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实践研讨

2022-05-30王淑珍

新教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折线披萨统计图

王淑珍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 教学模式单一

在“双减”政策的实施背景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积极打造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高效课堂。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通过讲解知识点、反复训练的方式,以期能深化学生的认知,但大量练习和教师自说自话的讲解,不能达到深化认知和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缺乏探究和互动

具有探究性和互动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和掌握。然而,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还是过于关注个人权威地位和教学进度,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和互动时间。这一点不仅导致一部分教育资源被浪费,还影响了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过程缺乏思维培养

在“双减”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结构,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关键能力。然而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乐于以习题为文本,反复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解题技巧和基础知识,反而失去了数学的“本味”,不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一)研读教材,探究教学意义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研读教材,具体包括对教材内容、基础知识和技能、重点难点、核心素养等维度的分析。教师研读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理解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针对教材进行重难点分析则是侧重于完善学生的整体知识架构和提升整体认知水平。最后,通过研究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感悟探究过程,体悟知识背后蕴含的价值,进而培养关键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笔者对该课程的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这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借助合适的模型,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为了达成目标,笔者创编《保罗大叔分比萨》的绘本故事作为课程主线,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绘本故事《保罗大叔分比萨》。请看课件,店里的披萨美味、诱人,深受大家的喜爱。还发生了许多和数学有关的故事,一起去看看吧!”首先,笔者先引入1/2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情境体会1/2的意义。课件中,以图片形式呈现披萨店的店主保罗大叔除了烘焙圆形的披萨,还创新推出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披萨。他为了让独自前来享受披萨的顾客也能吃到他的披萨,于是把1/2个披萨单独出售。师:“请同学们通过画一画、剪一剪等方式,来帮保罗大叔分一分这几种形状的披萨吧。”学生边演示边表达,生1:“可以把圆形披萨沿着直径切下来,其中的一份就是1/2个披萨。”生2:“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披萨沿着其中一条对角线切下,其中的一份就是1/2。”笔者进一步引导:“所以,1/2表示什么含义?”生3:“1/2就是把物品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原来的1/2。”笔者对几位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接着,再次通过绘本故事进一步向学生呈现几分之一的分法和几分之一的意义。最后,笔者通过绘本故事创设拓展性问题:“保罗大叔的比萨店里来了一家人——男孩星星和他的爸爸妈妈。今天是星星的生日,他们点了一个大披萨,爸爸吃了这披萨的1/2,妈妈吃了剩下的一半,其余的星星吃。他们各吃了这个披萨的几分几?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回答。”在此过程中,教师深入教材研究,合理地规划教、学、评内容,通过绘本故事中的情境,对教材内容进行层层递进的引导,不仅能够让教学的开展更加科学合理,还能够使教学更具成效。

(二)分析學情,明确教学目标

确立精准的目标是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存在。为此,教师可以围绕教材以及教学进展情况,尝试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让“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实施得到保障。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下“折线统计图”时,课前笔者针对该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在学生中进行探查,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点的了解情况以及兴趣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确立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前测知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折线统计图,明晰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的变化趋势;(2)引导学生能理解折线统计图蕴含的现实意义,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数据的变化趋势做出合理推测;(3)笔者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可见统计学的知识,如常见的天气变化、一学期班级平均成绩的动态变化都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三)开展多元评价

“双减”背景下,单纯以考试为主的终结性教学评价在日常教学评价中难免有失偏颇。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保持相互了解、及时沟通,课程才能顺利开展。因此,多元的课堂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开展多元评价指的是评价方式和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多元评价满足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同时推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相关内容时,笔者针对“围长方形花圃”这一问题,给足学生探究时间,然后请学生表述其探究结果,学生进行充分表达后,笔者评价:“同学们的方法都各有优点,现在请大家指出各种方法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生1:“小范同学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变化,非常直观形象,但并不容易看出面积数据的大小变化。” 生2:“我发现陈凡同学采用逐一计算的方法计算长、宽和面积更简便。”生3:“虽然直接计算很方便,但是我认为这种零散的数据不便于观察。小刘用列表格的方式不遗漏、不重复,但表格中的数据排列应具规律性,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据可以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这样更便于观察。”笔者不急于向学生介绍教材中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往往更能够说明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也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笔者再加以评价与引导,让学生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相互勉励、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第五小学)

猜你喜欢

折线披萨统计图
“披萨锦标赛”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手工披萨
两个披萨
折线的舞台——谈含绝对值的一次函数的图象
我学会做披萨啦!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先张法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监测
学会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