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析

2022-05-30周徐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9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体系构建课程思政

摘  要:就我国高校目前的学科建设而言,其“课程思政”管理体系建设还存在着文化建设方面不足、工作部门推进缓慢、技术专业教师认识不深等问题。文章探讨了“课程思政”定义的基本理论意义和管理制度建设的使用价值偏差,明确提出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学前舞蹈课程内容“课程思政”管理制度,通过完善教材内容中思政要素的结合,加强教学课堂设计,提升教师德育理念,以期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思想政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切实提升课程水平。

關键词:高校;学前舞蹈课程;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7-0133-04

专业课程在德育管理体系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学前舞蹈课程开设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有利于充分发挥课程教书育人的作用。肩负促进孩子成长成才责任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元素充分渗透进学前舞蹈课程的内容中,从而为高校造就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

一、高校 “课程思政” 的理论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挖掘专业课程所隐含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素,结合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设计。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模式完成专业知识教学、使用价值提升和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完成以德育人和“三全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充分利用课程内容、科学研究、实践活动、文化艺术、互联网、心理状态、管理方法、服务项目、支持、机关等领域建设德育人的作用,探索教书育人因素,完善教书育人制度,完善评议鼓励,强化实施保障,进一步建设‘十大教书育人。”[1]高校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和渠道,是教书育人最重要的过程,教育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是正确引导学生成长的最重要途径。为了发挥出课程教学的积极作用,促进“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有关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其所教授专业知识的使用价值,还应该在理念渗透时注重塑造专业知识的文化凝聚,以确保育人效果。

二、高校 “课政思政” 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对“课程思政”体系构建顶层设计不足

各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基础建设的范围不同,存在地区差异和校际差异。尽管部分高校出台了“课程思政”基础建设的校级规划和配套设施保障机制来推进“课程思政”基础建设,但是绝大部分学校仍对“课程思政”管理体系建设缺乏重视,导致文化建设和课程思政管理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二)职能部门对“课程思政”教育推进缓慢

部分职能部门对课程思政管理的建立工作缺乏深入沟通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缺乏创新意识,未制订可行的分析方案并将其推广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使其成为学校推行“课程思政”的政策依据。除此之外,学校范围内“课程思政”专题讲座科普学习培训范围较窄,缺乏建设工作创新发展的氛围,无法为“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导致其发展缓慢。

(三)专业教师对 “课程思政” 教育认识不深

部分技术专业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基本理论含义的理解,不精通合理开展“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甚至不了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容”的区别。教师学习和培养“课程思政”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积极性较低,缺乏对学前舞蹈课程内容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在传统价值观念中,技术教师是教学人员,其工作职责更多地体现在教授学前舞蹈课程内容中。教师忽视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价值的正确运用,使德育实际效果难以保障[2]。

(四)评价体系设置不合理

学前舞蹈课程的内容一直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后,学前舞蹈课程内容的课堂教学评价只是在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些内容和方法上增加了课程思政元素,并没有应用系统的软件来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现阶段,学前舞蹈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1. 评价目标偏离

现阶段,学前舞蹈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的总体目标是考查教师是否落实课程思政规定,而不是促进师生发展趋势。

2. 评价内容简单

现阶段的学前舞蹈课程思政课教学评价信息仅显示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两项,其他新增评述项基本不涉及课程思政内容。

3. 评价主体单一

现阶段学前舞蹈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管理者,主要包括领导干部和教学督导,教师、学生等一般不参与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

4. 评价方式表面化

现阶段的学前舞蹈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为课堂教学管理者教授,难以客观反映课程思政学习效果。

三、高校 “课程思政” 体系构建的对策

(一)加强教材入口把关,做好思政元素有机融合

一是做好教材思想政治内容的核查工作。在保证教材形式和意识正确的情况下,从塑造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考量出发,选择适合“课程思政”的优秀教材,采取措施充分激发教材的潜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二是教材内容要明确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素。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德育观念,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对“课程思政”文化教育的适用性,将教材中的内容按合理逻辑进行配置,与学前教育的专业技能有机结合,形成专业能力与思想并存的教材管理体系,体现教材内容特色和思想引领使用价值的鲜明特色[3]。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含有的德育元素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制订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为“课程思政”渗透发展提供合理的媒介。此类教材应注重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体现理念与思想的高度统一,展现教材的德育功能,从而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二)强化课堂教学设计,思政教育渗透专业课堂

学前舞蹈课程“课程思政”内容实施的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和课堂行动的实施程度。只有用心地开展教学工作,制订合理高效的课堂设计方案,才能促进合理的专业知识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升课程的使用价值。只有合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才能通过潜在的课程渗透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该任务的顺利完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做好教学课堂的概念设计——教师要根据一堂课的内容,针对“课程思政”渗透的重点来开展教学工作,对于那些能突出文化自信、爱国主义、审美追求、职业道德、团队精神或工匠精神等的课堂教学内容,要重视发挥出其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方面的作用;二是深入剖析课程内容的德育要素——教师要明确自己讲授内容中所隐含的德育要素以及进行德育渗透的适宜场所,可以通过选择实战案例、歌曲等来进行德育要素宣传;三是精心规划“课程思政”的方式——教学设计是教师教授课堂主题活动的首要依据,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牢牢把握可以作为“课程思政”重要因素的资源,重视教学、语言转换等“课堂思政”的渗透过程;四是开展“课程思政”文化教育语言表达设计方案——教师要紧紧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语言转换,用富有思想和能力的语言正确引导学生,给予其成长所需的社会正能量。

(三)加强联动协调,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合力

一是开展“课程思政”示范。工作部门要与二级学院加强沟通,在工作中凝聚对学校信念和行动的共识,推动“课程思政”管理体系建立,促进“课程思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对加强“课程思政”的研究理论基础。“课程思想政治学”是一个新课题研究,高校可将“课程思政”作为重点研究课题,鼓励学校教师积极开展项目申报,致力于让广大教师掌握前端理论和前端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课程思想与政治”理论以及实用的方法。对于那些可操作性极强的科研成果,高校负责人可将其在校园内进行积极的营销推广,以实现科研成果实践活动转化,在提高效益的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三是整合专业技术教师和思想政治人员的能量[4]。专业技术教师具备学前舞蹈课程内容的教授能力,思想政治人员具备德育经验,因此在推进“课程思政”管理体系建设时,要鼓励两者进行工作能力的互补,将两者的优势进行充分發挥,以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效率。

(四)创新评价理念,关注学生自身

课程思政核心理念应具体指导学前舞蹈教学评价管理体系建设的实际操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高校必须对自身教学评价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理念进行创新,明确学生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作用。学生是评价指标的第一评价对象,是学前舞蹈教学评价管理体系的实际总体目标,只有认识到学生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关键影响,才有助于完善教学评价管理体系的实际内容。在实践中,高校在运用课程思政核心理念具体指导建立学前舞蹈教学评价管理体系之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研。调查的目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学生当前的思想水平进行科学调查,以此掌握高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通过调查被大学生高度接受的教学评价方法以更好地探索渗透课程核心思想政治观念的重要途径。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查,高校可以为学前民族舞教学评价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更有价值的原材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理念融入课程,对学前民族舞进行有效评价,使得思政教学更合理渗入管理体系,进而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五)结合课程特点,进行个性评价

从源头上,学前民族舞教学评价管理系统是利用专业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对学习效率的分析,促进学生从反馈中获得思考[4],对学习方式以及培训工作进行高效改进,大幅提升学习效率。因此,高校在运用课程思政核心理念构建学前舞蹈教学评价管理体系时,必须与主要课程内容相结合,在思政教育工作与不同高职教育之间找到平衡点,根据学前民族舞教学评价管理制度,与课程内容特点紧密结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点评。高等教育在课程内容上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塑造,思政课的核心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渗透在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塑造中[5],教师通过学生在学习训练情况中的反映进行点评,并将点评工作渗透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上获得理论提升,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对高等教育的认识[5]。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帮助学校实现个性化点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

四、学前舞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根据前文的分析,可以认识到促进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重要性,高等教育工作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关键,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开展有利于为学前教育培养综合型教学人才。舞蹈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在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专业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是促进人们思想素质提升以及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构建学前舞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意义重大,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学前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开端,是人生教育的“关键期”,相对其他教育阶段,学前教育对幼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更高,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更高。在基于以上现状和理念的基础上,开展学前舞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工作,应关注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一)评价目标

高校应根据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精准定位开展学前舞蹈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的总体目标,以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学前舞蹈课程的内容以及实际审查的总体目标应包括:掌握和塑造对儿童、教育和美学的准确观点;激发幼儿教育工作的爱好和热情;具有自主创新与协作的核心理念;遵守法律法规,树立良好道德观与价值观。

(二)评价内容

根据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评价内容应多元化。学前舞蹈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内容涉及两大模块,每个模块应新增教学风格、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学习效果等八项新内容;新增学生个人目标、学习培训准备、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教学方法、学习效率、实践活动反馈八个项目。

(三)评价主体

根据新课改背景下对核心素养的要求,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学前舞蹈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和其他评价两个控制模块。其他评论控制模块的评论行为主体包括老师、朋友、课堂教学管理者、学生、合作伙伴、家长、幼儿园教职工等。

(四)评价方式

根据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学前舞蹈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管理体系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自我评价与其他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全过程与效果评价、实际与虚拟评价、及时与延迟评价。

(五)结果反馈

根据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评价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注重评价的全过程。教师应在课后立即写一篇课后反思,学生应该在课后立即总结他们的反馈,课堂教学管理人员应在课后及时反馈给教师。学前舞蹈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管理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应遵循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对传统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要侧重于对课堂教学评价管理系统的有效整合[6]。

五、结语

总而言之,“课程思政”是相对“思政课内容”的一种课程内容意识,学前舞蹈课程思政即围绕学前舞蹈的内容塑造学生思想和文化素养。高校要充分发挥学前舞蹈课程内容的德育作用,以保证专业技能教学、使用价值提升和工作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推进德育工作高效开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艳霞. 课程思政背景下专业理论课融合教育的几点思考[J]. 现代教育论坛,2020,3(10):103-104.

[2] 路树萍. 基于民族文化傳承视域下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222-223.

[3] 胡厶瑜,夏依旦瓦力.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舞蹈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 教育研究,2021,4(05):160-162.

[4] 成桂英. 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三个着力点[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9):67-70.

[5] 吴乾莉. 工匠精神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24):273.

[6] 郑铭,郑晓芳. “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建构[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01):77-81.

(荐稿人:王敏敏,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课题“高校课程思政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编号:NBYZDS2021013)研究成果;本文系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高职幼师舞蹈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NSJG20 2109SY)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徐(1982—),女,硕士,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舞蹈表演与教学。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体系构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