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境界探析
2022-05-30刘鑫
刘鑫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各种书法类别纷纷涌现出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其中王羲之的书法影响较为广泛和深远。王羲之擅长行书、楷书、草书的灵活运用,个人、家庭、社会政治环境因素以及复杂时代背景的多重影响,造就了王羲之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分析王羲之书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艺术渊源,可充分了解這一书法的艺术性和美学性元素。现从美学思想和艺术境界两个角度分析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点,从书法的情与意、中和思想、形与势,从笔法细腻、自然本真、意象自由、人格独立等角度充分了解王羲之书法所体现出的美学思想与艺术境界,进而从美学艺术角度深入剖析王羲之书法的艺术底蕴。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擅长行书、草书、楷书多种书法字体。据史料记载,王羲之出生于公元303年,卒于361年,享年59岁。他生于东晋名门望族,自幼深受书法世家的影响,之后听从长辈安排,拜当时的书法名家卫夫人为师,又研习了魏晋时期书法大家的书法风格,将其融会贯通,突破魏晋以来的传统书法风格,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书法体系。主要代表作有《兰亭集序》《丧乱帖》《快雪时晴帖》等,主要书法理论有《书论》《用比赋》等。其书法作品和书法艺术风格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甚至也给后世及其他国家的书法艺术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可见其书法艺术成就之高。
王羲之书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魏晋时期是重要的政治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局势不够稳定,政权更迭频繁。这一变化,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源泉和现实基础。汉王朝灭亡之后,当时的社会进入了一个战乱频发的阶段,统治阶级压制着底层阶级的穷苦百姓,整个社会乌烟瘴气,紧张压抑。这样动荡不安的背景,给社会大众的文化心理也造成了影响。人们开始重视先秦诸子思想,开始建立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经过不断探究和演化,真正理性的哲学、文学作品开始出现,给当时思想、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突破。许多名人士大夫将自己的兴趣转到内心世界和寄情山水中,进而在艺术领域大放异彩,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书法才得到重视,并且开始发展和繁荣。
王羲之作为这一历史背景下脱颖而出的书法大家,前期经历了系统的书法理论学习和创作,有着丰富的思想和鲜明的主题观点,其对政治的态度、对世事的感悟无不体现在对书法造诣的独特创新上。而且从哲学基础上来看,虽然王羲之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哲学思想学习,但从其言论与作品中都可探究出其对哲学思想的感悟。郭沫若曾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是集儒家、道家于一体的混合艺术品。商承祚也认为王羲之的思想中含有儒道并蓄的一面。由此可见,王羲之的书法中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元素。
王羲之书法的艺术渊源
个人原因
王羲之所在的家族是魏晋时期的琅琊王氏,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名门望族。由于社会动荡,这一氏族举家迁到了战乱较少的江南地区,之后在此定居。等到琅琊王顺利登上帝位,琅琊王氏因从龙之功成为新朝贵族,王羲之便是生于这样的家族中。他自小在物质和思想上都十分富足,虽然幼时木讷寡言,但这丝毫不影响其艺术天分的流露。受父辈的影响和熏陶,王羲之从小养成了不好名利、向往个性和自由的性格,因此一直担任着清职小官,不欲卷入纷争。之后受朝廷公卿盛情相邀,才勉强担任了右军将军,后人多称其为王右军。但后来因其与上司政见不和,内心愈发渴望脱离官场,最终以为双亲守孝为由离职。自此,王羲之便远离官场,与几位好友时常相伴游山玩水,闲娱垂钓,进而在思想境界上有了质的变化。同时他在书法学习上天赋异禀,且十分刻苦,每日临池洗砚。其书法学习先后受到其叔父和卫夫人的教导,之后又博采众长,在游历过程中不断吸取优秀书法的精髓,开拓了自己的眼界,最终在书法上有了更深的造诣。
家庭原因
从其个人成长环境看,琅琊王氏是王羲之的根祖,属于古时的大姓家族。庞大的家族势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王羲之创造了练习书法的条件。比如其祖上有谋士王翦、王贲,著名贤士王戎,人才辈出。这一氏族的势力范围因这些人才的充实而得到扩大,当时民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传言,可见这一氏族的威望之高。这是从政治历史角度来看,而从文化角度分析可知,琅琊王氏是一个文化氛围十分浓厚的家族,王羲之的父辈中,其叔父王廙,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受到社会民众的喜爱,在王羲之启蒙时期,其是王羲之人生中的第一位书法老师。王羲之家族自西汉王吉以来便十分崇尚儒家风气,到魏晋时期,儒家家风已经十分成熟。王氏家族十分注重门风孝友、清廉简朴的生活作风和处世作风,家中有文集者共有54人,有文名无文集者数不胜数。于书法一域,其一家便出现了几十位书法大家,比如王羲之的祖辈王戎、王衍等擅长草书,父辈王旷、王廙擅长行书、草书,同辈中的王洽擅长隶书和行书,王恬擅长隶书、草书。不仅如此,在晚辈中,王羲之的几个儿子也都精通书法,其第七子王献之和其侄王珣的书法技艺十分高超,对后世的影响也较大。由此可见,这样严谨有度的家风和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为王羲之书法造诣的不断深化提供了肥沃的成长土壤[1]。
社会环境因素
从其生长环境中可知晓王羲之所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也正是由于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才造就了王羲之书法中精炼的美学思想和深厚的艺术底蕴。从公元196年到公元589年,这三百多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几乎平均5年才有一段战乱平息的日子。同时,这一时期也是自然灾害的频发期,据史料记载,这一时间段内水涝、蝗虫、传染病等自然灾害共发生600多次,但统治者只顾争权夺利,不顾这些天灾带来的祸患。在东晋时期,皇权政治形态是皇权与门阀士族共同治理,由此出现了“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民间说法。王羲之出生的时代便是东晋政权刚刚建立的时期,用“位高权重”来形容王羲之的祖上也不为过,而王羲之的家族便属于这四大家族的一员。正是这一特殊的政治时代,给王羲之渴望自由的思想埋下了种子。
王羲之书法的美学思想
讲究传情表意
我国传统艺术文化讲究意象美,古代文人雅士都习惯用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志向,进而赋予了艺术作品更为丰富的内涵和人文气韵,艺术价值也得到提升。在书法领域也不例外,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在美学元素表现中,十分讲究传情达意,以意表形,以形补意。从王羲之对传情表意的艺术处理上来看,首先,他素来就十分推崇“令意在笔先”的观点,强调书法创作中立意的重要性;其次,王羲之认为立意的体现需要以具体的“象”为载体,因此在书法研习中,十分讲究书法行云流水、遒劲有力的形态,这一书法笔体与汉魏时期书法的质朴风格大相径庭,而王羲之所要表达的“意”就是要融入“象”之中,由二者相互映衬、相互体现。这一形式正是王羲之书法中美学思想的典型特性。另外,在书法研习与创作中,王羲之也将情感和思想渗透到了“意”的领域。在其不同作品中,王羲之所表达的心境也有所不同。孙过庭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评价道:“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由此可见,对不同情感、不同意境的呈现是其书法美学思想的特色之一[2]。
崇尚中和思想
中和思想即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在指引思想发展、承载传统艺术精神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书法美学来看,中和思想讲究不偏不倚,比如书法下笔圆润有度、端正有形,在这种文化思想影响下,能呈现刚柔并济的书法字体,体现出创作者的精神气节。这一点王羲之早有论述。其在《书论》中,便阐述了书法应当力道适中、圆润有度、载骨抱筋,这一论述体现了王羲之在书法创作中強调中和的美学思想。从王羲之的笔体中也可以发现,无论是行书、草书还是楷书都非常灵活多变。比如《兰亭序》中所采用的字体便兼具草书与行书的特点,其中“之”字的笔体形式更是有多种写法,被历代书法理论家研究和探讨。同时,王羲之还从用笔的角度对书法艺术创作提出了要求,认为书法用笔需要曲直并用、疾涩兼备。由此可见,在用笔方面王羲之也十分讲究中和的美学思想。
注重形势兼具
古代书法与汉字产生的时间大体相似。学者李学勤认为,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便是书法的起源。在汉代时期,书法风格倾向于大气内敛,文人墨客都以豪迈开放的精神气韵来练习书法,字体形式也是由此开始从单一化的籀篆演变为隶、草、行、楷等书体,其在形式、结构上的变化给书法形式的多样性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这些书体也开始在功能上呈现出表情达意的特点。书法学者在相互探讨作品时,首先关注的就是其“形态”体现,就如同我们遇到一个人,会先观察其整体的气质。书法中的形态指的是书法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气韵,是一种能够被人所感知的状态。汉字产生之后便有了象形表现手法,技法也不断充实和完善,为书法的形成提供了源头基础。书法写作时要求粗细、曲直、方圆等均衡有度,王羲之的行书、草书作品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自然流畅、艺术美感强,极富形态气韵。而“势”的表现是书法美学元素中的重要内容,反映出其书法气势的张弛、内敛、温和、开阔等。王羲之的作品《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着重对“点画”“书”作了论述,强调势由形来体现,形蕴含于势中,二者筋脉相连,别具意蕴。这一观点印证了王羲之对形势兼具的辩证美学的看法[3]。
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色
细腻简约
自东晋起,以往的古拙书风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王羲之的生平中,在书法领域的应用已经登峰造极,具有明显的细腻、简约、艺术化特征。以楷书为例,楷书在东汉时期流传范围较小,到了西晋时期才开始被大众关注和应用,当时的文人墨客又创新了与楷书十分相近的书体,王羲之的楷书便是由此演化而来。在用笔方面,注重起笔处停顿动作的力道和技法的控制,入笔后又十分注重回、折、按等手法的灵活搭配,使得书法作品整体结构严谨,布局规整。在运笔速度上也是舒缓在前,急促在后,在笔画形态上讲究排列紧密、气势如虹。经过这一创新性的排列改造,楷书字体笔画之间的关系已经基本形成。整体结构规整矫健、细腻流畅,书法创作由古质走向了新妍,这为之后楷书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自然本真
台湾学者卢建荣曾说:“魏晋人习惯用‘自然一词来表现丰富的想象力和饱满的意象体系。”其中“自然”一词从正面可理解为事物之本原;从反面来看可理解为不因物之变化而受到破坏的意象。自然作为一种接近天然的风格,是书法大家一直追求的创作形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大都是随性书写而成的,极少有“创作”,因此从其作品中可看出,多数内容都是记录日常琐事的,比如老师考校、亲友问讯等内容,篇幅不长,三言两语,一挥而就。著名的《兰亭序》法帖便是信手所作,内容中甚至有草稿涂窜的黑疙瘩,真真体现出了自然、随意洒脱的艺术特征[4]。
意象自由
从王羲之书法中体现出的艺术境界来分析,张天龚先生评价王羲之书法是“礼玄双修”,认为王羲之书法中的立意和意象,是回归自然、追求独立自由的精神表现。对王羲之书法的这一评价有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讲究书法在艺术境界上的体现,其二是讲究书法在人生境界和书法境界中的有效衔接。恰如其分地剖析出了王羲之在书法创作中意象自由的艺术境界。而且王羲之在《尚想黄绮帖》中提到了“尚想黄绮,意想疾于繇”,这一句话直接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书法艺术追求紧密衔接了起来,赋予了书法“意”的内涵。同时,王羲之《初月帖》和《万岁通天帖》两帖的风格气韵,自然天真、恣意畅达,不加修饰,体现出了王羲之在创作技法上的精妙绝伦、自然天成。
表露人格
魏晋人士极为看重风骨,这样的社会风气给大众思想与灵魂的解放提供了现实的环境支撑。钟繇提出“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这一说法阐述了“人”这一主体在书法创作领域的技法造诣。王羲之在《记白云先生书诀》中也提到了“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充分彰显了个人的风骨气节。
古人说:“文如其人。”书法艺术首先表现的是创作者的人格情绪,其次才是技艺水平。书法能反映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品位,还能反映创作者的人格特点。比如王羲之在行书、草书、楷书上讲究自然平和,在笔势运用中讲究健美遒劲,这与其自身风流豁达、率性纵情的个性相一致。由此可见,王羲之书法追求的不是粗狂,而是洒脱自如、浑然天成,恰恰体现出王羲之追求独立人格的艺术境界[5]。
王羲之之所以被后世称为书圣,不仅仅是因为他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在于其书法作品中蕴含着的深厚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因此,后世从其书法作品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境界方面探讨其书法作品的综合价值,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还为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由此可见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世书法艺术及书法美学研究的影响之深。
参考文献
[1]周娟.王羲之书法美学思想探析[J].决策探索(下),2020(06):86.
[2]蔡洞峰.《兰亭序》的魏晋风度及其美学思想[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1,35(01):79-83.
[3]王亚辉.重精抑熟:王羲之的书法观念[J].中国书法,2019(19):184-186.
[4]李刚田.王羲之书法的渊源与流变[J].中国书法,2019(09):56-73.
[5]姬力昭.王羲之书法艺术渊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新西部,2020(1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