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代花钿式样设计研究
2022-05-30蒋若男徐莉莉
蒋若男 徐莉莉
摘 要:唐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中最为辉煌的一个朝代,它熔铸南北、渗用古今、糅合中外,创造了灿烂的盛唐工艺文化。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强盛,人们充满自信,思想意识得到了解放;同时对外交通的开拓,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时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取向和审美行为。花钿式样作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其面向自然、面向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的式样设计,不仅是当时人们审美意识、生活习惯的真实写照,而且它作为传统样式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对我们研究传统文化、进行纹样创新和再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文化依据。
关键词:唐代;花钿;式样设计
花钿,在不同时期又被称为“面钿”“花子”“媚子”“面花儿”“花黄”“翠钿”等。有关花钿的发源,众口纷纭。有的说其起源于秦始皇时期。有考古学家发现汉代以前没有出现过用花钿来装饰面部的做法,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沙战国楚墓中曾出土一件彩绘女俑,其面部就有呈梯形状的三排圆点作为装饰,并且在河南省信阳市出土的战国楚墓文物中,一彩绘木俑的眼皮之上也点有圆点。据推测,这兴许就是花钿的雏形。此外,也有人说其起源于唐朝。相传唐代武则天时期,唐代段公路《北户录》卷三中说:“天后每对宰臣,令昭容卧于床裙下记所奏事。一日宰臣对事,昭容窃窥。上觉,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拔刀于诗。后为花子以掩痕也。”[1]这里的“花子”便指花钿。
这两种说法各有凭据,虽无法究其根源,但已足以说明花钿的存在。花钿除眉心之上以外,眼皮之上、额头两侧、脸部的两颊,均有绘制,这也间接体现了花钿应用的多样性以及花钿在唐代的流行程度。花钿文化是唐代审美文化的一种体现,因此对花钿式样设计的研究也是一种美学研究。
一、花钿在唐代的发展状况
三国时期,流行一种“靥钿”,这种特定位置的面部装饰,受到了妇女们的喜爱,并随之流行了一段时间。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兴起了“梅花妆”,这是一种形状酷似梅花而得名的花钿妆容。而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里写到的“对镜贴花黄”的“花黄”,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女子额饰,也应当是花钿在当时的一种说法。这种妆饰方法是将黄色的纸剪成各种式样贴在额间,或在额间涂以黄色,因此也有“额黄”“约黄”的说法。唐朝时,额黄依然流行,并因上官婉儿而再度兴起,达到鼎盛。花钿在唐代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唐、盛唐、晚唐三个时期。唐代是花钿使用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女子面部的妆饰也增加了多种颜色和形状。
(一)初唐时期的花钿
唐代初期,百废待举,统治者为成其大,兼容并包,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结构,艺术风格也具有华丽丰满的特点,花钿式样更是以圆形、锥形这类具有圆润弧度的形状为主。唐代仕女花钿起初是起到一种遮瑕的作用,后来或许是受到了佛教、西域、中原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其在宫中女子中逐渐流传开来,但并没有被赋予多少含义,仅做一种流行妆饰。
这一时期的花钿颜色以高调的大红色和吸引眼球的亮黄色为主,初唐卢照邻就有“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鸭黄”的诗句。这两种颜色正反映了唐代初期生机勃勃的社会现状,而花钿便作为一种直接反映人们主观审美意识和时代背景的符号在广大女性中流传。
(二)盛唐时期的花钿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是多种民族文化交融、多样文明相互渗透的盛唐时期,同时也是花钿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因上官婉儿而再度兴起的说法已无从考究,反倒是可以从传说中感受到花钿妆容风靡一时。在这一时期,因为唐代自信开放的政策,女子的妆容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花钿式样和颜色也变得丰富多彩;并且由于社会经济的空前繁盛,花钿的制作方法也得到了很大改进。无论是花钿的别称,还是花钿的制作方法,又或是其颜色、形状、大小等,都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花钿都有其特殊的含义,根据出入的场合以及身份地位,各有不同,这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妆容礼仪的讲究。
(三)晚唐时期的花钿
到了晚唐时期,统治者沉迷声色,国力衰退,政治腐朽,百姓的负担也日渐增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女子的妆容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花钿的发展也达到了另外一种局面。在这一时期,女性一改浓烈、妖娆的妆容,形成了以怪为美、以悲为美,甚至以病态为美的新风尚。佛教的盛行,导致许多女子争相模仿佛教人物,开始在額间大面积涂红色和金黄色,甚至用金色的纸剪成各种图案粘贴在额头上以求佛祖保佑。这一时期花钿的发展虽不如盛唐时期,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式样,进一步发展着花钿文化。晚唐的皮日休就有诗写道:“半垂金粉如何似,静婉临溪照额黄。”晚唐时期的花钿式样也进一步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渴求。
二、花钿式样及其象征意象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每一种样式都有着深层的含义,它与当时的文化信仰息息相关,唐代自然也不例外。花钿作为盛行时间很久的一种妆容,其式样更是多姿多彩。根据花钿式样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植物类花钿、动物类花钿、表号类花钿。
(一)植物类花钿
植物类纹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原始社会,图腾崇拜就常把植物进行表号化处理,作为一个部落的象征;在21世纪的今天,植物类纹样仍会出现在许多工艺美术品当中。由此可见,植物类图案是较为常见且大众接受度较高的一种花钿式样。
在唐代的花钿式样中,植物类算是最早的一种。常见的植物类花钿以莫高窟第9窟晚唐壁画里的女供养人像中的梅花妆(如图1)和新疆吐鲁番出土泥头木身著衣佣中的莲花妆为代表。据《事物纪原》卷三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日,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2],梅花妆便由此而来。这种说法充满了传奇色彩,是否属实,已无从考究,但毋庸置疑的是,充满平衡美的五瓣梅花式样得到了大多数唐人的喜爱。而莲花妆的盛行则与宗教信仰有关。在唐代,宗教、文学、哲学、艺术的各派别兼容并蓄,六朝时所盛行的佛教至唐时仍在发展,自东晋、北魏以后便流行用莲花作为装饰,它和佛教的宗教意义结合起来,达到了极盛,故莲花妆也非常符合唐人的审美意识。
(二)动物类花钿
除植物类花钿外,动物类花钿在当时也十分流行。人们为了亲近自然,会借鉴自然界中鱼虫花鸟的形态,取其特征,绘制在额间,以表达当时人们心中的“自然美”。在唐人《桃花仕女图》就出现了“牛角形”花钿式样,这种牛角形花钿形状略显复杂,整体为绯红色的轴对称图形,左右牛角互不相连,两个牛角之间的图案為上下结构,上为扇形,下为菱形,相互辉映,繁复优美。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绢画中也出现了牛角形花钿,相较于《桃花仕女图》中的式样,绢画上的牛角花钿更为简练。除陆地动物之外,飞鸟也为唐人绘制花钿提供了很多灵感,例如凤雉形花钿(如图2),该花钿出现于吐鲁番阿斯塔那的绢本《舞乐屏风图》中的舞姬,花钿几乎占据了舞姬的整个额头,与精致小巧的唇妆形成了对比,整个面部妆容大气华贵,极富情趣。
在唐代,动物类花钿多为贵族女性所配饰,以凸显其雍容华贵之美。花钿绘制常采用水平对称手法,疏密得当,并附有特殊的含义。蝶形、燕形、蝉形,这类图形大多表达了人们渴求自由、向往自然甚至希望自己可以羽化升仙的心愿。还有一些雉鸟形、鱼鳞形,这类被视为祥瑞的象征的图案样式,往往能满足人们“吉祥如意”“富贵未央”的心理诉求。
(三)表号类花钿
表号类花钿是众多式样中最简洁的一类,常见的式样有“月形”“锥形”“星形”“火焰形”等,它们大多都是自然景象的图形化表达。表号类花钿式样不同于植物类花钿和动物类花钿,这两种式样需要简化、抽象化,而表号类花钿式样则较之更为简易,更适合初次绘制,不过每种形状同样也有其特殊意义,一定程度地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如莫高窟第57窟南壁初唐《说法图》(如图3)中佛像眉间绘制的圆形花钿,该花钿为金黄色,不大不小地绘于眉间,使得佛像圆润的脸庞更显精致。由于佛教的盛行,人们也纷纷效仿,可见当时的审美与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单独纹样的花钿造型除了圆点形之外,水滴形也尤为常见,如唐代张萱《捣练图》(如图4)里的仕女额间所饰花钿就为水滴形,其不仅模仿水滴的形状,而且也模仿了水的颜色。蓝色水滴在仕女额间静止,并与黛眉红唇互相衬托,体现出这一时期女性的健康儒雅之美。
三、花钿式样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从初唐到盛唐,百年间便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社会经济得到空前繁荣,花钿文化随之发展,式样也逐渐增多。花钿的每一种式样都是人们从自然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不论哪种式样,都是当时社会结构和人们审美文化的真实写照,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依据。
(一)对影视剧中的化妆造型的影响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为了表现剧中女性角色高贵、神秘或者脱俗的气质,常常会用花钿妆饰,这在宫廷题材、武侠题材以及神魔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体现较多。花钿不仅使角色更美丽动人、更富有吸引力,也暗示了角色之间的权力较量。例如在《武媚娘传奇》中,武媚娘刚得宠时,花钿式样简易清美,贴合角色,而在她登基称帝后,花钿则更为复杂美观,这体现了封建皇族的等级差异。此外,男性角色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饰以花钿,比如央视版《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成佛后,额头上的花钿就表明他们已经是神仙了。除了影视作品之外,花钿妆容也为综艺节目锦上添花。比如2021年河南春晚的国风节目《唐宫夜宴》,还原了唐代宫女赴宴的场景,节目中仕女们穿着艳丽、妆容精致、黛眉星目,她们的花钿更是吸引眼球,额间花子、两颊靥钿、嘴角妆靥,把唐代花钿妆容表现得淋漓尽致、韵味十足。由此可见,现代影视文化是花钿文化传承发扬的载体,而花钿文化又为现代影视文化添光增彩,两者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二)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影响
在许多文玩古董中,都会有花钿式样的存在。譬如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唐墓出土的《弈棋仕女图》中,额间装饰的就是蓝色桃形花钿;又如敦煌莫高窟454窟壁画上的飞天仙女是梅花式样的粉色花钿;192窟壁画上的仙女是绿色圆形花钿。据此,学生们可以通过花钿探索古人的文化,忆苦思甜,使中国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学者也可以根据花钿式样来探究古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为国家撰写更多珍贵的文卷资料;并且花钿的式样、大小、色彩,对当代学者研究传统文化或创新再设计,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唐代是花钿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花钿式样种类众多且繁复优美,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现代文化的艺术之源,是根亦是本。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有许多现代家庭仍保留了这一传统习俗,在逢年过节之际,大人们会在家中孩童的额间点上红点,俗称“胭脂豆”,这是由于民间流传了一种说法——“孩童涉世未深,每逢佳节,双目可见鬼怪,点上胭脂豆,鬼怪绕行,孩童便可平安健康”。这一习俗可谓是花钿文化的现代传承。综上所述,花钿虽小,但它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文化习俗、社会结构、审美意识的体现。时至今日,花钿文化已成为中国特有的符号,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对它的理解和认知需要我们用更加广阔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值得我们这一代人继续探索、发掘、研究和创造。
参考文献:
[1]范丽,梁惠娥.唐代仕女花钿图像的符号特征[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09 (2):101-102.
[2]李学伟.古之花钿 今更俏[J].四川丝绸,2007(2):48-49.
作者简介:
蒋若男,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品牌设计与文化传播。
徐莉莉,博士,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品牌设计与文化传播,新闻史、传播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