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短篇小说阅读教学的经验分享

2022-05-30王承栋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2年8期
关键词:伯尔心爱故事情节

王承栋

《在桥边》发表于1949年,是德国著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人教版高二语文课本中的“外国小说欣赏”专题收录了这篇小说。巴尔扎克曾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阅读不同的小说,就等于了解不同民族历史的差异。外国的很多经典小说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人物立体,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本文便以德国小说《在桥边》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外国短篇小说。

一、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内容,初步思考小说的主题

初读课文,不少学生难以理解小说的内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用一句精炼的话来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即: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了什么事?

通过阅读小说,学生可以明确:“他们”要求“我”每天数从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可是“我”特意不数一位“让我心爱”的姑娘。

但是,这似乎违背人之常情。为什么不愿让心爱的姑娘人数呢?全文的点睛之笔又是哪一句呢?

学生很容易便能找到答案:“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姑娘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教师可以加以点拨,引导他们初步思考作品的主题:“如果就这一点来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似乎是爱情。那么,这个爱情主题真的就是作者力图揭示的‘秘史吗?小说到底有没有别的隐含的思想呢?这其实就是该小说吸引读者的地方,也是它的魅力之所在。”

二、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明确小说的层次结构

小说的情节安排,是作者根据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叙事的一种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作者会以时间为顺序,按照这个模式进行叙事:发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全文共有九个自然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明确小说的层次结构,用简练的文字归纳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示例:

开端(1—3)写现实生活的乏味、无趣;(心烦)

发展(4—5)写自己暗恋过桥的一位姑娘;(心动)

高潮(6—7)写逃过突击检查;(心碎)

结局(8—9)写自己拿到了改数马车的美差。(心喜)

假如只按一般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叙述故事情节,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似乎并不复杂,甚至难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是,如果教师能引导他们仔细审读全篇,学生就不难发现故事的细节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包括小说主人公的内心情绪。小说的内容貌似简单,实则富有深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细品小说,不能让他们仅看到其中的恋情,而要带领他们理解其中的深意。

三、引导学生赏析细节描写,关注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回溯课文,让他们再次审读故事的开端部分,读一读有关背景的词句,分析小说故事的开篇部分附带了哪些关键的信息。

小说开篇在首句里就点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在战后。(“他们替我缝补了腿……”)另外还顺带交代了主人公的生存现状。

从小说主人公的生存现状来看,他应该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甚至微小到连姓名都没必要在文中交代。他因为在战争中负伤,失去了劳动的能力。所以,战后,“他们”为了能让他生活下去,便根据实际情况给他安排了一个力所能及的轻松活儿:“可以坐着的差使”,让他每天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再留意一下主人公在工作中的细节:“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些细节交代了整天以数人数为工作的“我”,差不多等同于一台机械地工作的“计时的机器”,展现了“我”单调、无聊、空洞、空虚、灰暗的生活。

从作者的描述来看,“我”对这个从表面上看起来轻松的工作并不很满意。但是,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为了反抗,“我”只能在工作中故意制造一些简单的误差:“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满是嘲弄和讽刺意味的笔调,展现了“我”对目前所从事的这种工作的不屑和厌恶。

而给“我”安排工作的“他们”,当得到了一天的汇总数字之后,“脸上放出光彩、容光焕发、心满意足、眼睛闪闪发亮、喜欢这个未来完成时”。“不准确的”数字,依然能让官员感到十分满意。这一细节则说明他们毫不关心人民的精神生活,只盲目地陶醉于眼前的“数字”。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描写,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主人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特别的社会背景、另类的工作要求,扭曲了人正常的思维模式。官员们过分地强调功绩,反而忽略了人的精神存在,以至于从上级主管到基层工作人员都只关心数字——哪怕这些数字都是“不准确的”,哪怕是“我”随心增减的。他们关心的并不是真相,而是如何应付战后的社会现状。作者展现了“小人物”在二战后社会经济逐步复苏过程中的无效挣扎和无奈遭遇,表现了他们在生活中的苦闷和无助。

四、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身份,感受作品的独特性

“我”似乎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這正是伯尔力图让读者思考的。

伯尔被誉为“上世纪德国的歌德”(歌德,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他是一位与军国主义背道而驰的作家。二战后,伯尔被法西斯军队强迫入伍。亲身经历了六年的战争生活,这让他对战争有了特别的感触。因此,他早期创作的作品以反映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为主。后期,则偏重塑造“小人物”,以展现他们的苦闷和彷徨。

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越是迂回曲折,越是跌宕起伏,读起来也就越有意思《在桥边》就是如此。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却是跌宕起伏的。

在故事的开始,主人公“我”过着平淡而简单的生活。但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我”先是“爱”上了一位每天过桥的姑娘,接着因为这位姑娘而感到愉悦。这是小说中的第一个起伏,也是“我”的第一次情绪波动。随着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意外终于出现了。正当“我”满足于现状时,作者安排的主任统计员将会前来检查。因此,之前短时的“欢心和愉悦”消失了。接下来,小说进入高潮。“我”为了今后的生活,在工作中不得不暂时压制对心爱的姑娘的爱。“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但是在内心深处,那位姑娘依然是“我”精神的寄托。最终,“我”还是战胜了乏味无聊的工作——“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姑娘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这是小说中的第二个起伏。后来,“我”竟然被主任统计员视作“好人”、“很可靠”的人。“我”不但非常意外地逃过了上级的检查,而且将被调去“数马车”——幸运地获得了能够与心爱的姑娘接触的好机会。结局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是小说中的第三次起伏。

五、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主旨,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

最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主旨,深入地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一)作者是为了歌颂爱情,展现爱情所具有的巨大力量么?

从表面上看,小说似乎在展现爱情对一个工作单调无趣的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影响。那么,主人公是否真的把这位心爱的姑娘当成了自己追求的目标呢?

当然不是。姑娘只是“我”的精神寄托。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我”虽无法改变个人的命运,但依然对未来抱有希望。小说同时还借此表达了对饱受战争伤害的底层小人物的同情。在小说中,“我”甚至根本都没有打算向心爱的姑娘告白。最终,“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二)文中的“新桥”到底代表了什么?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

“新桥”是德国在战后重建的新事物的代表。战争不仅会毁坏事物、破坏环境,而且会摧残人们的精神世界。战争刚刚结束,人们往往过于关注物质的重建,而忽视了精神的关怀。在作者的眼里,德国并没有彻底地解决好战后所遗留的问题。因为官员们只注意到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没有关注民众的精神生活。

在战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上级部门自始至终都没有带给“我”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关怀。尽管“我”的工作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其实也仅仅改变了“数”的对象,“我”的境况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我”的精神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小说中有这样的描述:“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这似乎是在提醒读者:在当时的环境下,像“我”这样的人还有许许多多,并非特例。“我”看起来只是一个在战争中受了伤的士兵。但其实,“我”代表的是一类小人物——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因参加战争而受伤的可怜人。

总之,伯尔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作家。他对战争深恶痛绝,在小说中通过描写普通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指导学生理解伯尔的《在桥边》这篇文章的内涵,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

猜你喜欢

伯尔心爱故事情节
美国副总统伯尔受审记
我的心爱之物
我的心爱之物
女性主义视域下《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研究
浅析海因里希?伯尔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
心爱的东西
介绍一下你最心爱的玩具吧
用知识填补身体的饥饿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