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本特点,实施有效教学
2022-05-30时玲玲汤瑾
时玲玲 汤瑾
【摘 要】《那个星期天》是统编教材中的新课文,不少教师反映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作者的创作理念及文本特点和教学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那个星期天》,文体,创作理念,文本特点,教学建议
一、选题缘起
《那个星期天》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新选编的课文,编排在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本文节选自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四章《童年之门》,编者仅对部分文字作了改动。课文写了一个男孩儿在一个星期天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因为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课文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男孩儿的心理变化过程。
面对这样一篇新课文,不少教师反映其也是一篇难课文。一是因为新选入,可以参考的资料和利用的资源较少;二是文本本身理解起来有难度。
笔者查阅了知网收录的与这篇课文相关的文章,约有二十篇,研究内容基本上是讨论这篇文章的教学。有的侧重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理解文章体现的情感;有的侧重分析环境对情感表达的作用,让学生尝试利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有的则试图破除作者意识流的晦涩,从记叙文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教学。这些文章多是从执教者个人经验的角度总结的《那个星期天》的教学策略,然而并没有人从文本特点和作者的创作理念角度来分析。这些策略是否有普遍推广的价值?其他教师对这篇文章还有没有别的疑问?这些文章的解读是否存在偏颇?这些问题都值得讨论。
为了摸清教师对课文《那个星期天》及其对作者的了解情况,以及他们在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笔者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浙江省某区小学一到六年级的语文教师,参与调查的老师共有100位。通过分析问卷数据,笔者梳理出以下问题:
第一,对《那个星期天》的文体认识模糊,有45%的教师认为这是一篇散文。
第二,教师对史铁生认识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阅读的史铁生的作品主要是教材中节选的《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仅有几位老师提到了《务虚笔记》《病隙碎笔》《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合欢树》等;对史铁生经历的了解主要停留在“身残志坚的作家”“命运坎坷”“怀念母亲”等层面,对其创作理念知之甚少。
第三,多数教师认为《那个星期天》是一篇难课文,填写问卷的老师基本可以把握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但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确。多数教师把教学重点和难点放在体会《那个星期天》表达的情感上面,他们认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是“难以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问题,再加上忽视了习作单元的整体性,导致教学时把握不准重点、难点。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拟从作者的创作理念、文本特点和教学建议两个角度来谈一谈《那个星期天》的教学。
二、作者的创作理念及文本特点
1.《那个星期天》的文体及作者的创作理念
文体是指文章的体裁,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表现手法不一,注重情感的表达和生活感受,抒情性强,语言优美。小说的特点是强调叙事性,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1]。 《那个星期天》基本符合散文的特点,却怎么看都不符合小说的特点,这才会让不少老师认为它是散文。《那个星期天》节选自《务虚笔记》。《务虚笔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所以《那个星期天》在文体上属于小说也是毋庸置疑的。为什么大家对《那个星期天》的文体认识不同呢?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理念。
叶立文在《史铁生评传》中指出,“不难发现史铁生所有的创作,其实都是他生命随想的忠实记录”“若以习见的文学潮流视之,史鐵生的创作或有强弱程度不等的时代特征,但若以他个人的精神历程而论,却可以说史铁生所有的创作都一以贯之,实乃其自护心魂、陪伴生命的救赎之作”[2]。史铁生走上写作之路,源于疾病和家庭的不幸。二十多岁的史铁生本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的人生脱了轨。再加上奶奶和母亲相继离世,对生命的疑问、对亲人的怀念,促使他拿起笔去书写。写作对于史铁生来说,是他在艰难的人生中向死而生,蹚出一条生路来的生存方式。他的作品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作品有着显著的不同。简单地说,他的作品是对生活或生命的审视、思考,语调内敛,深沉隽永,情感蕴藉,总是弥漫着淡然的感伤,呈现的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描绘与存在本身的探讨。谈到自己的创作,史铁生的定位是:你们就把我当成一个写作者,不见得是作家,我写的跟文学可能也有很大差距。文学几千年有很多讲究,我写东西很没有讲究。——我是完全按照心里想的写。[3]史铁生的写作是“我手写我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一定遵循什么章法。
《务虚笔记》被史铁生称为“心魂自传”,是一部以探讨心灵世界为主旨的半自传式小说。以 “我”这一叙述者(有时也是史铁生本人)的心魂漫游为线索,讲述了“我”在写作之夜所遭遇的种种灵魂风景。史铁生将小说里的人物大多视为自我心魂的寄居地,这些人物的经历都是作家印象的一部分。再加上印象又总是相互交叉和彼此重叠的,实际上反映了寄居于史铁生处的那颗孤单行魂的所有印象。第四章《童年之门》讲的是叙述者“我”或画家 Z,在九岁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个小女孩,走进了一座有着很多扇门的楼房。楼房有着迷宫般的房屋甬道以及无数的门,让“我”和 Z 感受到了一种“城堡”式的存在体验。
课文《那个星期天》所选内容就是“我”或 Z 的记忆。小时候的史铁生是孤独的,总是一个人在玩。课文描写小男孩等待母亲时的表现,或许就是留存在他脑海中的记忆。他一会儿跳砖、跳房子,一会儿去翻看画报,想象画报中女孩子们的家,想象她们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男孩儿看似玩得专注,实则内心孤独,只能靠想象去打发那“不好挨”的时光。这也正体现了史铁生所说的“我手写我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史铁生有意改变了小说塑造人物和营构情节的叙事方法。[4]《务虚笔记》的特点在于,虽是小说,但不完全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或审美韵味取胜,而是通过思想主体的想象之舞,在自由心魂的黑夜漂流中,引领读者逐步靠近那至大无外的神秘之在。[5]《那个星期天》虽然是小说文体,但是作者没有写典型的环境、强烈冲突的故事情节,而是以近乎散文的结构方式,呈现的是日常化的生活和对周围景物的具体描写,表现的是“我”对日常生活的感知和体悟。《那个星期天》中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如“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这段话中出现了两次“一声不吭”,看着光线逐渐变暗,时间一点点消逝,母亲还在为生活忙碌,眼看着盼望要落空了,但男孩儿知道自己不能再给母亲增加负担了,只能“一声不吭”。这段文字刻画出了男孩儿的懂事以及他内心深处的无力感和无助。
调研中,有的老师提出,这篇文章的人称有时用“我”,有时用“男孩儿”,这又是为何?史铁生将《务虚笔记》称为“心魂自传”,意在说明作品中的人和事并非客观事实,而是心魂夜行时所发生于精神世界里的种种意识与印象[6]。小说中人物和叙述者“我”的经历、故事等无不是作者生命印象的一部分,这些人物与“我”经常混淆和叠加在一起,表现在人称上,便既有第一人称的表述,又有第三人称的表述。《那个星期天》中男孩儿的记忆,既是他的记忆,也是“我”的心魂游历的记忆,所以才会出现人称“混用”的情况。
2.《那个星期天》的文本特点
从表达方式上来看,本文采用了记叙、抒情、描写等方式。文章整体采用记叙的方式讲述了男孩儿心情的变化过程。本文将要表达的情感融入日常生活中,使用了多种描写方式。以第四自然段为例,这段文字写到了方砖、院子、蚁穴、画报,这些都是男孩儿生活的环境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母亲出去了,“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他只能独自找事情做。在这一自然段中,有动词“踏”“跳”“看着”“蹲”“拨弄”“爬”“坐”“翻看”等,这一系列的动作反映了男孩儿当时很无聊。在这一自然段中,还有心理描写,如“我”拿到画报,想象的内容就是心理描写。一个孤独又无所事事的孩子把自己能想到的、能玩的东西玩了个遍,希望时间过得快些。当人处于焦急等待的状态时,不就是这个样子吗?男孩儿看到母亲因为生活不得闲,自己出去玩的愿望落空时,他“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在不出声地流泪”,表现了男孩儿的懂事与无助。与本单元的《匆匆》相比,本文的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这是直接抒情。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地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作者选取生活中的细节、场景来抒情达意,是间接抒情。
从语言上来看,本文使用了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文中,出现了多处词语反复,如“盼”出现了四次,“等一会儿”也多次出现,体现的是男孩儿对“盼望”的执着。又如“这不会错”“都不会错”等多次出现,说明男孩儿对“第一次盼望”印象深刻。词语的反复体现的是孩子的絮絮叨叨,不停地对自己重复、对家长(母亲)重复,既表现出他想要出去玩的盼望,又表现出他因不能马上走、不断被母亲打断的烦闷。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孤独而惆怅的黄昏”,黄昏本无情,却用“孤独而惆怅”来写,分明说的是人孤独而惆怅。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将搓衣服的“咔嚓咔嚓”声比作“时光的脚步”,体现了时间的流逝,表现的是男孩儿的无可奈何。不同修辞手法的使用,将男孩儿对“第一次盼望”的期待及“盼望”落空的失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教学建议
1. 关注描写母亲的内容本文是“我”回忆自己平生的“第一次盼望”,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盼望”未能实现的失望。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是关注“我”的心情变化,不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分析其心情变化的原因,难免会出现学生理解不了“我”心情变化的问题。
文中只出现了两个人物:男孩儿和母亲。文中很少有叙事性的话语,母亲的一举一动影响着男孩儿的所作所为。母亲的举动和话语也是教学时须关注的重要内容。
男孩儿盼望在星期天出去,母亲也答应了,所以早晨他的心情是兴奋的,充满期待的。上 午,母亲做家务、买菜,“我”焦急又兴奋,孤独地度过“不好挨”的时光。“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地忙开了”“我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此时的“我”依然是充满期待的,但内心开始着急了。到了下午,看到母亲在洗衣服,“我”蹲在她身边,一声不吭。此时,“我”心里想的是“衣服 一 洗 完 我 马 上 拉 起 她 就 走 ,决 不 许 她 再 耽搁”。从词语“一……就……”“决不”可以看出, “我”想得多么决绝,内心是多么着急,但“我”终究没有那么做。男孩儿的懂事真让人心疼。随着光线渐渐暗下来,“我”的心情也慢慢沉郁下去。到了黄昏,因为母亲没能带“我”出去,所有的盼望都化作了委屈的泪水。抓住母亲的一举一动,“我”的心情变化也就能把握住了。理解课后习题第一题“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也就简单了。
2. 利用教材中的助学资料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篇文章所在的单元为习作单元,语文要素为“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怎样表达情感,强调的是形式,可以直接表达,也可以间接表达,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匆匆》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情感的, 《那个星期天》则是采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习作单元课文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作为“示例”,引导学生去模仿和练习写作。
关注课后习题和语文要素第一条。本文课后习题第一题要求学生能够梳理“我”心情的变化;第二题给出了具体的例子,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具体的描写,学会表达真情实感。再结合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基本可以确定《那个星期天》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的插图,结合图画上的内容体会男孩儿的心情。文中出现了两幅插图,分別对应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一幅插图呈现的是“我”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和翻看画报四个情景。同一个人,做四件不同的事,不用四幅画面呈现,而是集中在一幅画面上,将不同时空的场景拼接在一起,形成一种超越时空的紧凑感和紧张感,展示了“我”在等候母亲回来时,一个人艰难打发时间的情形,形象地表现了“这段时光不好挨”。第二幅图,男孩儿蹲在母亲身边,皱着眉头,紧紧地盯着母亲搓衣服,刻画了他内心的焦急。
关注语文要素第二条和“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语文要素第二条为“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强调的是内容。本单元“交流平台”指 出,可以通过写景物、写事、写他人或直接写自己的心情来表现情感。“初试身手”要求从给定的不同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那么,结合上述三部分内容,可以确定《那个星期天》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写作时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教学时,教师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借助具体的人、事或景物表现自己的心情。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Z].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443.
[2][4][5][6]叶立文. 史铁生评传[M].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8:141,378,366,377.
[3]史铁生. 我们活着的可能性有多少[M]. 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