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梳篦的艺术特色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2-05-30白佳峰王堞凡

美与时代·上 2022年8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现状发展

白佳峰 王堞凡

摘  要:常州梳篦历史悠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其凭借优质的用料、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造型,历来在传统手工艺行业占有一定的地位,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常州梳篦却在传承与发展中略显疲势,寻求对策,开拓创新,使其走出传承困境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常州梳篦;艺术特色;现状;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文化复兴背景下常州梳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SJCX21_1169)研究成果。

一、前言

梳篦也称“栉”,是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梳篦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独特、选材精良,历来在传统手工艺行业占有一定的地位。作为一种梳理头发的用具,梳篦由两部分组成,齿稀的为“梳”,齿密的为“篦”,日常梳理头发用梳,清除头发上的污垢则用篦。此外,梳篦还具有保健作用,古代妇女时常将其作为发饰佩戴。民间歌谣:“宫梳名篦,情同伉俪;延陵特产,花开并蒂”描述的便是常州梳篦。梳篦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是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传统手工艺品,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产业冲击和大众审美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发展却略显疲势,面临着传承困境。

二、历史发展

江南有谚语云:“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流行,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女史箴图》中就绘有梳篦。到了隋代,人工开凿的大运河从常州城内穿越而过,为梳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水运交通,使梳篦声名远播。当时运河两岸满巷都是梳篦作坊,因而有了木梳街、篦箕巷的说法。唐代,梳篦产业兴盛,颜色繁多,选材多样,用梳篦绾发成为了当时流行的做法。两宋时期,梳篦的材质日趋贵重,在制作上一般会以金银包边,外形上则延续了唐代的精巧,深受人们的喜爱。苏轼曾有诗云:“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反映了梳篦在那个时代的特色。到了元代,伴随着航运的发展,梳篦逐渐走向了海外。明末清初,常州梳篦已驰名在外,“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是当时梳篦产业繁荣发展的有力写照。清光绪年间,常州梳篦每年都作为贡品进献宫里,成为宫廷御用品,这也是“宫梳名篦”的由来。

近代以来,常州梳篦走向国外,受到欧美各国欢迎,并在1915年和1926年的国际博览会上获奖。解放以后,常州梳篦逐渐走上了集体化和半机械化生产的道路,不断继承与创新,结合日用品、工艺美术品的特点,发展成为兼具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的传统日用工艺品,造型也多种多样,具有代表性的如“红楼十二钗”,更是别具特色。2008年,常州梳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入大規模传承与保护的阶段。

三、艺术特色

(一)制作工艺

常州梳篦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讲究精工细作。从梳篦的选材到成品,需经多道工序,有着严格的制作规范。木梳的制作较为简单,仅需拉舵、划样、光梳等28道工序,而篦箕的制作则十分复杂,从原料到成品共有12个工种参与其中,需要经过制楂、胶工、抨括等72道半工序方能完成。其中最后半道工序是对于产品的复查整理,寻找瑕疵,以保证质量。在梳篦制作的过程中会运用到多种工具,由于木梳与篦箕的制作工序不同,因此所运用的工具也不同。制作木梳的工具有夹具、刨具、竹刷等30余种,而制作篦箕的工具同样有30余种,具有代表性的如胶板、棕刷、锯凳等。虽然自1959年后,相当一部分工序已经改为了半机械化制作,但雕、描、烫、刻、磨等工艺至今仍需要依靠手工方能完成,由此可见梳篦制作的不易。正是这些复杂却又颇有条理的制作工艺,方使常州梳篦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二)材料选择

在中国传统手工业中十分讲究“材料美”,好的材料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品质,同时也能为手工业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技艺的平台,就如《考工记》中所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因此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常州梳篦十分讲究材料的选择,木梳的材料主要以树木为主,选材时不仅对树龄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还要求木质要具备细腻、坚韧、不易变形的特点,因此,在制作中一般会选择上好的黄杨木、枣木、石楠木等作为原材料。以这些材料做成的木梳具有齿尖润滑、下水不脱的特点。篦箕的原材料主要有毛竹、胶漆、牛骨等。其中,毛竹要求选用生长期在4年以上且质地坚韧、经久耐用的“阴山竹”,而不是普通的毛竹。由此可见梳篦的用材考究。

(三)题材与纹样

常州梳篦拥有丰富的题材与纹样,这些题材与纹样不仅展现了梳篦制作者高超的手工技艺,是他们创作想法的真情流露,同时也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常见的梳篦题材有山水花鸟、历史名人、故事人物、戏剧脸谱等,不同的题材会搭配不同的造型,具有代表性的如“四大美人”,人物造型生动,色彩明快艳丽,别具特色。此外,吉祥纹样的运用在常州梳篦上也屡见不鲜,如“双龙戏珠”“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等。这些蕴含着吉祥寓意的纹样赋予了梳篦祥瑞之意,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常州梳篦在题材与纹样上也做出了一些改变,比如将传统的“四大美人”题材卡通化处理,使传统人物形象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为常州梳篦增添了更多趣味。对于常州梳篦来说,手工艺人能够在小小的产品上刻画出如此生动的形象与纹样,将万千姿态浓缩于咫尺方寸之中,使得产品具有审美意味,可见做工的精细和匠人技艺的高超。

四、常州梳篦的价值

(一)工艺价值

在梳篦的制作中,需要经过复杂的工序才能诞生成品的木梳与篦箕。无论是制作木梳的28道工序还是制作篦箕的72道半工序,亦或是对于造型、装饰纹样的雕刻、描摹,它们都对手工艺人的技艺有着一定的要求。这些工艺是经过历朝历代无数梳篦制作者探索、改良而形成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精湛的民族传统制作技艺的典型代表。

以装饰工艺为例,共有五种,分别为“雕、描、刻、烫、嵌”,“雕”指雕花,能够在梳篦表面产生凹凸有致的效果,它可以细分为高浮雕、浅浮雕、镂空雕几种形式;“描”指描花,但有别于传统线描,它主要是用毛笔在梳篦上描绘出各种图案并上色;“刻”指刻花,侧重于对线条的运用,利用特制刻刀,能够在梳篦上刻出各种纹样;“烫”指烫花,可以在梳体、篦梁上烫上山水、花鸟等题材,相比于以往需烧红后再使用的铁笔,如今使用的电笔,温度可以随意调节,更具便捷性,经烫绘后的梳篦产品古朴典雅,深受人们的喜爱;“嵌”指镶嵌,是将一些装饰材料如金属、玉石等镶嵌于梳背或篦梁上,能使作品外观典雅别致,别具特色。这些制作工艺具有很高的技巧性,虽然常州梳篦在传承与发展中几经兴衰,许多工艺手法已经失传,但也正因如此,它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传承价值,而且对我们研究古代、近代社会的演变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美学价值

常州梳篦是人们梳理头发并具保健等功能的生活实用品,同时又是融雕刻、彩绘、镶嵌等于一体的艺术品,具有相对独立的美化装饰功能。在古代,女子时常将其插戴于发上,一方面可以显示其身份的尊贵,另一方面也能够对自身仪容起到装饰作用。在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中就描绘了头戴木梳的仕女形象。精妙绝伦的雕刻纹样、丰富的彩绘图案、明快的色彩,使常州梳篦具备了审美价值,如红楼十二钗题材的作品,就别具特色。常州梳篦既是民间传统工艺品,也是明清宫廷御用品,兼具“雅”与“俗”两种特点。它不仅承载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是民间市井文化的象征,反映了特定时代普通大众的审美,同时也受到上层文化的熏陶,体现了上层阶级的审美意趣。

(三)市场价值

常州梳篦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拥有一定的市场价值,除了具备梳发、佩戴、观赏等功能外,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中还被赋予了精神内涵,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如在传统婚嫁中,其便成为了仪式用品,“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蕴含着对新人的美好祝福。作为常州的代表产品,梳篦曾一度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年产量达到百万把,20世纪70年代,年产量更是达到了700万把并远销海外,为城市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作为城市特色产品,常州梳篦在旅游市场也有着一定的地位,是游客选购的对象,可用来收藏、赠送。如今,在常州梳篦巷便有着多家梳篦产品店。

五、常州梳篦的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产业现状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常州梳篦在传承与发展中也逐渐陷入困境。一是利润低,二是依靠传统手工制作的产品的生存空间会受到一些拥有高附加值的商品的挤压。在此背景下,常州从事梳篦制作的正规厂家已屈指可数。常州梳篦厂作为生产梳篦的本土老牌厂家,虽有着半个多世纪的生产历史,但由于生产梳篦所需的木料等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加上制作工序复杂、销路受限等原因,近年来生产规模不断缩减。梳篦产品虽有着一定的实用性、装饰性,但伴随着当代人群的现实需求、审美观念的变化,加上一些科技产品的冲击,可替代梳篦的产品五花八门,市场对梳篦的需求量便有所减少。如今,常州本土从事梳篦制作的匠人多为中老年人,学艺艰难、行业不景气等原因导致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该行业,因此,现阶段梳篦在关键制作工序上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产品日新月异,紧跟时代步伐已成为维持产品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常州梳篦的发展中,一些商家缺少对于产品的品牌保护意识,市场假冒产品横行,这些价格低廉的劣质产品便挤兑了正规生产的梳篦的市场空间,同时也影响了梳篦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声誉。此外,由于创新力度不够,许多梳篦产品仍然是传统样式,单调性、同质化现象严重,加之商家对于市场环境缺少灵敏的嗅觉,产品营销不到位,致使常州梳篦失去了市场竞争力,消费者的购买兴趣也在逐渐减少。

(二)发展对策

1.产品创新方面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常州梳篦现阶段面临的发展问题,积极探寻新材料、探索新工艺,可以有效应对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制作工艺复杂而导致的梳篦生产问题。这一方式也能为梳篦制作注入新鲜血液,为匠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由于时代的发展导致了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因此,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喜好对梳篦进行功能、造型、包装等方面的创新,探寻符合当代人群审美切合点的设计便显得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展开生产,既可以缓解梳篦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更好地顺应市场的发展以及当代审美需求,也能够更好地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如借鉴故宫文创,将梳篦产品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以新颖性、创意性来吸引受众群体。

2.政策扶持方面

政策扶持对于常州梳篦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利用相关政策或法律、法规引导常州梳篦的良性发展,避免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现象,能够起到整顿行业、保护品牌的作用,从而为正规厂家生产的梳篦产品构建一个和谐公平的市场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于常州梳篦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为博物馆、生产企业等提供帮助,助力其举办相关社会活动,如定期举办梳篦展、设计竞赛等。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群众的参与性,打响常州梳篦的知名度,同时也能起到挖掘新创意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站、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能够很好地起到传播常州梳篦文化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可组建相关队伍从事这方面工作,同时制定长远规划,为梳篦的发展助力。作为有着千年历史的手工艺品,梳篦有着深厚的历史韵味,根据这一点,政府也可出台政策、拨出资金,助力篦箕巷的改造、升级,打造文化产业街,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

3.市场营销方面

多元营销能够为常州梳篦打开更多的销路,好的广告宣传能够激起人们的购买欲。因此,结合人群审美、客户定位做好梳篦产品的广告宣传便极其重要,这能使常州梳篦更加深入人心。作为传统手工艺品,除了单一实体店外,利用网店、品牌加盟、个人定制等方式同样能为梳篦产品打开销路。由于常州梳篦具有实用性、装饰性,因此,除了作为日用品外,也可以大力发展其作为工艺品的收藏价值,尤其是提升其在旅游市场的地位。作为常州梳篦的生产商,也需树立品牌意识,对自己的产品有精确的定位,突出特色,以此吸引人群。梳篦作为常州市的代表性手工艺品,其蕴含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它不应只是面向城市,更应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向人们展示博大精深的“非遗”文化,感受其不一样的魅力。

4.技艺传承方面

针对梳篦制作工序复杂、学习艰难的问题,可改变传统发展思路,探索新的传承模式。如发展职业教育,面向高校建立合作机制,进行系统的集体化教学,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梳篦的发展。同样,在中、小学阶段,也可开设相关兴趣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扬下去。此外,也可以利用公众号、短视频等向人们传授、讲解梳篦制作技艺,這样不仅方便快捷,受众面也更加广泛,有利于梳篦制作技艺的传承。

六、结语

长期以来,常州梳篦凭借其选材精良、制作精湛、造型独特而闻名海内外,其不仅是常州传统手工艺品的翘楚,更是常州文化内涵的代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需求、审美也在不断变化,作为一件产品,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对于常州梳篦面临的传承与发展困境,我们应积极探寻对策,各领域联动,推陈出新,群策群力,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朱丹,李丹.常州梳篦工艺美术特色分析[J].艺术科技,2021(6):28-29.

[2]陈婧娴,涂英杰.常州梳篦的艺术特色与产业现状研究[J].青春岁月,2018(1):12-13.

[3]李嘉烨.江苏常州梳篦的民俗价值阐释[J].中国民族博览,2021(18):53-55.

[4]付春晓.常州梳篦中的文化传承[J].旅游纵览,2016(18):270-271.

[5]高宇婷,杨子,朱一,黄滢.当代中国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分析—以常州梳篦为例[J].大众文艺,2019(13):62-63.

作者简介:

白佳峰,常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王堞凡,博士,常州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景园林、景观生态。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现状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