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问题与策略
2022-05-30宋国生
宋国生
作為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时期的学习生活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学校以班级作为主要教学单位,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既是“掌舵人”,又是学生的“启明星”,可以说班集体的发展与班主任的管理方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对于生活和学习有着蓬勃的斗志与信心,同时年龄特点注定了他们会出现逆反心理,如果应对不当,逆反心理便会阻碍学生的前进脚步。
成长是一叶扁舟,行驶于茫茫的大海之上,会有狂风骤雨,也会有雨过天晴。初中时期的学生内心骄傲而又脆弱,作为班主任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实施科学的班级管理,帮助学生踏过成长的荆棘,扬帆起航,勇往直前。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授业解惑,而且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班的学生就像一艘龙舟的队友,只有方向一致、齐心协力,才能一往直前。用科学的策略管理班集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一起成长,是每一名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初中是衔接小学与高中的重要学习阶段,初中生也处于幼稚与成熟、依赖与独立的矛盾时期——内心深处渴望成熟,然而行为方式还稍显稚嫩,希望自己能张开双臂独当一面,然而依然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庇佑,这些青春期的迷惑与学业的压力往往会让学生在成长中“屡屡碰壁”,使班级管理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1.初中学生特有的“敏感”。初中阶段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初步发展,他们开始关注外界对于自己的评价,格外重视自身形象,对于外界的过度关注让他们既骄傲又痛苦。这种敏感不仅容易造成学生与同伴之间的误解,而且容易让学生走向两个极端——叛逆或者自我封闭。有一些班主任会认为,初中生特有的“敏感”是“学生自己的事”,作为教师只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就可以了。然而,初中生的“敏感”往往伴随着迷茫,一旦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很容易在迷茫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甚至严重的会误入歧途,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学业进步,而且不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与班级的和谐发展。
2.在学习方面缺乏独立性与自律性。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成绩优异,到了初中以后,成绩却一落千丈,这一现象是由于小学和初中不同的学习方法所造成的。小学时,教师拉着学生的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着他们前进。然而到了初中,因为知识量与难度的增加,教师不能再像小学一样与学生“大手牵小手”,很多时候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树立自律意识。如果一个班中的不少学生都无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班集体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效率上将不会得到有效提升,长此以往,会影响班集体的进步与发展。
3.缺乏集体意识与班集体凝聚力。导致班集体缺乏凝聚力、学生缺少集体荣誉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受尽了宠爱,是家里的“小王子”和“小公主”,这就使得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在班级生活中,不考虑集体,只想着自己。同时,很多班级都缺乏集体活动,而班主任也缺少向学生传递集体荣誉感的意识,因此很多学生虽然在同一个大集体里但各自“孤军奋战”。有些班主任会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然而,班集体好比是一艘大船,如果所有人都不为这艘船尽力,那么这艘船就不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只有当学生都团结一心,为班集体荣誉而战,这个班集体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心骨,也是班级的关键力量。有一些班主任认为,只要让学生好好学习,不惹事生非就算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了。其实,一个合格的称职的班主任应该在管理班级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起到主导作用、教育作用与协调作用。
1.主导作用。班主任肩负着教学与管理的双重重任,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时刻发挥主导作用,根据班集体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于班级发展的治班之策。班主任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制定适合自己班情的班纪、班规,特别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用“行为示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班级管理。
2.教育作用。“教育”一词,既指“教学”,又指“育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要在教学上一丝不苟,而且要在育人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习成绩并不是评判一个班级好坏的唯一标准,初中生的心智处于幼稚与成熟的矛盾阶段,学生很容易犯错误、入歧途。作为班主任就要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错误给予及时的批评指正,从而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3.协调作用。班主任是连接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纽带,想要让班级稳定和谐,班主任应当在学习、生活中发挥协调作用,将“对立”关系化作“互助”关系。只有家校携手,才能让家庭与学校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三、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采取的“治班之道”
1.注重以人为本,多采用鼓励的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尊心普遍比较强且敏感,很多教师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好管”“说两句就不乐意”。其实,有些时候,过于严厉的批评或训斥很容易刺伤他们敏感的内心,使得他们更加叛逆。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内心感受,用鼓励与信任代替批评与指责。例如:我们班的云云同学(化名)在小学阶段品学兼优,可是后来父母离异给她带来了极大打击,因为缺乏关爱与安全感,云云选择用“在课上捣乱”的方式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作为班主任,如果不考虑云云的个人情况而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指责,只会把云云“越推越远”。因此,我抓住了云云反应快、头脑聪明的特点对她进行了表扬,同时告诉她“老师一直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在我的鼓励下,云云不再捣乱,因为她知道,即使自己不在班上捣乱,也一样能得到班主任的关注与关心。
其实,鼓励带给学生的积极影响远比批评所带来的效果要好。当学生受到教师的鼓励与表扬时,学生更容易对教师产生信任,更容易接受教师的建议与指导。班集体是由一个又一个学生组成的,只有所有学生都听从班主任的指导,拧成一股劲,班集体才能走上上坡路,并且会越来越好。
2.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强化良好班风。想要让教育的成果润泽到每一个学生,就要树立良好的班风,让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在班风的沐浴之下弘扬正能量,团结一心,只有团结的班级才能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在生活里互相关心,共同成长。良好的班风离不开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既体现了一个班级的特点,又是班级内涵与底蕴的展示。班主任应当通过制定班级发展目标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当学生以班级为荣时,才能与班级共同成长,为此,班主任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例如:让大家讲一讲、写一写自己为什么喜欢咱们这个班集体,咱们这个班集体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学生可以增强班集体的荣誉感,从而促进班级文化与班风的建设。
3.完善班级管理体系,狠抓制度落实。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做到两点:一要抓制度,二要抓落实。作为班主任,应该建立完整的班级管理体系,在传统班委会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可以增设如学习互助小组、家长委员会、帮扶小组等辅助班级管理的组织,进一步促进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另外,班主任在制定制度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制度的落实,一旦制定了班级管理制度和规章,就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要求学生遵守,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在班规制定的过程中,班主任切忌一意孤行,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制定大家都觉得合理的纪律,并且要求大家严格遵守。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才能带领班级走向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在管理班级中,班主任要时刻遵循原则性,讲究艺术性,同时也不能忽略创新性。作为班主任,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才能为班级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进步创造更有利的氛围与条件。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