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2-05-30陈秀
陈秀
引言:
数学这门学科,其主要的学习要在逻辑思维的背景下,并且这一学科的特征也展示了数学学科的难度,由此可以得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思维可以促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化,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下文中主要讲解了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仅供参考。
一、初中数学课堂上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1. 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展开正确的引导,这也导致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待开发的状态中,长期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有的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的课堂是比较乏味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削减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样严肃的课堂上,学生们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学生没有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学生们习惯性地展开练习,这样的课堂是无趣的。所以,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课堂氛围,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展开思维能力的培养。
2. 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
长时间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学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他们很难打破自己的思维框架,无法跳出以往的思维模式。此外,学生对课外知识了解的也少,无法创立自己的创新思维,这也是导致学生无法展开思维的困难之处。此外,学生也没有思考的乐趣,师生都注重对标准答案的追求,忽视了对知识的探索,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也忽视了对思维能力的提升,时间长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逐渐弱化;此外,课堂上压抑的环境,也会让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法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久而久之,也不再开动脑筋。所以,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整改,加深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二、初中阶段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1. 立足于多个角度,促使学生展开多向思维
数学的特性就是严谨,但是也不可以就把数学评判为是一门枯燥、无趣的科目,在解数学习题的时候,我们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止一个,解题方法是多元化的。这也表示我们在解数学习题的时候,要从多个方面去考慮,并且找到不同的答案,但是最终答案都一样,都是正确的。这一过程中也展现了教师对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培养,所以,教师在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要促使学生从多个方面来考虑,这样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保障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发展。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证明两个全等三角形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展开练习,并且鼓励学生在证明三角形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会观察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清楚学生是在哪个角度思考的问题,并且要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引导,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也会更好地学习解题技巧,并且拓展了自己的解题思维,这就实现了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发展。
2. 构建生活情景模式
不管是在哪一个阶段,数学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课余活动,或者是在课堂上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增添课堂趣味性。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生活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情景模式,并且和一次函数的重难点知识结合起来,最大化挖掘出生活元素,在进入到正式课堂之前,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去过游乐场吗?有没有坐过摩天轮?如果坐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摩天轮的行驶轨迹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在这样的问题下,学生展开了思考和沟通,学生回忆起了摩天轮的各种现象,并且从中得知,摩天轮是弧形的,在这之前,教师曾经讲过关于一次函数的知识点,学生们会意识到,摩天轮的轨迹和一次函数是一样的,这也促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在这个教学中,作者引用了情景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分层教学提升学生思维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上,学生认知不同,学习能力也不一样,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很快就可以进入到学习中,而有的学生需要很长时间,并且也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才可以在实际课堂上得到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比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对新知识的吸收很快,这样的学生是a组;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他们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是一般的,这样的学生分为b组;学习能力不足,掌握新知识的速度也慢,这样的学生是c组。在给学生分配任务时,要展开分层设计,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展开任务的设计,设计的任务要略高于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会更有探究性。比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时候,其中两边之和会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会小于第三边,学生们掌握了这一概念,教师可以给这三组学生展开任务的设置,比如a组的学生,教师布置相应的题目为: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是6cm,那么其他两组的边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对于b组的学生,教师要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比如:有三条线段,长度是a、a-1、a+3,那么这三条线段是不是可以组成三角形?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这个问题比之前分配给a组的学生任务简单了一些;对于c组的学生,教师布置的习题要更加简单,比如: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是2cm、3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取值范围是多少?假如第三边的值要求是一个整数,那么应该是几呢?在对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模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
4. 把抽象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比较概念化,也比较抽象,对于初中生来说,让他们理解这些知识,是有一些难度的。但是,这些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模式,把抽象的知识进行直观化、形象化,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知识,完成学习大纲。教师可以使用变式教学模式,把抽象知识变得直观化,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以课本为基础,让学生展开讨论和分析。比如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在个人的观点上,展开讨论,并且结合教师的正确引导,建立知识轮廓,并且以此为基础,展开讨论和分析。
5. 使用逆向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比较有可塑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展开逆向思维的培养,一方面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所以,从初中生角度出发,教师要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争取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逆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促使学生打破思维模式的限制,并且更加快速地解决数学问题。比如在学习“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展开逆向思维培养,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引导,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也在快速运转着,带领学生展开逆向思维的发展,也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氛围,保障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最终也打造了多元化的课堂模式,可谓是一举两得。
6. 生活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展开深度探索。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他们在学习上有一定的主导权,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数学思想结合起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教师可以依据书本内容,合理开展数学思维的讲解,促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比如数形结合以及分类讨论思想,在习题中基本是通用的,教师在讲解不同类型的题目时,可以和学生展开解题思路的探讨,促使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比如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案例开展数学问题的构建,促使学生找到公式的本质意义,学生解决了直角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就可以更好地解决正余弦问题,并且也相应地提升了自身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没有一定的模式,教师要结合实际课堂内容,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练习中,提升学生的信心。
结语: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在飞快地成长中,但是思想和认知都不成熟,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最大化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出相应的教学布置,给课堂上增添一些趣味性,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生动,促进学生的吸收,也保障了课堂质量。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高考评价体系下考查数学建模的结构不良试题命制研究”(课题编号FJJKXB20-106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