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X”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探索

2022-05-30周扬明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本文论述“语文+X”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现状、意义,通过语文与物理、地理、生物等学科的融合教学实践案例,具体阐述“语文+X”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方法和路径,旨在推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 跨学科融合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3-0069-04

随着普通高中“三新”改革(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逐渐深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成了当前高中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在此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科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和趋势,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以学习任务群为形式进行呈现,增设了整本书阅读、科学专著阅读、跨媒介阅读等新内容。这说明“三新”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不再是传统、单一的课堂,而是具有时代性、开放性、综合性、融合性等特性的多元化课堂。为此,笔者开展了“语文+X”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探索。所谓“语文+X”,即在开展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元素,打造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提高语文学科学习能力的同时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并逐步适应信息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部分教师不重视跨学科融合教学

从2017年开始,我国陆续出台普通高中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标志着普通高中教育进入了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新课改阶段。立足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平衡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综合课程的研发,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研究。然而,发展至今,仍有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不重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研究,不少教师实施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学习活动依旧以单门学科为中心,不能有效将跨学科内容融入语文教学,无法通过跨学科融合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接受能力未能得到很好发展。

(二)跨学科融合教学层次较浅

跨学科融合教学和传统单科教学相比,二者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既有较多的联系,又存在显著的差异,但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不能科学地认识这些异同,致使“语文+X”跨学科融合教学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只是应景式地将某一篇课文或课文的某一个片段与其他相关学科做对接处理,而不是在对语文学科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篇课文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科学认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异同,然后准确找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点,再制订融合教学目标、设计融合教学方案、选择适当的融合教学方法。另外,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开展的融合教学,大多只涉及学科间的表层问题,无法真正实现学科间的深度融合。

(三)教师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跨学科教学的大环境尚未发展成熟,教师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理念还有待培养,特别是教师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虽然学科教师应该成为本学科的专家,但是在“三新”改革背景下,要想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优质的新时代人才,教师就要不断吸收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知识,使自己成为“博学家”,才能深入推进跨学科融合教学。可现实并非如此,一方面,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仍以学科专业教学为主,更强调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忽视培养师范生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新进教师入职后,教育部门没有开展相关培训,没有营造出一个跨学科教学的大环境,教师实施跨学科教学的积极性、能力均有待提高。

二、实施“语文+X”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价值观、必备品格、重要能力等各个要素的综合体现,就语文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活动就应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但是,现实世界是多元、复杂的,单靠语文学科的知识,学生很难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生要具备更高的综合素养,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有效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性,是其能够与其他学科融合的重要原因。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教师应积极推进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研究。在实施“语文+X”跨学科融合教学研究过程中,教师要跳出单科教学的局限,通过挖掘课内外、校内外活动和社会生活中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的元素,促进各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并在真实情境中寻找有创意的教学融合点,然后通过活动与体验、问题与探究、设计与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理解,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发挥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育人效应。

(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改变碎片化、机械化、浅层化的教学方式。目前,逐个讲解知识点、简单进行单项技能训练等浅层次教学的课堂仍然存在,这样的课堂信息量小,思维密度不够,教学方式简单化,而且缺乏新鲜感,学生容易疲惫,教学效率较低。实施“语文+X”跨学科融合教学,就是各学科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确定跨学科教学的课程主题和学习目标,设计跨学科教学的学习概念清单和具体学习项目,这样的融合课堂是学科思维、学科方法、学科精神的有机融合。“语文+X”跨学科融合教学突破了语文学科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的限制,学习方式从静听默记变为实践参与,使学生在面对同一现象或同一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明确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步骤,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这样的教学方式实现教育教学趣味性与知识性的协调统一,推动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双重改革,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水平。

(三)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语文+X”跨学科融合教学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跨学科融合教学不是简单的两个学科交叉教学,而是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思维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首先,教师要善于并主动发掘学科融合点,而要找到最佳的学科融合点,教师就要具备更加先进、更加全面的教育观、课程观和更高的专业能力。为此,教师除了要对课程标准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还要研究各学科的教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科学的教学实施过程及质量评估手段等。其次,传统的单科教学以学科为中心,教师主要围绕某一学科进行教学研究,虽然能达到专和精的效果,但也存在教学思维模式化、教学模式单一化等弊端。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教师除了要精于本学科,还要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所涉猎甚至研究,并通过跨学科听课和跨学科主题校本教研、主题沙龙、讲座、论坛等学科融合研修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活跃自身思维、拓展自身专业视野、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X”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

“语文+X”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目的是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把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跟其他学科的内容融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意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拓宽学生看世界、看问题的视域,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如,笔者在校本课程教学中设计了“我们如何与自然相处”的教学主题,开展了以“自然与人文的交响”为主题的阅读与朗诵、生活物质与健康、资源与能源合理使用、地球生物圈活动等跨学科研究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思考“自然给了人类什么”“人类给了自然什么”等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从而把语文、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有机对接起来,使学生能够用更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更专业的知识认识世界、用更高效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培养。下面,笔者从“语文+物理”“语文+地理”“语文+生物”三个方面,具体论述“语文+X”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语文+物理”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的一项核心素养,科学态度与责任是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二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而且,自然科学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学生深入学习古代自然科学,并以跨学科视角理解语文学科的相关文本,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更能让学生透彻理解文学与文化的深层关系,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成就,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这是实现“语文+物理”跨学科融合的基点。如教学《张衡传》一课,笔者便融入了物理知识,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破解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之谜。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以近年社会各界关于候风地动仪真假的争论为切入点让学生研读课文,然后用思维导图展示地动仪的结构,使学生理解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接着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地震成因和传播途径,介绍地震横波、纵波的传播速率和振动样式,结合地动仪的关键构件“都柱”分析相关物理原理,将语文学习与物理知识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張衡其人、其事、其情。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展示我国著名天文仪器专家胡宁生的事迹,以及关于他在88岁高龄还动手研究、阐释张衡地动仪科学原理的报道,让学生在了解两位伟大科学家的人生故事、伟大发明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培养钻研精神,生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准确分析、掌握字词的意义,是语文学科学习的基础,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精神,而“科学探究”正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内容,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能让学生科学地把握诗文的意蕴、准确地赏析文本的情韵美。如朱自清名篇《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句话:“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单科教学中,分析这句话时,语文教师往往只是分析诗人的感情生活,或者只是针对语句做简单的字词解释,这样容易固化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对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文章教学与相关物理知识进行融合,首先提出“作者所写的‘缕缕清香从何而来”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分子热运动的物理知识,从温度、风速等方面对荷花绽放所释放的芳香油分子的运动进行分析。其次,笔者开展了如下演示实验:第一步,打开香水瓶的瓶盖,让学生站在一定的距离闻香水的味道;第二步,用吹风机的冷风模式吹香水,让学生对比两次闻到香味的浓度;第三步,用吹风机的热风模式吹香水,让学生对比三次闻到香味的浓度。通过上述两个教学环节,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科中分子无规则运动与风速、温度的关系,而且对句中“缕缕”二字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这样的跨学科融合课堂更具生趣、更有魅力。再次,笔者设计了拓展训练环节,让学生运用同样的物理知识分析陆游《村居书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的“花气袭人”、李清照《一剪梅》中“红藕香残玉簟秋”的“香残”、林逋《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暗香”等词语的内涵,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鉴赏分析能力。这样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深刻领悟语文的独特魅力,还能通过物理知识的融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二)“语文+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三新”改革背景下的学科教学更注重情境式教学、探究性学习,更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实践“语文+X”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通过“语文+地理”的融合,能够有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中,笔者以“诗词地理”为主题开展相关教学,通过对古诗中包含的地理知识、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将诗词求美的维度和地理求真的维度融合起来,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知识和文化,能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如教授苏轼的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笔者就以“雨”作为“语文+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融合点。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提出“雨的类型有哪些?苏轼遇到的雨是哪种雨?这种雨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等问题,让学生找出词中涉及的地理学科元素,如“雨”“微冷”“春风”“斜照”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其次,笔者通过PPT向学生展示这首词的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然后让学生分析“三月七日”“沙湖”等,时间、地点与地理学科中天气知识相关,如“三月七日”为阴历,转换为阳历大概是四月份,而“沙湖”为湖北黄冈,此时沙湖的季候正是“料峭春风”时节,那么此时所下之“雨”便是由冷空气南下造成的,因此作者所写“微冷”正符合此时此地此景的感受。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让学生分析“料峭春风”“微冷”“萧瑟”“莫听”“吟啸”“徐行”“谁怕”“任平生”等关键词,使之了解苏轼在倒春寒时节遇到“微雨”时,所产生的情感不是气愤、愤懑等,而是“莫听”“吟啸”“徐行”“任平生”,从而深刻理解苏轼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那种旷达、洒脱、超然的心态。最后,笔者展示苏轼的仕途行迹,让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绘制苏轼的“官旅地图”,然后进一步探究“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内蕴。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苏轼的“官旅地图”,清楚地了解了其命运多舛、怀才不遇的一生,也深刻地理解了其在面对不如意的人生境遇时,所表现出的“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与旷达的态度。

通过这一课例可知,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地理学科的知识,能够有效创设生动、真切的教学情境,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有利于语文学科深度学习的实现,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语文+生物”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无论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还是近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篇章,有的篇什与生物学科有密切联系,教师以这些作品的学习为切入点,将语文学科与生物学科进行融合,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对相关文章进行解读,运用科学思维理解文学语言,学会把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进行“互译”,加深对篇章内涵的理解。如《诗经》中有许多描写动植物的诗篇,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自然”“生命”两个关键词将语文和生物结合起来。其中,在语文学科方面,教师可侧重于对诗中描写的自然之美、二十四节气里草木妙用等知识做讲解;在生物学科方面,则可侧重讲解花的结构、花的解剖、认识苔藓和放线菌等植物、蚯蚓的观察和解剖、秋天树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知识。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既可以从生物学层面了解自然、生命,又可以从美学层面体悟生命意义,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花”在自然界中是常见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也是经常为人描写的事物。下面,笔者便以“花”为切入点,说明语文学科与生物学科融合教学所产生的“一花两世界”的奇妙境界。从生物学上说,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是植物繁衍生息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花的盛开需要适宜的温度、光照,还需要植物激素的调节。因为这样,不同种类的花便具有了不同的特点、习性等。基于此,人们为不同的花赋予了不同的蕴意,如玫瑰代表“爱情”、康乃馨寓意“伟大神圣的母爱”、百合象征“百年好合,家庭美满”。这正是实现“語文+生物”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基础所在。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经常借花抒情言志,如杜甫的《江头四咏·丁香》:“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这首诗所描写的“主角”是丁香花,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生物学和文学两个层面对之进行解读:首先是生物学层面,杜甫笔下的丁香花是细小柔弱、叶细且带有浮毛、幽香怡人的,这是丁香花的生物学特征。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了解丁香花的生物学特征,笔者通过PPT为学生播放了丁香花的图片及介绍丁香花的视频。其次是文学层面,杜甫所写的丁香花美丽但不张扬、素净而且娴雅、细小但却楚楚动人。杜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丁香花的生物学特征给诗人的直观感受,另一方面是诗人将自己的身世之感与丁香花的生物学特征融合了起来,便产生了如此独特的诗情。最后,笔者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了杜甫在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杜甫写作这首诗的深刻用意。

通过《江头四咏·丁香》一诗的教学,笔者发现,对语文学科而言,与生物学科的融合增加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对生物学科而言,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增添了生物学教学的诗意。“语文+生物”跨学科融合教学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探究意识,又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双向发展,更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观察世界、感悟人生。

综上所述,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可以构建融洽、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在“三新”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积极探寻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路径,打破不同学科间的“壁垒”,尽量减少各学科的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探索[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6).

[2]陈小山.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1(39).

[3]高克贵.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6).

作者简介:周扬明(1977— ),广西灵山人,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

(责编 蒙秀溪)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