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融合”的作用与运用策略

2022-05-30鲍苏云宫丽娜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科融合

鲍苏云 宫丽娜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之一,体育教师若能明确“跨学科融合”的目的和作用,思考“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对于优化体育课堂、实现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育人目标就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学科融合的作用

1.在融合中能够强化学科知识、促进技能掌握

“跨学科融合”教学,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内容辅助体育课堂的教学。如,在进行投掷项目教学时,球出手的速度、出手的角度以及出手的高度影响投掷的结果,这与物理中斜抛运动原理相关;而在跳远踏跳中的短步、跨栏跑的上栏距离等动作技术的学习中,也需要掌握斜抛运动的原理,通过跨学科知识在运动中的实践,既增进了学生对斜抛运动原理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

2.在融合中能够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跨学科融合”教学,要让其他学科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工具和辅助手段,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如,健美操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次课几个单个技术动作的教学后,请学生分组进行组合创编,教师给每组准备了不同节奏的音乐素材,学生自主选择音乐创编动作,在创编及展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感受音乐的节奏选择创编本组动作组合,既体会了健美操的律动,同时音乐素养也得到提升。

3.在融合中能够教会学生其他技能

教师设计跨学科内容,要充分考虑融合是相互渗透的,充分挖掘体育教育的资源,使其成为其他学科学习的“背景”“辅助资料”。劳动教育的缺失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体育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布置场地,收还器材,让学生养成劳动的习惯。此外,体育课堂同样可以是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阵地,如,小学低水平段的体育课上,教师把扫地、擦玻璃的动作创编成为整理放松动作,让学生模拟打扫、擦洗的动作,既能够达到放松的目的,也使学生学习掌握了劳动的基本技能。

二、学科融合的运用策略

1.在融合中要了解学情

在设计、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时,教师要谨记学科融合要恰当准确,充分考虑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技能水平、思想水平,结合教学内容准确地进行“跨学科融合”。在所融合学科的内容选取上,要对标学段,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准确了解学情,将恰当的内容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一年级学生队列练习时走出不同的趣味图形,可以变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即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也促进了该阶段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反之如果高中生用简单的图形变化队列,则难以调动学生练习兴趣,融合的意义和作用会大打折扣。

2.学科融合教学要实时更新

教育理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的。在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时也要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而更新。在“跨学科融合”教学设计时,要符合时代要求,完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游戏教学中,游戏规则的强调和执行可促进学生体育品德、体育道德意识的良好养成,课堂的遵规守纪是进入社会的遵纪守法。教师可以在评价游戏输赢时,判定誰是守法公民,谁是文明市民,还可以选出合作之星、顽强拼搏之星。

3.“跨学科融合”教学要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时代体育教师应牢牢把握“教书育人”的教育本质,深度思考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课堂上“摇骰子”等游戏元素内容并不是正确价值观的体现,易给学生不良引导。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渗透于体育课堂教学中,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如,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到游戏中,学生是一个个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去救灾一线运送物资,抢救受灾群众,这种情境下的德育教育,比书本上的授课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爱国、爱民情怀,达到教育的目的。

“跨学科融合”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当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和总结,梳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检查教学过程中“跨学科融合”教学是否生硬、是否落后、是否突兀,要对所跨学科内容有全面的掌握,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选择合适的内容。体育教师要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梳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规律,在总结中形成有效的学科融合教学方案。对于学生来说,有知识生成,有能力成长,有乐趣生发,有品德生辉,这样的学科融合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鲍苏云(安徽省淮南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32001);宫丽娜(安徽省淮南市高新区山南第七小学,232001)整理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科融合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