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2016-12-29康建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探究信息技术

康建军

【摘 要】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知识基础和兴趣差异较大,那么如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激励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解决信息技术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实施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性、激励性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激励策略;探究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作为21 世纪的接班人必须要具备这一能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性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的探究应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对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教学激励”、“任务驱动”、“设疑解惑”、“探索求知”、“信息反馈”等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下面着重以教学激励策略进行探究。

所谓教学激励,就是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在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和信息意识的提高仍是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实施的基础。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激励的功效,真正做到激其趣、励其志,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真正“以生为本”、因地制宜、联系实际实施激励性、开拓型教学,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一、结合需求激励

人对事物,通常是有需才求,学习还是如此。但为何一些同学对某些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欲望不强?并非其无学习的需求,是因为这些同学对自己的学习需求意识不强,此学习的需求没有显现出来而已,姑且我们称之为“隐性需求”,但若对一些知识的需求明显,我们就称之为“显性需求”。对于不同需求的学生,教师就要结合其不同的显性需求来激励其自觉挖掘自身的隐性需求。这种激励策略在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教学中特别实用。

二、结合情景激励

“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然而,目前信息技术虽然可以创造许多情景,但是空有情景,而不注意情景的科学合理性和激励性,情景可能就成了教学中的“空中楼阁”。因此,想使情景具有强的驱动力和启发性,肯定需要教师及时的激励。让情至佳处启迪思维,境至奇处激发求知。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中,我们可多采用此类激励策略:

即:先展示一些精彩作品和一幅普通作品给学生,产生鲜明的对比和巨大的反差,然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和激励话语,如:如果让你为班里出一期板报的标题,你会选哪种字体?你知道怎样才能编辑出这些字吗?你想知道吗?有兴趣吗?那还不行动起来?快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三、结合兴趣激励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顺势诱导,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中来,学生才可能乐学、爱学、活学。也就是说,对知识的讲解和操作的演示要注意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事物切入,并顺势诱导、激其趣、励其志,教学才能引人入胜,学生才会兴趣盎然。

四、结合任务激励

即学习每一个知识、技能都组织、布置一些有关的任务,通过一个个循序渐进、有梯度的任务驱动学生,通过一个个任务完成后的成功和喜悦来激励学生。当然要注意任务的目标性、典型性、渐进性。如讲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时,我们的任务可以分为“总——分——分——总”。

五、结合实际激励

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体现学习的价值。许多同学之所以无心向学,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清楚所学为何物,学了有何用。因此、在求知之前,就要让学生知道学习之用处、与实际的关系,这样自然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消除其 “不知有何用”的困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特别要注意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的结合和类比,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通过形象、生动的、活生生的实际事例化解学生畏难情绪,激发其学习的欲望。

例如,学习“Windows文件管理”这一部分知识时,由于Windows文件管理中的一些知识点相对比较抽象。所以,我们可以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对照学习和类比分析。

又如,在讲“Excel数据处理”时,教师可要求同学先调查5-7个下岗工人家庭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家庭人数、月收入、每月开支等),并用Excel相关功能进行输入、统计、分析他们的平均每人月收入,每月开支以及收支差额等,并与学生自己每月的开支情况进行对比,最后全班汇总分析等。通过这样结合实际的学习与激励,既可以迅速学习Excel的操作,又可以通过下岗工人月收入与学生自己月开支的对比,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联系生活实际的情感教育。

六、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激励

也就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注意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抓住不同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激励其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对数学有兴趣,教师就可以利用电脑制作的数学课件或几何画板等来激发学生。又如可用Windows 7 中的“画图”,结合美术课内容开展“电脑画图”的比赛活动;用Excel做物理中“平抛运动”的实验数据分析,并用WPS2009写成实验报告;用网上BBS同学间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喜悦,解决平时学科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等等。

七、结合自学、自评激励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和“非线性”,让学生结合各自的实际水平及爱好选择相应的信息随机进入学习,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自学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利用计算机的“非线性”和“重现性”,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让他们更好地把握主干知识,强化知识结构的整体效应。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再进行学习心得、体会的交流,以产生“共生效应”,不断补充、完善他们各自的知识结构。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大致有:①我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我确实达到目标要求了吗?自我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吗?②我学到了哪些知识?它们之间有联系吗?我能将它们表达清楚、形成知识结构吗?③我用到哪些方法技巧?哪些是新获得的?有什么独特之处?④在小组协作学习中,我做出了哪些贡献?有何体会等?这一系列的反问和反思都会有助于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要我们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开拓处理,并注意学生的状态变化,把握好激励的时机,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激励策略,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教学效果也肯定会大大改善。

参考文献:

[1]俞文钊.中国的激励理论及其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李祖超.教育激励理论探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2.1.4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在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建网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探究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设问引导探究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