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分析

2022-05-30亓中天

炎黄地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数字化

亓中天

新媒体产品提供的传播力正悄然改变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方式。结合新媒体时代下内容传播的特点,明确非物质文化遺产保护的路径,有两个明显的脉络逐渐呈现出来。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和方法从单一变成多样;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动机从“抢救式”保护变成“多渠道”传播。所以,在新媒体多元化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正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其不再是单一的内容,而是能够实现文化与教育融合、塑造非遗文创产业链的有效手段。

从新媒体的概念出发,可以发现这是一类由互联网技术衍生出的产品。不同新媒体产品内容传播机制存在的差异,是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实现内容创新、信息扩散的基础。需要正确认识各类型新媒体产品与非遗数字化保护之间的关系,明确其中的“蜂鸟效应”,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效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保护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语言、文化、哲学和艺术等复杂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结晶,也是我国悠久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因此,社会文化的塑造需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去除冗余和琐碎之后的艺术精华,利用新媒体产品进行宣传、保护工作,可以打造独有的文化链条,快速给予不同人群更多文化层面的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式

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与分析可知,过去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讨论主要局限在“抢救”和“传承”的范畴,缺少“互动娱乐”的属性,因此难以配合我国的文化宣传工作,不利于打造正确的文化保护“循环”。虽然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关注整体性、生产性保护领域的内容,但在宣传渠道上仍难以满足现实层面的需求,这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缺少内部助推力。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内容,通过研究固态保护等多种概念,可以发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式”保护是关键词,主要用来解决如何更好地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

从统计结果来看,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虽然涉及众多方面,但在打造文创产业链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如今,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与新媒体产品的广泛运用,使人们逐渐投入到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讨论中,如何运用新媒体产品让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不再局限于“抢救性”保护,成为了当前阶段的主要论题[1]。

根据《中国非遗保护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可知,重视新媒体产品带来的影响,发挥其作为增速快、用户基数大、文化交叉融合程度深的数字产品平台效用,完善对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创新,可以体现出新媒体平台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中的“试验田”价值,助推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执行,这也恰好从侧面体现了“蜂鸟效应”。数字技术的进步衍生出了各类新媒体平台产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能够带动相关工作的进步,实现对原有工作的创新和现有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扩散”。由此可见,新媒体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为非遗数字化保护创造了更多条件,逐步形成了共同“进化”的体系,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形成了互相影响的传播闭环。

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

科技的进步使信息、文化的载体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明确“蜂鸟效应”的影响能够更好地进行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同时也能借助现有技术的发展带动相关工作内容的创新与进步。“蜂鸟效应”在新媒体多元化中最明显的体现是,新媒体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带动了生产效益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在新媒体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下,将新媒体产品内容进行细分,提高人群获取信息的效率,成为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整体机制。此外,随着各类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新媒体平台均有所发展,因此利用新媒体平台中独有的用户流量池,确定非遗数字化保护的路线,可以推动整个工作的创新发展。

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推进能够打造相关的文创产业链条,这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还可以加强人们日常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提高社会的文化底蕴,带动相关文旅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出“蜂鸟效应”的优势。例如,在过去,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传播、宣传方面存在问题,人们难以提高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缓慢,无法塑造良好的文创产业生态。由此可见,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才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以此可以间接推动人们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认识,确保非遗数字化保护收益,带动文旅产业的进步[2]。

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落实,需要依靠新媒体产品和数字虚拟概念的应用,积极应对时代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将数字虚拟技术广泛应用于非遗资源保护领域,这也成为“非遗数字化保护”的一个重要主题。从技术层面制定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保护计划,将新媒体、数字虚拟、体感技术等技术运用到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和开发中,推出以VR体验为主要形态的内容,用户通过佩戴VR设备的方式,在全景视觉体验中自由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的优势

明确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工作内容,梳理数字化保护工作的脉络,配合对移动终端等设备的使用研究,可以提高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成效。同时,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扩增非遗资源的宣传渠道,可以提升非遗资源的文化影响力,并通过“数字体验”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此外,数字虚拟技术是未来技术发展的前景,通过对这一保护方法的分析利用,可以更好地提升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优势,为用户提供能够深刻认识我国非遗文化资源的平台,让用户在虚拟数字提供的仿真世界中,认识到我国非遗资源的多元性,理解传承我国历史根脉的重要价值[3]。

利用新媒体产品对非遗资源进行宣传,并非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娱乐化的方式,将解决濒危非遗资源保护问题作为整体目标。通过对当代人群信息阅读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社会大众更喜欢娱乐性高的网络信息,因此配合大众阅读习惯,将新媒体产品应用于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传播、保护上,或许可以得到突破。由此可见,在新媒体多元化形势下,非遗数字化保护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用于宣传、保护的通道增多;其二,提供了数字化变迁的条件;其三,有助于打造相关的文创产业链条。

新媒体形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式

运用移动终端,传承好、利用好特色非遗资源

如今,图像的高保真技术推动了“虚拟文化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开始成为传承特色非遗资源的基本条件,基于终端的底层架构,配合对移动类终端设备的研究,可以运用新媒体平台软件提升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效果。同时,配合对数字化宣传材料的渲染,还可以实现在数字领域的大范围传播,做好非遗资源保护的数字化转变。这种利用移动终端保护非遗资源的方式不仅可以对非遗资源进行数字形态的转换,还利于非遗资源的传播和存储。分析非遗数字化保护问题,可以发现从内容生产到非遗资源的传播层面,数字化这一概念呈现出高度“溢出”的特征,这是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技术在各种领域中的明显体现,正因此,需要提出技术赋能非遗资源传承的概念,从而制定宣传、保护非遗资源的计划,量化这一形式的保护方法,分析判断其对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有多大的意义[4]。

例如,从传统的视角分析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问题时,往往会将财政投入在固态保护层面上,此举虽然能够解决非遗资源濒临消失的现实问题,但难以从现有问题的出发,找到促进非遗资源传承和发展的新路径。移动终端等新媒体产品的出现,对非遗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具有突破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保护、传承非遗资源的过程中,能够依靠关键技术实现不同领域的融合,跨越非遗资源在传播过程中的阻碍,使之与教育培养、文化塑造、区域经济发展等工作更好地衔接。据不完全统计,从移动终端设备的功能中衍生出的非遗资源保护方式能够达成以下效果:其一,实现了数字化推广;其二,解决了人民参与传承非遗资源不足的问题;其三,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平台,并利用移动终端进行非遗生产活动的宣传,增加非遗传承人的收入来源。

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信息交互,提供非遗展示的理想化通道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这就要求在非遗数字化保护中,不仅需要提高文旅产业的规模,还应将新媒体产品平台作为非遗展示的理想化通道,通过互动娱乐的方式,提升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价值。同时,结合我国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创产业,并配合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打造庞大的产业链条,以此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此外,利用新媒体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撑,有利于解决非遗项目“越保护越濒危”的问题。由此可见,如今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在于“造血”能力不足,难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提供的宣传渠道向文娱、教育、影视等领域“溢出”,造成整个工作无法显现出强大的外部特征,无法解决非遗数字化保护经费投入不足、自身造血能力较差的问题。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非遗文化的传播通道、信息交互模式等进行探究,找到工作价值溢出的渠道,结合对非遗资源的宣传、推广,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提供的内容通道,使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与打造文创产业链条挂钩,从而通过非遗文化的内容组成、经营业务来增加不同人群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提升人们的审美体验,使人们感受到非遗资源的真实魅力。此外,基于抖音《2022非遗数据报告》显示的内容,可以认为依托新媒体产品,拓宽非遗资源宣传、推广的通道,可以塑造较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形成以抖音等新媒体产品为核心的“文旅产业+”的经济模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解决非遗传承人经济来源不足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宣传、推广满足当前时代下各类人群对审美、文化的追求。最终通过利用产业链条,解决濒危非遗资源的保护问题,使我国文化脉络得以延续,提高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结合虚拟技术,加强对非遗资源的宣传推广

受益于数字技术打造的成熟产品体系,非遗资源的宣传通道得以拓宽,但经济条件、非遗文创产业不够集中的问题导致非遗资源难以通过“自身造血”的方式实现保护传承。因此,若不能利用技术赋能,避免非遗资源陷入濒临消失的境况中,将不利于经济的增长以及民族自豪感的提升。为此,需要对图形渲染、虚拟技术应用方向和特点进行分析,使之与非遗资源的宣传推广工作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创生”的方式,在虚拟平台存储和保护非遗资源,完成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变迁,解决非遗资源濒临消失的问题[5]。

虚拟技术的出现为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进步,其可以对高清图像进行识别、应用,甚至可以做到对内容的实时渲染,利用虚拟技术构建的世界也越来越追求沉浸式体验感和内容的可互动化。同时,利用虚拟技术将非物质文化资源展示给社会大众,不仅为整个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方式,也为保护濒危非遗资源提供了可参考的数字化手段。虚拟产业现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将一切内容转移到虚拟平台之中,突出元宇宙概念的影响,或将成为后续技术发展的远景目标。虚拟技术也将被广泛运用到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播等多个领域中。如2022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腾讯联合制作的“云游长城”小程序,就是将虚拟数字概念运用于文化保护工作的一种体现,这也为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了方向和理论支撑。利用虚拟数字技术,让用户借助互联网产品在虚拟数字世界中体验非遗资源的魅力,增进社会大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降低濒危非遗资源的保护难度。

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中,找到技术融合的新路线,配合对新媒体产品的使用探索,可以对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内容、流程进行创新,使新媒体产品的运用成为非遗文化资源扩散、传播的基础方式。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此项工作,还需要正确认识各类型新媒体产品的功能差异,选择与非遗资源协调性更高的方式,帮助各类人群认识我国文化脉络中蕴含的文化和技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得到更好的完善。其次,数字化的保护和推广也是当前阶段保护濒危非遗资源的最优实践路线,而数字化技术的崛起也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路径,將非遗资源的展示与购物、文创等活动联系到一起,打造出一体化的产业链条,确保非遗传承人不会处于被时代边缘化的状态,打造出独有的文化链条。最终,在内容生态、产品服务的相互链接中,利用数字技术在虚拟世界里打造“非遗+数字藏品+文创内容”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朱金鑫.新媒体视域下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以天长“天官画”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0(02):210-214.

[2]李岩岩,林燕.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传承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2021(21):116-118.

[3]周弘宇.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3):39-40.

[4]胡远慧.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现状研究——以广东省音乐类非遗为例[J].北方音乐,2019,39(11):229-230+247.

[5]刘勐,李亮,杨正.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J].社科纵横,2019,34(02):70-74.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数字化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