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2-05-30马志娟

校园英语·下旬 2022年8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摘 要: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各高校各个学科的教师均积极探索开展课程思政。大学英语课程涵盖中西方文化,拥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而混合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本文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现状,分析了混合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价值,深入探讨了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实践策略和路径选择,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作者简介:马志娟(1982.05-),女,新疆昌吉人,昌吉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具有课时长、容量大、服务对象广以及与西方文化息息相关的特点,所以更应该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开阔国际视野的同时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混合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辟了传统意义以外的“第二课堂”,其“线上+线下”的教学形式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面对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实现混合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势在必行。

一、混合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价值

混合教学模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有效应用将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改善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混合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仅关注学生成绩的高低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旨在大力挖掘英语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扩大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渠道。而混合教学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除课堂之外的平台,依托学生喜闻乐见和熟悉的互联网技术,鼓励并支持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自己进行线上学习,这种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相对较大的自主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有利于改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主导课堂,而混合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混合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混合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和教师间的互动和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围。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教师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克服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另外,混合教学模式将改变以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说理空洞枯燥、内容少威力弱的现象,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多种方式和途径,增强课程思政的力度。

(三)有利于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混合教学模式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多元化手段和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使课程思政贯穿课堂内外,还可以实现和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交互与融合,增强课程思政教育效果,有利于多元高质量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混合教学模式还可以有效连接与教育相关的各个主体,贯彻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发挥各方力量共同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教育最根本目的是育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然而从当前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际情况来看,课程思政并未与大学英语教学实现高质量融合,暴露出一系列问题,需要高校给予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师资力量不足

各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数量相对充足,但具备课程思政能力的教师只占少数。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深入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知识,但许多英语教师深入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有效呈现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许多大学英语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习惯采用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按照教材讲解单词、课文、课后题,学生主要负责听,偶尔随机对学生进行英文提问,要求学生用英文进行回答,无法将课程思政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流于形式

一些大学英语教师并没有深入认识了解混合教学模式和课程思政的本质,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做一些“表面工作”。教师在将英语学科内容和思政教学相结合时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为说教而说教,课程思政并未与大学英语的特点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差距,出现课程思政和学科教学“两张皮”的尴尬局面。混合教学模式并不是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简单相加,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将线下教学讲不完的内容放到线上讲,或者直接将线下教学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并没有意识到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质,也没有处理好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之间的关系。对于混合教学模式来说,线下的课堂教学是主阵地,线上教学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辅助。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重理论轻实践

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论性强,但光有理论教学而没有相应的实践活动加以巩固,往往会造成学生出现“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畸形状况。一些大学英语教师认识到了课程思政的价值,也进行了一些探索。然而,只是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思政理论,却没有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方式,学生无法将思政理论运用于日常生活,这种纯理论的教导对于许多思想意识薄弱的学生来说效果不大,学生往往听过就忘,无法有效改变一些学生存在的“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找到一份好工作就万事大吉”的错误思想。

(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存在不够完善的严重问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多由教师一人负责,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了解主要来自教师。许多学科都在推行课程思政,然而学科间存在一定界限,不同学科可供挖掘的思政元素不尽相同,侧重点也不同,甚至可能出现一个思政元素在不同学科反复提及,而有的思政元素却从未出现的现象,这不利于课程思政成效的提升。课程思政受教师水平和能力的影响很大,只由教师负责的课程思政存在因个人因素导致的巨大差异,这样单一的课程思政教学渠道往往效率低、威力小。

三、混合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策略

混合教学模式为解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实现混合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需要高校积极部署,联系各方,汇集力量,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掌握混合教学手段,构建专业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师资队伍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执行者。高校要督促教师掌握混合教学手段和方式,构建专业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师资队伍。高校要定期组织大学英语教师参与有关课程思政和混合教学的培训,并推动大学英语教师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在混合教学模式和课程思政中遇到的问题,邀请课程思政和混合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到校开展专题讲座并对大学英语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为其答疑解惑。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不断学习有关课程思政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认识和了解混合教学模式,并密切关注国际社会,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扩大国际视野,依托正确的思想理念和新型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思政的成效。

(二)利用混合教学优势,深挖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有力切入点。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混合教学的优势,深挖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合理科学地选择思政元素。大学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在挖掘思政元素时,要把握好学科性质和思政教育要求,在混合教学中深入浅出地将大学英语所涉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中西方价值观思辨等思政元素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渠道和手段加以呈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自觉弘扬和践行正确价值观,让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获得良好的课程思政体验,鼓励学生用英语传播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华美德。还可以通过挖掘教材每一单元的主题,设计专题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并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用英文展示和交流探究成果。

(三)依托混合教学模式,丰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活动

实践是教育的关键。高校和大学英语教师要依托混合教学模式,丰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大学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国际热点新闻和社会时事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以线上形式设计组织与课程思政相配套的实践活动。比如可以以中美两国外交官辩论、中美记者问答的相关英文视频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视频辩论会,以此强化和巩固课程思政所传达的理念和价值观。高校可以联合社团和学生会积极开展公益和思辨式活动,如支教、做义工、演讲比赛、戏剧表演、视频大赛、非正式会议等,让学生全权负责和参与,并邀请在课程思政方面有突出表现教师在活动后给予指导。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体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自觉抵制当前的不良思想和社会中的错误观念,并将思想政治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结合混合教学模式,协同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

课程思政强调协同育人,课程思政任务不是单个教师一人能夠完成的。高校要结合混合教学模式,协同各方力量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高校要敦促大学英语教师做好课程思政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向同行、向在课程思政方面拥有优异成果的教师寻求交流与合作,在交流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高校还应该在大学英语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架好桥梁,勇于打破学科界限,积极进行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可以建立供各专业课程教师共享资源的线上平台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与规划,还可以和各高校以及社会上的公益单位、教育部门等协同合作,共同打造具有本校和本地特色的“大思政”体系,以此培养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四、结语

大学英语涵盖的知识内容复杂繁多,涉及的领域广泛综合,肩负着通过语言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的任务,其中可以深入挖掘和利用的思政元素丰富,进行课程思政很有必要也十分重要。混合教学模式以其优势将有效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利于改进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面对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专业化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流于形式、重理论轻实践以及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高校和大学英语教师要掌握混合教学手段,构建专业化课程思政师资队伍;要充分利用混合教学的优势,深挖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要依托混合教学模式,丰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活动;还要结合混合教学模式,协同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通过以上策略推动混合教学模式更好地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晓丹,张琪.混合式教学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6):86-87,93.

[2]杨莎.新时代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混合式教育教学模式问题初探[J].海外英语,2022(5):163-164.

[3]朱文君,崔雪红,张兴华.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J].英语广场,2022(6):98-100.

[4]吕丹丹.混合教学模式下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与实践[J].海外英语,2020(19):129-130.

[5]宗亚妮.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运用[J].数据,2021(12):182-183.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思路研究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