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空间再设计

2022-05-30李劲燕

炎黄地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湛江市规划历史

李劲燕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缩影,因此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相关单位应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合理开展空间再设计工作,将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与现代城区的功能性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据此,探究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空间关联性,同时以广东省湛江市三民路为例,从实践角度为相关单位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提供参考意见。

于城市而言,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发展与对外宣传的重要标签。以湛江市为例,当地独特的民国风格建筑赋予了城市独特魅力,现代城区的改建工作也为城市增加了历史厚重感,有效推动了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当文化成为一种能够增强城市知名度的生产力时,作为标签的历史文化街区能否得到合理规划与保护对城市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历史文化街区是构成城市空间精神文明内涵的主要框架之一,是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基石,也是构筑城市系统和微观建筑形态的重要内容。

基于此,相关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规划部门专家应积极落实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做好空间的利用开发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探索。当前,部分地区的文化保护单位与城市规划部门缺乏协同工作机制,其历史建筑保护与空间设计规划缺乏科学性,导致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建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不利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由此可见,科学规划高价值历史街区设计与空间利用工作,对推动旅游城市、历史文明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文化建筑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的关联性

历史文化建筑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工作是规划部门的重点内容之一,维护历史文化建筑外貌不仅能突出地域特色和风貌,也可展现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核,从而增强城市竞争力。从区域规划角度保护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需要相关人员深刻领会历史文化建筑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从资源利用最大化角度分析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空间设计的可行性。

以湛江市为例,针对当地民国时期历史建筑的保护与设计工作,城建人员可将“文化内核”与“城市设计”相互关联,通过独到的空间设计理念,将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融入其中,进而从空间角度直观地展现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内容,这也是实现我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方式之一。

历史文化建筑空间保护的重要性

对历史文化建筑空间的保护,是保障历史连续性的重要前提和依据,也是融合现代人类文明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必要手段,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在历史文化建筑空间的保护工作中,历史文化建筑空间承载的优秀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其蕴含的历史遗产保留了历史的特色、风貌、格局,有着深远价值。

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空间,根据现代城市的规划和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对保护、发展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针对老建筑、新建筑的空间关系以及建筑色调、风格、格局进行协调,在保留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的同时,对当地适当地进行经济开发与建设,避免出现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历史文化建筑空间的保护能够保留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产物和建筑空间,延续了城市的个性特色,彰显出历史的脉络和城市的特色,传承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地域历史文化,承载着世世代代人们的集体记忆,为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建筑空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例改造保护分析

湛江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湛江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我国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是国务院认定的具有热带风光的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湛江市的历史文化于近代时期呈现出规模化发展,多数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形式以近代风格为主。湛江老城中的历史文化街区面积较广,整体建成时间可追溯至清朝时期,后经逐步的发展与完善,该市区内的城区面积逐渐增加,并一直延续至今。新中国成立之前,湛江市老城区中的大小街道已达十余条之多。部分街区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其整体的民国建设风格仍有所保留。湛江市区中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本地文化的重要标签之一,推动了湛江市整体文化属性的提高。

湛江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背景

尽管湛江市的历史建筑、文化建筑多为民国建筑风格,但城市化建设和对古建筑运管不善导致部分建筑在建设、改造上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目前,湛江市老城区中的建筑类型分布较为杂乱,近现代民居穿插在老式建筑之间,部分民居随意改建、扩建,导致本就狭窄有限的空间更加拥挤;多数老旧城区院落年久失修,部分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逐渐破落。此外,老城区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道路状况较差,交通不畅通,且公共交通服务种类有限。街区内部多为4米宽的步行道,其中部分4—6米宽的道路为混行车道,其余道路主要用于慢行交通。该城区的配套管网均修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整体管线供应能力相对有限,部分地区存在断供风险,因此,保护与整治势在必行。

湛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特征

1.自然地理区位特征

湛江市的别名是“港城”,自然地理环境较为优越,位于省区交界之处,属于交通要地。湛江市不仅是我国西南区域对外海贸的主要出海口,还是该区域的重要口岸之一。

2.空间格局特征

湛江市整体布局规整,公共设施建设充分结合周边地形优势,部分建筑建造在地形较高位置处。

3.传统街巷

以湛江市三民路为例,三民路包含了和平路、民族路、民权路等三条主路,纵横联通大同路,街巷的整体路线基本沿地形排列,周边街巷名称多带有殖民色彩,如 “杜美街”“文英街”“竹栏街”等。之后为进一步体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上述街区名称逐渐变为“民族路”“民权路”“民生路”,同时街巷走向顺应地形,建筑多结合地势建造,其中部分街區沿着原有水道建设。多数街巷内种植了大片棕榈树,为历史文化街区平添了几分鲜活。

4.民居形态

街区内的民居类型多种多样,两侧的建筑是20世纪初,欧式殖民地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混合的“南洋风格建筑”。

5.公共空间多元化

湛江市老城区内的各类民国建筑数量较多,周边区域的店铺、市场等配套设施、场所也具有典型的近现代风格,部分地标性建筑周边排列着县衙、都察院等。多数街区布局为十字结构,大部分建筑围绕东西南北四条商业大街交错排列,区域中诸多近现代钟楼、古商埠,码头旧址等重点建筑星罗棋布,整体城市布局呈现出丰富多元的特点。

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全面保护,平衡多方利益。结合现有街区的历史价值与形态差异,设计人员应深入探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在规划设计时融入保护与传承理念,逐步提高街区的保护力度,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历史文化城区改造的相关工作能够得到市民的支持,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建减少压力。

文脉延续,优化调整空间格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设计中,工作人员应在尊重城区历史、维护历史建筑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基本布局为主,融入现代建筑规划元素,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现代市区建设的相互统一。

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功能结构。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参考城市中历史文化建筑遗产的规划方位,结合地域特征综合评判历史文化建筑的价值、内涵和历史作用。结合基本保护规划方案,详细标注预定保护的对象,确保保护技术因地制宜地发挥预定作用,明确工程实施要求。此外,在规划过程中应合理调整用地功能,逐步提高街区活力,从空间布局角度突出民国时期建筑的风格,使老城区在规划改造过后成为综合性的历史文明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空间的保护、整治、修复

保护发展非物质形态传统文化。在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的过程中,为进一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内涵的传承发展,提高街区空间布局的保护力度,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功能布局,融入现代建筑的功能性,积极创造條件,逐步完善老街历史上的旧有建筑,同时结合游客的需求逐步开发街区中的特色饮食、各类庆典活动、旅游休闲场所等。

保护、整治、修复物质形态空间。根据街区建设风格,将其分类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建筑、传统街区、历史环境等不同等级的建筑群体,并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差异化的保护策略。

在城市设计中融合历史街区空间保护理念

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应重视历史街区的空间保护工作,将文化传承理念整合到街区空间设计中,整治、修缮街区中具有高价值的建筑,对街区的建筑群空间进行历史还原。

总体布局。一圈、多线、两面、八重点。当前很多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的交通体系较为发达,各项配套设施基本与环境融为一体,因此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应在历史街区的改建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条件,因地制宜规划安排,进一步促进当地的经济效益发展。具体如下:“一圈”:城市外部城区——文化公园。“多线”:主要针对在传统城区改造过程中,提出民国风格的传统街区与商业街区规划方案,在提高商业建筑覆盖率的同时突出传统文化。“三面”:以建筑特色、本地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区域和以本地风俗、商业娱乐为核心的传统商业区域。“八重点”:根据城区中的地标性、关键性建筑增加重要保护点位。

功能分区。以传统城区总体布局为基础,根据城区中多条街道的风格进行分区建设,同时联合贯通周边的传统居住片区、环城景观带以及新建的商业都市功能片区。商业十字街区以民主路、民权路、民生路为核心,进一步发扬传统商业街文化,逐步构成标签式的特色鲜明的的商业文化带;连贯的传统居住片区以产权地基院落为单位,使其细致全面地体现本地建筑特色;环城景观带围绕“一圈”基本布局方案建立老城城墙遗址公园,形成特殊景观带。

交通设计规划。(1)交通规划思路。疏通关键区域的交通,在城区外侧位置合理规划停车场,同时树立绿色出行的标识牌,引导游客合理出行;维持传统道路宽度现状,增加局部小宽度道路,提高交通负载能力。(2)道路系统结构。增加多条道路提高街巷的道路通行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维持街巷传统空间布局时,要拆除私自搭建或风格违和的建筑,为道路拓展提供空间。(3)停车设施规划。应注重“外围缓冲”的建设策略,在城区外部建设大量大型停车场,按时限制机动车通行,在老城区增设多个备用存车场。(4)路面材料标高设计规划。在设计规划过程中要尽量维持传统道路路面材质、标高以及附属配套设施,针对缺损的路面采用近似材料进行重建,同时添加外部透水性路面材料,进一步提高路面的使用年限,以确保路面与排水系统等相互融合。

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1)绿地规划。要结合街区风格、街巷分布,适当增加小规模的公共绿地,填补空地,增加公共活动空间。也可设置小型街坊绿地,逐步构成绿地群,从而关联其他街巷的公共绿地,形成绿化景点,进而建立街区绿化网络。要进一步提高沿街绿地建设规模,使绿化景观具有层次性,需要在种植过程中引入多样化树种和本地优势树种进行搭配,从观赏角度增加本地树种和花木品类,同时进行全面系统的保护。在开展街区空间环境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发动居民,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街道举办的绿地建设活动中,为生活环境绿化提供必要帮助。此外,在环境协调区内,应对部分存在缺陷的老旧建筑进行拆除,增设环城绿化带,结合保存较好的民国时期建筑建立休闲公园、遗址公园。(2)景观规划。为进一步突出传统风貌,展现历史文化的特征优势,相关部门要推动景观建筑优化,注重环境品质建设,展现街区文化标签。在景观规划过程中,要结合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特色进一步突出建筑的关联性,以此打造一体化的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多个关联的核心景观节点,规划一条龙式的旅游路线,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游览、参观,提高旅游体验;在老城区位置增设入口景观,将不同片区的传统街区风格集中到入口景观位置,使得游客在进入传统街区入口位置时即可大致了解街区的整体风格,从而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引导效果;集中规划绿地景观,建设环城墙绿化带、民国建筑遗址公园,以绿地和广场为空间载体,结合历史文化和环境设计,形成公共开放的景观点。

综上,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发展的缩影,因此积极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彰显城市文化背景、突出城市文化理念至关重要。在对民国历史建筑进行城市改造时,设计人员应整合建筑发展方向,从全局考虑历史文化街区与本地区的整合设计方案。在旧城区与新城区的融合设计过程中,做好两者的兼容性规划,充分融合时代的发展特点,突出历史建筑文化特色,以保障新旧文化的共存与发展。笔者以湛江市三民路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为例,针对城市传统街区改建以及空间利用进行分析,同时基于民国时期区域文化的发展特点对历史空间的挖掘与利用进行全面研究,将文化遗产的文化、历史价值融入到新时期城市建设设计过程中,以期更好地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实现城市文化的价值。

猜你喜欢

湛江市规划历史
湛江市文联等三家单位扶贫送温暖
湛江市文联领导慰问德高望重艺术家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新历史
迎接“十三五”规划
湛江市文联领导到城月镇坑仔村扶贫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