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密博物馆藏陶器浅析

2022-05-30王娟

理财·收藏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东夷大汶口灰陶

王娟

古人傍水而居,远离了水便无法生活,所以史前文化大都产生于大河边。我们山东半岛的土著居民,历史上称东夷人,最早以射猎为生。山东丘陵在早期树林、草丛、水源都很丰富,自古以来各类动物很多,诸城出土有恐龙骨骼,高密胶河流域南曲村附近多次出土猛犸象化石、各种动物的骨骼,并有完整猛犸象牙化石,现存高密博物馆。

东夷很早就具备涉猎的本领,夷拆开就是大和弓。据史书记载,东夷是黄帝长子少昊和伏羲氏的后代,而考古发现东夷文化要比史书记载早得多。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东夷人生活在沂源溶洞里,靠采集、猎鱼为生。大约10万年前,随着种群扩大,沿沂河、沭河逐日而下,慢慢扩展到山东中部、东部,《山海经》里就记载了我们东夷的“夸父追日”的传说。东夷早期有着对太阳的崇拜,太阳俗称三足乌、金乌,早期的画像里都是圈内一鸟,如马王堆汉帛画;还有直接用鸟代表太阳的,如汉砖上“后羿射日”故事。东夷这种鸟的图腾,很可能源自最早对太阳的崇拜,慢慢演化来的。大约1万年前,经过长期发展,东夷人开始了定居生活,采集打猎、驯养家畜、种植作物。再到8500年前,逐渐形成了族群,这些族群经过长期的定居生活,都掌握了一定的生活能力,除了传统的木器、石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掌握了烧制陶器的技巧,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

陶器是用黏土作原料,经800℃—1000℃高温烧制而成,随着史前人类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成型方法有泥条盘筑法、轮制法、捏塑法、模制法等,材质出现了红陶、彩陶、黑陶、灰陶、白陶、硬陶、釉陶等。在器形方面,各国、各地区都有一个由器形简单、器类少到复杂多样的发展过程。从器物的造型看,除以几何体为主外,还有人形、动物形、植物形或某种工具形(如仰韶文化所见船形壶)等。常见的器形有罐、钵、盆、碗、釜、鼎、豆、盘、杯、瓶、鬲、大口尊、缸、勺、鬶、觚、背壶、尖底瓶、镂孔高柄杯等。从用途上可分为烹饪器(罐、釜、鼎、甑、鬲、斝等)、饮食器(钵、碗、豆、盘、杯等)、汲水器(罐、尖底罐、背壶等)、烧水器(罐、鬶、盉等)、贮器(罐、瓮、缸、大口尊等)。其中同一功能、同一器类,又有多种不同造型,而不同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或同一考古学文化不同时期(早、中、晚),其造型也各异。

潍河流域地区,目前出土最早的陶器出自寒亭的前埠下文化遗址,属后李文化,距今约8500—7500年。而高密境内出土的最早的陶器是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约 6500—4500年,潍河流域、胶河流域都有该时期文化遗址。大汶口陶器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出现了硬质白陶,高密境内出土的若干陶器极具该文化时期的特色。

大汶口时期陶器

山东博物馆藏有大汶口红陶兽形壶(图1),高21.6厘米,长22.4厘米。此器具1959年出土于泰安大汶口遗址,为夹砂红陶酒器,近似猪形,背部有弧形提手,尾部有注水口,可受水,嘴可出水。整体打磨光滑,光润亮泽,腹部鼓起加大容积,四足耸立方便加热。造型美观,既有对动物的模仿,又有实用价值,显示了史前人类别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和极高的艺术水平。红陶兽形器现为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随着农业生产和养殖业的繁盛,贫富差距日益明显,而用象征财富的猪、狗陪葬也日益盛行。富人的墓葬里,整猪、整狗、猪头、猪下颚都是常见的陪葬品,胶州三里河遗址一大汶口墓葬里猪下颚骨多达32个。猪、狗不但是财富的象征,也和当时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在各種陶器上出现它们的形状也就不足为怪了。

大汶口文化时期黑陶豆(图2),高密博物馆藏,高14.2厘米,口径20.2厘米。泥质黑陶。浅盘,盘口沿外折,高圈足,足上有镂孔,通常成偶数组合。豆是早期的一种盛食器,高圈足上面的陶盘常常用来盛放肉或其他食物。后期发展为木制、青铜制,青铜豆常常作为礼器,用来祭祀。

大汶口文化时期黑陶杯(图3),高密市博物馆藏,高14.1厘米,口径7.8厘米。泥质黑陶,长高颈,口呈喇叭形,扁鼓腹,底下收,小平底,长高颈设计的弧度,适合于用手抓握,外形美观,讲究实用。

大汶口文化时期黑陶高柄杯(图4),高密市博物馆藏,高17.3厘米,口径8.1厘米,底径7.1厘米。高柄杯,饮酒器,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新出现的器形。细泥质黑陶,侈口,折腹,细高柄,柄镂空雕刻三角形纹,下附覆碟式杯座,器表无釉,面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体现了一种单纯质朴的极致之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这种高柄杯的形制也一直沿用至今,目前社会上仍在广泛使用。

龙山文化陶器

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4000年,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已经相当发达,家畜、家禽的数量增加,羊的数量增加最为明显。它继承了大汶口文化在石器制作上的工艺,同时开始制作大量的骨器,制玉工艺开始兴起。陶器方面,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和抛光白陶最为典型,它们是龙山文化制造业最为成熟的代表,达到了史前制陶工艺的巅峰。

龙山文化白陶鬶,高密市博物馆藏,高33.4厘米,最大宽14.4厘米,厚12.9厘米。鬶作为烧水容器,既实用又美观。长颈,三足,口如鸟喙,朝天上扬。腹部有凸弦纹。东夷人崇尚鸟图腾,把自己喜爱的鬶做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鬶是原始先民用来烧水的容器,以三足鼎立的稳定性原则为基础,创出三个袋形锥足,具有增加受热面积以缩短烹煮时间的作用。

龙山文化时期单柄黑陶杯(图5),高密市博物馆藏,高13.5厘米,口径8.7厘米,底径8.5厘米,腹径11.1厘米。蛋壳黑陶的典型器具,声如钟,硬如瓷,陶胎薄如鸡蛋壳。胎薄而且均匀,颜色单一纯正,三足鼎立。部分器壁隐约可见快轮旋转时形成的细密细弦纹。

岳石文化时期

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3500年,出土以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为主。相比于龙山文化,它在生产力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制陶业上却有了滑落。较之龙山文化陶器,岳石文化陶器更加古朴典雅、厚重实用,实用性增强,观赏性不足。这一时期的陶器主要有尊、子母口罐、三足笢、卷足笢、豆、壬、鼎、岔、杯及大量蘑菇状钮的器盖。一些泥质陶器上还绘有朱色图案,也有用红、白、黄多彩兼施的云纹彩绘陶。甗,岳石文化时期的主要炊器,数量奇多,已发现者多为腰以下部分,完整者甚少。

岳石文化陶尊(图6),高密胶河流域发掘出土,尊是一种盛酒器,后来逐渐发展为礼器。此尊,器身上有两道圆弧,保存完好,是高密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岳石文化完整器,极其难得。

岳石文化蘑菇形钮盖残片(图7),目前考古发现若干残片,尚未修复。蘑菇形纽盖是岳石文化的指征性器类之一,造型特征为顶部有空心或实心蘑菇形纽,子母口。

周 代 陶 器

周代距今约3000—2500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大量使用青铜工具,文字已经广泛使用。周代制陶业更加发达,以泥质灰陶、夹砂灰陶为主。生活用具中,食器主要是豆和簋。周代陶器花纹很少,部分纹饰主要是在成型过程中拍打上的,起成型稳固的作用,同时有装饰效果。

周灰陶豆(图8),2000年出土于高密市柏城镇。豆高8.2厘米,口径 11.1厘米,底径8.7厘米。材质为泥质灰陶,深盘,粗短柄,喇叭形圈足,形似高足盘形,状简朴而实用。

周灰陶簋(图9),高13.2厘米,口径16.3厘米,底径11.2厘米,2000年出土于高密市柏城镇李家营社区。簋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后来发展为礼器。此簋为泥质灰陶,素面,敞口,斜沿,深腹,口前沿处捏有凸出槽状流,喇叭状高圈足。

春 秋 陶 器

春秋陶器以泥质陶为主,常见器形有鬲、釜、甑、豆、盂、盘、瓮、盆、罐。陶器的造型以平底器和三足器为主,有少量圈足器。春秋陶器纹饰主要是粗绳纹、瓦旋纹。由此可见,春秋时期陶器品种减少,纹饰单调。

春秋灰陶鬲(图10),高13.4厘米,口径11.7厘米,腹径13.0厘米,高密市博物馆藏。鬲是古代的一种炊具,形状像鼎而足部中空。

战 国 陶 器

战国时期,以陶为明器入葬已成习俗,制陶工艺受到漆、铜工艺的影响,陶器品种除灰陶外,以印纹硬陶为主。

战国带盖方耳灰陶鼎(图11),高25.0厘米,腹径22.9厘米,高密市博物馆藏。鼎最早是一种煮食器,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的铜鼎,慢慢发展为古人放在宗庙里祭祀的礼器和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戰国灰陶罐(图12),口径13.7厘米,高27.4厘米,最大腹径23.6厘米,1998年出土于高密市。罐是一种汲水器,早期为泥质灰陶,高颈,口沿外侈,略呈喇叭口形状,圆腹,圆底,腹下部及底满饰绳纹。

汉 代 陶 器

汉代陶器在自身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独特的特点,无论是在品种、颜色,还是在陶身的图案上,汉代陶器都显得与众不同。

汉云纹彩陶罐(图13),罐高35.7厘米,口径18.6厘米,底径12.2厘米,最大腹径39.9厘米,高密市博物馆藏。此罐敞口,短束颈,溜肩,鼓腹,小平底。腹上部以红彩绘神兽一周,画风灵动飘逸,有舒阔之感。汉代人笃信天人感应,灵魂升天,神兽就是作为升天驾乘的工具而出现的绘画题材,体现了汉代人艺术上的审美观念和灵魂不灭的心态。陶罐造型周正,器壁厚薄均匀。

汉双系硬陶壶(图14),高33.8厘米,口径12.7厘米,底径12.1厘米,腹径23厘米,1981年出土于高密市井沟镇。此壶盘口,长颈,鼓腹,圈足。肩置二直耳,耳上带有“S”形贴塑,胎呈浅红色,壶的口沿、颈部及肩部各饰有2道刻画的弦纹,腹部满饰粗绳纹,极富装饰效果。此壶造型古朴雅观,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制陶技术水平与时代风貌特点。

汉“常饮食百口宜孙子”陶井圈(图15),高62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80厘米,高密市博物馆藏。井圈为白陶质,胎土细腻,形体规整,井圈上沿饰“家常富贵”框格式篆体铭文一周,外沿唇壁呈棱形,腰间部饰“常饮食百口宜孙子”4行8字铭文一周间隔圆涡纹。此陶质井圈充分反映了当时制陶技术的高水平。同类物品存世者,多见残体碎片,如此完整的,较为罕见,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陶器,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陶器的出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

猜你喜欢

东夷大汶口灰陶
探究天津东丽博物馆藏张贵庄战国灰陶器
刘思涛作品
基于大汶口文化元素的泰安太阳部落景区发展研究
一件夏代灰陶象鼻盉的再修复
公元前第三千纪中国东部的太阳神——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图形符号新考
一件西晋灰陶兽的再修复
陶器
山东大汶口盆地赵家店石膏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从莒地岩画看东夷人的崇日文化
仙君泡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