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具象化: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高效实施的关键

2022-05-30邵巧治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8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

【摘 要】将评价标准具象化,使之可见,使之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改进教学,是单元整体教学高效实施的关键。本文认为通过评价指标具体化、评价过程阶梯化、评价结果形象化三条途径,可以解决实践难题,提升单元整体教学效率。

【关键词】评价具象化,单元整体教学,高效实施

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但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美国学者安德森提出了“一致性”的概念,他认为目标、教学、测评之间彼此相符才能整体提高教学效益。[1]相比而言,单课教学要达到“教—学—评”一致尚且存在困难,单元整体教学面临的挑战则更大。因此,我们在将焦点聚集于课型、模式研究的时候,务必摆正“评价”的位置,确保实验效果的高效。笔者结合厦门市的实验案例,从评价具象化的角度进行阐述,探索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高效实施的路径。

评价具象化,即将评价标准具体化、形象化,使之可见、可操作,使评价结果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改进教学。新西兰学者约翰·哈蒂提出了“可见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可见”首先指让学生的学对教师可见,确保教师能够明确辨析出对学生学习产生显著作用的因素,也确保学校中的所有人(学生、教师和学校领导)都能清晰地知道他们对学习的影响。“可见”还指使教学对学生可见,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成为自己的老师,这是终身学习或自我调节的核心属性,也是热爱学习的核心属性。无论是终身学习还是热爱学习,我们都希望学生将其视为要务。[2]借鉴这一理论,笔者认为评价具象化就是要让学生看得见自己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并知道自己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让教师看得见学生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并知道自己该为学生提供什么帮助。

评价要真正做到让师生彼此都看得见,关键在于评价指标设计要具体、可观测,评价过程要节点清晰、形成梯级,评价结果的呈现还要直观、明了。三者合为一体,协同推动单元学习目标落地。

一、评价指标具体化

这里的评价指标具体化,不是平日里设计教学目标时那样简单列出来,而是强调具体可测。统编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往往只用一句话表述,简练的同时也留下较大的发挥空间,须将其进一步细化,使之成为可观测的评价指标。

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其中的关键词是“了解”和 “简要复述”。如何“简要复述”?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提出三个注意点,分别是:熟悉课文,主次安排,顺序讲述。《西门豹治邺》的课后习题一和《故事二则》的课前导语均安排了相关练习。“词句段运用”也示范了长话短说的例子。教材中的這些提示有助于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但试教后我们发现,复述前的“了解故事情节”和复述时的“语言精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了解故事情节”其实就是熟悉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虽然学生在三年级已学过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学习复述故事时也涉及文章内容的概括,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过借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过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平日里每一堂课都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环节,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概括文章内容”总会因文而异,给学生造成阅读的困难。因此,我们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细化为:熟读课文,梳理内容;按序复述,情节完整;主要详说,次要带过;语言简练,表达连贯;音量适中,口齿清晰。

为进一步使评价指标看得见,我们又将以上细化后的目标再次分解为:熟读课文,运用要素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使用表格··、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梳理;在梳理好的表格、思维导图中标注情节顺序和主次情节,帮助完整复述;主要情节说到二级分 支处··,使之详细些,次要情节只说一级分支。如《西门豹治邺》,“调查民情”是次要情节,只需说“西门豹为了解情况,多次向老大爷询问,终于问清了缘由”。“惩治恶人”是主要情节,应按顺序说清楚西门豹是如何惩治巫婆、官绅头子和其他官绅的。“兴修水利”更简要,一句话带过即可,“西门豹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邺县年年都获得好收成”。运用长话·· 短说法 ···缩减文句,再用合适的连接词 串联故事情节,连贯表达。复述时让全班同学听清楚。以上要求中加点处就是详细的、可观测的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具体化还包括学习目标间主次分明、多维聚焦的逻辑安排。统编教材按照“双线组元”的方式编写,一个单元除了人文主题,一般包含读与写两个语文要素,在单元语文要素之外还有语文学习常规任务,如生字新词、标点符号等的学习。面对众多的学习目标,简单地线性罗列,容易顾此失彼,也会使评价指标模糊不清。仍以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简要复述”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处于中心位置,“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寓意”和基础字词学习等目标则依次置于周边,形成主次分明、多维聚焦的目标体系,清晰指引单元教学。如《西门豹治邺》,在完成“简要复述”五个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学生也理解了西门豹的性格特点,能在人物名片上写下自己的认识:聪明、有勇有谋、冷静、一心为民、心思缜密、逻辑清晰……

二、评价过程阶梯化

教师不能仅把单元整体教学当作一种教学方式,还应从课程的角度对其加以理解、运用。当代语文教育家张定远将单元教学界定为一个教学阶段,强调每个单元要有特定的教学目标,也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3]。钟启泉则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提出单元教学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一个段落,其中的单元既可以是根据教材制定的,也可以是依据学生的学习经验构建的。如此,学生在单元学习中必然要分阶段完成学习过程以达成学习目标,那么教师所设定的评价指标也需要顺应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分阶段逐步递进,这就是评价过程阶梯化。

第一,确定合适的起点。统编教材已关注到语文要素的关联与层递,我们可以借此厘清单元语文要素,确认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学习起点。如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时,学生已在四年级学过《夜间飞行的秘密》《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蟋蟀的住宅》等说明性文章,生活中也接触过各种说明书,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集中学习说明文,进一步明晰说明文的表达特点和学习写说明文。当然,此次集中学习要完全达成目标有一定难度。首先,教材对阅读目标(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的规定比较宽泛,单就说明方法的学习,从《太阳》《松鼠》两课课后习题看,应达到“理解”而不是“了解”的目的。要完成习作目标(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绍清楚)应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其次,为完成习作目标,学生还须联系已有的记叙文阅读经验,在写作前先确定好事物特点(类似于记叙文的中心),再围绕特点选用说明方法。若要介绍的特点不止一个,还须合理安排顺序,分段介绍。面对学生的这些实际困难,我们设定本单元的学习起点为利用先导课唤醒学生的说明文阅读经验,并围绕真实任务准备习作素材。

第二,安排有序的评价点。随着单元学习进程的推进,对于学生是否朝着预期的目标前进,教师可通过评价指标节点及时跟踪检查。仍以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表1中的描述对评价节点的设置体现了较好的序列性,可伴随教学过程使用。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评价节点的设置有明显的梯度,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后者为前者的延伸。评价节点还有缓急安排,有的课时着力于掌握某一指标,有的课时则侧重于巩固该指标,有一次巩固、二次巩固,为学生提供自我实践、反思的空间。[4]

第三,搭建顺畅的“交通站”。写文章时要有过渡句、过渡段,以利于全文流畅表达。单元整体教学也一样。教师通过作业单、反思卡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前或课后学习任务,使各评价节点有逻辑的呼应,使学生的思维主动、顺畅地链接起来。

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教师利用短小的故事引导学生画故事情节图,复习“用要素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一知识点。当天的作业有两项:利用故事情节图讲讲《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自读《西门豹治邺》,尝试画出故事情节图。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第二天新学内容的预备。 《故事二则》是寓言故事,其表现手法与《西门豹治邺》有所不同,但仍可运用要素法概括。教师可通过《故事二则》的预习作业单引导学生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进行观察,发现两则寓言故事的表达特点:内容层层递进,结构简单重复。此时,《西门豹治邺》又成为《故事二则》的学习基础。三篇课文持续发挥作用,使 “简要复述故事”这一能力训练得以落到实处,可以将其迁移到更多故事的阅读与复述中,也为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反思卡用于每堂课的最后 5 分钟,围绕“这节课,我的收获是……”学生先自我梳理,后交流分享;也可以将反思卡设计成课后作业的一小部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自我反思。

实践中,若多位教师共同执教一个完整单元,会进一步突出评价节点衔接的矛盾。教师必须依赖特别设计的作业单、反思卡才能处理好这一问题,确保学生的思维流畅,目标高效达成。当然,这并不代表日常教学中由一位教师执教完整单元的合理性,恰恰是日常的教学忽略了评价节点的衔接,忽略了学生思维活动的有序、有效,导致教学效率不高。作业单、反思卡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看见学生学习结果的窗口,帮助教师联结各评价节点,凸显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为高效教学提供支撑。

三、评价结果形象化

第一,形成数据,直观形象。直观易懂的评价结果有利于师生知晓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开展了前后测试,利用数据分析,客观、明了地呈现单元整体教学效果。厦门市W校开展了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有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参与,以一篇600字左右的历史故事为阅读文本分别进行前测与后测,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理解文意、概括文意、运用方法简要复述的能力。总分设为20分,学生用时20分钟完成。从表2和表3中可看出教学效果良好,不管是哪一个层次的学生进步都很明显。

(说明:“前测得分前四分位”指班级学生前测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处于前第四分之一位的学生得分, “后测得分前四分位”同理;“前测得分后四分位”指班级学生前测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处于后第四分之一位的学生得分,“后测得分后四分位”同理。前后测对比,可以看出处于相同位次学生的学习进步。)

具体教学实施中,5班的教学进度都安排在2班之后,5班的单元整体学习环节更完善、练习课学习更充分,所以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状态更积极。以5班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状态和其前后测试平均成绩(见 表2)为依据,根据皮尔逊相关系数初步统计,得出r=0.51(r代表相关系数),说明本单元整体教学的开展对5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有较为积极的影响。

我们在厦门市Y校开展了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因五年级学生已过了教学进度,实验对象为四年级学生。实验结果显示,四年级学生对说明文这一新文体理解透彻,完成单元习作的质量也很好(见表4)。

虽然相差一个学年,但精心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仍然使四年级学生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第二,作品展示,看到“自己”。对教师而言,显性数据可能更有助于了解全体学生的达标情况。对学生而言,直观的作品更能帮助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实践中,我们除了通过张贴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展示学生的作业单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比、评 价,还利用录音、录像的音视频转化功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有针对性地评判和改進。

如学习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简要复述课文”时,在 《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结束后录下学生复述的音频,并转化成文字。第二课时开始时,让学生观看音频,知晓差距,为挑战“简要复述”这一新任务做准备。第二课时结束后再次录下学生复述的音频,转化成文字,引导学生对比,感受自己的进步。直观的学习效果,对学生产生了正向的刺激,学习氛围非常好。

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时,我们的做法相对简单,效果也很好。教师以一位学生为例,将其前后5次的习作修改依次展现,引导全体学生直观地理解说明文的要素:抓特点,细介绍;分段写,更清晰;用方法,易理解;准用词,更严谨;看对象,选风格。该学生的习作《扫地机器人的自述》从 “丑小鸭”化身为“白天鹅”,震惊了其他学生,激发了他们自我修改的热情。例作如下:

扫地机器人的自述(第一稿)

大家好,我是一名扫地机器人,我是从大工厂里研发而成的。我对人们的帮助可大了,我可以代替扫把、拖把,帮人们清扫地上的垃圾。我直径差不多三十厘米,是一个圆柱形,厚五厘米,大约是一本新华字典的厚度。很多人觉得机器人没有眼睛,不会看路,没办法将地板扫干净,这是对我们的错误认识。我们身上带有感应机制,遇到障碍物会自动避开的。而且当电量不足时,我们还会自己回到充电区去充电。

扫地机器人的自述(第五稿)

大家好,我是一名扫地机器人,我出生在一个大工厂里,那里还有我很多兄弟姐妹。一出生,我们就被送到各大卖场,提供给有需要的人。

我直径差不多三十厘米,厚约五厘米,大概是一本新华字典的厚度,我有着一个圆形的肚子,肚子下的几根细线是我的腿,别看我的腿细,走起路来,我可是不知疲倦。我的肚子旁还有一个吸风口,是专门用来吸食地板垃圾的。

我对人们的帮助可大了,相较于扫帚需要主人自己动手,我可以让主人解放双手,我自己行动,清理地板上的垃圾。每次把我放出来,我就如同一匹“饿狼”,对着地板上的“食物”就是一阵狼吞虎咽。

我还很智能。很多人觉得机器人没有眼睛,不会看路,扫着扫着就会撞到东西,没办法将地板扫干净,这可真是小瞧我们了。我们身上带有感应机制,遇到障碍物会自动避开。而且当电量不足时,我们还会自己回到“家”里补充能量,“满血复活”后再出动,不需要主人额外费心。

现在很多人因为忙碌的工作而无暇搞卫生,只要有了我,就能拥有一个一尘不染的家。

评价具象化,让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变得更清晰,互动更高效。有了这样充分的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效就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洛林·W. 安德森.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 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 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32~51.

[2]约翰·哈蒂. 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教师版)[M]. 金莺莲,洪超,裴新宇,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79.

[3]张艺川.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20.

[4]邵巧治. 整体设计 优化历程 层级评价——以《好的故事》为例探索难文浅教[J]. 福建教育,2021(44).

【本文系厦门市第五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语中高段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501)和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质提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JJKXB20-1232)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整体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语文教材育人价值的关联与反复
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