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激励策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施

2022-05-30李秋影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8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实施策略班级管理

李秋影

摘  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激励策略,能够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正向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最终达到提升班级管理成效的育人目的。为此,小学班主任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较为完善的激励策略,明确激励策略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的准则,以此来提高新时代小学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激励策略;班级管理;实施策略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应该秉持生本、差异、公平的原则,在班级管理中实施促进学生良性竞争的管理方式,根据学生的切实需求,营造“勤学好问”的学习环境,既要做好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又要做好班级的管理者,在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借助竞争激励策略、疏导激励策略、情感激励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励策略的实施原则

1. 生本原则:尊重学生主体意识

班主任在实施激励策略时,应该遵循生本原则,通过“学生自治”的方式,鼓励每名学生都能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小小主人翁”的作用,共同建设班级、管理班级,改变传统被动接受管理的局面,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2. 差异原则:综合考虑学生特点

在实施激励策略时,班主任应该根据班级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予以综合考虑,依据学情制订具有差异性的激励措施。这样每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得奖励,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收到较为理想的激励效果,促使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获得点滴进步。

3. 公平原则:营造良性竞争氛围

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模仿对象,需要对每名学生一视同仁,积极营造民主、公平的良性竞争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同等的表现机会,使其在公平竞争中拥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具备良好的竞争心态奠定基础。

二、激励策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施路径

1. 竞争激励策略:鼓励良性竞争,促进学生点滴进步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该从根源入手,不能将“以生为本”停留在口号上。学生在小学阶段拥有较强的主体认知意识,愿意在教师与其他学生面前表现自我。因此,班主任应该辩证地看待学生在班级学习和生活中的良性竞争,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对学生之间存在的攀比情况予以正确引导,巧用竞争激励策略,将学生这种内在攀比转变为彼此不断前行的外在动力。尤其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应该通过建立常态化竞争机制,提升班级管理成效。例如,班主任对全班学生摸底调查后,根据实际情况,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确保各小组人数与综合能力保持均衡,随后各小组通过投票或者自荐等方式,选出各小组的组长。待各小组成员固定以后,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值日、自习纪律、书写规范等方面开展组与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使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投入为小组荣誉而“战”的竞争活动中,进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整体成效。在此期间,班主任可以将德育活动、学习表现、班级管理等触入班级管理中,同时细化班级管理细则,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考核机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每个小组、每名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给予评价。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立足宏观角度,对班级学生进行整体调控,始终保持各小组之间的平衡竞争,以便学生能在和谐、公平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2. 疏导激励策略:加强认知疏导,培养学生正向价值

小学生在迈入学校大门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意识,但在这种认知意識的浅表下,依然拥有较为强烈的无意识感,需要学生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获取知识信息。小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和观点难以做出正确、理智的判断,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看待事物、处理事情的观念和方法,通过疏导激励策略有意识地引导,促使学生塑造、形成正确的无意识思维。为此,班主任应该对学生活泼、好动的行为予以正确对待,对学生因纪律意识淡薄而产生的某种违反纪律行为要给予学生疏导、激励,杜绝采取传统简单、粗暴、惩戒的管理方式,而是通过疏导帮助学生分析这种不良行为将会引发的后果。同时,告知学生这类事情的正确处理方式,以及这种方式为什么正确等,让学生从思想认知层面到行为举止层面都能予以改进。疏导激励策略的实施,能够通过班级管理很好地引导学生解决“我要怎么做”的问题,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又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行为导向。通过多次疏导、激励,有助于减少学生同一错误多次累犯的情况,也能有效避免传统惩罚方式对学生造成的“无意识”伤害。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性格敏感、胆小腼腆的学生,班主任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这类学生给予足够的爱与呵护,使学生在肯定、鼓励、表扬的激励中逐渐拥有自尊和自信。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的引导者,应该学会放低姿态,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利用灵活、民主的激励形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 情感激励策略:搭建情感桥梁,呵护学生身心健康

小学生习惯对自己熟悉的人或环境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这种依赖既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又是学生对班主任极为信任的体现。班主任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应该对学生在校期间“事事喜欢与班主任分享”的行为给予鼓励和赞许。尤其对刚刚步入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班主任可以通过情感激励策略走进学生的内心。当学生难过时,班主任可以巧用学生依赖心理消除学生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依赖心理构建师生沟通的桥梁;当学生进步时,班主任同样可以凭借学生依赖心理共同分享点滴成就。与幼儿园教育形式不同,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由无微不至地关怀悄然转变成独立自主地引导,通过“情感肯定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激励形式,对学生的语言或者行为予以肯定,改变以往因物质奖励引发学生较为功利性地看待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充分发挥激励策略“引人向善”的作用,实现班级管理的纯粹化和向上化。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了解世界、探究世界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应该抓住学生求知好学的心理,通过情感激励策略,用语言引导学生养成课堂认真学习、课下愉快玩耍的好习惯,使学生在班风、班规的影响下找到想要努力学习的外部动机。在情感激励引导下,学生逐渐对未知领域产生探究兴趣,并用实际行动反馈自己的探究成果。在此期间,班主任要及时对学生的进步和反馈进行鼓励性评价,充分发挥情感激励策略中的表扬、肯定、赞美等育人作用,促使学生在得到相应的回应后产生想要持续努力的动力。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在采用情感激励策略时,应该对自己的激励语言进行“保值”,尽量减少如“最”“特别”“非常”等极端色彩语句的使用次数,以便学生始终持有积极且清醒的自我认知,为学生持续进步留有空间,保证自己的情感激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激励策略,能够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玩得开心、学得用心、做得尽心。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实施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激励策略,把控与疏导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行为,因利导势,使每名学生都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收获良多。

参考文献:

[1]赵银娣. 基于学生认知发展的小学班级激励式管理途径探究[J]. 安徽教育科研,2021(35).

[2]武玉雪. 分析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方法[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7).

[3]杨强强. 让激励成为进步的动力: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多元思考[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4).

[4]胡荟英.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分析[J]. 学周刊,2019(23).

[5]倪晓武. 激励策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19(15).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实施策略班级管理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