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平三(六年级)《肩肘倒立》教案

2022-05-30张卫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体操本课教学内容

张卫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以多样的练习方法与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达成学生对肩肘倒立技术动作的学习,并在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探究创新性学习,将集体学练、小组练习与个人练习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技能,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学、练、赛达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及不畏困难、互助向上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肩肘倒立”选自《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水平三《技巧与游戏》单元,是水平三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小学体操教学的重要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分配课时数为5课时,本课为第2课时,新授课。

肩肘倒立是由直角坐开始,由向后倒肩、收腹举腿、夹肘支撑,立腰展髋等动作组成。肩肘倒立的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腰腹肌力量、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和互学互评、互帮互助的意识。同时与初中的体操教学内容相衔接,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为今后掌握难度更高的体操运动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在水平一、水平二学段已经学习了一些体操动作,有了一定的体操技能储备,同时学生的力量素质、协调能力等都有一定提高,但学生对肩肘倒立动作还较陌生,特别是对动作的协调发力及支撑平衡等技术环节还不熟悉。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長发育期,有较强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具备相当强的表现欲,但学生的腰腹力量较差,协调平衡能力也不足,情绪容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所波动。肩肘倒立技术动作的学习相对比较单调枯燥,加之学生之间,尤其是男女生之间素质差异较大,对正确掌握动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动作的主要环节以4个问题抛出并递进解决,练习方法与手段多样化,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教法与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设问教学法、语言法、纠正错误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如何“倒得快”“压得住”“立得稳”“伸得直”等问题情境,层层解剖动作的重点,突破动作的难点。

本课主要采用自主练习法、小组合作法、探究学习法等学习方法,以技术动作的主要环节为问题的切入点,诱导学生层层递进地完成技术动作的学习。

五、教学流程及思路

课堂常规(宣布课的任务及教学重点难点)→慢跑热身→韵律操(将翻臀、夹肘、展髋等技术融入)→“倒得快”(学习前倾快速后倒)→“压得住”(脚过立垫等练习体会翻臀、压垫)→“立得稳”(脚过竖垫等练习学习翻臀举腿、夹肘撑腰)→“老鼠夹”“仰卧举腿”等(多种诱导练习帮助完成完整动作的学习)→“伸得直”(巩固提高技术动作)→分层练习(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风火轮”(弥补主教材学习中体能练习的不足)→“感恩的心”手指操(身心放松,融入德育教育)→总结讲评→收归器材。

六、设计意图

开始部分通过“听字母→摆造型”游戏自然诱导出本课的主教材内容,同时集中学生注意力,通过热身操练习,巧妙地把撑腰夹肘、体前屈、绷脚尖等技术动作融入其中,为主教材学习做好技能铺垫。

基本部分以“报字母、摆造型”游戏的情境导入,自然导入课堂教学内容——肩肘倒立,并通过字母的变化逐层剖析肩肘倒立中的“倒得快”与压臂“压得住”的技术动作,并通过练习达成技能学习目标,通过动作技术的难度的变化及相对应的诱导性、辅助性练习有效地完成“撑得住”及“立得直”问题的解决,课课练部分以“拍拍乐”游戏方式呈现,一方面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另一方面通过多人的拍拍乐,增加练习的次数与人数,提高练习密度,弥补主教材教学中体能练习的不足,有效地达成技能目标。同时通过学生的互帮互助等,有效地在技能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结束部分的“感恩的心”手语操放松练习,既是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身心放松的意境,又是对学生的一次德育渗透,让学生学会感恩,进一步促进情感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体操本课教学内容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体操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头脑体操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