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中“知识链接”的运用策略探索
2022-05-30力新兰
力新兰
【摘 要】古诗文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是中华精神的符号。古诗文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结合古诗文的作者生平、背景介绍、相关作品等进行教学,能有效地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传承与吸收,提升古诗文学习的品质。
【关键词】古诗文 知识链接 策略探索
语文课程的性质,使其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统编版语文教材大量编入了小古文和古诗词(这里合称“古诗文”)。学好古诗文,从小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一颗“文化”的种子,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反思
笔者对南京市周边5所学校的154名教师和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当前的古诗文教学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
(一)内容理解为重,思维训练缺失
调查中发现,教师教学古诗文,更多的是围绕“试卷中常出现哪些题型”来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一是死记硬背重点词语解释,甚至对一个词语的解释在表达时,全班都是一模一样的,如果有不同的表述,即使是正确的,教师也会进行纠正;二是死记硬背诗句意思,诗句里的每一个字(词)都要解释得清清楚楚才放心,考试时要一字不差地默写,否则就是没有学好。
古诗文是高度浓缩的精华表达,字字句句都有其内在联系。作者为什么这样来写?诗词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背景?为什么先写景再写人?诗人其他的作品为什么表达会有不同?……关于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鲜有涉及。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无法激活,在课堂上所获甚少,学生便逐渐失去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背诵为重,品读赏析缺失
陶渊明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许多教师对其有片面的理解,他们主张古诗文教学采取“纯诵读”的方式进行。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就行,不需要进行理解与赏析,读着读着就会了,即使不完全理解也没关系。殊不知,不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不深刻的。考试时,即使教师认为很简单的诗句,有些学生也不會默写。教师唉声叹气:“他明明是背过了呀,怎么不会了呢?”
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理解与背诵是一定要的,但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解与背诵,而应把品评、赏析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王国维先生说过,词以境界为最上。古诗文“言已尽而意无穷”,诗文的“美”,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其意境之中。因此,引领学生感悟诗文的意境非常有必要。学生只有感悟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古诗文教学的策略探索
如何引领学生学好古诗文?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后发现,将“知识链接”融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效果会更佳。这里的“知识”指对古诗文创作所能产生影响的一切元素,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作品等。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链接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关联作品等三方面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有效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品质。
(一)链接作者的生平——学习探究有角度
古诗文,大多意内而言外,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好的作品,都是作者丰富人生的浓缩。一个人经历了什么,平生坚守着什么,大多会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学习古诗文,尤其要了解作者生平,“知人论诗”,知人才能读懂他的作品,才能有自己的阅读视角,才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爱莲说》时,出示了作者周敦颐的生平资料,在学生阅读完链接的知识后,他着重让学生记住“清正廉洁,爱民如子”这一重要信息。王老师说:“这么一个人为什么要写《爱莲说》呢?”这就为学生接下来读诗、看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接下来,王老师又给学生链接了这样一些知识:周敦颐在担任江西南安司理时,判案公正不阿,一心为民……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对“莲”的品性、对“君子”美德的理解等越来越深入,对周敦颐、周树人等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由衷地敬佩。笔者在教学王冕的《墨梅》一诗时,链接了王冕的生平资料,阅读时,着重强调王冕的“鄙视权贵,轻视功名利禄”这一信息。在教学中,笔者适时链接:当有人用重金购买王冕的画的时候,他这样拒绝——“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通过这一知识点的链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他们会不自觉地把墨梅与王冕联系起来,人如墨梅,墨梅似人。读着读着,学生明白了其实《墨梅》 写的不是花,而是在书写诗人王冕自己高尚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
古诗文相较于白话文而言,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尤其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经验还不多。在教学中,教师链接了相关的知识,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视角。学生学习有了思路、有了方向,也为后面深入理解、感悟诗句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链接创作的背景——品评赏析有态度
古诗文意蕴丰富,知其言易,见其意难。要真正读懂一位诗人的诗,学生就必须知晓诗人作诗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学习时方能领悟诗之内涵与境界。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写的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流落在外、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叛乱已平的捷报时,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诗中的“剑外”“蓟北”“河南河北”等到底是什么地方?作者如此喜悦的深层原因是什么?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些背景知识都应该链接阅读。笔者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适时链接相关知识,将其融合在诗句的理解与品析中。学生逐渐有了自己的感悟:这不是一般的“喜”,是作者对国家浓烈的爱的喜悦。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在品味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时,笔者链接了:苏轼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自请去杭州做了通判。他寄情于美丽的西湖山水,常常与朋友聊天赏景,饮酒作诗,生活悠闲自在。学生读完后,教师问:“对苏轼而言,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学生很快明白了:这是一场喜雨,诗词中流淌着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整首诗看似在写雨,却暗示着作者当时的心境。借助“知识”,有助于学生进行整体感悟,感受蕴藏在其中的情感,学习古诗文便不再那么枯燥。
当然,“知识链接”要注意:一是时机要契合教学的节奏;二是难以理解的诗句必须借助它才能读懂;三是表达尽量浅显明白;四是“知识”呈现方式可以是文字、图画、音乐、故事等多种形式,但不能为运用而运用。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古诗文教学要以文化为重,要潜心涵泳悟其蕴,没有化在个体生命当中的文化不是真正的文化。因此,借助“知识”催发出学生自己的感悟、态度,对古诗文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三)链接关联的作品——诗文阅读有厚度
周一贯先生曾说,阅读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要真正读懂一个文本,必须同时阅读几个相关文本做比较参照,才谈得上真正地理解。古诗文教学,可以采取“读一首带一组”式群诗阅读、“同作者”式群诗阅读、“不同作者同一主题”的群诗阅读等。
例如,学习了《墨梅》一诗后,教师可以以《墨梅》一诗为“圆心”,建构借物喻人组诗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于谦的《石灰吟》、郑板桥的《竹石》都是同类型的古诗,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几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再如,统编版语文教材还选编了王维不同主题的诗,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五年级下册《鸟鸣涧》、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四首诗有思乡、有送别、有写景,有五言、有七言,主题不同、表达有异。教学《山居秋暝》时,教师可以勾连学过的和要學的三首古诗,根据所处学段、单元位置,充分发掘每一首诗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群诗比较式阅读,在比较中体会表达特点、蕴含情感,并进行有深度的对话、探究和质疑。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三首”都是围绕一个“中心”选编古诗,如三年级下册的《清明》《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诗展现的是不同传统节日的情景。通过这一组诗的学习,学生对节日的喜爱不言而喻。借此,教师可以链接杜牧的《秋夕》、张耒的《和端午》、韩翃的《寒食》等三首诗,教学时,结合课后思考题:“诗中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引导学生理解、表达和赏析。当然,“古诗三首”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链接的古诗是进行的补充和深化,也是学习方法的实践和迁移。因此,教师教学时要有轻重之分。
链接相关作品,阅读比较异同,促使学生在多个文本阅读中关注一类诗的语言特点、结构特征、写作方法等,从而使原有的读懂“一篇”走向读懂“一类”。古诗文学习有了量的支撑与积累,学生素养的提升、文化的积淀就植根在了丰厚的土壤里。
“知识链接”在古诗文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一种大语文教学观的体现。运用“知识链接”指导学生走近经典、走进中华优秀文化,是语文教师重要的职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