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新的“学与教”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2-05-30苏长堃

天津教育·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课程

苏长堃

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还可以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网络环境更多的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

教学方式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课程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已经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环境,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甚至是出行、购物,等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这就要求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切实地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必要的操作技能,并合理地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二)高中阶段是学习信息技术的良好时机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环境、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求知欲,相对于其他学段的学生,他们接触过的新鲜事物更多,好奇心和求知欲更为强烈,并且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更强。对于学习这项新的课程,且是发展更迭日新月异的技术,他们比成年人明显有更大的学习优势。

目前有很多的学生、家长,都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不是考试的重点科目,而不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这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无论是今后的大学学习生活,还是未来的职场工作,他们都将遇到各种问题,需要用到很多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因此,学生必须要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这个学科的最好阶段真正地获得知识。

二、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

(一)顺应时代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方式,对于学习者来说,更有时间、空间的优势,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对于教师来说,也有更多更广泛的资源可以在网络上更直观地展示。网络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以后产生的新概念,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网络课程正在我国迅速发展,它在教育领域已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传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动力,推动了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二)应势而生

2020年,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任课教师纷纷运用网络平台,采用网络环境下的直播课、录播课等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借助电脑、平板、手机等智能化的工具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疫情对于教学的不良影响。在网络环境下,我利用“抖音直播伴侣”结合腾讯会议进行授课,学生可以观看直播课程,还可以回放加深理解。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登录网络学习空间,查看微课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为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奠定基础。

(三)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方式

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广阔的网络资源,运用数字化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课程内容的探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要提供相关的较为详细的资料,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问题的足够多的相关链接,让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在网络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掌握数据、信息和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课前的预习作业中,我设计演示文稿并上传到智慧教育云平台的网络学习空间中,内容为引导学生认识、学会下载安装“思维导图”工具,并使用其绘制梳理本节重点知识内容。学生自行将绘制的思维导图以图片形式导出,回传到网络学习空间中,完成作业。此举既能实现学生课前预习,有效节约课堂时间,又能让学生通过网络以数字化学习方式进行独立的探究和体验。

网络环境改变了以往教学内容只在课堂中体现的模式,使学生在课下也能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的位置。通过网络环境的教与学,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而且提升了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信息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网络环境下的互动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在传统课堂师生交流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例如:在讲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中,我设计在线微课“安全风险大家来找茬”,利用互动方式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学习场景,让学生找出里面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点。进而根据这一活动,要求学生课下查找在网络学习空间中上传信息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隐患,课上小组交流,利用机房中安装的网络教室软件,由学生给大家做讲解,通过网络与大家分享,以此增强学生信息安全意识。

与此同时,要注意到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情况,高中生个体差异比较大,所以在互动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学生在网络教室的软件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的反馈及提交的作业质量,进行分层次辅导。师生之间也可以用电子邮件、通讯軟件等,实现课外的互动,为学生及时解答问题,提升学习效率。

(五)网络合作学习方式

基于共同的学习目的,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大环境,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通过网络利用电脑QQ群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交流互动,加强协作,共同搜集及处理信息,各自发挥特长,围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现如今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诈骗的手段变化多端,令人防不胜防。在教学《信息社会责任》一课时,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课下学生使用QQ等网络通信工具,分别去查找典型的案件,归纳骗子行骗的常见方法、手段,通过合作交流,总结出预防网络电信诈骗的注意事项,并利用“问卷星”制作成网络调查问卷,发放给亲戚、邻居以及周边的同学,收集信息,分析汇总数据,总结得出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人群,并针对于此提出预防的有效方法。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树立了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独立学习,网络合作式学习不仅让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加全面、更加具体,而且体现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凝聚力。

三、网络环境教学的优点及缺点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选择的学习方式更加广泛,搜集到的资料也更加全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但是目前来看,网络环境的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学生在教学观念和习惯上需要一定的时间,循序渐进地转变、适应。互联网的信息量过大,也给网络教学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师首先要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并正面引导学生,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非科学的,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哪些不可以轻信……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必要的一门技术,在网络环境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与学的互动,使教学目标更容易实现,提升了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深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提高,信息技术课程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左毓红)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环境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