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诗歌的修辞主观性
2022-05-30许亚云黄已玲
许亚云 黄已玲
摘 要:儿童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但儿童自己创作的诗歌却较少受到关注。儿童诗歌的修辞主观性研究将运用修辞学的相关理论以《孩子们的诗》一书为实例,采用描写、统计与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儿童主体的心理特征和辞格的运用来讨论儿童诗歌的修辞主观性。由于创作主体显著的形象思维特点和认知特征,《孩子们的诗》收录的作品大量运用内视角来叙事抒情,频繁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关键词:儿童;认知;修辞;主观性
一、研究缘起
吴礼权对修辞的定义是:所谓修辞,就是表达者(说写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应合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因此,写说者自身的主观化因素对他们所选择的语辞使用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儿童创作的诗歌中,创作主体的特殊年龄阶段使这一因素的作用更为显著。
2017年果麦文化出版了一本《孩子们的诗》,其中收录了70余首诗,都是由3至13岁的小朋友创作的。当这些诗被读者们“晒”到社交网络上时,它们立刻因创作主体的年龄与诗歌的语言特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人们一面惊艳于孩子们充满灵气的诗作,一面感伤于成人诗意的丧失。尽管这些诗的作者有着不同的年龄、性别和成长背景,这些诗的主题、内容也不尽相同,但都给读者们带来了纯粹美好、震撼心灵的阅读感受。这不禁让人思考,作为一个特殊年龄群体的“孩子”所创作的诗歌具有怎样的修辞特点。因此,本文将运用修辞学的相关理论,采用描写、统计与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讨论《孩子们的诗》一书语言的修辞主观性。
二、写说者的主观化因素
写说者的主观化因素,在语言的运用中起到引导、控制、影响的重要因素作用。主观因素包括语言使用者的条件和特点,如思想感情、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心理特点、习俗文化等等。话语主体自身的种种因素都制约着表达主题对语言单位的选择和排列,并对话语的形成发生作用。
(一)话语主体心理特点的影响
《孩子们的诗》是一部作品集,其中的诗歌都是由3岁到13岁间的孩子创作的。那么诗歌所使用的语言单位必然受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特征的显著影响。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对儿童年龄的规定是0-18岁。而人们公认儿童是0-12岁,此时的儿童处于认知和学习的初始阶段。让·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将儿童的认知按照年龄划分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7岁属于前运算阶段,7-12岁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在这77首诗歌中,年纪最小的作者仅3岁,年纪最大的作者为13岁。13岁的作者仅有一首诗歌,因此在下文的研究中去掉了这一作品,使剩余76首作品的作者都处于12岁及以下的年龄区间内,以便于讨论儿童的心理特征。
1.自我中心化特征与视角的选择
在认知发展的初期阶段,儿童还不能将自我和外部世界明确分开。他们把每一件事情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是宇宙的中心。这个时候,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断和理解事物、情境和人的关系。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化特征。在前运算阶段,这种心理特点尤为明显。去中心化贯穿于个体生命发展的各个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中心言语逐渐减少。而在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时,自我中心化特征再次集中出现。这种儿童心理特征反映在诗歌语言层面上,突出表现为叙述视角的选择。
通过对全篇4969个字的词频统计,可发现第一人称代词“我”是本书中词频最高的实词,其在76首诗中出现了83次,占总字数比为2.4614%,仅次于“的”和“了”。大部分诗歌是从话语主体出发认识外部世界,抒发感情的。而在3-7岁阶段的15首诗歌中,13首诗歌以“我”为叙述者,使用内视角叙事,仅两首诗歌不出现叙述者,使用零视角叙事。在8-12岁阶段的61首诗歌中,35首诗歌以“我”为叙述者,26首诗歌不出现叙述者。由此可以发现,7岁以下年龄阶段的诗歌非常显著地体现了儿童的自我中心化认知心理。无论描写对象是自然环境、亲属好友还是客观物品,他们都能将这些对象与自身建立起联系,倾向于从自己的视角观察外部世界,直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而在7岁以后,使用第一人称的内视角的频率下降了,但仍高于使用零视角的频率,可见儿童创作的诗歌具有很强烈的主观性。
在自我中心化心理特征的制約下,《孩子们的诗》倾向于使用第一人称来叙事抒情,就像一个孩子旁若无人地自我独白,又像欣喜地对人倾吐自己的感受,毫无保留,不加修饰。这种修辞视角的选择能够直接快速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孩子们自然、率性的个性特征。
但在这些诗歌中,也存在一部分作品以“旁观”的方式,提供一种貌似客观的叙述视角,将世界中的某个场景呈现出来。例如:
(1)沙发上
一个女人优哉地吸着烟
另一个女人
悠闲地玩着手机
还有一个
十一岁的小女孩
在翻滚
谁也看不出
她们在焦急地等待
——《等待》
(2)骨头
我们的骨头
穿上了人肉
我们一笑它就笑
我们哭了它也哭
我们的心里有神秘
我们的骨头会和我们一起生活
——《骨头》
例1作者使用隐藏叙述者的方式,描绘了三个人在等待的一个场景,试图以一种不加分析的描写方法提供一种客观的陈述。但作者使用的几个形容词“优哉”“悠闲”“焦急”都是形容心理状态的感情色彩比较浓烈的词语,仍然体现出了作者视角的主观性。实际上,作者的视角清楚地存在于这首诗歌中,并以自己的心理来推理描写对象的情绪。
相比之下,例2虽然使用“我们”第一人称复数的叙述视角,但从文本内容来看反而是将叙述主体从自我上抽离出来,使用了“陌生化”的手法。人是灵肉合一的动物,我们的骨头、皮肉与精神是一个整体。但作者却将骨头和皮肉从这个整体中剥离开来,升格为独立的主体,与人共享相同的情绪,甚至一起“生活”。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孩子是如何以一种冷静到近似严酷的眼光看待人类的肉体与精神的,但又能在这首诗中感受到作者单纯的情绪表达,对自我又爱又怜。这首诗读来令人战栗,用孩童天真单纯的视角表达了比成人所想象的还要深刻的意蕴。
可以发现,孩子们在创作诗歌时,大多数倾向于使用内视角的表达方式直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但有一些孩子已经开始尝试去自我中心化地选择旁观的叙述视角来掩饰自己的修辞主观性,想要以一种更加冷静客观的方式表现这个世界。但他们仍然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视角呈现在读者眼前,体现了修辞的主观性质。
2.适切题旨情境
(3)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
——《灯》
(4)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但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星月的来由》
(5)一下子
扯开夜
这个黑色大睡袋
的拉链
飞快地
就像做错事的孩子
就是这样
就是这样
流星慌慌张张地逃跑了
黎明从拉开了的/睡袋中伸出头来
没看见什么
缩回脑袋
睡袋关上了
拉链没拉开
没拉开
没拉开
——《黎明》
这三首诗所写的是同一个主题:黑夜与光。有趣的是,三个作者为了适切这个主题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比喻,将黑夜这个无形的本体与某种有形物质联系起来。这是儿童的心理认知特征所决定的,体现了他们调配语辞时的主观性。具体的喻体在前两首诗中都没有出现,在第三首诗中被明示为“黑色大睡袋”。但通过“一个洞”和“窟窿”这样的近义词,我们依然可以感知到在孩子们的想象中,以他们为中心的夜晚世界被一层物质包裹住了,这层物质将所有的光都屏蔽在了外部。直到这层物质被撕扯开“洞”或者“窟窿”,屏障外部的光才透了进来。而这些缝隙里投进的光,被他们分别称作“灯”“星月”和“黎明”。
尽管三首诗都使用了零视角,却集中体现了自我中心化的认知特征。他们对黑夜和光的认识,都是由自己出发从内往外构建的世界模型。同时,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因此在诗中使用了“烫”“撕裂”“扯开” 等具有破坏力的动词,将“灯”“树枝”“流星”赋予人的主体性,借由他们之手去探索屏障外的未知世界。当成年读者读到这几首小诗时,对黑夜与光的固有框架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儿童视角下富有动感的认知过程。这种认知心理与行为,使这一组诗歌新颖奇巧,充满灵性,体现了新奇灵动的语言风格。
(二)儿童生活经历与主题的选择
下表为《孩子们的诗》中所有詩歌主题的分类统计。
从上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本书中诗歌所涉及的主题主要集中在自然、家庭和情感三个方面。这是由儿童的生活经历所决定的。2-12岁儿童的主要活动空间在家庭和学校内部。在他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四季、气象、白天、黑夜等是他们每天都会接触的自然现象,父母、兄弟和老师也是最熟悉的人,更不用说他们自己内心的情绪。而他们笔下所涉及的植物与动物,也是生活和书籍中最普遍的物种。从主题来看,这些诗歌所构建的世界中,出现的人和事物都是为人熟悉和安全的,给人一种亲近自然、温暖纯粹的氛围。
三、辞格的运用
在《孩子们的诗》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比喻和比拟两种辞格的大量运用。
(一)比喻
在七十余首诗中,有近三分之一的诗歌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且种类丰富。
1.明喻
明喻是一种形式俱全的比喻模式,包含本体、喻体和喻词。例如:
(6)写诗有点像拍蚊子
——《诗是什么?》
(7)白云就像棉花糖一样
——《极乐天堂》
明喻修辞文本在形式上明显,使用上也非常普遍,显得随意自然。
2.隐喻
隐喻是一种以“是”“变成”等喻词绾合本体与喻体,或省略了喻词的比喻模式,这种模式较之明喻更加含蓄委婉。例如:
(8)白天是/面具批发市场
——《白天与黑夜》
(9)我梦到茂盛的森林/把心事变成小鸟
——《心事》
3.借喻
借喻是将本体与喻词一并省略了的比喻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隐奥的形式,在接受上需要接受者用心体会和解读。例如:
(10)一场大雪过后
冬天感冒了
路过森林的时候
鼻涕落在树枝上
一根一根
晶莹发亮
——《流鼻涕的冬天》
例10“鼻涕落在树枝上/一根一根/晶莹发亮”是一个借喻修辞文本。在这里, 作者是将落在树枝上的学比作冬天的鼻涕,“鼻涕”是喻体,本体“雪”和喻词都没有明示出来。在表达上,隐去本体,让喻体直接呈现于接受者的眼前,使雪“晶莹发亮”的属性特征更为突出,也使叙写更富形象性与生动性。
4.博喻
博喻是一种以多个喻体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事物的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描写的比喻模式。其中用多个喻体说明事物几个方面的类型又称联喻。例如:
(11)春天是一只小哈巴狗
他的尾巴是湖边的狗尾巴花
他的叫声是冰破裂的声音
他的舌头是暖呼呼的太阳光
他的毛是许多小草
他的四肢是粗壮的大树
春天是一只谁都可以认领的小哈巴狗
——《春天》
例11首先用隐喻的手法将“春天”比作“小哈巴狗”。在此基础上,运用联喻的手法,,分别用“狗尾巴花”“冰破裂的声音”“太阳光”“小草”“大树”来形容“小哈巴狗”的各个属性特征。联喻在结构上整齐一致,具有气势,全面地描摹了本体的多个特征,使语言生动形象。
低年级儿童的抽象思维正开始发展,而具体形象思维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他们具有很强烈的感知觉变化,会把一个物体想象成多种不同的事物。多种比喻模式的运用正体现了儿童显著的形象思维的特点。比喻建立在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之上,可以“变未知为已知”“化抽象为具象”“化平淡为生动”。而孩子们选用的喻体也往往别出心裁,出乎意料,既贴切又新颖,令人读之眼前一亮,反复回味又觉意蕴丰富。
(二)比拟
比拟,是语言活动中将人之生命情状转移给物,或将物的情状移植到人身上的一种修辞文本模式。比拟可分为两类,一是将人比作物的拟物,一是将物拟作人的拟人。儿童文学作品是公认的常使用拟人辞格的文本。在全书70余首诗中发现27例拟人修辞文本,3例拟物修辞文本。
拟人修辞文本例如:
(12)清晨
躺在绿叶上的露珠
早早睁开了眼睛
风一来,它们都玩起了滑滑梯的游戏
恰巧
两颗露珠同时滑了下来
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生出了满地的娃娃
——《露珠娃娃》
“露珠”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无生命无情感的事物或现象。作者却将“躺”“睁开”“玩”“抱”等人类才具有的动作行为运用到了“露珠”的描寫中,更显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拟人手法的大量使用,也体现了儿童在认知过程中的自我中心化心理特征。他们倾向于以自己为中心观察自然,于是将自己的行为、心理状态等特点都赋予了其他事物,想象他们与自己是相同的生命个体,体现了强烈的主观性。在表达上,拟人修辞文本体现了作者的物我合一的联想,使平常的普通事物增添了新的不可能特征,增添了文本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使诗歌语言灵动飞扬。
拟物修辞文本例如:
(13)哗啦啦的大雨瓢泼而下
把太阳淋成了落汤鸡
我呢
快活得像一条泥鳅
在草塘里
游来游去
——《睡觉》
例13将“泥鳅”游动的情态赋予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在下雨时“快活”的心情,同时也让“我”与自然融合为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闲适的心情。
比拟手法的使用打破了人与物之间的隔阂,建立在物我同一的移情作用的心理机制之上。这体现了儿童在认知发展初期的自我中心化特点和形象思维方式,是儿童修辞主观性最好的体现,展现了他们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力,也使诗歌语言更添生动形象和灵动有趣。
四、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修辞格方面,大量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文本的建构使诗歌语言具有生动形象、活泼灵动的特点,体现了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和自我中心化的认知模式,表现了较强的修辞主观性,而这些是由儿童这一特殊年龄群体的心理特征和生活经历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果麦.孩子们的诗[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
[2]霍四通.直观、旁观和通观——修辞主观世界中的观察者[J].语言研究集刊,2012:331-340,362.
[3]吴礼权.论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及语用学的关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4):65-68.
[4] 吴礼权.比喻造词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7-104.
[5]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91-92.
[6]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7]皮亚杰.儿童的语言与思维[M].傅统先,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
许亚云,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黄已玲,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