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游戏的策略

2022-05-30蒙彦霞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蒙彦霞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游戏已经成为现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热烈的游戏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游戏教学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师要了解游戏教学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游戏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教学;应用策略

小学生年龄小,有着好动、爱玩的天性,对游戏充满兴趣和好奇,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上。对此,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硬性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利用游戏构建趣味性课堂,通过趣味性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此,教师需要深入探究游戏教学的新思维和新方法,为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助力。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的积极作用

1. 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将语文知识与游戏两者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喜爱的游戏方式来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凸显它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 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

小学语文游戏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定多样、有趣的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成语接龙”“朗读游戏”“猜谜”等,使教学效果具体化和灵活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能够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另外,开展游戏教学还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效率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使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学习。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的具体策略

1. 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早已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有效创设游戏情境,丰富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游戏中充满新鲜感,进而激发求知欲,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借助网络搜集与“秋天的雨”相关的视频为学生播放,然后讲解有关“秋天的雨”的课程知识,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秋天下雨时的感受和体验,为后续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在观看视频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接龙游戏,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找出两个以上“秋天的雨”的特点,然后进行接龙。每个小组阐述“秋天的雨”的特点的时间为3分钟,哪个小组在3分钟内找出的特点最多则获胜。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视频中的情境内容和自己在秋季雨天的体验开展接龙游戏。学生一边游戏,教师一边播放相关背景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秋天的雨”中。这样,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仅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2. 挖掘内容开展角色扮演游戏

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便确保学生对游戏充满热情,乐于参与其中。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角色扮演类型的游戏活动,要求学生扮演课文中的相关角色等,自主按照课文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编排。通过游戏的编排和自主学习研究,不仅能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营造较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教材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领悟这篇课文背后蕴含的道理,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游戏。教师选择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小马、马妈妈、牛伯伯和松鼠。为了增强游戏效果,教师可以安排四人穿上代表各自角色的服饰,依据课文中四个角色的出场顺序,用恰当的语气和适切的表演将小马过河的过程呈现出来。同时,教师要求学生事先熟记各自的台词,可以先记住关键词,然后串联起整个故事情节,让表演更加流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小学生普遍乐于参加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教师还可以适当安排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此类游戏,比一比哪一组的表演更惟妙惟肖,加深对课文内容和蕴含道理的理解。

3. 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游戏教学

很多语文知识和课文中所描绘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游戏教学,实现与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学生参与生活化的游戏会产生一定的亲切感,调动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也可以将学习的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游戏活动中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分析课文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这样合理设置生活化游戏情境,能够使学生发现原来语文学习与生活关联如此紧密,通过参与生活化游戏活动能够学习丰富的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产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

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級下册《猫》这篇课文时,因为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猫,还有很多学生家里养猫。教师可以在讲新课前,让学生观察猫,从猫的叫声、走路的姿势、觅食的方式、睡觉的状态等多个方面去观察。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日常观察模仿猫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逐一模仿猫的各种不同形态,模仿后学生相互评价。由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形象的模仿能力。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游戏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的一些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生还会将课文中关于猫的描写与自己生活中接触过的猫进行比较,把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有感情地表达出来。

4. 创设字卡游戏开展识字教学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识记的汉字数量比较多。汉字结构比较复杂,由笔画和部首等组合而成,需要学生掌握组合规律,这也在无形中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如果教师一味地引导学生采用机械记忆的方式,虽然记忆速度很快,但是需要持续性巩固复习才能有效记忆。而字卡游戏是学生识字学习的有效手段,可以提升识字学习的趣味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字卡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进行识字学习。

基于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教师可以开展“找朋友”的趣味性字卡游戏活动。先按照学生需要记忆和学习的生字结构特点,将生字的笔画和部首分成不同的卡片,为学生展示卡片的作用,向学生说明在游戏活动中如何使用卡片。教师在说出一个生字之后,要求学生迅速抢答这个生字是由哪两个卡片组合而成,这样学生在积极参与字卡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升汉字的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拼音扑克牌”的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可以学习拼音的扑克牌,任意拿出一张扑克牌要求学生进行抢答,抢答正确率高的学生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小红花数量最多的学生获胜,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准确拼读汉字打好基础。

教师要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的精妙之处,它能让课堂气氛热烈、活跃起来。通过参与游戏活动,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语文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习也更为轻松,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艳.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J]. 江西教育,2018(27).

[2]谢招春. 游戏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导学,2017(33).

[3]邹江平.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灵活应用游戏教学法[J]. 长江丛刊,2020(5).

[4]宋会莲. 论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J].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3).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