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课外作业的布置策略
2022-05-30扈振霏
扈振霏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教师应根据国家“双减”政策的指导意见和科学课程的特点,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的有机融合,设计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的课外作业,避免枯燥乏味、内容僵化的机械性作业,加强课外作业的有效实施,保证“减负”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小学科学;“双减”政策;课外作业;减负增效
顾远明先生认为:“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教学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在此,笔者将结合“双减”政策,探讨小学科学课外作业的布置策略。
一、布置形式
1.实验探究,亲自实践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科学教师应减少机械重复的书写作业,引导学生将课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自主开展探究,动手动脑,亲自实践,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例如,在“灯泡亮了”一课,学生掌握了基本电路连接的方法,课后即可布置“在一个电路中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的作业,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深刻理解串、并联电路特点。在“彩虹的秘密”一课结束后,可让学生借助喷水壶或平面镜、水盆等,在阳光下制造彩虹并分析成因。在“滑轮”课上,学生学习了定滑轮、动滑轮的组装,课后可让学生在家中尝试做一个“小小起重机”,更好地了解滑轮组的结构和作用等。教师在布置作业后,应在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要求和建议,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实验探究”,增强动手能力,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并请家长积极参与,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科学阅读,开阔视野
科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概念,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比如预测、推理、得出结论、综合概括、评析和交流信息等。[1]《意见》提出,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活动。小学科学课程共涉及四大领域18个主要概念,可分解成75项学习内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阅读作业,指导学生开展系统而有效的课后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培养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过“蚂蚁”一课后,笔者组织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并以笔记的形式记录感悟,使学生增强对昆虫的认识,并培养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师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书目,同时提供读书方法和技巧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并建构科学概念。教师还可以通过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师生共读一本书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成就感。
3.课外观察,积极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理解和技艺掌握之母。”观察力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科学学习中的观察活动十分重要。在“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科学教师应创新作业形式,遵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身心发展规律,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性的作业,促进学生主动完成作业。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主题观察。
课外观察可分为长期观察和短期观察。例如,在学习“看星空”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晴朗的夜晚,选择周围没有强光和障碍物阻挡的地方观察北斗星,学生需要明确观察位置和朝向,利用观星箱,在同一晚的不同时刻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进行短期观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每晚的同一时刻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形成长期观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并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好观察记录。
4.种植饲养,亲历成长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小学科学课外种植、饲养活动是课堂探究的补充,能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2]种植饲养活动既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理解科学概念的重要经验支撑。教师应根据《意见》要求,科学布置,在合适的季节,指导学生开展种植活动,饲养小动物,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植物的情感。
例如,在“养蚕”一课,很多学生对蚕变成蚕蛾的过程不太了解,于是教师布置了让学生在家中养蚕的任务,提醒学生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及时清理残叶、蚕粪和病蚕等,通过观察日记、记录表、照片等形式记录蚕从蚕卵到成虫的完整生长过程,体会养殖过程中的乐趣,感受生命的神奇。学过“种植我们的植物”一课,教师让学生开展了向日葵种植活动,用科学方法选种、备土、播种、浇水,经历植物从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情感。
5.調查访问,科学沟通
调查访问是实施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途径,既能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意见》提出,要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因此,教师在设计调查访问活动作业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分成研究小组,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制定调查问题,通过实地观察、交谈访问、问卷调查等方法开展调查访问,学会用科学的语言与人进行沟通交流。
例如,在“我国的珍稀动物”一课中,笔者让学生在课下设计调查方案,到当地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等单位调查本地珍稀动物的种类、生存现状和保护措施等,并让学生制定保护珍稀动物的宣传标语。这样,学生通过初步了解当地珍稀动物的有关知识,产生了爱护动物、亲近自然的情感。
6.查阅资料,丰富知识
《意见》还要求,作业布置要体现作业的育人功能,发挥作业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锻炼思维品质、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作用,设计一些弹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查阅资料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针对某一知识点有目的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查找、筛选和整理。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文献资料或上网搜索等方式获得资料,采用摘抄文献、打印文稿、拷贝电子资料等方式进行收集和记录。
例如,学过“登上月球”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书店等查阅有关人类登月特别是中国登月工程的相关内容,也可以通过搜索电视科普类节目、网络等查阅资料。通过满足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的求知欲,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有效实施
作业必须落实才能真正取得效果。因此,教师应争取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支持,能够与其他学科统筹安排,合理设计作业内容,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保证科学课外作业的实效性。
1.家校合作,转变观念
一些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视科学课为“副课”,对科学课外作业的完成质量要求不高。科学教师要与家长做好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例如,在制作岩石标本活动中,教师通过QQ、微信、钉钉等方式向家长发送《致家长的一封信》,并说明制作标本的方法和意义,请家长协助孩子采集巖石,完成标本制作,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表扬和奖励,取得了良好效果。
2.及时评价,激发兴趣
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及时检查和反馈,避免“做与不做一个样,好与不好一个样”的情况发生。作业的检查和评价,要体现激励功能。例如,根据作业类型,教师可以设置“大实验家”“阅读博士”“种饲之星”“王牌调查员”等称号,充分肯定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另外,教师还可利用学校、社区、网络等,充分展示学生课外作业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增长自信。
3.合理设计,有效指导
《意见》提出,创新作业类型方式,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要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避免单一枯燥的机械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布置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作业期间,特别是对于长期作业,教师应注意提醒、督促并适度指导。
4.学科统筹,科学安排
在以往的作业布置中,各学科之间缺少沟通交流,以至于出现单科作业量不多但多科总量很多的情况,再加上课外辅导班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不堪重负。《意见》提出,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不能“随心所欲”,需要年级组统筹协调、科学布置,合理确定各个学科作业的比例结构。教研组教师可以利用每周集体备课、学科教研等活动时间,把作业纳入单元教学设计体系,对学科作业的时长控制、内容设计等方面统筹安排。同时教导处要建立总量监管、质量监控制度,对作业设置内容和作业量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另外,学校层面还可以鼓励学科组之间、班级任课教师之间尝试合作,创造性地布置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课外作业的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应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创新作业形式,充分发挥课外作业的育人功能,努力实现“减负增效”目标,回归科学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饶思琪,王平.科学课堂开展科学阅读的意义和策略[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9,(6):89-91.
[2]叶温.在饲养(种植)活动中培养小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意识[J].中国教师,2014,(4):20-21.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校对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