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四线”精确推进 确保《课程标准(2022年版》高效落实

2022-05-30王英梅杨倩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辽宁省课程标准教研

王英梅 杨倩

编者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体现了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思想性、方向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关系到教师的职业技能发展和学生的体质健康成长等方方面面,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纷纷构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全面推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落地。本期特约辽宁省体育教研员、天津市体育教研员、四川省体育教研员、广东省体育教研员结合该省(市)实践案例,分别阐述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认识与理解,分享各省(市)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拓宽《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思路与路径的经验。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2022年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以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核心素养为课程逻辑起点,构建全新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体系,在完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制定学业质量标准的等方面努力创新,探索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目标、新特征和新路径。《课程标准(2022年版)》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的思想性、方向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着教师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关系着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关系着义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教育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高效落实,将该项工作作为主线贯穿各项教学教研工作始终,提高政治站位,持续高位推动,以强化学科业务培训引领落实,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进落实,以推动课程资源建设保障落实,以深化学科课题研究促进落实。持续坚持“四线”精确推进,即画好《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标准线”,抓牢《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中心线”,找准《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发展线”,突出《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推动线”,为推动体育课程改革、实现“五育并举”、彰显学科育人价值作出积极贡献,确保辽宁省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学科业务培训,画好《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标准线”

《课程标准(2022年版)》作为承载国家意志的政策文件,如何将其精神准确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较多难点。辽宁省通过开展多层级的学科业务培训,帮助全省体育教师画好《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论观点、总体思路、结构框架、特色与亮点等内容的“标准线”,为广大体育教师、教研员准确理解文件的内涵聚精会神,为提升政策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夯实基础。

1.开展项目研读,聚焦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后,辽宁省充分发挥“研训一体”专业优势,成立“《课程标准(2022年版)》项目式解读组”,牵头组织省内相关专家、教研员以及一线教师深入开展目标化、问题化、系统化、任务化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项目式解读。在此过程中,聚焦项目式解读的目标导向、问题驱动、系统探究、任务引领的优化特点,按照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划分成6个子项目,由沈阳市、大連市、抚顺市、本溪市、锦州市以及省直属学校教研团队分别承担对应项目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项目式解读,同时广泛收集整理业内专家学者有关《课程标准(2022年版)》特别是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权威解读。此外,在辽宁省范围内遴选实验校进行教学设计实验,召开线上《课程标准(2022年版)》项目式解读研讨会8次,并对教学设计实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经过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具有系统性、合理性、实践性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项目式解读,为全省深入贯彻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积累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开展层级培训,聚焦理论学习

为进一步加强《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的研究与指导,强化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系统规划对体育教师的分层分类培训,辽宁省积极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多层级培训,聚焦理论学习,有效推进《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辽宁省落实落地。按照多层级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辽宁省《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训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国家层面的培训,辽宁省组织全省14个市的体育教研员、骨干教师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与课程教材研究所开展的“《课程方案(2022年版)》《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课程标准核心组专家系列公益讲座”活动;第二阶段为辽宁省层面的培训,辽宁省组织全省500余名体育骨干教师参加了《课程方案(2022年版)》与《课程标准(2022年版)》业务培训等省级相关培训活动。

辽宁省通过多层级、分批次的深度培训,进一步做好、做细、做实全省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握与认知,为确保《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落实落地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标准定位和方向导航。2022年8月,为加深辽宁省各市、县(区)级体育教研员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认识与理解,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并主办了“辽宁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研员培训班”,约200名各市、县(区)级体育教研员通过线上参与了为期2天的培训活动,为推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视域下区域体育教研员先试先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抓牢《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中心线”

《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练”。为此,辽宁省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推进落实与全省教学教研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抓牢贯彻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中心线”,用新的视角分析、认识问题,用新的方法研究、解决问题,通过精准教研、问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教研,引导全省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深入贯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研价值最大限度地渗透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各阶段、各领域、各环节。

1.突出精准教研,着眼课堂教学

精准教研是在“互联网+”时代,借助信息化平台和数据分析技术,依据数据结果改进教学的一种教研方式。辽宁省面对全省体育教师群体,根据区域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做到“分析而研、动态而研”,对全省各市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工作和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研,聘请高校专家对调研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准确地发现教学教研问题及其变化情况;结合辽宁省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核心团队的工作部署,设计提升全省体育骨干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3年工作规划,以年为周期进行过程性评估,同时进行逐步细化、动态调整;结合深入推进《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针对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区域中小学体育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专项课题为研究载体,抓纲举目深入开展项目研究。将新时代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双减”政策下的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作业,《课程标准(2022年版)》视域下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跨学科主题学习、体育大单元教学、综合评价,以及新中考方案视域下的中学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等内容统筹编制了4大类“精准教研清单”,有针对性地进行省域范围内的精准教学研究,实现了教研对象的整体性与个性化,问题发现的准确性与动态化,教研过程的实证性与数据化,教研效果的客观性与可视化,从而确保《课程标准(2022年版)》一以贯之,进一步增强辽宁省体育教师整体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突出问题研究,着眼热点难点

《课程标准(2022年版)》特别增设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且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4个水平目标中整体贯通跨学科主题学习,该部分作为《课程标准(2022年版)》推进的一个关键问题,成为体育教师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为了将“全面育人”教育理念、“深度融合”教学方式、“以体育人”学科功能等教学元素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辽宁省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核心团队精准焦距、靶向施策,针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视域下的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内涵及其价值等新领域、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对策,破解难题。结合《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从教材简析、学情分析、跨学科类型、育人价值、活动目标、设计思路、实施保障、实施过程等方面入手,研究开发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模板,并在全省14个市及省直属学校进行推广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辽宁省已开发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案例50余篇,其中由辽宁教育学院和大连教育学院指导的1篇小学体育跨学科案例《体验职业美》(附件1),被收录于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体育与健康》一书中。

2022年6月,为推进《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辽宁省开展了《课程标准(2022年版)》视域下的体育与健康优秀课评比活动,活动特别增设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专项评审,并在9月份的复评阶段对跨学科主题学习优秀课进行單独评审展示,以此进一步推进全省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实践研究。辽宁省通过多领域、多渠道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准教研与教学实践,形成推进教研活动、实施教学改进以及检验教研成效的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的良好教学教研氛围,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三、推动课程资源建设,找准《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发展线”

《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形成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特色,增强课程实施的成效”。辽宁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推动课程资源建设,开发与利用课程内容资源,找准贯彻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展线”,通过丰富学校课外特色体育活动、搭建创新平台、推进专业交流以及开展体育学科优秀课例评比等举措,进一步推进《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全面落实,形成普及率广、参与度高、传承性强,并融合区域课程体系的1~2个特色化、品牌化课程项目,实现教学内容覆盖、教学选项覆盖,促进区域内学校校本特色课程“两化融合、全面覆盖”,展现“一校多品、一生一长”的体育教学改革实效。

1.强化区域教研,统筹必修必学

为消除体育课程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繁、浅、偏、断”现象,辽宁省组织全省14个市及省直属学校开展区域教研,结合《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有效落实,深入开展主题研讨、课例研究、网络研讨等多种形式的网格化教研,统筹体育课必修必学内容。辽宁省统一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及标准,突出重点,落实要求,以省级教研核心团队为依托,组织学科核心团队骨干成员深入教学一线进行指导,强化课堂教学评价,实现课堂教学评价反馈有标准、有渠道、有改进,提升区域教研质量。为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和调研指导,增强各区域教研的课程资源建设意识,实现区域体育特色课程的成果化和项目化,辽宁省在强化区域教研的同时,利用“区域网格化教研微信群”和各种线上会议软件,通过线上研讨等形式进一步推进联动教研,确保全省区域教研做到课程资源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落实。

2.强化课程资源,统筹平台建设

为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特色,增强课程实施成效,《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人力资源、器材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信息资源以及时间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此,辽宁省强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统筹全省体育与健康学科资源平台搭建课程资源整体框架,开发辽宁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网络精品课程,通过指导各区域挖掘整理体育与健康课程特色内容,做好数字资源分类分批上传,实现优质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通过辽宁省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核心团队研发出1个一级、6个二级的“辽宁省中小学体育学科课后服务项目储备库”,较好解决了全省中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并进一步提升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质量。

此外,结合辽宁省地域特点,根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专项运动技能冰雪类运动的相关要求,全省多地均已建立“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并结合各地区师资人员、场地器材等特点,开发了各具特色的冰雪运动校本课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一书中的“速度滑冰”章节由辽宁省团队主编,省级教研员牵头,带领沈阳市、大连市和抚顺市的骨干教师共同编写成稿。以上这些资源全部推送到辽宁省教师研修平台,供全省体育教师借鉴学习,以此不断强化课程资源内容,为构建辽宁省体育与健康特色课程提供了变中求新的研究思路和设计方法。

四、深化学科课题研究,突出《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推动线”

《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在深入学习、准确领会本标准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问题研究”。辽宁省坚持“发现问题—明确课题—实践研究—解决问题—专业提升”的研究路径,树立“教学即研究”的课程意识,深化学科课题研究,突出贯彻落实《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推动线”,多方位、多维度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涉及的相关课题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1.推进课题研究,助力成果转化

为进一步解决全省教育教学现实问题,辽宁省将研究重心聚焦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视域下学科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全过程,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中。通过打造课题研究共同体,推进在线研讨、课堂教学、点评互动、案例分析等形式多样的课题研究,不断创新课题研究模式,分享课题经验成果,实现研究成果区域转化应用,解决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辽宁省组织全省体育骨干教师创建课题研究团队,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教学实践工作,并进行区域推广与分享交流,为全省体育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实践参考。

此外,辽宁省将中国教育学会第五批教育科研体育与卫生(国防教育)专项课题“区域中小学体育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作为全省各市推进《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入实施的切入点。通过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视域下中小学体育“一体化”的教学实践研究,全面推进“学、练、赛、评”体系实践,在科研方面开辟出具有辽宁省体育教研特色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路径,有利于加快辽宁省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核心团队和教研基地的建设,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学效益3个维度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科教学教研增值。

2.推进引领示范,助力教师成才

辽宁省以典型引领为手段,以示范带动为导向,更新学科教育理念及教研成果,探索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新思路、新方法,全面推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落地。以辽宁省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核心团队为示范引领的落脚点,统筹兼顾全省各市教研核心团队及名师工作站,遵循教师自身发展规律,建立塑造师德师风、提高人文素养、弘扬教育情怀的研修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立足点,以挖掘潜能为增长点,注重采用以名优教师为支撑的专家讲座、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线下、线上精准教研活动,提高名师引领的质量和效果,搭建团队成员人格素养与专业水平的成长平台,加深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深度理解与准确把握。辽宁省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核心团队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宣讲活动,及时准确地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标准、要求传达给全省体育教师,确保在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到方向明确、操作正确、评价准确,进一步促进辽宁省推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在细处、落在小处、落在实处。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训、以赛促改,深化体育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和综合育人能力,辽宁省制订并下发了《“体育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方案》,并在全省各市全面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的基础上,遴选优秀体育教师及教研员参加省级评比展示,以此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及辐射作用,助力全省體育教师专业素养整体提升。

下一阶段,辽宁省将继续认真贯彻并深入推进《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有效落实,在教研创新上抢先机,在教学发展上求突破。精心制订《辽宁省中小学体育学科课程育人实施意见》,并进一步修订《辽宁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深入开展“辽宁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课程标准(2022年版)》知识竞赛”“体育教师岗位大练兵”等活动,不断提升学校体育工作助力新时代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实践质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奋力谱写辽宁省学校体育“十四五”发展新篇章,为进一步服务辽宁全面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1:

体验职业美

——水平一(二年级)跨学科教学设计

本课例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贯彻“体育育人”和“劳动育人”的目标,落实“教、练、赛、评”的要求。

一、教材简析

本课例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劳动最光荣”进行活动设计,模拟“体验职业”情境,以走、跑、跳、钻、爬、跨、平衡等基本运动技能的结构化学练为核心,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运用音乐欣赏、文明交通、垃圾分类、消防常识、搭建方法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完成职业情境体验任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但自我约束力不足,虽具备一定的走、跑、跳、钻、爬、跨、平衡等基本运动能力,但缺少基本运动技能的结构化体验。因此,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技能及多学科知识合作完成多项挑战,激发运动兴趣,提高基本运动技能水平。

三、跨学科类型

与多学科融合,如劳动教育、健康教育、道德与法治、美术、音乐等。

四、育人价值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与劳动意识,加强安全和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促进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等能力。培养学生遵规守纪、尊重他人、热爱生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五、学习目标

综合运用劳动教育、健康教育、道德与法治、美术、音乐等知识,了解不同职业知识,学习走、跑、跳、钻、爬、跨、平衡等基本运动技能,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通过情境任务挑战,提高沟通与表达、分析与解决问题、决策与反思等能力。通过体验不同职业的艰辛与快乐,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不同职业,树立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增进身心健康。

六、设计思路

本课以不同职业体验为主线,以基本运动技能结构化学练为核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体育与健康、劳动、道德与法治、美术、音乐等知识融合走、跑、跳、钻、爬、跨、平衡等基本运动技能完成情境任务,在学练中掌握交通规则、垃圾分类、消防常识、搭建方法等相关知识。本活动可以由体育教师独立实施,也可以协同其他学科教师一起完成。

活动分为课外和课内2个部分。课外活动由家长协同学生共同完成收集信息、预习作业等任务。课内活动是在教师多情境引导下逐步体验不同职业并了解其内涵。如,驾驶员:树立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意识;环卫保洁员:珍惜劳动成果,爱护环境,做节能减排小卫士;消防员:体会救火过程的艰难,培养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建筑师:体验建筑师职业,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提高学生实践搭建及身体静态平衡的能力,学会发现美、创造美。

七、实施保障

(一)课前准备

1.了解基本交通安全常识并熟悉“驾驶规则”内容(表1)。

2.连一连,与父母一起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图1)。

3.查阅火警电话,了解打火警电话的注意事项(在家人帮助下查阅资料学习)。

(二)场地器材准备

大水桶8个、小水桶33个、跨栏架4副、体操垫24块、小栏架8副、垃圾分类桶4组、垃圾卡片若干、音箱1台、口哨1个。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替。

(三)安全防范

课前检查场地、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放松活动。课中做好安全提示,强调保持安全间距、遵守规则、路线准确。通过器材时运用合理的技能动作,不随意破坏器材位置。

八、实施过程

(一)准备部分

设计意图:融合音乐学科。通过赏析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出音乐表达的歌词内容、旋律和情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会轻松欢乐的劳动氛围,导入学习内容。

教师辅助:播放《粉刷匠》音乐30秒,引导学生说出歌曲表达的职业及情绪(自尊、快乐)。领做热身操,充分活动各关节,强调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提出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职业体验状态。

组织:4列横队。

评价:积极热身、安全距离、动作与情绪表现。

(二)基本部分

1.小小安全驾驶员

设计意图:融合道德与法治知识。通过课前预习及教师引导,提高学生走、跑、跳、撑等基本运动技能及观察、反应能力,树立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安全出行的意识。

教师辅助:结合“驾驶规则”及随堂创设场景(如红灯、绿灯、斑马线遇行人等),用走、踏步、慢跑、快跑、俯撑、跳等基本运动技能进行不同情境表现,强调动作准确。练习中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距离且动作与规则要求一致。培养学生遵规驾驶、安全出行的良好意识。

组织:散点练习。

评价:遵规驾驶;违规者场边学习30秒再进场。

2.最美环卫保洁员

设计意图:融合劳动教育、垃圾分类知识。巧创生活化劳动场景,学練安全、快速过障碍方法,在不断跑、爬、跨、钻练习中提高基本运动技能,引导学生爱惜劳动成果、爱护环境、提升自理意识。

教师辅助:创设“最美环卫保洁员”体验情境,复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并体验安全、快速通过单个障碍方法,如体操垫(爬过或滚过)、跨栏架(钻过)、小栏架(跨过或跳过)等。强调动作要点:跳时蹬地有力,落地屈膝缓冲;钻时低头、弯腰、屈膝,前移重心;爬时手、膝着地前进。鼓励学生学习环卫保洁员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珍惜劳动成果,树立环保意识,主动参与劳动。

游戏方法:器材周边放置多类垃圾卡片,各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同时出发,在区域内散点收集“垃圾”,收集前要完成障碍对应的基本运动技能(如跨栏架——钻等),且每人每次只能拿1个“垃圾”并投放到对应垃圾桶内,看哪一组学生最先捡完所有“垃圾”,并投放准确(图2)。

组织:8名学生1组,共分为4组。

评价:清理干净,投放准确。

3.我是勇敢消防员

设计意图:融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通过消防员职业体验,将多种基本运动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发展运动能力的同时提高运用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辅助:提问发生火灾的求救电话(119),引出现场拨打火警电话及救火情境。启发学生安全、快速连续过障碍方法,提示动作要点。强调安全,鼓励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教育学生不玩火,不乱用家电,以防发生火灾。

游戏方法:出发后依次跨过小栏架、钻过栏架、爬过体操垫、绕过垃圾桶到水桶内取水后直接返回,将水倒入“着火点”(水桶内),水累积到标志线即“灭火”成功。

组织:8名学生1组,共分为4组。

评价:安全、快速完成。

4.梦想家园建筑师

设计意图:创设重建梦想家园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建筑设计师的伟大工作。

教师辅助:回顾美术课《各种各样的形状》《漂亮的建筑》《童话城堡》中所学的“用不同的形状、颜色设计不同建筑物”等知识,引导学生用身边的器材和身体造型搭建稳固、漂亮、艺术的家园。学生分工合作,扮演策划设计、指挥、搬运、搭建等角色,默契配合完成梦想家园的搭建,选代表分享设计理念,互评搭建的牢固性和美感。强调搬运搭建安全,器材搭建与人体造型融合自然,设计理念表述清楚。

组织:8名学生1组,共分为4组。

评价:与同伴友好相处,搭建既牢固又美观,有人体造型的呈現。

(三)结束部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尊重不同职业者,乐于参与劳动,感受体育学习的综合体验,为之后的技能学习奠定兴趣基础。

教师辅助:在《你笑起来真好看》音乐伴奏下,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操。总结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说出文明驾驶、爱护环境、垃圾分类、搭建方法、劳动光荣等感悟,呼吁学生尊重身边的劳动者,珍惜幸福生活,爱劳动、多锻炼。

组织:散点练习。

评价:能说出收获,认识自己的不足。

(四)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课后坚持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巩固课堂学练内容,提高学生自评能力,调动亲子练习积极性,鼓励家校共育,提高实践学习能力。

根据本课情况,布置作业(表2)。

九、教学反思

本课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立足于核心素养,结合课程目标,在尊重水平一学生年龄特点及学习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设置了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内容,以走、跑、跳、钻、爬、跨等基本运动技能的结构化学练为核心,在提高运动能力的同时,学习安全出行、垃圾分类、消防知识等多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案例在学练内容资源开发方面有更多的创造空间,如场地器材的布置,可以更换器材的先后顺序挑战不同的路线,亦可将垃圾桶或水桶摆放在方形场地中间,其他器材摆放在四周,如此操作有助于学生在学练中有更加丰富的体验。总之,课例既把握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本质,又融合了多个学科,充分发挥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辽宁省课程标准教研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