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开发

2022-05-30牟烜民

炎黄地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景德镇瓷器技艺

牟烜民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烧制技艺源远流长,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进行传承与开发能够起到铭记历史、留存美学、延续产业、弘扬人文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在传承模式、人才建设、保护方式、开发过程等方面存在困境,导致传承与开发效果不佳。基于困境分析,可以制定并构建全面的传承与开发模式,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生产性保护途径,基于时代开启创新历程等。

传统技艺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既带来了物质财富,也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做出了诸多贡献。传承传统技艺是对过往历史的认可,也是夯实人类文化根基的重要举措。但传承工作并非简单易行的,而是极为复杂与深奥的,倘若不能良好应对与处理其中的复杂因素,传承效果将会不尽如人意。时代在发展,传承工作也要因时而动,本文以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为例,结合当前传承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希冀所获得的研究成果能够助力该技艺的传承与开发。

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发展历程

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拥有千年发展史,在这千年之间,其不断完善成熟,从最初的简单粗糙发展到如今精湛的技艺水平,利用其所生产出的瓷器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美名,不仅在国内享誉盛名,在国际上也是久负盛名。景德镇瓷器之名源于北宋景德年号,当时该地区创制出了“色白花青”的影青瓷,该瓷器瓷胎细白致密,在花色打造上也有所突破。到了元代,景德镇瓷器出现了青花样式,开启了彩绘瓷器新纪元。后受明代商业化潮流驱动,景德镇一度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各类瓷器层出不穷,相应地,景德镇瓷器的烧制技艺也达到了更高水平。在明朝嘉靖年间,从事瓷器烧制者不断增加,更为新生力量与新的特色融入瓷器烧制技术打下了基础。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景德镇瓷器艺术的巅峰,当时的瓷器制作广泛吸收外来工艺元素,精益求精,之后更是成为“中华瓷艺集大成者”;清朝后期,国力日衰,西方制瓷技术后来居上,景德镇瓷器外销量不断减少,同时国内市场也被外来瓷器所垄断,景德镇瓷器开始陷入低谷。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景德镇瓷器吸纳了很多西方元素,在审美观念上也逐渐向权贵阶级靠拢,虽然这会缩小景德镇瓷器的受众范围,但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技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创新。民国时期,传统瓷器烧制技艺并没有被时代潮流淹没,而是由一批批制瓷人传承下来,这时的瓷器烧制模式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向更大的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发展到今天,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面临着新的环境与挑战,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开发,使其在新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是我们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传承与开发的作用

铭记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知历史可以知晓历史进程,也可以探索兴替规律,而历史又是广泛的,要想全面了解历史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景德镇瓷器作为“历史见证者”,能够成为人们了解历史的一个角度。从景德镇瓷器之名来源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北宋时期是瓷器展示从整体性发展到个性化的重要分水岭,之所以如此,与北宋时期所推行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有着密切联系。当时,北宋朝廷通过颁布免除或减少税收等政策来鼓励个体开展手工业,有技术、有想法的手工业者得以进一步创新,为瓷器烧制技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另外,北宋时期的煤炭加工业也有所发展,而煤炭除了作为烧制陶瓷的重要燃料,其所含有的金属元素也能通过提炼融入到瓷器釉面中,为瓷器外形的塑造以及提升瓷器的艺术性、观赏性创造条件。景德镇瓷器在其发展、兴盛、衰落、转型的过程中反映出了历史发展进程,传承与开发瓷器烧制技艺,既可以帮助研究者透过瓷器了解历史,也能赋予景德镇瓷器历史特性与地域特性,使其在人类文明史中拥有特殊地位。

留存美学

景德镇瓷器之所以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与其具备的美学价值密切相关。人们对美的事物充满无限向往,而在对美的审视中,外观美、工艺美等皆是重要内容。景德镇瓷器包括多个类型,有玲珑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薄胎瓷、雕塑瓷、青花影青瓷等,其中青花瓷典雅素净,有着超然脱俗之气,让人观之温和自然;玲珑瓷明净剔透,其纯洁感給人无限的遐想空间;釉瓷颜色五彩缤纷,满足人们对不同色彩的需求。从技艺层面考量,釉面多层次存在与各层具备不同结构特性是呈现不同外观效果的关键因素,并且在烧制过程中,火候的不同会使内部元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存在差异,生成的产物会影响光线吸收和反射效果。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传承与开发能够留存美学,使其在当今时代依旧熠熠生辉,为美化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作出贡献。

延续产业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瓷器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即使在今天,瓷器产业依然具有重要发展意义。瓷器产业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将这一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瓷器文化延续下去,既有利于瓷器产业的发展,也能为瓷器制作注入文化动力,使瓷器产业不单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标,还能为国家文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技术工艺是瓷器产业良好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传承与开发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不仅是技艺本身的延续,还能使技艺传承人在瓷器产业发光发热,为“传帮带”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产业的良好发展需要人才队伍的技术能力与精神品质向更高水平进发,需要注意的是,人才培养不能是空中楼阁,必须要有坚实土壤作为支撑,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从古至今所获得的发展成果与人才积淀便是重要土壤。

弘扬人文

在长久的发展历史中,景德镇瓷器承载与凝聚了太多的人文精神,其中包括精雕细琢、不允许存在瑕疵的工匠精神,对技艺、原材料等进行革新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内容支撑景德镇瓷器不断发展向前,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周边人民的观念,引导他们在生活与生产中不屈服,不守旧,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当今文化多元与国家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民族生命力越旺盛,就越能在这一局面中脱颖而出。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传承与开发是弘扬人文、塑造民族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得到切实夯实。具体来说,“传承”是以延续传统人文精神为目标,夯实民族人文精神为基础;“开发”则是立足于当下现状对传统人文精神进行延伸与革新,使其能够在当今时代发挥精神支撑的作用。

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传承与开发困境分析

传承模式困境

说到传承,很多人会认为让传统内容继续在当今时代存在便达到了传承目标,但如果只以“存在”为标准,传承过程会简单很多,传承模式也容易得到构建,可实际情况却不容许这种现象出现。试想若传承内容束之高阁,不能为实际生活做贡献,那只会沦为没有生命力的标本,其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传承模式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承内容的不完整、不全面。其表现为将技艺本身作为传承对象,而对于技艺的现实可行性、传承载体等方面缺少考量,导致在传承过程中遇到诸多阻碍。二是忽视教育传承。教育是传承的重要途径,优质的教育模式既有利于技艺传授,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传达内在精神。但是现实情况中多采用的技术传帮带模式偏重技术掌握效果,对其模式是否发挥育人作用不够重视。三是传承理念机械固化。传统技艺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传承内容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如果在传承过程中拘泥于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的技艺内容,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难以对传统技艺内涵获得深入理解。

人才建设困境

将一件事做成做好需要大量人才支撑,在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传承与开发中,具体表现为既需要专业的传承与开发人才,也需要专业的瓷器烧制技艺人才。这两类人才均需通过实践培养才能获得,若只是纸上谈兵将难以达成目标。以瓷器烧制技艺人才为例,当前市面上,能制作出既有古代瓷器风韵又有鲜明个人特色的产品,且技艺水平较高的人才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与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培养策略不科学等脱不开干系。例如,虽然部分艺术类高校开设了瓷器相关专业,但是课程资源、师资力量、培养模式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学生难以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也因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实践培养渠道处于较低层次。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的相关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与人才建设困境具有密切关联,加强研究以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是应对这一困境的重要着力点。

保护方式困境

若想在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传承与开发中获得更好效果,做好保护是重中之重。对于“技艺”这种非物质文化内容,保护技艺掌握者是重要的一步,例如现实生活中会通过成立专项民间技艺协会,提高技艺掌握者待遇水平等方式来实现保护目标,但从长远来看,技艺掌握者也需利用技艺创造收益,使这些保护方式能够持续下去,否则将会在“入不敷出”中走向末路。这种困境会引发技艺坚守与市场趋向相冲突的问题,若一味坚守技艺,可能会因与市场需求不符而无法创造收益;若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传统技艺又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变质”,使保护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便是保护方式困境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找到技艺坚守与市场趋向之间的平衡点,在保护好传统技艺的同时,也能使其在新的时代获得长远发展。

开发过程困境

做好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的开发是其在新时代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发过程包括本体开发与拓展开发两种模式。本体开发指围绕技艺本身进行优化与完善,形成具备更高生产效率与质量品质的技艺;拓展开发指发掘技艺更多方面的潜质,如品牌建设、文化建设等,目的在于扩大技艺影响力,为形成产业与规模化生产提供支撑。在本体开发过程中,技术是主要难点,虽然现代社会的科技力量较之古代社会得到大幅提升,但传统瓷器烧制技艺中的部分精华之处还是难以呈现,如釉体烧制过程中成色控制十分复杂,利用现代机器也很难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在拓展开发过程中,理念局限是主要难点,打造具有特色、凸显自身品格的产品是拓展开发的重要理念,但如果太过拘泥其中会陷入盲目排外的误区,阻碍拓展开发范围,也会导致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失去与外来元素相互融合的机会。

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传承与开发策略研究

构建全面到位的传承与开发模式

首先,在传承内容上要做到“道、技、器”一应俱全。“道”能够揭示传统技艺的本质特征,包括技艺理念与追求,传承与开发过程中对“道”进行凝练,能让传承者与开发者从精神层面上认识瓷器烧制技艺,进而在实际传承与开发过程中明确方向。“道”为先,后续“技”与“器”才能被更好地把握,如此所采用的实践途径与物质载体才不会出现冲突现象,使得“以器观技”与“以技定器具”获得更好的效果。其次,夯实教育渠道。秉着“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开启传承与开发进程,拉近传统技艺与人们的距离,尤其是心理层面的距离,让人们不仅能掌握技术,也能从中受到熏陶,从而革新传承与开发理念。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市场需求等也会不断变化,这需要传承者与开发者及时调整与革新理念内容,指导实际行为契合时代进程,确保瓷器烧制技艺在新的时代拥有立足之地。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并且要向专业化建设进发。正所谓专业人干专业事,只有获得专业人才队伍支撑,景德镇瓷器烧制技艺传承与开发才能步入正轨。因此加强瓷器烧制技艺研究、提供更多知识资源、采用科学合理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要重视培养传承与开发队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轻易被外在文化理念所影响。赋予荣誉称号与夯实身份认知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策略,要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避免陷入形式化漩涡。创设实践培养基地,让工作人员通过实践途径提升技艺水平与工作能力,例如相关学校可以与景德镇生产窑口建立合作,让学生亲身参与瓷器烧制过程,基于实际经验与理论知识不断领悟瓷器烧制技艺的精华与内涵。

落实生产性保护途径

关于技艺坚守与市场趋向存在冲突这一现象,有学者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理念,目的在于通过将瓷器烧制技艺融入生产、流通、销售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瓷器烧制技艺既能得到良好传承,也能在后续开发中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该理念要想切实落实,需要构建一套非物质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互动机制。该机制的实施需要政府、社会大众、企业等全面参与,其中政府要发挥监督与宣传作用,监督企业以合法合规方式开发传统技艺,并大力宣传传统技艺,使社会大众获得充分认知;社会大众要响应政府宣传,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以正確的审美态度对待传统技艺;企业一方面要基于市场需求对技艺开发应用,另一方面要做好本体保护工作,双管齐下,维持瓷器烧制技艺原貌。

基于时代开启创新历程

创新是必然的,没有创新,景德镇瓷器会因为与时代脱节而影响发展前景。创新过程要立足于时代需求,也要充分考虑实际条件。数字化技术能助力瓷器烧制技艺得到更好的控制与展示,如虚拟现实技术能让人们近距离感受瓷器烧制过程,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用于规划动态进程,让人们对烧制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但陶瓷烧制技艺的有些内容尚不能通过现有技术条件实现,需要继续沿承传统技艺,通过把握传统技艺精华使其得到更好发挥。这提示创新历程的开启既要积极吸收与应用新元素,也要深刻掌握传统元素,使创新成果更为实用,在新的时代展现其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帅铭.钧瓷烧制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2]蔡妤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18.

[3]王宇晗.京津冀非遗传承发展与衍生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20.

猜你喜欢

景德镇瓷器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