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为基 温暖为先 育人为本
2022-05-30韦屏山
韦屏山
【摘要】本文论述新高考背景下南宁三中实施选课走班的实践:通过学习政策文件,进一步领会高考改革精神;强化组织领导,提升治理水平;以理念引导实践,坚持发展为本;通过组织前期考察,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模拟;以学术引领改革,综合推进学生选课走班;思考改革展望,打造核心课程,以“五化”课程策略保障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优化教学管理、打造品质课堂和变革学习方式促进深度学习,通过“五阶”学术路径推动专业发展,实现选课走班的平稳落地。
【关键词】新高考 课程改革 选课走班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3-0039-04
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3+1+2”模式,即在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的基础上,将物理、历史作为首选科目,学生必选其中1门;将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作为再选科目,学生可任选2门。与此相对应的是,学校在学科教学中开展选课走班制度。选课走班制度并非新事物,早在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实施,而真正在广西全面推行是第一次。那么,在技术层面选课走班如何实施、如何进行管理、如何应对各类挑战等,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应当着重思考的是,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如何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如何进行学校课程规划等。依据这样的思路,我们逐步开展了探索。
一、学习政策文件,领会改革精神
政策文件是推进教育改革的依据,南宁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南宁三中)高度重视新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教育改革的系列政策文件,组织全校教职工以专题会议、网络研修等方式开展学习培训,深刻领会高考综合改革的目的、意义、内涵和要求,为顺利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
针对本轮课程改革,我们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总目标,以学校文化建设、学科育人为载体,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培养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轮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有两项具体任务:一是素养导向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国家基础课程的优化实施及课堂教学的重构——直指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二是适应新高考的课程调整和管理变革,进行选课以及走班管理变革,增设或调整校本课程——顺利对接新高考,从传统应试教育和学校管理中解放出来,进行适应新高考的变革性实践。
二、强化组织领导,提升学术治理
为扎实推进改革,南宁三中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双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学术性质的“两会五中心”,即学校学术委员会、学科奥赛委会、学校发展研究中心、课程开发管理中心、教师发展规划中心、学生成长指导中心、资源服务保障中心,以扁平化实体学术机构的高效运行,推进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建设;开展了以实体学术机构为单位、以项目为推动的课程领导力建设工程。“五中心”各自负责立项建设本中心的课程项目,以南宁三中新时代课程体系结构为纲,开展课程规划编制学术研讨会,各中心提交规划初稿至学校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4月),至2021年5月,初步完成了规划编制。
南宁三中以学术机构的高效运行推进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如由科研处牵头组织学校发展研究中心设立8个项目组,围绕课程、教学、评价、管理和指导等方面展开研究。每个项目组设有专项负责人、安排研究内容、设定预期成果,项目组成员包括科研处、教务处、政教处、年级组、心理组等教研组骨干教师,联动协同、整体推进。8个项目组承担11个任務群,分两个阶段逐次展开,拟于2023年8月完成并验收。而课程开发管理中心负责协调选课组织管理部和高一年级的工作联动,完善了面对未来的整体性解决方案。
三、理念引导实践,坚持发展为本
南宁三中确立了“坚持立德树人、尊重学生选择,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成长,确保发展至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指导思想,坚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的发展性原则和“学生会选乐选、家长放心、学校满意”的平稳性原则,在具体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南宁三中开发了12种选课组合,其中,青山校区形成了11种选课组合、五象校区形成了8种选课组合。从2022年4月份的调查数据可知,南宁三中青山校区学生对选课组合“一般满意”程度以上达到98.32%,五象校区学生“一般满意”程度达到97.36%。对少数及个别学生选择的选课组合,学校方面并没有取消,而是综合调配资源给予支持并开足课程,如青山校区有2人选择了历史+化学+地理组合、3人选择了物理+地理+政治组合、3人选择了历史+生物+地理组合、7人选择了历史+化学+政治组合;五象校区有4人选择了物理+生物+政治组合、1人选择了历史+化学+地理组合。选课走班的方式促进了学生心理、情绪的良好发展,而开放的良好氛围有效降低了学校管理方面的压力。
四、组织前期考察,推进生涯模拟
(一)考察调研,学习先进
2019—2020年,南宁三中先后组织干部、骨干教师赴6省19所学校考察学习,调研先进模式、学习先进经验。通过调研、学习,我们了解了这19所学校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及其在新高考模式下实施选课分班、走班教学面对的一系列挑战及应对方法;基于此,我们逐步达成改革共识,一是只有完善和构建更好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新高考的要求以及学生素质发展的需求;二是进一步完善学校生涯教育体系,帮助每一名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涯发展之路。
在多次考察调研中,我们对高考综合改革及改革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明晰改革的路径,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拓宽了新时代的教育视野。
(二)生涯教育,会选乐选
新高考正在改变着高中生的学业及个人成长规划,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变成多种复合模式,这种变革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和促进学生成才,让学生的选择空间更大、更广阔。因此,南宁三中构建了完整的生涯教育“135发展模式”,树立“适恰、适应”的核心理念,建立实践拓展、社团发展、校企体验三大实践平台,以及规划课程、探索活动、发展指导、学科渗透、主题班会五个实施路径;生涯教育的实施遵循“四个结合”原则,即生涯教育和心理工作相结合、生涯教育和主题班会相结合、生涯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生涯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南宁三中通过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把立德树人融入生涯教育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将生涯规划与个人发展、社会责任、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强大的内心世界、深刻的思维方式、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广阔的国际视野,促进学生个性而又全面地发展。例如,高一上学期全年级开展了研学旅行,其中多个班级开展了红色研学旅行。教师借机引导学生铭记党的光辉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爱党情怀,在回忆峥嵘岁月中感受革命先烈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又如,学校面向全体高一学生开展了生涯游园会,游园会由“强化自我认知——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普及生涯知识——对梦想的分解和评估”“参加模拟招聘——遇见未来的自己”“宇航员自白——顺利‘着陆,筑梦再启航”四个部分组成,教师指导学生从意识唤醒和生涯发展方向进行人生规划。除此之外,还开展了“职业说”活动,邀请来自不同行业的家长和校友走进课堂,向学生介绍自己所在行业的特点、发展前景和能力需求,接受学生近距离的访谈,直面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具体选课之前,学校先在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开展宣讲活动,通过讲政策、讲程序,让学生会选、乐选,使家长放心。
(三)模拟选课,资源评估
通过模拟选课,学生了解初步选课分布情况,教师了解学生初步的选课意向、学习需求,学校才能做好课程设置、考试安排、课程设计、课时安排、教学组织、师资及资源配置、学生学习和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南宁三中分别于2019年11月、12月进行了两次模拟选课,基于模拟选课数据,启动教室、教师资源匹配研究,形成了初步的应对方案。在技术层面,通过两次模拟选课的实操积累了经验、完善了工作程序,进一步形成了具体的工作方案。
每年有大批优秀学子进入南宁三中求学。从整体上看,这些学生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学习方向相对明确。鉴于学校和学生基本情况,南宁三中于2021年11月、12月和2022年1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模拟选课,最终于2022年2月完成选课,学生开始走班教学。选课走班制度实施以来,学校各方面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五、学术引领改革,综合推进选课
(一)细化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
为保证选课走班制的顺利进行,南宁三中建立了“选课指导—模拟选课—方案制定—课表生成—走班选课”等实施流程,并对关键时间点、关键人物、关键细节进行了梳理,同时根据选课走班的需要,借鉴其他省份的先进经验,建立了选课走班实施方案、指导手册、班级管理方案、选修课程办法等制度,为选课走班提供了保障。具体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二)“五化”课程策略,保障素养落地
选课走班制度的推进给学校课程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南宁三中对国家基础课程进行“五化”处理,即课程实施层级化、课程内容主题化、艺音体(艺术、音乐和体育)专项化、跨学科课程融合化、特需内容微课化。“五化”课程策略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也是对课程内容的二次开发和深度开发。下面,以南宁三中艺音体专项化、跨学科课程融合化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2002年以来,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南宁三中一直致力探索艺音体专项化。如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改变了传统行政班级的授课局限性,实现体育选项课走班制教学,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软式棒垒球、街舞、轮滑、花样跳绳、珍珠球、智慧飞盘等多个课程项目供学生选择。体育选项课走班制教学获得了学生的喜爱,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其身体素质。跨学科课程融合化是指把几门学科课程整合成一门综合课程,通过某一主题将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将多种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在一个具体的任务或者项目上,不同学科教师共同实施教学、分担相应的内容。以“光阴的故事——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为例,教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将语文、历史、地理、英语等学科知识跨学科整合,让这几门学科的教师面向选修学生同上一节课,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和把握,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强化了学科融合,在创新课程建设方式的同时,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
(三)优化教学管理,打造品质课堂
基于实施新课堂和应用新教材的需要,南宁三中实施“五维”教学管理(如下页图2所示),即以“精准作业”提效率、以“听课研课”激反思、以“教学比赛”推发展、以“学情监控”保质量、以“教研品牌”促学术,有力保障了新教材的高质量应用。
在实施“精准作业”方面,学校围绕题目命制、说题解构、研制标签三方面,保障精准作业,推进精准教学,通过定期开展命题培训、原创题命题大赛等,提升教师命题技能。在推进“听课研课”方面,学校研制新教材实施背景下的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打造了“二階五步一体化”主题高效研课模式,常态化开展校级优质课评比,开展了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限时写题活动。在强化“学情监控”方面,学校建立了学情分析系统,以学力评估与促进为中心,以课堂、考题品质优化为牵引力,以考情、班情分析评价为驱动力,以大数据采集及应用为助动力,促进了教学复杂系统的高效率运行。在打造“教研品牌”方面,每个教研组提出本组的研究品牌,并以项目为抓手,提炼教学模式,建设校本课程。目前,已建校本课程有高中语文“读写共构”教学策略、数学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物理问题解决“事·数·型·算”四重表征教学法、“三阶递进、六维促学”导向化学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实践、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研究,以及基于“思政教育”的高中生物课堂,等等。
(四)变革学习方式,促进深度学习
为适应选课走班新形势,南宁三中倡导并实践了六类学习方式,即合作学习、项目学习、研学游学、研究性学习、无界学习和具身学习,推动师生关系的变革、课内外的互联互通。如英语组的项目式学习,开展了以“家长会后与父母相见”为故事开端的英语原创剧本表演,项目主题既真实又有趣,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围绕这些主题去探究并解决问题。项目式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学生在构思方案、自主探究、做出决策以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决策、创造、系统推理分析等高阶思维,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不同的学生对待同一问题可以得出多种解决方案,有效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和综合考量。
(五)“五阶”学术路径,推动专业发展
为适应“双新”课程给教师发展带来的挑战,南宁三中以“三课”为抓手,聚焦课题研究、围绕课程建设、引领课堂实践,致力推进教师研究的成果化、系列化(如图3所示)。同时,以项目建设为驱动,教学成果培育为目标,规划了课堂掌控—课题引领—课程领导—项目统领—成果培育“五阶”学术发展路径,有力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坚持立德树人,实践温暖教育
变革过程既是新奇的,又是艰辛的,为了凝聚全校师生共识,共同应对挑战,南宁三中以“守望相助、温暖同行,各有所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共同愿景,打造温馨的校园环境,营造温暖的课程、课堂、班级文化氛围,实行温情的学校管理,让学生涵养“真·爱”教育情怀,促使教职工追求幸福的教育工作生涯,提高师生的支持感、归属感、安全感、认同感,共同筑造“温暖三中”。
在选课走班制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以下三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是要有先进理念和技术。改革的关键是理念,实施选课走班制度,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选择。经过三个月的选科教学实践可知,在走班管理上,多几种组合和少几种组合几乎没有差异,没有最好的选科组合,也没有最好的走班模式,而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二是要有专业素养和能力。教育的着眼点是学生,着力点是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是各种选课技巧、排班技巧,更不是挖空心思引导学生选择自认为好的科目组合。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内涵,而不单纯是教学技巧。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是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素养。三是要有平台和模式。本轮改革是学生素养导向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而学校的课程平台建设是关键。管理层面的选课走班若是没有课程的支持,即便选课走班的模式是有效的,其育人效果也难以达成。因此,只有完善课程体系,才能打造良好的实体课程平台,从而为实施选课走班制度保驾护航。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