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2022-05-30徐秋凤
徐秋凤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常具有鲜明的任务驱动、学生主体、评价伴随等体现活动性的特征。综合实践活动课《我给班级“换新装”》一课教学带来的启示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应处理好任务的大与小关系、指导的放与收关系、评价的虚与实关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任务;指导;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一至九年级开展班团队活动,内容由学校安排。”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知识(方法)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其教学常具有鲜明的任务驱动、学生主体、评价伴随等体现活动性的特征。本文结合最近听到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给班级“换新装”》,谈谈笔者对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效率的看法。
一、处理好任务的大与小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通常是由活动任务驱动的。活动任务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即有没有兴趣参与,能不能充分展开探究、进行体验、解决问题或形成作品、获得认知。好的活动任务通常来自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包括综合性与实践性),但更需要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即任务不能过大、过于笼统,需要适当细化分解,以变小、变具体(当然,过小、过于具体的任务很难统领一节课甚至多节课的教学),从而让学生更明确、能下手。
《我给班级“换新装”》一课,由学校德育处的一个班级布置评比活动作为情境任务导入,引导学生明确布置要点(评价标准):实用、美观、便捷、新颖以及体现班级特色。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得出需要布置的板块:荣誉榜、争章榜、图书角、信息栏、学习园地……然后,教师出示教室示意图,讲解前侧与后侧,布置活动任务:3个小组进行教室前侧的布置,3个小组进行教室后侧的布置;限时8分钟,进行布置方案的设计。
这个情境任务以及分解的活动任务应该说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学生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对教室的布置并不陌生。然而,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最后,各组只是把需要布置的几个板块大致地画到了教室示意图的相应位置上,也就是变成了简单的位置确定而非真正的教室布置;有的小组甚至把图书角布置到了黑板上。
究其原因,教师布置的活动任务过大、不够明确,太散、不够聚焦。以教室空间位置划分任务,学生需要布置的板块还是很多;板块功能并未明确,而实用、美观、便捷、新颖等布置要点很难找到明确的抓手。因此,学生无法操作。这也就导致了整堂课教学的重心偏离,成果不尽如人意。
如何改进?
其一,于常规处延伸:大任务分解子任务。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得出需要布置的板块之后,各组选择其中一个板块进行方案的设计。最后,6组的方案组合成班级的布置方案。如此一来,各组的任务更明确、更聚焦。
其二,于常规外突破:子任务突显独特性。可将课题由“我给教室‘换新装”改成“我的教室我做主”,用一组教室创意布置的图片打开学生的思维,提问:你心目中理想的教室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现有的教室环境出发,打破常规,对如何打造心仪的教室环境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出创意布置的任务,让学生分组领取子任务进行方案的设计。如此,学生的经验被唤醒、思路被打开,操作就有了一些抓手。
二、处理好指导的放与收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但教师的指导也不可或缺。在实际的教学中,常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教师指导过多,掌控学生,导致学生不理解、跟不上;二是教师指导过少,放任学生,导致学生无提升、胡乱做。因此,教师需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找到方法、发现结论;在学生遇到困难、出现疑惑时,通过路径提示和案例启发等手段,引导学生联想、迁移,拓展思维、举一反三,使其依然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自主探究得到方法与结论。这样才能让学生收获“带得走”的能力。
《我给教室“换新装”》一课,教师利用情境任务给出实用、美观、便捷、新颖等布置要点,显得比较生硬,完全是牵着学生走,以至于学生并不理解,也不知道如何操作。这样的指导是收着的、拘着的——怕学生出错,把什么都想到了、告诉了,但又说得过于笼统、浮于表面。
根据上文,修改过后的《我的教室我做主》教学,设计了创意布置的挑战性任务:学生分组领取子任务以后,可以让他们根据所选的子任务讨论布置的要点,并通过适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自己想到实用、美观、便捷、新颖等要点,而且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其的理解。
明确要点之后,如何体现这些要点?这是本课的难点,需要教师做好指导。除了通过图片呈现案例,给学生启发,促学生迁移之外,可以在设计方案里添加一栏,引导学生发现现有布置的不足之处,从而产生创意布置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也就能体现实用、新颖等要素。
有了这样的放与收的指导,学生便能较好地学会布置教室(实践证明,学生最后呈现的方案创意十足、层次丰富,甚至出现了“组合”“套装”“系列”方案),进而迁移至布置自己的房间等其他空间。
三、处理好评价的虚与实关系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學、教师更好地教。但是,很多教师不重视评价或者不知道怎么评价,出现了“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套路化”“评价单一化”等现象,也就是评价“虚设”的问题。诚然,客观、准确的评价常常是很难实现的,尤其是面对开放性的活动任务带来的复杂的活动过程和丰富的活动结果时。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努力让评价“务实”一些,也就是处理好评价的虚与实关系。比如,在评价对象上,兼顾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学生个体和学生小组,贯穿活动始终,面向学生全体进行评价。又如,兼顾定性和定量方式、语言与动作方式、口头与书面方式和教师、学生甚至机器主体,进行灵活、生动的评价。尤其是要基于教学内容的要素(或教学目标的维度),制订可操作性强又不失灵活性的评价标准,以实现评价的针对性(检验教学效果)。此外,还要注意“放大”学生的闪光点,以凸显评价的激励性,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生机勃勃。
《我给教室“换新装”》一课,学生分组设计出布置方案之后,教师首先让各组展示、汇报方案,全班点评优缺点,各组修改方案;然后让布置教室前侧和后侧的各3个小组分别再次展示、汇报方案,其他小组学生“点赞”,从而评选出最佳方案。这样的评价是虚的、流于形式的,没有具体的标准,学生很难抉择,只能凭感觉,最后评选出的最佳方案也不是很能服众。同时,活动任务过大导致各组布置的方案大同小异,即都只是把布置的板块标注在一个位置而已,也给最后的评价带来了困难。
如何改进?不谈活动任务设计带来的布置方案本身的变化,可以基于布置要点设计包含实用、美观、便捷、新颖等维度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据此对其他小组的方案进行评价,先作出有理有据的点评,再给出适当的评分(或星级),最后综合各维度的评分(或星级),得到各方案的总分(或星级),从而评选出最佳方案。此外,还可以评选出最实用方案、最美观方案等,让评价更加多元、更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