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金星天目釉“铁”的微变浅谈
2022-05-30张小帅
张小帅
我们对传统黑瓷釉进行了十几年的窑变艺术探讨,经历了漫长的试验烧制,终于在传统黑釉上烧出了窑变金星天目釉瓷。为发展丰富陶瓷艺术,这里我们把研制窑变金星天目釉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什么是窑变金星天目釉
中国是制瓷大国,生产陶瓷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几千年来,历代制瓷名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数以百计的名贵釉彩品种。这些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釉和彩,虽然在色调上和艺术形象上各不相同,但就其传统艺术釉彩的主要着色元素而论,以铁、钴、铜为主导的釉彩为最多、最名贵。驰名中外的“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瓷和各种瓷釉大都是以铁为发色剂或助色剂烧制出来的,如河南鲁山段店窑的黑唐钧、禹州扒村窑的白地黑花、登封窑的珍珠底釉,江西吉安永和镇吉州窑的天目瓷,福建建阳窑的兔毫盏,河北磁县磁州窑的白地黑花,都是铁作为发色剂。
所以说,铁是我国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釉彩中的传统发色主釉系。中国历代是制瓷大国,地下铁矿资源极为丰富,含量高的铁矿釉土更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在当前世界各国陶瓷矿产资源紧缺的形势下,我们开发、研究、探讨陶瓷艺术,具有极大优势。
有史以來,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是中国北方制瓷中心,这座古镇陶瓷资源十分丰富,因瓷业兴盛而一度经济发达,闻名于世。
窑变金星天目釉的研制成功,和其他釉一样,都是在漫长岁月里经历无数次失败和教训总结出来的。窑变金星天目釉的烧制机理,虽说也是通过饱和液液分相而获得成功的,从直观上看,其发色机理和所形成的晶花与锌、钛结晶一样,实则有本质的不同。窑变金星天目釉底釉面所生成的纹理,有丝丝缕缕垂直的线纹,在垂直的线纹中又溶出金黄色的晶点,这种晶点有大有小,并且浮出釉层,在黑色底釉的衬托下,这些金光灿灿的彩色斑点,恰似夜幕下金光闪烁的流星,其美妙实属艺术黑釉瓷中难得的上乘之作。
窑变金星天目釉的物理化学分析
窑变金星天目釉是以天然的、本地区特有的釉土资源为主釉料,结合铁矿中铁、钛、镁、锰、钴等微量元素,通过科学组合配方,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在不同烧制环境中烧制出的新型艺术釉彩。其主要特性是:底色以黑色为主,现出丝丝缕缕垂直的线纹。在这缕缕光亮的黑色丝纹釉面中,溶出金黄色的大小晶点,恰似夜幕下闪闪发着金光的星辰,又似金色的菊花石,古朴、苍翠、幽雅。
窑变金星天目釉的化学组成和原料:
1.胎料:采用当地含铁量高的紫金土和高岭土配制而成。紫金土:高岭土。
2.釉瓷:采用当地黑釉土、黑釉石、铁矿石配制而成。黑釉土:黑釉石:铁矿石:杂木灰。
3.胎和釉的化学组成(见表1)
烧制过程中铁、铜元素的微变
窑变金星天目釉是一种通过快烧、慢冷手段实现的新型釉,其烧成制度的调整有一套严谨的程序,高温阶段要相应地延长,并严格控制烧制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铁含量高的釉面表层的有机碱性氧化物和氧化铁(Fe2O3)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挥发、反应。
氧化—还原气氛的转变、升温—降温曲线的变化,会使釉层因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含量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光谱特征:氧化铁对光谱中的黄光部分吸收较少,使釉呈现黄色;氧化亚铁对光谱中的青绿光部分吸收较少,使釉呈现青色。
在升温过程中,釉层因铁元素的化学状态逐渐呈现黄—青—蓝—黑的变化过程,含铁量越高,铁元素的分散度越大。
烧制过程中焙烧不当,可出现黑色、黄色、浅黄色、灰白色。
烧制过程的精确掌控
金星天目釉是在还原气氛中烧制而成的,所以理论上它可以与钧瓷窑变釉在同一窑炉中烧制。我根据多年来的实践摸索和近40年的烧瓷经验,将金星天目釉瓷和钧瓷产品放置在一个窑炉中烧制,终于获得成功,因此钧瓷和金星天目釉瓷同为窑变釉瓷。其烧制曲线,可根据所需釉色效果自行调整,也可根据窑炉装匣位置进行调整,还可根据烧制气氛的轻、重与高、低温进行调整。
窑变金星天目釉形成过程中,发生反应的过程是调配釉面的硬化进程,反应中使釉表面的铁含量超过产生理想效果所允许的限度,不让碱性高的钙化合物与煤烟气体混合并影响釉层表面,产生吃烟不鲜现象,使釉表面出现烟黑边和烟灰块状,导致金星天目釉色深浅光泽不一,失去应有的含蓄和美丽的金黄色星辰斑点。为了不使这些缺陷产生,我们在烧制过程中精确掌控,高温快烧至成瓷,并使之充分释放出有害气体,火焰须静而纯,不可使有害气体侵入釉层表面。
不透明釉的高温烧制有一定局限,不能过快地提高升温速度。升温过快,会在产品内部造成较大的温差,出现过烧或欠烧,也会使釉中的铁化合物在不适宜的温度下反应不完全,产生缺陷。
笔者通过大量试验发现,最理想的升温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升温30℃—40℃左右,确保釉料中的化合物充分反应熔融,使金色晶体完美地发育完成。釉料中的析晶温度一般比成熟温度低,在1220℃—1260℃温度条件下缓慢冷却,可以形成效果极佳的金星天目釉制品。
窑变金星天目釉这一独特的釉色和窑变艺术,得到了陶瓷、钧瓷同行及专家教授的支持和认可,也得到了陶瓷界朋友、专家、艺术大师们的高度评价和赞誉,国家也给予了极高的荣誉,多次在大赛中获得金奖和珍品奖。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烧制钧瓷经验的积累,也是在陶瓷新领域勤于探索的结果。这一试验成功,为今后探索新的陶瓷艺术注入了新的动力。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去探索新的陶瓷艺术,为陶瓷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