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白居易诗歌创作理念对新乐府通俗化文艺思潮生成的影响

2016-05-09张强

青年文学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创作理念通俗化传播

摘  要:新乐府运动领袖白居易借鉴歌谣的舆情功能,为新乐府运动设计了民间传播的实现路径,通过先期的民间传播,让诗歌充分发挥反映民生的舆情功能,最终达到“天子知”的传播目标。中唐新乐府通俗化文艺思潮的生成正是以其诗歌创作理念为内在动因。

关键词:创作理念;舆情;传播;通俗化

作者简介:张强(1992-),女,籍贯:山西,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01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可以说中唐新乐府运动通俗化创作宗旨的形成与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理念分不开。白居易用诗歌记录时弊,通过通俗化处理,使得携带舆情信息的诗作在民间广泛传播,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和传播效应,并将民间利病的信息传入禁中,促使天子改易政策,达到救济时弊的目标。他的诗歌创作理念,使得作品通俗、务尽成为必然。

一、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理念

1. 重振诗歌的舆情原察功能

舆情现象始于国家治理,舆情与民众的政治参与有关,在古代专制社会中是一种批判力量。《汉书·艺文志》载录了古代的舆情制度:“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1]可惜这项制度后来坠失不举。白居易痛心于“十代采诗官不置”(《采诗官》)。他在元和初年所作《进士策问》第三道中就拟了“复采诗之官”的建议,在《策林》卷六十五第六十九题中又拟了“采诗以补察时政”的问答:“选观风之使,建采诗之官。俾乎歌咏之声,讽刺之兴,日采于下,岁献于上者也。”(《采诗》)裨教化而济万民,可惜“时无采诗官,委弃如泥尘”(《读张籍古乐府》)。白居易从治道的角度出发倡导恢复“采诗官”的舆情原察制度。他在《采诗官》小序中说“鉴前王乱亡之由也”,说明他是从政治角度出发来考虑诗道;这种给定功能下,“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采诗官》)诗歌发挥讽刺之道也成为必然。

2.擅于利用诗歌的民间传播路径

白居易不但具有可贵的舆情观念,还具备文学传播的思想,他有意识地运用文学传播实现“诗可以观”的舆情功能;白居易摹写民病、表达民意,舆情采集构成他的信源;他不但自觉运用人际传播,还明显为新乐府类诗歌设计民间传播的路径;他说“愿播内乐府,时得闻至尊”(《读张籍古乐府》),携带着施政利弊信息的诗歌经过民间传播的充分酝酿,最后上达天听,“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和阳城驿》)从而建立了完整的传播过程环路:信源(舆情采集)→信道(民间传播)→信宿(天子救弊)。

二、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理念对新乐府通俗化文艺思潮生成的影响

白居易的诗歌舆情观念规约了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创作宗旨:篇无空文,句必尽规,决定了作品必以刺为主,所写事相客观化;“愿播内乐府”,传播路径民间化的设计,必然要求风格上的通俗化,放弃“主文谲谏”,走向“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可以说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理念,对新乐府通俗化文艺思潮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有:

1.主题上的以刺为主

白居易的诗歌舆情观念,使得他在创作中充满了问题意识,所写只瞄准各种社会问题,在写法上也以讽刺为主,所谓“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采诗官》),这样他打算扶树的“六义”仅坐实了“美刺”二端。白居易也用这样的标准去评价其他作家,他于唐代诗人独重陈子昂和杜甫,对李白颇不以为然,谓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显然仅指李白的讽刺诗;于杜甫,他也仅称赏“三吏”《花门》《芦子关》等诗,谓其不过十之三四(《与元九书》)。

2.创作风格的浅俗“易谕”

中唐乐府诗的平易质实从元结就开始了,张籍、元、白均是如此。这种平易之风往上可以回溯到杜甫,向下可波衍到宋代。其成因到底有哪些?除了其他因素,民间传播路径的意图,使作品乘借民间传播的风势被之乐府、上达天子是一个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路径设计,使得通俗浅易成为必然。《唐才子传》云白诗“不尚艰难”,老妪能解[2]17;白氏自道诗体顺肆,以便播于乐章;这些正是民间传播路径设计的必然要求。

3.作品的径直质实

白居易将切谏的思想灌注到诗歌创作中,摈弃了讽谏“主文谲谏”的传统,改为径直质实的赋笔。“讽谏”本指委婉劝谏。《毛诗序》云《关雎》“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又曰“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3]63。荀子曰:“《诗》故而不切,其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4]1553。《诗经》讲作诗目的凡11例,其中“讽”占8例,余下3例“颂”亦有讽意[3]12。白居易化委婉为径直剀切,目的在于使“闻之者深戒”。这种变化是对中国诗学传统的一种巨大改变。

可以说,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理念在对传统的选择性继承和强化的同时,构成了对传统的颠覆,不仅将民歌自发反映民意变为谏官对舆情的自觉采择;同时还摈弃追求韵味的诗歌美学,变诗歌“有余不尽”为“务尽”;摈弃诗歌多元丰富的审美旨意,变诗旨多元为单一化主题表达;摈弃“言不尽意”的传统,以小序的形式替代读者完成主题归纳,取消了接受者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在这一影响下,中唐新乐府通俗化文艺思潮便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06.

[2]释惠洪.冷斋夜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创作理念通俗化传播
与秦志存先生《让传统诗词通俗化》一文之商榷
让传统诗词通俗化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嬗变
浅谈我国少儿节目的现状及优化对策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