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意蕴
2022-05-30李思颖周鸣
李思颖 周鸣
摘 要:“四史”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奠定了基础,为青年大学生营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在场感,切实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真理性,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实现铸魂育人。公共艺术既是表现历史的载体,也是借助历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党以来,公共艺术作品以“四史”为题材,在公共空间潜移默化地对公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数不胜数。以公共艺术来表现“四史”,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公共艺术具有公共性、交互性等特征,以公共艺术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活公共空间、塑造公共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从文本范式回归生活世界,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信息隔离,为思想政治教育建构认知和实践情境,使思想政治教育从独白灌输到对话交往,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四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7-0018-04
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
“四史”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从不同维度诠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及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历程,是中国崛起的壮丽图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基础。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来说意义重大。
“四史”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事实和理论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历史是理论的重要依托,而要使青年大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懂学透,学习与理论相关的历史至关重要。“四史”立足于唯物史观,客观反映党和国家发展的现实过程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事件,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绝佳素材。
“四史”能为青年大学生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在场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常以文本为素材,以课堂为载体,呈现出抽象、形而上学特征,与现实生活脱轨,青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解易产生认知隔膜。“四史”的融入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回归到现实生活层面,以历史图景展现党和国家艰辛探索的历程,增强学生的在场感与代入感。
“四史”能切实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真理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常以权威的姿态出现,以思想灌输的形式进行。这种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强制性和他赋性,忽略了青年大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并不一定能从内心认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真理性。历史是社会群体性实践的记录,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有力支撑,以“四史”为依托,可以让学生从史实中真正领悟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真理性。
“四史”能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转换为实践,实现铸魂育人。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青年大学生理解国家当下政策制定的来龙去脉,使青年大学生以史为鉴,汲取历史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开创精神、团结精神等精神力量,把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相结合,坚定理想信念,指导自身实践发展,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转换为实践成果。
二、公共艺术是践行“四史”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载体
(一)公共艺术概念及内涵
公共艺术是运用政府支配的专项资金和社会资源来建设位于公共空间,具有公共精神、蕴含文化价值和人文理想的艺术项目,由艺术家和公众参与创作完成。公共艺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百分百艺术计划”,即颁布“百分百艺术”条例,规定从建筑经费中划分出1%用于建筑的艺术装饰[1]。可见公共艺术起源之初是一种文化政策,后来发展为一种文化观念和艺术精神。公共艺术强调艺术的公益性和社会福利性,以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来连接社会服务。它以构建艺术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为取向,期望通过艺术来传递社会公共信息和文化精神,使艺术为全体公民服务,提升社会公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实现现代公民社会良性发展。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核心是指以艺术的方式及途径来显现公共领域中存在的各种意见和问题,反映和协商来自社会公众的不同层面的见解与主张(包括政治、社会、文化、审美等方面的内容)[2]。
(二)以公共艺术为载体,融入“四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案例
公共艺术的理念在中国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存在的基础是民主的社会环境,自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时中国的公共艺术就已诞生,并在中国共产党及新中国的壮大中得到发展,早期表现形式为雕塑、壁画等。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轨迹与党和国家的发展路径密不可分,无论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还是社会主义发展史,都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公共艺术作品中得到诠释。
新中國成立之初,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指导方针下,公共艺术作品多采取纪念性主题,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具体的历史事件,起到纪念历史、凝聚国家精神,对公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纪念碑式雕塑作品[3],是“新中国史”的艺术表达。这件作品于1958年建成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由国家领导人、建筑家、雕塑家、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创作,设计稿经过全国各界人士讨论,充分体现大众的广泛参与性。作品在天安门广场这个融合历史、政治、民族意义的公共场所建成,为人民群众构建了一个缅怀英雄的场域,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在这里凝聚。作品传达国家意志,用艺术语言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对人民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公共艺术作品《收租院》由四川美术学院师生集体创作于1963年,以雕塑的形式还原旧社会地主向农民收租的真实历史场景,是党史的生动记载,传达了党中央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主张,宣传了党的阶级教育思想。作品生动表现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残酷剥削,使观者铭记那段黑暗的历史。作品有三个“真实”:创作于真实的地主收租场所,请真实经历过收租的农民当模特,最后形成7组真人大小的群像。在创作过程中,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创作过程,提供创作素材及意见。作品完成后,人民群众参观、讨论、凝聚起精神共鸣。这件作品无论从主题、过程、结果都呈现出公共性与参与性,很好地起到了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改革开放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这一时期的公共艺术作品成为改革开放史的真实写照。随着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艺术也开始表现城市精神,传达开放、兼容并包的时代精神,1984年潘鹤为深圳创作了《开荒牛》,作品中一只强壮的牛奋力向前走,背后是盘根错节的树枝,牛象征着开拓进取的精神,树根象征着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阻挠[4]。作品凝聚了改革开放时期艰苦奋斗的公共精神,代表着深圳奋发向上的城市形象,体现了时代主题,让人们时刻铭记是这种奋斗精神支撑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三)当代公共艺术的转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方式
1. 思想理念的发展赋予当代公共艺术观念的转向
21世纪,公共艺术在中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生长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当代公共艺术更加强调以艺术为媒介主动介入社会公共议题,如政治、性别、种族、环境保护等,并希望通过作品改善弱势群体的现状,对公众基本需要普遍关怀。当代公共艺术致力于让大众参与作品的创作,作品重视公众参与的过程而非结果,短期性公共艺术作品越来越多,有时更像一场公众参与的活动或表演。如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上,北京上空爆破出29个烟火《大脚印》,这串焰火脚印沿着北京中軸线,从永定门、天安门、故宫依次绽放,最后到达鸟巢,象征着世界来到中国,中国走向世界。这种焰火表演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盛会上展现,表达国家意志,展现民族文化,用艺术连接全世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大众,凝结公众情感。
2.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当代公共艺术带来形式的转向
信息技术、编程技术、互动媒介、新材料技术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公共艺术带来多元的表现形式,而不再仅仅以纪念碑式的具象雕塑体现。光敏、力敏、压力、震动、温度、磁力、红外线等形式的传感器与电脑编程技术、信息输出设备共同作用,声音、光线、影像、网络被运用到公共艺术作品中,公共艺术可更大范畴地实现互动性、提高公众参与性,增强了作品的功能性。公众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公众与作品相互影响,公众之间也在参与作品的过程中产生连接,进行意识形态的交流与情感碰撞,聚合而形成某种公共性精神。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厅运用5G技术、VR技术、传感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展现大运河的历史面貌,凸显大运河的文化价值,为公众带来全感官沉浸式体验。公众站在全方位的巨幕前,挥手迈步就可以变换场景,分开水流,与场景互动,增强内心的参与感与趣味感知,获得更深刻的历史、文化教育。
三、以公共艺术为载体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意蕴
(一)激活公共空间,塑造公共精神
高校公共空间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公共空间是大学生展现自我、交流互动、构建社会关系的重要场域,不仅是物理空间也是精神空间[5]。在高校公共空间以公共艺术为载体,融入“四史”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空间,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公共人”。
人既是个体,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一员。“公共人”具有“为他”属性及公共理性。而个体人与公共人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个体人过度膨胀,“公共人”亦开始衰落。桑内特在《公共人的衰落》中提到,现代社会出现“死亡的公共空间”[6],公共领域被人们抛弃。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丧失,变成资本与权力的发言者,真正表达公共诉求的公共空间被挤压、被操纵,变成德波提到的“景观社会”,真实已被遮蔽,公共领域已被侵蚀,更无从实现真正的公共交流。“消费社会”语境下,大多数人“保持沉默”“充当听众”“自我迷恋”[7],对公共事务冷漠、对社会道德责任疏远,不参与公共生活,沉迷于个人世界成为原子化的个人,造就个体的犬儒主义形态,“公共人”由此衰落。至此,社会公共秩序面临威胁。
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会得以续存和发展的基础,原子化个体的存在解构着人类共同生活。如何将原子化的个人重建对公共领域的关心,拯救“公共人”的衰落,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关心的问题。公共空间及“公共人”的衰落导致社会公共秩序面临威胁,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公共人”维护公共空间秩序及社会道德。公共艺术对“公共人”的塑造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公共艺术的移情作用、公众参与性、情境、实践性可以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课本走向现实生活。
在高校公共空间中以“四史”中的真实事件为主题,以公共艺术为载体,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改造青年大学生的主观世界,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公共信仰、公共关怀、公共精神,使青年大学生成为致力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公共人”,成为国家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走出文本范式,回归生活世界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课堂中进行,教育内容被从历史、社会、现实中抽离,形成抽象的概念阐释和思辨的理论知识。这种系统而程式化的教育实践,把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变成形而上的理论,脱离了鲜活的日常生活,变成白纸黑字的文字表达,忽略了青年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及接受度,难以达到共情的效果,难以激起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拉大了青年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鸿沟,教育内容的抽象化及理论化使学生对教育内容产生理解分歧和认知谬误[8]。
以公共艺术为载体,以“四史”中的真实事件为主题,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构认知和实践的情景,使思想政治教育植入现实生活中,当马克思主义抽象理论变得具体化、日常化,更容易被青年大学生认同并践行。通过现实生活本身或具体的人、事、物传递蕴含其中的价值观,这种在场感使青年大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实现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叠加,以具象、感性、直观的方式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念和内涵。在公共艺术塑造的情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暗含其中,在青年大学生的参与过程中得以揭示,个体、他者的思想通过交流与教育的内容重叠,变成共识,这种主动获得的意义结构更易被参与者接受、内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9]
(三)改变独白灌輸,增进对话交往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10]结构,受教育者被动接受教育者的权威叙述,这里的受教育者被假设为顺从的个体,愿意接受一切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而实际上不被主流认可的观点也在流传。公共艺术因其公众参与性,通过艺术创造出对话和演绎的场域,引发人们的思辨探索,使人们对固有观念再审视,在思考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内化理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参与到公共艺术作品之中而展开互动与对话,改变传统的你说我听,改变疏离抵制,变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受教育者不再被默认为没有思维和行动的被动接受者,受教育者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影响教育者,从而形成交往过程,通过交流形成共识。这种方式可以使青年大学生间多元化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得以体现,多层次精神需求得以展现,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公共空间探寻不同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社会情感、个人利益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并针对性地提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翁剑青. 公共艺术与公共精神[J]. 艺术.生活,2007(03):57-58.
[2] 翁剑青. 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殷双喜. 永恒的象征[D].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2.
[4] 郭小宁. 听潘鹤讲《开荒牛》的故事[N]. 中国艺术报,2008-12-19.
[5] 戴锐. 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化转型[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01):189-194.
[6] [美]理查德·桑内特. 公共人的衰落[M]. 李继宏,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3-14.
[7] 陈富国. 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图景[J]. 思想理论教育,2017(07):56-61.
[8] 沈壮海. 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2):40-46.
[9] 习近平.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 人民日报,2014-02-26.
[10] 顾钰民. 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评析[J]. 教学与研究,2013(08):100-105.
(荐稿人:杨章成,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2021年党建研究会课题(课题编号:2021BK08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思颖(1992—),女,硕士,广东金融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周鸣(1981—),女,硕士,广东金融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