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下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实践
2022-05-30郭岚静
郭岚静
道德与法治课程包含着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对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具有基础性作用。为此,如何紧扣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创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寻求劳动教育新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建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及其意义认同,这是我们需要不断实践探究的关键性问题。
一、追溯劳动教育根源,揭示普遍问题现象
劳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校进行劳动教育,其目的在于唤醒被人们忽视、淡化、弱化的“劳动育人”意识。然而,当前的教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劳动教育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
1. “劳动最光荣”的意识缺失。
在强调“五育”并举的今天,大学愈发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較为普通而平常的“劳动”却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许多教师、家长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认为劳动是一项稀松平常甚至是低等的事务,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没有收效,更无必要。
2. “劳动最美丽”的行动不足。
如今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父母在家陪伴、指导、督促孩子做家务的时间不足,许多家务以祖父母或父母包办为主。而学校里的劳动教育也仅仅停留在做值日生的层面上,“劳育”氛围不够浓厚,其手段也缺乏趣味性。这些都导致学生缺乏劳动实践,影响劳动教育的落实。
3. “劳动最伟大”的情感弱化。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劳动教育的深层次的目标。劳动不仅包含做家务、做保洁、搬运等体力劳动,还包含劳动带来美好生活的意识。而今,有许多孩子的视野较为狭隘,单纯地认为劳动就是做家务、做卫生值日等体力劳动,无法体会到劳动的深层次内涵,从而无法激发起其内心“劳动最伟大”的道德情感,影响了他们对劳动的深刻体会。
二、紧扣学科核心素养,螺旋架构劳动教育培养目标
如上文所说,劳动素养教育不是狭隘的“爱劳动”的思想教育,而是指向生活实践智慧的劳动素养培育,其核心内涵主要体现在劳动价值观、劳动智慧、劳动品质三个维度。劳动价值观是基于成长视野的劳动价值引领,是个体发展的载体、社会前进的动力、天人合一的纽带;劳动智慧是融合设计思维的劳动智慧培育,其主要表现在知识技能提升、方法策略优化、思维创新培养;劳动品质是回归生活场域的劳动品质塑造,即诚实劳动、创新劳动、辛勤劳动、尊崇劳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学生成长为视角,以“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为主线,引导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劳动与美好生活的关系,这为我们深入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整体梳理,把握劳动素养中不同维度目标在各年段的侧重点。如1~2年级的目标侧重于引导学生能做到“生活自理”,在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掌握自我生活的技能和方法,主动为家人和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3~6年级侧重于引导学生能产生“劳动自觉”,能在各行各业中感知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初步树立职业理想,同时在劳动中产生智慧,激发责任感,促进社会发展。
三、创新课堂教学策略,顺应儿童劳动素养发展
1. 聚焦课程性质,探究“劳动”价值。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加深他们的劳动体验,促进他们的情感激发,使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积极探寻和认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劳动价值的发掘,结合时事资源和学生生活实际,制定科学的引导策略,让劳动价值入心、走心。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一课中,教师首先通过“我做过—我会做—我要做”的教学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家务劳动每个人都会做,但是“做得好吗?做得多吗?做家务只是在‘帮大人做吗”?通过探究,学生发现做家务其实对自身有很多好处,比如,提高自理能力,养成良好习惯,分担家庭责任等。此时,教师可再引入新时代好少年热爱劳动的鲜活例子,让学生深化认知——“劳动,是成功的奠基石”。最后的延伸环节,教师引入国内外青少年劳动时间的数据对比,凸显中国学生劳动现状,再次让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断深化对“主动做家务”的理解,从而探寻到真正的劳动价值。
2. 丰富实践活动,感受“劳育”之美。
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某种技能并获得快乐的体验和真实感受,从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认知并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行为,是体验式学习的重要价值。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许多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是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设计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营造轻松愉快的劳动体验,引导学生产生“我要劳动”的情感,从而有效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收获成长。
如在一年级下册《干点家务活》一课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我会剥花生”活动。首先,让会剥花生的学生示范,在其他学生掌握了剥花生技能后,再组织他们开展PK游戏,并根据他们剥的花生数量和桌面的整理情况来评估其劳动水平,给他们颁发“家务小能手”奖牌。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总结了剥花生的方法和技巧,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劳动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将深深植根于他们心中。
3. 充分联系生活,提高劳动质量。
当前,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劳动教育一般以讨论、分享、查看相关材料等方式开展,缺乏家庭和社会劳动的深入参与及真实的活动体验。因此,只有积极联系生活,多渠道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引导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技能和积极的劳动观念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才能让学生真正崇尚劳动,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
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白白的大米哪里来”时,教师可将课前布置学生种植小番茄的种植经验作为导入,配合课件视频展示“大米的成长过程”,以此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最终引起共情“种田人的田间劳作真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进而链接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卓越成就与伟大贡献。同时,教师可联系巩固前课所学“餐桌上的浪费”,渗透引导学生自觉做到“光盘行动”,将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再将2021年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作为案例延伸,使学生明白不仅要自律,还要用法律手段更加有效地防止人们浪费食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卡连柯认为,单纯地让学生进行劳动,所收获的成效不大,只有把劳动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巨大的教育作用。新时期,劳动教育既促进着学生全面发展,更肩负着实现国家教育理想、推进社会进步的责任。我们应该认真遵循儿童劳动素养发展的规律,努力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在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实践活动中弘扬劳动精神,真正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