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3”劳动教育新模式探究

2022-05-30尤晓港

基础教育参考 2022年9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劳动教育

尤晓港

[摘   要]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切实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心小学积极探索了 “1+2+3”的新型实践模式,致力于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力教育”理念,丰富多元化劳动教育体验路径,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培养学生成为焕发生命气息的“全人”,为学生开启快乐之源,架构成长之梯。

[关键词]劳动教育;协同育人;多元化体验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学生优良品格的养成、关键能力的培养都与劳动教育的开展密切相关。然而,当前基础教育学校对劳动教育的忽视,家庭对劳动教育的弱化,社会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都使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其育人价值也无法实现。如何让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落地扎根,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河小”)积极探索多元化劳动教育路径,并提出了“1+2+3”的新型实践模式,通过树立劳动教育理念,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唤醒生命气息的“全人”,为学生开启快乐之源,架构成长之梯。

所谓“1+2+3”模式,“1”代表一个理念,即劳动教育的理念,“2”代表不唯一、非一成不变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3”则代表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其中,理念是根本,是实践的基础,而评价机制则保证了劳动教育的可行性和创造性发展。

一、劳动光荣入童心,坚持立德树人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意见》的发布,为劳动教育的实践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和理论支撑。基于此,河小提出“三爱”教育理念,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其中爱劳动是立身之本。学校通过每周的升旗仪式宣讲、晨会、午会课、中队活动来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信念。校园中的橱窗、班级的板报都张贴着劳动教育的内容以及精神内涵,学生行走在诗意的校园,品读着富有温度的文字,劳动的意识在心灵深处渐渐生根。红领巾服务小天使是河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师生走进校园时,他们会微笑着问候;当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他们会及时制止不文明的课间行为;当学生放学时,他们又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维持秩序。总之,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守护着美丽校园。不仅如此,班级管理制度中也渗透着劳动教育的理念。河小每一位少先队员都是班级的小主人。每学期初,他们和伙伴们一起制定班级同伴公约,一同装饰黑板,美化班级自然角和图书角,每个少先队员都有自己的岗位,如灯长、桌长、窗长、柜长……他们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事情,给大家带来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二、家校社三方联动,开展协同育人

1.开展校本化劳动教育活动,体验劳动之美

为维护学校整洁的环境,提高每个班级爱校爱班的理念,每个班级都认领一块包干区。包干区的劳动卫生则由各班负责,每周由德育处大队部教师、大队委组成的专人检查小组进行检查评分,一周一公示,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十项评比结果,并纳入学期末文明班队评选中。这样不仅做到了美化校园,也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中提高劳动能力,增强班级荣誉感。

此外,学校还开展特色化的劳动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之乐。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分类设计个性化的、致力于提高学生劳动技能的中队活动。出于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低等实际考虑,学校开展了“我是收纳小能手”“我是能干小学生”的活动;针对中年级学生,学校结合环保这一主题,组织学生认领校园的绿植,为绿植定期浇水、修护,使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种植的快乐;针对高年级学生,学校则结合滨湖区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九龙湾花星球,畅游花海,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劳动的真谛。

同时,学校还打造校本化的学校劳动教育特色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劳动之能。河小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分析探讨了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及培养途径,并结合“项目化学习”的新理念,深化“做中学”,同学生项目为伴,乐享提升生活力之道。

例如,“小鲤鱼”开心菜园在校如期开园。项目核心组成员以及各中队代表与大家分享了小菜园的规划,包括设计、划分、选种、整理菜地等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后期的管理、宣传、收获、分享等工作设想。学生在这里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同时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提升自己的生活力。

再如,“蕴曦田园”也是河小特意为学生开辟的一块劳动实践基地。学生自主申领实践基地,成为小基地的管理者,并和辅导员一起打扫,制定种植小计划,利用中队课介绍种植相关知识,积极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中的特聘园艺师来学校指导实践,种植花苗,感受田园里春天的鸟语花香,夏天的烈日炎炎,秋天的碩果累累,冬天的万物冬藏,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并提升劳动素养。

学校还通过多样课程,多彩社团,点亮学生的七彩童年。在“同伴乐道”理念的引领下,学校长期开展“乐学”拓展性课程及“启禾”研究性课程,从学生终身发展着眼,从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美术类剪纸社团,学生从点、线、面进行构图造型,一个个剪纸生动形象,学校还邀请剪纸艺术家冯钻荪奶奶带领小社员探索剪纸工艺;在泥塑社团,学校还组织学生寻访惠山古镇,启发学生获得泥塑灵感。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在全国城市节水周,组织学生前往中桥水厂,了解自来水的生产流程;辅导员和学生一起参加区世界环境日启动仪式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开展家庭劳动教育活动,增强劳动之能

家庭教育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建议家长利用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契机,鼓励学生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在辛勤劳动中体会父母的辛苦。此外,学校还借助传统节日,以研学课程为抓手,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独具特色的“致远”课堂,劳动实践乐融融。在“童萌美食家”“玩味中国年”等活动中,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制作起了美食,感知劳动的快乐与艰辛。

3.开展社区劳动教育活动,品味劳动之乐

河小着力打造学校劳动、家庭劳动和社区义务劳动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良好劳动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例如,三年级的学生在五一期间和父母一起打卡社区,了解各个服务机构的位置、功能,并耐心向居民讲解、介绍,学会观察和记录,在社会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为成为一个真正的社区小主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利用传统节日,学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走进社区与老人们谈心聊天,帮助他们打扫卫生,给他们送去自己筹集的生活必备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美德。河小的“微孝暖夕”志愿活动还在无锡市中小学生“尚善公益创行”活动中摘得“金种子”桂冠。此外,学校FUN客同盟还和助残中心一起,每月定期开展“阳光助残”活动。深入社区,借助重要时间节点,培养队员良好道德品质。例如,三月份结合学雷锋的主题,参加“整理共享单车,弘扬文明行为”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四月清明节,大队部通过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队员们来到烈士陵园开展献花敬礼活动,各中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让劳动教育实践路径鲜活起来,赋予了劳动教育新动能,促进学生劳动教育实效的提升。

三、多元评价挖潜能,享受悦动乐创

劳动教育评价与学生成绩的鉴定有着本质不同,劳动教育的评价不宜以分数来鉴定,而应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不断调动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热情,注重学生在勞动实践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

1.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教师既要关注活动的结果,给出相应的等第或者星级,更要关注学生完成整个活动的过程,要把学生在活动前的状态、活动中的情态与活动后的变化进行比较,从而进行综合评定。例如,学生在开展“小天使”新思创活动中,在活动前可能准备不足,但在活动中通过不断地创新思维,头脑风暴,最终通过画图、寻访、查资料等多种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新招牌,从而获得了包括劳动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2.多元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除教师评价外,还可以通过同伴、家长以及自评等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同时,还应通过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活动,如以积分换奖章的方式呈现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使学生通过积分的增长一步一步进阶,最终在学期末获得个性化的“劳动小勋章”等。

劳动教育只有通过多种教育形式的教育才能一步一步实现。“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河小将会本着以儿童为本的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劳动教育,以劳健体、以劳明智、以劳育美、以劳融德,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生长,幸福成长!

(责任编辑 姚力宁   校对 郭向和)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劳动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