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2-05-30林珊珊

考试与评价 2022年9期
关键词:思达读思达数学知识

林珊珊

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的教师考虑到学生理解能力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根据教材结合自己的看法直接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没有注重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让小学生在听完教师的讲解后同时记住公式直接应用,学生也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不能够将知识点联合起来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就不够深刻,不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了促进学生思考,教师可以主动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最新要求,不断研究并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问题分类解决的教学设计中积极应用“读思达”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应用意义

“读思达”需要教师针对性地引导小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阅读并进行思考,然后在深刻理解后能够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专业素养,并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应用“读思达”教学法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小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在面对相应的问题时自主思考能力不足,为了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能够深刻理解以及分析和探究更多的数学知识,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思”,不断根据实际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小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升数学学习能力。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不断进行创新教学,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解决实际应用“读思达”教学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阅读

数学阅读教学课程中的教师应当十分注重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字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是学生能够正确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且学生通过有效阅读能够快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从而能够快速思考并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二)思考

数学是较为抽象的,要想化抽象为具体,要想加深广大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内容的深刻理解,学生平时必须做到多加观察自主动脑思考,不断在实际的应用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表达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难免需要合作学习交流,学生的表达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由此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小学生敢于创新发展,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要在课堂中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小学生思考,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的形成,而且在让小学生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够强化小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和加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应用策略

(一)培养阅读能力,创设相应情境

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如果教师只是在讲解后再让学生解题,而没有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思考,那么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就不够充分,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在课堂上难免会开小差,单调的教学方式将使得小学生逐渐失去兴趣。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应用“读思达”教学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不断根据课程安排合理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小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形成;而且教师还应当针对数学概念和公式等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讲解公式的推理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强化他们对其的理解;最后,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以及在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拓展教学,不断根据实际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帮助他们巩固数学知识,提高他们数学的解题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断在实践中提高广大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表内除法”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采用抢答的方式,首先提出:“同学们,假设你妈妈今天给你买了一包果冻,一共有12个,如果你每天要吃两个,那么可以吃多少天?”然后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得出答案,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实践教学,并逐渐根据教学内容加深难度,为这些学生充分创设各种教学实践情境,激发每位小学生参与的活动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动脑、动手的积极性,激励进行课外自主实践探究性学习,促进这些学生今后的综合自主与探究合作能力的形成。

(二)利用逆向思维,加强学生的思考

对于数学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关键,充分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是学生在进行有效阅读后能够抓住关键信息并有思路地思考,随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是学生根据问题调动自己学过的知识,不断进行有效分析的过程,同时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是学生是否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引导小学生多加思考,培养他们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由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计问题,引导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并对这些小学生进行奖励,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思考,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教学,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化抽象为具体,对于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教师可以不断进行优化,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目,并且还可以针对同一个数学题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小学生思考,让学生找到多种解题方式。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的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对于“周长”一课的学习,教师应当根据具体问题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以“讲故事”导出需要解答的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比如,“同學们都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村长要求羊羊们每一个人选择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的种子,然后挑一块地种出来。喜羊羊选的是向日葵种子,它的地长100厘米,宽50厘米。同学们,你们知道喜羊羊的地的周长是多少吗?应该怎么算?”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再次对周长进行详细讲解,并引导小学生思考,而且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大问题难度,比如算出周长后,再根据地的面积算出可以种多少棵向日葵等。

而且在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进行教学时,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后,通过让学生解答相关的应用题考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得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断结合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强化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教师应当选择能够创设教学情境的数学应用题,比如,如果班级组织学生去动物园参观,全班同学有40人,由5个教师带队,有一个教师用40块钱买了8张票带着先到的学生进去参观了,如果后面的学生都到了,那么要花多少钱才能够全部进去呢?学生在看到题目的时候就会首先抓住关键信息4÷08=5(元),所以儿童票是5块钱一张,有40个儿童,所以是40×5=200(元),教师这个时候可以再提出“刚刚进动物园一共花费了250元,那么你们知道成人的票价是多少吗?”引导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利用已知的条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答案。

(三)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敢于表达

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学生互相探讨,能在有效沟通中不断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应当合理分组,保证小组水平处于一个水平线上。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能否高效解决问题非常关键,因为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后找到解题思路并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其他的小组成员能够快速联想,共同进行探讨,积极分解步骤,找到答案。小组合作中学生之间互相探讨沟通,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同学和谐相处。由此,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学生良好表达能力形成的基础是学生自己能够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能够针对问题具体分析,表达的观点是经过思考后提出的。

例如,为了促进小学生良好表达能力的形成,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中采用问答的教学方式,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学习,互相合作解决问题,小组之间互相探讨,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加强对数学问题的认识,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而且为了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提前预习,并在预习的过程中针对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作出标记,然后在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后如果仍然不明白的话再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对解题思路进行详细分析与表达

在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对题目进行有效阅读分析,找到解题思路需要学生仔细审题,通过分析所给信息了解题目需要考查的内容,然后基于此找到方向,不断思考,对涉及的知识进行整合思考,不断分解答题步骤,最后确定解题方法以及表达方式,条理清晰,保证教师能够明白自己的解题思路。小学数学涉及的内容很多,知识抽象而且分散,许多的数学题型不断变换,如果小学生没有充分掌握相关的内容,以及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专业素养的话,在做题时会感觉比较吃力。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得学生不固定思维,在遇到不同题型的时候能够结合相关数学知识具体分析,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小学生不断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结束语

“读思达”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学生通过认真阅读相关内容并有效分析思考,最后找到解题方法,在实际应用教学过程中,要求小学生做到眼到、心到,认真阅读分析实际问题,找到解题思路,积极思考,发现数学问题,并找到合適的解题方法。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当充分整合相关数学知识点,通过根据教学内容为小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思考以及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为小学生将来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思达读思达数学知识
例说“读思达”在中考文化类试题中的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