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单元的语文项目化学习内容举要
2022-05-30骆可青
骆可青
【摘 要】在课标的引领下,很多教师研究和探索基于教材的语文项目化学习,但在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内容的建构方式存在一些困惑。针对这些困惑,可以尝试从“寻关联,实现单元内链接;循要素,展开跨单元链接;应需求,形成跨学科链接”三个方面着手,探索不同的学习内容组织方式,力求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化、素养行为化。
【关键词】单元教学;项目化学习;内容建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在这样的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项目化学习特别是基于教材单元的项目化学习值得研究。
实践过程中,关于项目化学习的内容建构,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师“换汤不换药”,仍按单元的固有模式进行教学;有的教师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强行组合学习内容,使其“虚有其表”;更有甚者“脱离核心”,只关注项目,而偏离了单元语文要素,盲目重组学习内容,引入大量无意义的学习材料……那么,该如何化零为整,在单元项目化学习中,既落实教科书的编排旨趣,又融合多学科知识能力,让语文学习从浅表走向深度,从零碎走向融通?笔者作了相关研究与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一、寻关联,实现单元内链接
统编教材以单元为载体,按“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编排,将“工具性”“人文性”融为一体。这对基于单元的项目化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师应依据项目化学习目标的层次或项目构成逻辑,找到合适的关联点,建构单元内学习内容,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项目实施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按目标层次关联
单元项目化学习从单元语文要素中提炼核心知识,将学习目标分为理解知识、掌握技能、锻炼技巧三个层次。教师可以从这些层次出发,分层关联单元内的不同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观察与发现”。教师设计了“小博士的科学之旅”单元项目化学习方案,将阅读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和表达要素“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结合在一起,分层制订学习目标,按目标层次建构单元内学习内容(如表1所示)。
三个层次的学习内容关联阅读方法、表达方法的学习及应用。单元内各学习模块被反复重组,成为指向能力螺旋上升的学习内容群落,分层落实单元项目化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实现对语文要素的掌握和运用。
(二)按项目结构关联
单元项目化学习内容还可以基于项目结构进行建构——每个项目都包括了具有一定逻辑关联的任务群。遵循项目结构做好内容建构,方能体现每个任务的意义和价值。
1.辐射式项目:分角度关联
辐射式项目中,各项任务围绕项目呈放射状延伸,合力形成知识(能力)网络。建构单元内学习内容时,需考虑单元语文要素在每个任务中的落脚点,及各项任务要为学生展开系统思考提供什么帮助。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大胆想象”。教师聚焦单元语文要素“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设计了“想象大师”单元项目化学习方案。每个任务侧重学习不同的想象方式,教师据此进行单元内学习内容的建构(如表2所示)。
三个任务都考验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内容都指向“大胆想象”,配合形成想象的思维网络,指引学生创造出丰富的项目成果。
2.递进式项目:分步骤关联
递进式项目由一组分步推进的任务构成,让知识(能力)的学习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随着任务成果的诞生,项目逐步完成。递进式项目按任务的推进步骤,寻找单元内不同学习资源间的关联,发掘相同学习资源在不同任务中的作用,分步建构学习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世界文化遗产”。教师设计了“云课堂:亚运吉祥物带你游世遗”单元项目化学习方案,单元内学习内容的建构如图1所示。
这个项目按照分步递进的思路建构学习内容。基于写法上的共性,教师将单元课文多次整合应用于任务活动中,关联“交流平台”“习作”“阅读链接”等学习模块,建构起“学习—理解—应用”的内容框架,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伴随项目的推进而增长。
3.并列式項目:分类别关联
并列式项目中,各项任务的学习目标一致,但内容不同。单元内的学习内容根据任务的内容分类建构。有些任务关联单元内某项学习内容,有些任务则需整合多项学习内容,以保证完整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美好的艺术之旅”。教师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设计了“艺术鉴赏小大师”单元项目化学习方案(如图2所示)。这个项目的学习内容涉及不同艺术领域,指导学生体会不同类型的艺术之美。
上述项目中,单元内的学习内容被归类重组,除“日积月累”“习作”等学习模块外,其他学习内容基本只用一次。建构并列式项目的学习内容,需正确定位各学习内容的类别和作用,使其创造最大的学习价值。
二、循要素,展开跨单元链接
统编教材将语文要素分梯度编排在各册中。这意味着单元项目化学习内容的建构不单是知识的整合,还包括方法、能力、策略等的迁移。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及编排规律,跨单元链接语文要素,攻克项目化学习中的难点。
(一)阅读要素的链接
在强调阅读方法或策略的单元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应按项目之需,跨单元关联相关阅读要素,引导学生回顾方法,唤醒能力,并将其应用于项目活动中。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国古典名著”。教师聚焦阅读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设计了“古典名著课本剧展演”单元项目化学习方案。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长文章,阅读和理解是难点。为了攻克这些难点,教师需要跨单元关联相关阅读要素,建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重塑能力(如表3所示)。
本单元项目化学习关联第二、三学段中多个单元的阅读要素。联动这些单元中的课文、课后练习、阅读提示、“交流平台”等,能勾起学生对相关方法或策略的记忆和运用经验,促成不同要素在单元项目化学习中融通。
(二)表达要素的链接
單元项目化学习活动大多读写结合。跨单元链接表达要素,能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化这些要素,并进行运用。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人文主题是“介绍一种事物”。教师设计了“小百科直播”单元项目化学习方案。这个单元的表达要素和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表达要素一脉相承。学生迁移学过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恰当运用说明方法把事物介绍清楚(如图3所示)。
三、应需求,形成跨学科链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创新了课程内容组织形式,以语文实践为主线,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设计了六大学习任务群,其中之一为“跨学科学习”。语文单元项目化学习就是一种“跨学科学习”方式,以不同学科的概念或能力为载体,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语文核心知识(能力)。其学习内容建构应匹配项目需求,在跨学科视域下,整合多学科知识(技能),联结课内与课外,促进语文知识(能力)体系的完善。
(一)应知识需求汇总资料
项目化学习活动要引导学生通过吸收外部信息,在头脑中形成对知识的个性化认知。学生需要储备多学科的知识和体验,使其作用于项目化学习过程,成就语文核心知识(能力)的增长。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师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设计了“云中传信——我的中国心”单元项目化学习方案,分设“知中国心:阅读文章识人物”“品中国心:学写书信表敬意”“立中国心:分享书信立志愿”三个任务。
以任务“品中国心:学写书信表敬意”为例,学生聚焦学习目标,搜集、汇总多学科的知识,理解和体会文中人物的爱国情怀(如表4所示)。
以教科书为基础,学生汇总历史、美术、音乐、语文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在调查整理、阅读理解、体悟表达的过程中,激发内心的崇敬之情,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单元语文要素经过学生的内化运用,成为活化的语文素养。
应知识需求的跨学科学习内容建构在需要借助资料学习的单元中出现得较多,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等。
(二)应能力需求融合活动
语文单元项目化学习秉承“做中学”的理念。学生“做”项目时会涉及探究、审美、调控等不同实践类型,需要不同学科的实践能力支持。由此,学习内容的建构也要注重实践活动的跨学科整合,用“做”项目达成深度理解语文知识、重构综合能力的目标。
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幽默的语言”。教师设计了“《幽默诺贝尔》专栏编撰”单元项目化学习方案,分设“幽默大观园”“漫画集市”“爆笑剧场”三个任务,跨学科整合漫画欣赏、笑话阅读和创编、脱口秀观摩等学习内容,促使学生重构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实践能力,进入真实的情境,感受多种风格的幽默语言。
基于教材单元的语文项目化学习,让学生置身于更广阔的探究空间。单元内、跨单元、跨学科的内容建构,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化、素养行为化,不断发展包括阅读力、思维力、表达力在内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陈先云.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语文要素的内涵及其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22(3).
[3]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浙江省杭州市京都小学 3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