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生活语文教学,提高特殊学生的生活技能

2022-05-30李金霞

天津教育·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智障技能班主任

李金霞

生活是学习的最终归宿,生活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对于培智学校的学生而言,教师通过生活化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生活技能是首要任务,是学校教育中教师需要始终贯彻的基本原则。众所周知,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智障学生生活技能的关键学科。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由于这些学生智力上存在缺陷,正常的生活经历相对较少,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提供生活经历,在生活语文中引导他们掌握生活技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提高智障学生生活技能的重要性

生活能力是现代社会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培智学校的教育应特别重视对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智障学生由于其身体的缺陷导致获取生活技能存在很大困难,而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对他们生活技能的训练,并配合生活语文教学完成提高学生生活技能的目标,对智障学生个体成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作用。为提高智障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发挥自身的价值,作为教师,应根据智障学生的个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活语文教育,将生活技能培训作为重要内容。根据生活语言的特点和智障学生的生活需求,充分将生活语文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在班级管理中把生活融入教学,让智障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生活技能。同时,智障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班主任可充分利用班级管理创设情境巩固技能,为智障学生打开新的大门,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

二、提高智障学生生活技能的具体策略

(一)教师要创新教育理念

培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智障学生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应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技能,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鼓励并帮助智障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生活技能。自卑感是智障学生与生俱来的,他们由于身体缺陷,导致对学习和生活缺乏信心。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更应在生活语文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与学生家长密切合作,家校携手促进智障学生敢于融入生活,适应生活。

(二)制订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制度和教学计划

无论是在班级管理还是在生活语文教育中,教师都要制订适当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生活语文教育中,课堂上需要有师生交流、互动、协作,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在课下同样需要与学生积极沟通,组织学生巩固所学技能。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智障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人格特征,根据活动目标引导智障学生积极地与教师和同伴互动,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加入教师的生活语文情境教学。为使课堂生活教学得到更好地开展,教师必须深入考虑各种语言活动的内容,以及活动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先后顺序,使自己的教学计划更加科学与完善,切实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技能。

(三)营造良好的学校学习氛围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班主任需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管理方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生活语文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唤起学生的共鸣,在课下让学生愿意展示自己所掌握的生活技能。智障学生对未知事物依然充满好奇,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好奇心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由于智障学生对生活事物了解较少,教师更容易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素材。教师要从智障学生的能力基础和思维习惯出发,创新教学思维,多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从而实现提高生活技能的目标。比如,在学习“我帮妈妈买东西”这一主题时,以游戏的形式把智障学生带入到买东西这一情境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習情况,通过积极引导,让智障学生发挥独立想象力,并且展示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提高智障学生语言综合能力。

(四)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生活素养

内涵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启发和塑造人们的情感具有积极的作用。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点丰富他们的思想内涵,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师要根据智障学生每课时不同的技能学习需求,选择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并合理渗透到生活语文教育中,将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促进智障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例如:在生活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知道我们国家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沉淀积累了忠、孝、礼、义等传统文化,像“二十四孝”的故事,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动画,让学生以更简单的方式明白什么是“孝”。另外,我们国家不仅有京剧、黄梅戏、豫剧、秦腔、山东梆子等多种戏曲,而且有亭台、园林、宫殿、庙宇、四合院等传统建筑,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化,培养爱国情怀。课下,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优秀文化内容,激发学生的表达意愿。培智学校教师要利用各种方式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五)提高智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智障学生的语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将生活作为教学的重点,这需要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共同配合。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生活语文教材仍然是教授智障学生的主要教学资源,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为智障学生拓展学习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生活语文教育资料应以生活为基础,指导智障学生根据其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探索各种方法的利用。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智障学生在智力、习惯、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要对全体学生的情况有基本的了解,从而保证生活素材贴近每一个学生,合理处理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的关系,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引导智障学生,课堂上多拿出时间让学生交流与动手,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内容,提高动手能力,保证生活语文学习高质量完成,促进生活技能的不断完善。

(六)增强智障学生的自信心

个体的自信心是克服一切困难、实现个体价值的重要基础。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在走向生活的道路上最艰难的一关便是自信心的建立。培智学校有责任、有义务让每一个智障学生掌握生活技能。特别是对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心理疏导能力、与智障学生交流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生活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和心理素质,并及时跟上时代的进步,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到最新的生活技能,为每一个智障学生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外,还要有持久的耐心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要能够引导智障学生,让智障学生通过不断地参与生活语文学习,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自信。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班主任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行个性化指导,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树立信心、成长成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方式都应积极转变与创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对生活技能训练的热情,提高智障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并通过有效的日常生活情境训练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生活技能,让这些智障学生也能独立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徐德明)

猜你喜欢

智障技能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夸夸我的班主任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