课堂教学环节和步骤顺利推进的枢纽,也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要手段。以好的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高效的思维方法。可以说,教师的问题设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内容、方式和效果,决定着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和效度。同时,教师应将任务情境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保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浅表学习自然转化为深度学习。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实现深度学习的意义

1.对阅读教学模式的变革

语言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离不开互动对话。有些英語阅读课堂虽然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但透过热闹的表象,可以看出其间充斥着缺乏思考的形式化对话、师问生答的被动式对话……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理解、复述等能力,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外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自然生发分析、理解、探究、创造等行为,能够将关注点从传递知识结果转变为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使学生通过推理、讨论、探究等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单一的低阶思维模式的束缚,更多地关注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理解—应用—创造”的思路设计教学,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新模式。

2.对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这三个英语学科关键能力的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学习理解能力是英语学科关键能力的基石,而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是学生学科能力表现水平整体提升的关键,直接关乎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阅读课堂,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提出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深度阅读的载体,引导学生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生成多样化的思维发散点;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问题,使问题的难度、深度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要关注问题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

3.对师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外阅读教学,促使教师在分析、钻研文本时从单词、句型等语言形式的框架中跳出来,去了解语篇本身传递的主题意义,找到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实现对教学目标更高、更准的定位。

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外阅读教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看懂了多少、领会了多少,还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能否和同伴合作探讨、能否对阅读材料做出正确的评价、评价能否表现出正确的价值观等。学生从被教师监控转向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通过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产生元认知体验,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

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反思和创造,引导学生理清文本脉络,构建知识体系,从表层信息的获取走向深度学习。学生达到深度学习至少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认知结构的重建、学习能力的提高和道德素质的发展。

1.精选阅读内容,养成阅读习惯

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效果与文本的选择关系密切。话题丰富、难度适中、内容有趣的阅读材料,更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现阶段,我校把市小学英语“五个一百工程”必读书目《英语角》和《黑布林英语系列阅读》引入课堂,为学生提供地道的英语语言素材,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缤纷的异国文化。对高年级学生,我校从中挑选配有插图、难度中上的文本,因为图画与文字的结合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而带挑战性的语篇更能够激发学生深度阅读的欲望。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英语阅读中养成摘抄的习惯,将阅读中听到的或看到的生词、优美的英文句子摘抄下来,并经常翻阅以加深记忆,让英语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2.发挥故事功能,开展深度阅读

我校使用的课外阅读材料有绘本、童话、寓言、成语、科普读物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功能各不相同。教师应根据材料特点深度挖掘故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在分析、梳理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利用故事情节的转折点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可能走向,使故事情节的发展依托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

我校在高年级开展“Chinese idiom story”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中国成语故事形式简短、内涵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进行《英语角》Level 2 Drawing a snake with feet的备课时,笔者充分考虑成语故事与其他课外阅读材料的异同,在读前的揭题环节,告诉学生“画蛇添足”的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二》,使学生了解中国成语故事的出处。教授“nobleman”这个生词时,笔者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图片,首先通过问题“Who organized the feast?”,引导学生在图片上寻找组织宴会的贵族。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人物着装的特点:“The fat man was a nobleman in the state of Chu. Look!He wore a hat. Did any other people wear a hat? No. A hat is a sign of nobility in ancient times.在古代,帽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古时候,贵族男子戴的帽子称为‘冠,老百姓只能戴‘巾。So whats the meaning of nobleman? Yes,nobleman means a member of the nobility.”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生词,还习得了成语故事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在讲解画蛇添足行为的背景时,笔者介绍:“After the ceremony, the nobleman organized the feast at home. They played games in the feast. Playing games can add a lot of fun.在古代,吟诗、作画、赏月通常是宴席聚会的主题,如猜拳行令、即席作歌、赋诗作画等,都是增添酒趣的花样。”读后环节,笔者在让学生感受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内涵的同时,补充了“Dont gild the lily”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英语中也有这样的表达,但是跟蛇完全没有关系,叫作‘Gild the lily,这种表达方式来自戏剧大师莎士比亚。‘Gild the lily的字面意思是‘给百合花镀金,这有损百合花的清誉,真是画蛇添足。So if someone does something unnecessary, we can say‘Dont gild the lily.”在成语故事教学中,笔者利用成语故事自身的情境开展文化学习,通过耳熟能详且趣味性强的成语故事帮助学生探究新知,开展深度阅读,让学生在深刻感受其精神意蕴的同时,生发出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的情怀。

3.设计多层次问题,引发深度思考

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推进教学、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应充分预设,利用设问、追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从表层到深层理解文本内容;应多层次设计问题,从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到应用性问题,层层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笔者发现,在阅读前、中、后环节提出开放性问题,有机融合阅读文本,同时注意度的把握,教学效果更佳。

例如,教学《英语角》Level 2 The magic pumpkin故事篇的读前环节,笔者先抛出问题“Is the pumpkin really magic? How can it be? What can the magic pumpkin do?”然后通过“Predict the story”,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故事的标题进行预测,这是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反思的過程。接着,学生通过“Read for gist”阅读整篇故事,得知“The pumpkin can give people everything they want to eat”,但是文中的主人公Lee仍然饿着肚子。借助这个故事冲突,在读中环节,笔者设计理解性问题,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笔者在每个问题后都追问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引导学生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同时,思考文字背后的含义。由于文本故事没有呈现结局,而是把结局放在《英语角》的下一期,所以在读后环节,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对故事的结局进行推测。当然,对于故事结局的推测不能脱离教学内容,要在充分理解故事人物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所以,笔者在学生推测故事结局时,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提问。如:“Is Lee still lazy? Does Lee take good care of the seed? Can the pumpkin grow big? Does Lees pumpkin have magic?”问题能使学生在推测故事结局时更有方法和深度。接着,笔者继续设问:“If you are Lee, what will you do?”师生的双向提问,既有助于教师获得教学的反馈,又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学会深度思考。

4.立足图文板书,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材一般由图片与文本两部分构成。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故事中的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细细研读,通过文字、画面,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推测,在情境中展开对话、延伸对话,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多维发展。同时,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式的板书,将文本内部的结构与层次清晰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构建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与记忆文本。思维导图式的板书,将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思维方法、教学过程、结果以及策略显现出来,有助于学生习得良好的学习策略,获得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开展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进更多、更好的英语原著读物给学生,让学生在深度阅读、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未来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教学阅读素养深度学习
“互联网+”环境下增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基于网络技术的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